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发展要走自己的道路。如何走中国人自己发展的道路,需要调整结构,需要改革,这都需要从党和政府,到公民形成共识。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一个民族,干一些大事,需要精气神,也即21世纪的中国精神。同样,这种中国精神,也根植于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中。一个对未来没有憧憬和企盼的民族,也就没有它的追求,也就失去了它的精气神,即民族之魂。那么,中国人21世纪再进行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源于哪里?作者认为,来源于中国人对21世纪生活和发展的憧憬和企盼,来源于中国人对未来自己、自己家庭、所处社会和这个国家的责任和信任、希望和梦想,来源于对这种中国愿景和理想的追求。 作者简介: 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序一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思路和综合方案的积极探索 序二道路选择是发展中国家的重大课题 前言公正地看待过去30多年发展的成就 第一章21世纪的中国梦 引言为什么要提出和讨论中国梦 一成为城里人:数亿中国农民之梦 二安居和乐业梦 三生活的社会保障梦 四公共服务梦 五生态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 六精神生活之梦 第二章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 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 二1978年以来中国道路的成就、失误和问题 三中国发展道路需要深度调整序一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思路和综合方案的积极探索 序二道路选择是发展中国家的重大课题 前言公正地看待过去30多年发展的成就 第一章21世纪的中国梦 引言为什么要提出和讨论中国梦 一成为城里人:数亿中国农民之梦 二安居和乐业梦 三生活的社会保障梦 四公共服务梦 五生态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 六精神生活之梦 第二章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 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 二1978年以来中国道路的成就、失误和问题 三中国发展道路需要深度调整 四中国道路的关键在于坚决推进改革 五中国道路的原则和执政方略 六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及其中国道路 第三章模式不转变:资源环境领域中国无路可走 一人口规模太大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两难 二水土不堪重负与生态环境不佳 三土地供给对未来需求的缺口太大 四淡水资源供求缺口为硬约束 五未来30年需要进口100亿~180亿吨铁金属 六消费全球50%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远远不够 第四章资源和环境约束:未来我们怎么办 一是可持续发展,还是走向陷阱 二技术进步是平衡资源供求和减少排放的关键 三城乡及产业结构与生活消费方式的重要性 四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市场机制与治理体制 第五章发展道路选择:重大结构调整与提升竞争力 一城乡结构: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 二产业结构:关键是扩张第三产业 三企业结构:小企业事关人民富裕和社会安定 四提升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结语 第六章第二次改革的重点是财政税收体制 一政府收入体制的改革 二政府支出体制的改革 三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 四推进财政民主化 第七章完善经济体制:土地、金融和国有经济改革 一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和土地制度改革 二以发展小银行为突破口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三国有企业及其监管体制怎么改 第八章消除两极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 一谋求共同富裕不能走老路 二科学和全面地认识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原因 三客观看待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十一五”成就 四以全新的思路和战略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五公平分配和富裕百姓的一些重大战略 六一些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 第九章中国道路路线图 一提出、梳理和搞清中国道路的一些关键理论 二四个领域的路线图 三各领域发展道路之间的协同和预期 四中国梦和中国道路的条件与展望 后记从提出中国梦,到讨论中国道路,再到转变发展模式和调整结构,协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和缩小贫富差距,推进资源价格、财政税收、土地制度、金融体系、国有经济等改革,最后提出了中国道路路线图和时间表。周天勇教授实际做了一项考虑未来30年中国发展、改革和民生综合、宏大和长远的战略和方案,是一本未来30年中国具体怎么办的书,也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中国国策论著中,顶尖级水平的一部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郑新立 在当前我国节奏偏快和短期见效导向突出的学术氛围中,周天勇教授能静下心来就如此宏伟的主题做系统的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充分彰显一个经济学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感情,体现了一名有良心良知的学者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感受到本书蕴含的澎湃激情和思想力量。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体现公民共识的“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的形成作出贡献,并为我国重大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逻辑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第二章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 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 时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余年的时间内,各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实行了不同的体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哪些道路和模式成功了,哪些道路和模式不理想,为什么,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指导未来,无论是从已经积累的丰富的发展素材,还是从发展理论的方法准备上,已经到了一个在理论上需要深入研究发展道路的时候。发展经济学需要创新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深人地研究发展道路。 (一)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论阐释 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在学术上虽然有细微的差别,但往往在大量的研究中被视为同义词。学术界研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文献不少,对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定义也有各自的解释。那么,如何理解发展道路和模式呢?一般意义上的道路,或者模式所涉范围甚广,它标志了物件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而这些物件并不必然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思维的方式。哲学上讲,模式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是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