赫尔克里·波洛无需动用他的侦探才能就不难发现,有些问题正困扰着他的秘书莱蒙小姐。因为,在一封极其简单的信件中,她竟然犯下三个错误。烦恼源自一所国际学生宿舍,在那里工作的哈伯德太太,莱蒙小姐的姐姐,发现一些物品不断神秘失踪。是惯犯所为?还是别有隐情?波洛决定亲自出马,调查个水落石出。 事情真相很快大白于天下。但本应皆大欢喜的结局,却不料另起波澜。一名女生意外身亡。自杀?谋杀?莫衷一是。随着案件的发展,死亡的阴影非但没有远离,反而越逼越近,另有两人接连丧命…… 原本平静的山核桃大街26号顿时变得迷雾重重。谁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谁隐藏着不可告人 的秘密?谁是真正的冷血杀手?面对纷繁复杂的线索,波洛凭借他的“灰色细胞”,成功找到了幕后黑手。真相原来是…… 作者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年生于德文郡。从二十六岁开始尝试侦探小说的创作。处女作《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在几经退稿后,终于获得BodleyHead出版社的青睐,获得出版机会。1926年,刚刚声名鹊起的阿加莎却遭遇情感危机,因情感不和与第一任丈夫离婚。但在四年后,四十岁的阿加莎邂逅自己的真命天子,和比她小十四岁的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温喜结连理。伴随着情场上的舂风得意,阿加莎也迎来了本人的创作高峰、《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名篇相继问世。1976年,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作者安然离世。在其身后,留下大量的侦探小说、剧本以及随笔。克里斯蒂的铁杆粉丝以为对她的花招了如指掌,但作品中某些出人意表之处最终还是会让他们目瞪口呆。 ——纽约时报 我们有权期待克里斯蒂和波洛的组合擦出美妙的火花。这个金牌组合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纽约时报书评 我的灵感总是突然而至。或许是在听歌剧时,或许是在马路上……所以,当有个奇思妙想从你脑中闪过,你就应当在它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真实可信自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会顿时浮现在眼前,一个接着一个。但之后,你就不得不坐下来,把头脑中构思好的完美情节付诸文字。是的,对于我来说,构思远比写作有趣! ——阿加莎·克里斯蒂第六章 第二天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让哈伯德太太感到气急败坏。她一觉醒来的时候,本来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最近发生的这些令人疑虑重重的事情不断困扰着她,现在总算解脱了。一切都是源于那个昏了头的女孩子的现代做派,真是蠢透了(哈伯德太太对此很是不以为然)。从现在起,一切都恢复井然有序了。 哈伯德太太心情舒坦地下楼来吃早餐,可眼前的情景让刚刚心平气和的她如临大敌。这群学生特意选择在这个特定的早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制造各种事端。 钱德拉·拉尔先生听说伊丽莎白的论文被毁得面目全非,顿时开始激愤地夸夸其谈。“这是压迫,”他结结巴巴地说,“故意压迫土著民族。这是鄙夷和歧视,种族歧视。这是一个确凿无疑的例子。” “好了,钱德拉·拉尔先生,”哈伯德太太厉声道,“你不能这么妄下结论。谁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干的,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