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一1962)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自从文学翻译界大师李文俊先生的第一个译本问世后,“间接叙述”、“意识流”、“内心独白”等欧美文学术语渐渐广为人知,对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中国先锋文学产生过直接影响。改革开放伊始,长期处于与外部世界隔膜中的中国读者觉得福克纳等欧美作家的思维方式与叙事手法是完全陌生的,新奇感是当年“现代派文学热”的主要原因。 这部作品的四分之三是康普生家三个心智不健全的儿子的自述,一个是白痴,另一个处于自杀前令精神暂时失常的亢奋状态中,第三个是偏执狂,因此小说名《喧哗与骚动》恰如其分地道出作品的表象。 徐晓梅著的《陌生化视角下的喧哗与骚动解读与新译》通过对西方现代派经典名著《喧哗与骚动》进行解读与新译,探讨了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及其实践意义,旨在彰显陌生化对于文学翻译的重要启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