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若非所著《清代榷关与北路贸易--以杀虎口张家口和归化城为中心》以杀虎口、张家口和归化城三个清代北部边疆重要榷关为中心,从其历史沿革、制度演进,尤其是实征关税的波动与分配、贸易项目统计以及贸易额估算等方面系统地揭示出清代北路贸易的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作为清政府设置并强制征收长途商品流通税的经济部门,北路三关设立之初,不仅具有政府或皇室层面的财政考量,还兼具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民族融合的战略意义,其与清代北路贸易乃至北部边疆的区域经济变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作者简介: 丰若非,女,1980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史。200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10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和山西省软科学科研项目等。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管理》、《人文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已合作出版《晋商信用制度及变迁研究》等著作。研究成果曾获得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回顾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基本概念的澄清 一有关“榷关”的提法 二有关“北路贸易”的概念界定 三为什么以“杀虎口”、“张家口”和“归化城”为中心 第三节基本史料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史料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北路三关的历史沿革及其口岸设置 第一节清代榷关体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分类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回顾 三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澄清 一 有关“榷关”的提法 二 有关“北路贸易”的概念界定 三 为什么以“杀虎口”、“张家口”和“归化城”为中心 第三节 基本史料与研究方法 一 基本史料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北路三关的历史沿革及其口岸设置 第一节 清代榷关体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分类 一 清代榷关的重新设立 二 清代榷关的发展特点 三 清代榷关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北路三关的历史渊源 一 杀虎口 二 张家口 三 归化城 第三节 清代北路三关的设置及其口岸分布 一 杀虎口榷关的设置及其官署口岸 二 张家口榷关的设置及其官署口岸 三 归化城榷关的设置及其官署口岸 第三章 北路三关的管理模式及演化特点 第一节 人事管理 一 选拔及任用 二 考核与奖惩 第二节 税务管理 一 公开税收则例 二 划一税收工具 三 严禁私设口岸 四 明确商贩路线和商客职责 五 不准例外多征 第三节 额税管理 一 户部额定正额银的确定 二 户部额定盈余银的确立 三 杀虎口工部额定关税的确立与转化 四 北路三关最终定额比较分析 第四章 北路三关的税收分配及其财政意义 第一节 关税正额与国家财政 一 清代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变化 二 北路三关关税正额对于国家财政的意义 第二节 关税盈余与皇室财政 一 乾嘉时期内务府银库收支概况 二 北路三关径解内务府关税盈余 三 变卖的皇室物资 四 监督赏银 第三节 关税盈余的其他流向 一 杀虎口 二 张家口 三 归化城 第五章 北路三关与贸易统计 第一节 清代北路贸易的历史渊源 一 宏观经济形势 二 北路贸易的组成部分 三 北路贸易的商人主体 第二节 清代北路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 以陆路为主的商路交通 二 以车、驮为主的货物运输工具 三 以物易物为主的贸易形式 四 突破区域范围的商品流通:与全国大市场相融 第三节 相关贸易统计 一 贸易货物种类的变更 二 免税货物 三 税则变更 四 征税关系 第六章 实征关税与北路贸易之变迁 第二节 北路三关实征关税的波动趋势 一 清代杀虎口实征关税的波动趋势 二 清代张家口实征关税的波动趋势 三 清代归化城实征关税的波动趋势 第二节 清代北路三关贸易额估算 一 税率考证 二 贸易额估算 第三节 清代北路贸易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成因 一 乾隆年间:曲折中的不断上涨 二 嘉道年间:繁荣中的稳定发展 三 咸丰年间:前所未有的巨幅波动 四 同治年间:贸易格局的明显转变 五 光绪年间:剧烈震荡中的贸易发展 第七章 结论 一 清代北路贸易发展的特质 二 北路贸易发展的真实外部环境 三 北路贸易中汉蒙贸易与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之关联 四 北路三关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词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