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北京青年周刊》主笔。2000年毕业,进入《北京青年报》工作,从事国际和财经报道,曾获中国新闻奖。2010-2011年,获得美国国务院全额奖学金(汉弗莱奖学金),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习深造,并在《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实习。2012-2013年,获得英国政府全额奖学金(志奋领奖学金),获伦敦大学城市学院硕士学位。2014年进入《北京青年周末》《北京青年周刊》工作,2018年获北京市委宣传部“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资助,开启“一带一路”探访巴基斯坦报道计划。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跨国采访经验,包括巴以冲突等。工作之余,作为一名资深“驴友”,曾自驾从北京到莫斯科,环游美国和欧洲,完成以色列自由行等,游记文章入选《从北京到莫斯科》等书籍。这本书很重要。巴中友谊是全天候的、“铁哥们儿”般的,如今两国合作更加紧密。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在巴基斯坦社会给经济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这本书,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有机会了解到巴基斯坦文化,了解当今两国开展的合作,进而对参与合作产生兴趣,为两国人民谋幸福。 ——纳格赫曼娜·哈什米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 书写到这里,总有一些小感慨。“巴基斯坦人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如何探究巴基斯坦文化?”“‘巴铁’有多铁?”我们带着问题开始了“一带一路”探访巴基斯坦之旅。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们从北到南遍访巴基斯坦,采访了学者、记者、政治家、企业主、农场主、工人、农民、仆人等,试图通过一个个访谈和沿途的观感找到答案。很幸运,我们不仅找到了答案,还将这段经历凝结成一本书。这本书让人感觉像是游记,也像是访谈录,或者兼而有之。但我希望这本书会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了解彼此。 “巴铁”有多铁 一说到中巴关系,官方的说法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既是历史遗产,也有利益考量。在民间,我们亲切地称巴基斯坦是“巴铁”。网上还有很多“巴铁”“铁”到什么程度的文章。这次有机会,我们有幸感受“巴铁”。的确,在伊斯兰堡的费萨尔清真寺和国家纪念碑,我们感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一天握手几百次,合影无数,真有当明星的感受。 在拉合尔古城,我周围总有一些三两成群的青少年。当我对他们微笑时,几个大学生鼓起勇气上前问我,是否愿意和他们合影,接着是第二拨、第三拨。我这才发现,原来周围的男生都想与我合影。看着我总被请求合影,阿弗雷迪跟我说,巴基斯坦人并不只是喜欢和中国人合影,而是想和任何与他们长相不同的外国人合影。这些青少年是多么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啊!但外界对巴基斯坦有个思维定式,即恐怖主义威胁人身安全。这个外部形象亟待改变。 对中国,巴基斯坦人有着天然的好感。我的同学、真纳大学助理教授萨蒂亚告诉我,他们从小就学唱《中巴友谊万岁》。在街头,素不相识的人一听我们来自中国,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请做我们的贵宾”,然后请你喝一杯奶茶,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觉得感动不已。我在不同的地方遇到的巴基斯坦知识分子,很多人都喜欢引用先知穆罕默德的话:“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句话是说人们对真才实学的追求,重点突出“远”,但巴基斯坦朋友相信这句话,他们认为重点在那里有“学问”。 中巴传统友谊牢不可破,而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巴之间的人员交流、货物贸易将更为方便快捷,中巴友谊进入历史新篇章。 不过我也发现,网络上的某些传言并非是真,比如,把“中巴友谊”写进了巴基斯坦宪法;又比如,听说是中国人,巴基斯坦的博物馆可以不用买票。我认为虚假传言不是赞美,而是在侮辱巴基斯坦,借此满足自己可怜的虚荣心和优越感。对于后一种传言,我有亲身体会。作为外国人,我支付的票价是当地人的10倍。当然我不是抱怨买了高价票,而是想说,中巴之间友谊长青,双方的关系不能超越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两国交往要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目前呈现的格局是,中巴高层交往多,民间交往少;经济交流多,文化交流少。中国人对巴基斯坦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不了解,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也了解有限,缺乏深层次的民间往来。经贸合作与民间交往能够支持双边关系向健康发展,以免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就容易因缺乏深层次的支撑而坍塌。民间对对方不真实的描述而引发的不必要的期待,可能初衷是好的,但对两国关系发展会产生反作用。一个成熟的国家与国民,不应该去追求超越正常的双边关系,国家之间的友谊应建立在共同的长期或短期利益上。不切实际的过分亲密,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不恰当,而我深知,真实报道、亲身体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我们作为记者的使命。 …… 这是巴基斯坦人的口头禅,他们常常把“Inshallah”挂在嘴边。开始的时候,我把这句话当作“Yes”(是的),结果屡受挫折;我有些抱怨,觉得对方在搪塞我,因为我认为用“Inshallah”回应,等于什么也没答应,感觉就像中国人常说的“看缘分”,甚至还觉得“Inshallah”有些类似“听天由命”,过分消极。 同学穆凯什向我解释,巴基斯坦人就是这样的想法,希望自己的主观愿望能实现,但凭安拉安排。 后来,我慢慢适应了巴基斯坦人的这种说话方式了,毕竟中国也有古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不过大多中国人对主观能动性的期望值比较高罢了。 文明互鉴 李希光等人在《中巴经济走廊》一书中写道,中巴关系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双方民间需要深入交流,要了解彼此的语言和文化,了解彼此的文化思维模式,以拉近感情。“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中分量最重。 中巴两国有很多文化差异,在巴基斯坦的一个半月行程中,我只是略知一二。而与此同时,两国文化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同学萨蒂亚提到,巴中双方都重视家庭,都看重亲情;白沙瓦的房东伊姆兰.汗回忆自己高中毕业即将赴美留学的情景,尽管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