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名媛旅华四部曲(共4册)》是首度翻译、原版引进谢福芸四部关于中国清末至民国的长篇小说。谢福芸出生于中国,童年在温州度过,一生六次旅华,足迹遍布二十余个省市,时间上则恰好历经了清社既屋、共和初缔、北伐军兴、御侮救亡这四个近代史上的重要主题。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处于新旧交替时代洪流中的中国人————男性与女性,成人与儿童————在家国巨变中困惑、沉浮、憧憬、奋斗的历程。谢福芸对笔下的中国满怀深情,亦有冷静的旁观,她“赞扬他们的美德,宽恕他们的瑕疵”。这些作品在近一个世纪前促进西方世界逐渐了解中国,而今天,给予我们的除了有细节有温度的史料,更是回望思考历史的崭新视角。 谢福芸在中国接触、结交乃至成为终生挚友的,既有名门望族,也有普通百姓,尤其与宫家(即翁家)几代人结下的深厚情谊,历近百年不衰。翁同龢五世孙,著名美术史家、收藏家,现居美国的百岁老人翁万戈(乃父翁之熹,即丛书主人公之一宫励诚)为四本书欣然题写书名,堪称穿越世纪、跨越东西的一段出版佳话。 《英国名媛旅华四部曲(共4册)》由英国知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谢福芸(Dorothea Soothill Hosie)四部关于中国经历的长篇小说组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度畅销欧美。谢福芸是清末汉学家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之女,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于中国,并在浙江温州度过美好的少女时光。后负笈剑桥,毕业后又重返中国,在北京创办培华女校。1913年嫁给英国外交官、探险家谢立山爵士(Sir Alexander Hosie)。她的聪慧、及通晓东西文化的学识,再加上父亲、夫君横跨中英政学两界的人脉,为她深度了解中国提供了一般人不具备的条件与资源。她一生六度来华,走过大半个中国,结识了很多中国人,并直接见证了诸多近代史重大事件。她是勤奋的,一路走来,把所见所闻所思一一记下。 辛亥后避居津门,住在翁同龢侄孙翁斌孙家中,她将这段难忘的经历写成了《名门》;1926年作为中英庚款访华代表团秘书,她将一路的探访,包括与胡适、丁文江、阎锡山、吴贻芳等人的交往,写成《中国淑女》;1935年,为排遣夫君、父母相继去世的悲伤,她到重庆、太原、温州追寻亲人的踪迹,当时已结束北伐后的中国正处于“黄金十年”,又一次青春焕发,她将对亲人的挚爱及对中国的祝福,写成《崭新中国》;但随后中国与英国均深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她在战火燃烧的英国东南小城福克斯通,用追忆写成《潜龙潭》,以一所北平女校及几个普通中国女人的故事,寄托她对中国的感念及正义必胜的信心。谢福芸生活的年代及笔下的四个中国故事,时间上恰好覆盖了清社既屋、共和初缔、北伐军兴、御侮救亡这四个近代史上的重要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