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一个存在主义者的革命日记。 作为中国最早译介的马尔罗作品,《征服者》以1925年省港大罢工为背景,着力刻画了革命者加林的形象。加林是瑞士人,他投身革命,是为探求个人存在的价值,摆脱他称之为“荒诞”的东西。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我”是加林的翻译官;以准日记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时间甚至具体到几点钟;以人物对话,交待大事件的推进:读者正是透过人物的电话谈话来零星地了解暴动最初的胜利;新闻报道的手法在文中穿插运用:开始关于上海沦陷的漫长叙述有节奏地错落于两场旨在批准财阀同国民党协定的两场讨论之间,他们为风起云涌的运动焦虑不已:火车南站已经沦陷,市政厅被占领,桥梁、兵营和军火库被封锁,各政府机构被控制,装甲火车被孤立。 这部小说虽然以省港大罢工为背景,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小说体的中国革命编年史,因为它的重点是放在个人与集体行动的关系上的。”(马尔罗语) 作者简介: 安德烈•马尔罗(AndréMalraux,1901—1976)。小说家,评论家,政治家。1933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前文化部部长。 目录: 第一部到达 第二部权力 第三部人第一部到达 6月25日 “广州宣布总罢工。” 从昨天开始,这则通过无线电接收到的消息就被标成红色,贴在信息栏里。 极目远眺,印度洋浩瀚无垠,船似乎在洋面上静止不动,感觉不到丝毫航速。天空阴云密布,空气湿得像在浴室里。乘客们在甲板上踱步,小心地避免自己离信息栏太远,昨夜的无线电消息很快就会贴出来。每天,收到的消息让发生在远方的悲剧变得越来越具体,并对船上的每个人都构成了威胁。在此之前,广东国民政府的敌意只表现在语言上,突然间,电报内容透露出它已经采取了行动。让人感到震惊的,远不是发生的骚乱、罢工或街头冲突,而是广东国民政府出人意料的强硬立场,要与英方硬碰硬。它已不再浪费口舌,而是直接打击英国人的要害——在中国的财富和特权。在广东国民政府控制的地区禁止一切英国货物的买卖,哪怕是中国商人也不允许,他们用这种手段控制了一个又一个市场。香港工人开始捣毁机器。总之,突如其来的总罢工波及了英国在香港的所有商业利益。各报记者们还特别强调,黄埔军校也在采取行动。这一切让船上的乘客突然面临一种完全陌生的战争状态。这场战争由中国南方的无政府势力操控,并有其他方面的力量协助,而船上的人们对这些幕后势力完全不了解。战争的目标是英国在亚洲统治的象征——香港。香港是船坚炮利的大英帝国控制它在亚洲利益的桥头堡。 香港岛,在地图上是个清晰的黑点,扼住了珠江的咽喉。珠江三角洲上延展开的那块灰色就是广州,地图上的虚线显示,它离英国人的辖区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有的乘客几天以来一直在凝视那个小黑点,似乎在期待得到什么启示。他们一开始只是不安,现在则很焦灼,猜测着会有什么后果,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那个世界上最富庶的三角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