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理论学说自20世纪80年代初登陆中国后,吸引了几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投入,在人文学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对巴赫金理论的运用极为广泛,也获取了多方面的启示意义:在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中,巴赫金理论为文论界提供了新的话语体系和方法论;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巴赫金理论带来的全新批评视角,拓展了文本研究空间,使传统文本研究在新理论视野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在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被运用到各种文化现象分析中的巴赫金理论,为中国研究者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多层次的释义可能和重要的理论参照。中国的“巴赫金热”现象,一方面是巴赫金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对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有共通性,使得巴赫金理论和中国问题之间具有阐释上的适洽性;另一方面巴赫金理论适应了中国文化转型的当下需要,在解决诸如反拨一元话语、应对文化转型、解困批评话语等方面具有实用性。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对巴赫金理论的吸收运用,是与巴赫金理论的跨文化对话,在对话中获取巴赫金思想有价值的成分,激发我们的思考给予我们多重启发,为中国问题寻求更多可行的对话之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