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师的馈赠


作者:(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整理日期:2022-04-11 02:36:32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俄罗斯作家,1892年生于莫斯科。他的父亲是铁路统计员。少年时因父亲职业的关系,得以坐火车到过华沙、高加索、奥德萨、莫斯科和布良斯克省的大森林等许多地方,这种经历使他终生热爱旅行,养成对大自然的热爱。自中学时代起格外爱好文学,1911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因是家中幼子而免于服兵役。辍学的他钻进小酒馆,见识了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并接触了各种方言。之后,他当过电车司机、售票员、卫生员、铸铁工人、水手、士兵、报社编辑等,同时创作了许多作品。
  他于1956年发表的谈论创作的散文集《金蔷薇》广受欢迎,自1950年代末期译介到国内后,启蒙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文艺人的创作热情。此外,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是作者对于自己创作历程的思考和总结。另著有《卡拉-布加兹海湾》《科尔希达》《黑海》《浪漫主义者》等。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是苏联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他于1892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曾在基辅第一中学和基辅大学学习。青年时代他游历过许多地方,从事过多种职业,当过工人、水手、电车司机、卫生员、教员、记者,这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深厚的生活经验。
  帕乌斯托夫斯基早期著有小说和特写集《在水上》《海的素描》《迎面来的船只》,长篇小说《浪漫主义者》《闪烁的云彩》等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着异国情调和理想主义色彩。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起,他创作了反映现实生活的中篇小说《卡拉一布加兹海湾》《柯尔希达》,但与此同时也创作了一些艺术家题材和其他题材的中篇小说,如《伊萨克·列维坦》《塔拉斯·谢甫琴科》《北方故事》等。不管是哪种题材的作品,都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战后的主要作品是自传体长篇小说《一生的故事》,它包括六个部分:《遥远的年代》(1945)、《不安的青年时代》(1955)、《未知的世纪的开端》(1957)、《满怀期望的时刻》(1959)、《扑向南方》(1960)、《漫游记》(1963)。
  五六十年代,他还创作了抒情散文集《金蔷薇》和《面向秋野》。前者是帕氏论述“作家劳动的美好实质”的一本书,是他阐述“对创作的理解”和“个人经验”的一部“札记”;后者收辑了作者三十至六十年代三十年间关于艺术问题的文章和回忆记录。它不仅继续探讨了《金蔷薇》探讨过的那些问题,而且还探讨了许多新问题,如散文的诗化、旅行的作用、虚构的意义、短篇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此外,它还以大量篇幅,记述了许多前辈作家和同时代作家,对他们的生平与创作作了生动的描绘和精辟的评论。这些文章既是给人启示的文艺随笔,又是清新优美的抒情散文。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看作《金蔷薇》的姊妹篇。
  帕乌斯托夫斯基在本质上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在现实主义大一统的年代,他的创作受到官方的冷遇。正如符·维·阿格诺索夫在其主编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1999)一书中所说:“那些当时所谓没走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康庄大道’的作家,只是极少情况下才能使作品与读者见面,例如M.普里什文、K.帕乌斯托夫斯基、B.帕斯捷尔纳克、B.英贝尔、IO.奥廖沙、E.施瓦茨。”然而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却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高度评价。1965年他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只是由于苏联政府的干预,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才被肖洛霍夫摘去。
  美国学者马克·斯洛宁在谈到他的创作时说:“与其说是情节,倒不如说是抒情的风采、情感的一致性、一种不问断的音符,使他那不连贯的散文(指广义的散文——引者)具有一种统一性。他的散文还具有某些评论家认为是他对法语的爱好所导致的那种光彩。”《面向秋野》中的文章,同样具有这些特点。他的散文,兼有小说和诗歌之所长,熔哲理和抒情于一炉。他那丰富的思想、广博的知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使他的散文具有一种巨大的艺术魅力。
  《面向秋野》原书收六十七篇文章,约三十余万字,由于篇幅限制,中译本收三十四篇文章。原书分四辑,基本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谈创作的文章,另一类是谈作家的文章。为了简便起见,这个译本就按照上述内容分为两部分。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刘敦健同志的帮助,谨致谢忱。
  (本书2008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书名为《面向秋野》)





上一本:哲思与海 下一本:柳园图谜案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师的馈赠的作者是(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