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著以现代性批判理论为指导,研究19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me,1804-1864),揭示出了霍桑用审美的话语对现代文明揭示出的有如现代性批判主流话语表现出的意蕴,是对过去霍桑批评中或把霍桑刻画成面对现代文化呈现保守趋向、或认为霍桑是启蒙理性新文化支持者观点的颠覆;认为生活于19世纪上半叶的霍桑,当理性的凯歌还在强烈地激励着时代之时,就能深入地、极具前瞻性地反映出时代被理性撕裂的问题、人被理性撕裂的极度悲哀,洞察到犹如他之后的马克思,世纪末的尼采,再到20世纪初的马克斯·韦伯及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系列西方重要思想家如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尤尔根·哈贝马斯、米歇尔·福柯等对现代性对人的冲击的洞察与批判。在此,霍桑之作的审美魅力突出地表现在了他创建的第三空间上。如此的艺术创新是他深度表征他所处的变革时期以及人性永恒性与普遍性的极具艺术性的新策略。因此他的作品自问世以来持续强烈地吸引着读者,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审美享受,并促进读者深思,探寻人、人生意义、人在努力创建人类促进生存的文明的过程中又怎样失落了自我的悲哀,呼唤生存文明的建构。 蒙雪琴,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曾访美作学术研究,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西方文论及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讲授的主要课程为英美文学、西方文论、英美诗歌等。独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纳桑尼尔·霍桑的影响力研究》(2010年度,编号10XWW008);结题结论为优秀,证书号为20171139。近年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刊物上发表有关英美文学等的学术论文近二十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