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从贫困社会步入现代社会,是因为机缘巧合还是剥削,抑或是军事征服?罗森堡和小伯泽尔以大量生动翔实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是一种能够不断创新的机制促进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经济变迁。而要确立这样一种创新机制,必须具备三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创新决策权的分散化;实施创新的能力和手段;持续不断地激励创新者。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的技术和组织方面的创新活动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并形成了现代化的制度体系。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社会,西方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作者简介: 内森·罗森堡,著名技术史专家,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曾出版过《创新之路:美国20世纪的技术变化》、《技术与国民财富》、《黑匣子:技术和经济学》等多部著作。 目录: 序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起点:中世纪 第三章1750年以前的贸易发展 第四章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制度演进 第五章1750年至1880年的工业发展 第六章组织的多样化:公司 第七章技术、托拉斯和可交易股票 第八章科学与财富的联系 第九章企业的多样化 第十章暗示与比较 致谢 注释 索引本书生动、睿智地将经济学观点和经济史实交织在一起,以轻松的笔触揭示出深刻而精准的学术思想。——唐纳德·麦克罗斯基(DonaldN.MeCloskey),《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本书对西方自中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清晰而深入的研究,认为政治经济因素第二章起点:中世纪 要探索西方世界兴盛的缘由,我们需要从它与其他国家一样贫困的时期开始,欧洲中世纪便是这样一个起点。当时的西方不单单贫穷,而且也缺少技术,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以及金融体系,而这些都是近代西方富强的重要体现。在比较之后,大多数学者认为,同时期的中国,或许还包括伊斯兰国家,在技术上要领先于西方。同样,在那个时期,银行业还未出现,商人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不大,而工厂还几乎不为人所知。 需要明确一下这个起点的大致时间。最晚到13世纪,中世纪西方社会的各种制度仍在发挥着作用,当然,在意大利,这些制度的衰落可能要早很多。14世纪,特别是在下半叶,欧洲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灾难:连年不断的战争、瘟疫和饥荒。这些灾难导致人口大量减少,人们的居住面积和耕地面积也都有所缩小。 15世纪是恢复时期,但这并不是简单地恢复中世纪的各种具体制度。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15世纪的西方开始采用近代的各种制度来取代中世纪的传统。在政治方面,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格兰都先后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并最终演变成现代的民族国家。在经济方面,造船技术在15世纪下半叶取得了重要进展,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这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间的贸易和商业往来。随着贸易和商业的发展,商人阶层逐渐壮大,并开始展露出他们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欧洲的航海家们也开始了包括发现美洲大陆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探险活动。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中世纪社会的特征,以及与当代西方社会的差别,我们有必要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农业在中世纪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们首先要考察的是农业经济,以及城镇的经济生活。 第二,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镇,中世纪的一些制度往往是把政治和经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农村的庄园和城镇中的行会都是这样的制度。经济部门不受政治影响的自主发展是后来才有的事情。 第三,到中世纪,劳动分工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专业化工人之间的产品和劳务交换的规模大幅提升。不过,交换条件的确定是根据习俗、惯例和法律,而不是通过交易者之间的谈判。与政治和经济的不可分割性一样,根据习俗和法律来制定交换条件也是欧洲中世纪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往往带有强制性,大多数工匠和农奴不得不按习俗或法律规定的条件来提供产品和劳务。在农奴制下,农奴从一出生就承袭了父辈的农奴地位,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选择其他更具吸引力的职业的权利。城镇居民享有的择业权也不多,因为要从事职业需要先做学徒,这取决于父辈的安排,而结果常常是进入父辈的行会。行会成员必须按照行会的规定来工作和销售产品;在行会规定的价格下,行会成员无权拒绝交易。 这一制度的意识形态可以用两个词来表述,即“公平价格”和“公平工资”。价格和工资都必须体现出对价值的道德判断。但事实上,供求关系与道德互不相关。在现代的经济观念中,价格和工资是平衡供求和配置资源的手段,并不涉及任何道德判断。当然,这种现代的观念产生于很久之后。中世纪也曾有过用市场价格平衡供求的经历,主要发生在饥荒和城市被包围期间,那时价格机制强行发挥了作用。不过,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粮食价格在短期内急剧上涨,完全归因于道德败坏的商人。 与西方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相比,中世纪肯定更具浪漫色彩。这不完全是文学想象的结果。托尼记录下了一个16世纪的调查员(赫伯斯通)的感叹:“已逝去的年代社会如此和谐。领主和佃户之间和睦相处,领主像对待孩子一样照料佃户,而佃户对领主也像孩子对父亲般爱戴和服从。”但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用托尼自己的话来讲,封建制度的本质是“最赤裸裸和最无耻的剥削”。 农业:乡村经济的主导 在中世纪,乡村经济和农业经济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人们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因为我们对中世纪的了解大多来自政治史、小说、文学或中世纪的遗迹。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在城堡、城镇、大教堂或小客店里度过,而是在乡间小屋和田间地头。中世纪社会最基本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生产粮食。当然,这并不是中世纪西方社会独有的现象,根据布罗代尔的估计,在15世纪至18世纪期间,世界人口中有80%~90%从事粮食生产。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直到今天,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还处于这个阶段。 在对待这些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尽管人口中有80%~90%在从事农业生产,但中世纪的人们也将相当多的时间用于从事其他工作。农民把自己的产品运往市场并自行销售;他们的妻子不仅会在地里帮忙,也负担着纺纱、织布、缝纫和做饭等事务;庄园的佃农也会出力维修本地道路等。简而言之,与现代相比,那时的农业专业化程度相差甚远。因此,若要与现代5%的农业人口作直接的比较,我们需要在80%~90%这一数字上打点折扣。不过,如果是要比较中世纪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城乡人口分布状况,上述数字就无须调整。现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城镇化,而中世纪的社会则以乡村为主。 如此多的人口都在从事粮食生产,本身就说明粮食供应很不稳定,这也是中世纪社会生活缺乏保障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当干旱、虫灾或战乱导致庄稼歉收时,人们可以从附近购买和运入粮食加以补救。但在中世纪,商业和运输能力非常有限,从其所能维持的很小的城市规模,我们也能看出这一点。举例来看,科隆地处莱茵河两条支流的汇合点,在粮食运输方面的条件比大多数城市都要好,但直到15世纪,科隆的居民数量也只有区区2万人。在中世纪的大多数地区,即便是局部地区的粮食收成下降,也容易引发饥饿、营养不良和疾病的蔓延。而如果粮食大面积歉收,饥荒就不可避免了。 农业:庄园制 中世纪的社会生活以庄园为核心,事实上,用庄国制来概括中世纪的经济生活也是非常合理的。在某些方面,庄园制强化了乡村的孤立状态并阻止了社会试验的开展;而在另一些方面,庄园制的沉重负担又促使人们叛乱、逃往城镇以及参加十字军和掳掠性军队。 庄园是一种规模很大而且相当复杂的生产组织,其生产不仅包括种植粮食,也包括碾磨谷物、烤制面包、纺线和织布以及锻造农具等。庄园的铁匠铺需要制作庄园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所有金属用具。 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庄园有三个主要特点值得特别强调,而人类早期所有的社会实践几乎都具有这些特点。因此,了解这些特点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西方社会为什么最终摒弃庄园制,并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独特发展道路。这三个特点是: 1.人类活动的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统一。 2.佃农劳动的广泛使用。 3.高度的自给自足。 这些特点之间往往相互强化。后面两个特点强化了习俗、惯例和法律在决定交换条件方面的作用。而反过来,借助对交换条件的控制,庄园的管理者也能更有效地实施社会控制,使佃农处于绝对从属地位,进而维持规模庞大的佃农队伍。 1.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统一 庄园制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定义看,封建制是指土地占有者作为君主的臣民而拥有土地,作为交换,他们需要为君主征战。换言之,它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即土地占有关系中的等级制度与军事关系中的等级制度相互对应。由于庄园主拥有的权力有军事和政治根源,所以其权力兼具政治性和经济性也就不足为奇。对农奴而言,庄园主既是一个需要效忠的政治首领,也是一个雇主或地主。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统一到了庄园主一个人身上。权力上的合二为一,使庄园社会中的政治和经济彻底交织在一起。没有办法使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分开,而且,也根本没有人想进行这种分离。庄园制的本质在于,在某种意义上,庄园主执行着政府的职能,“只有当政府权力(不仅是政治影响)归属于贵族和封地时,我们才能说,西欧的封建主义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庄园主可以通过行使政治权力来获取物质上的好处,这是一种有利可图的权力。不过,权力同时意味着责任,庄园主必须提供庄园经营所必需的公共服务(包括防御作战、修筑公路和桥梁、开设法庭,通常情况下,其他人不会提供这些服务),否则,庄园主从庄园经营中获得的收入会大幅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