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所研究的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以前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思想发展变化的历史。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所涉及的历史时期,同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时期相比是十分短暂的,但它在性质、内容、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同外来经济思想的关系等方面,都同传统经济思想有根本性的区别。因此,我们不把它作为《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的一个普通的组成部分,[1]而是把它编为《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论述课题,与前书并立。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求。 目录: 卷首语 第1编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经济思想(1840-1860年) 第1章魏源 第1节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界标式人物 第2节“缓本急标”论和魏源前期的经济思想 第3节“师夷制夷”论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开端 第2章洪秀全、洪仁玕 第1节洪秀全早期的经济思想 第2节《天朝田亩制度》中的经济思想 第3节洪仁歼的《资政新篇》——中国近代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案 第3章王茂荫 第1节王茂荫与咸丰朝的货币改革 第2节王茂荫的货币改革方案 第3节王茂荫发行纸币方案的理论基础——“以实运虚”论 第4节“似实而虚”论——王茂荫反对铸大钱的理论依据卷首语 第1编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经济思想(1840-1860年) 第1章魏源 第1节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界标式人物 第2节“缓本急标”论和魏源前期的经济思想 第3节“师夷制夷”论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开端 第2章洪秀全、洪仁玕 第1节洪秀全早期的经济思想 第2节《天朝田亩制度》中的经济思想 第3节洪仁歼的《资政新篇》——中国近代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案 第3章王茂荫 第1节王茂荫与咸丰朝的货币改革 第2节王茂荫的货币改革方案 第3节王茂荫发行纸币方案的理论基础——“以实运虚”论 第4节“似实而虚”论——王茂荫反对铸大钱的理论依据 第5节王茂荫论银号、钱庄在发钞、行钞中的作用 第4章汪士铎 第1节汪士铎及其《乙丙日记》 第2节“人满为患”的绝对人口过剩论 第3节丧失理性的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主张 第5章冯桂芬 第1节清政权内忧外患交乘时期经济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第2节“除弊”论 第3节“裕国”论 第4节冯桂芬的其他经济思想 第5节冯桂芬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2编洋务运动时期的经济思想(1861-1894年) 第6章曾国藩、左宗棠 第1节曾国藩及其由经世之学向洋务思想的过渡 第2节“师夷智”论——曾国藩倡办洋务的指导思想 第3节左宗棠——洋务运动领导人中一位有独特性格和建树的人物 第4节左宗棠的“急造船”论和开发西北的思想 第7章李鸿章 第1节洋务运动前期的中心人物 第2节“变法自强”论 第3节“富强相因”论 第4节“官督商办”论 第8章王韬 第1节从传统经济思想到近代经济思想的转变 第2节“先富后强”论 第3节“商为国本”论 第4节“变器不变道”论 第9章马建忠、薛福成 第1节清代洋务官员中两个有改革思想的人物 第2节马建忠 第3节薛福成 第10章郑观应 第1节中日甲午战争前有广泛影响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 …… 第3编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的经济思想(1895-1924年)(上) 第4编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的经济思想(1895-1924年)(下)第四,允许和鼓励开采银矿以“濬银之源”。 冯桂芬开始提出对货币问题的见解,已到了19世纪50年'代。这时,禁止鸦片走私已不可能。他是反对发钞和铸大钱的,认为发钞是“强轻以为重”,而铸大钱则是“强轻以为重,与行钞同,而防伪之法难于钞,制造之费多于钞”[40]。他提了一个“用钱不废银”的办法,主张由国家核定一个银钱比价,自后赋税及一切公项收付,民间票据,凡过去以银计算的,一律改为“以钱起数”,但并不禁银流通,而且,在远途解送时(例如赋税收款解京),因为“钱重难运”,可折银以便运送,折价办法是:“由部按时定价,每年一易。”[41] 冯桂芬认为这样一来,银在货币流通中的地位就会由占主要地位(高于钱)降为占次要地位(低于钱),银价的升降,对国民经济及国家财政,就不再有什么重要影响了。所以他说:“用钱不废银,惟在夺银之权,使其多少贵贱不足为吾累而已。”[42] 他也知道,贵金属是世界货币,对外支付只能用银而不能用钱,中国规定国内流通“以钱起数”,丝毫无救于白银外流。但是,他认为这时白银外流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因为,白银在货币流通中的地位已经贬低,不论官方、民间,财政、贸易,都不再重视它,任它“贵也,贱也,出洋也,不出洋也,总与大局无与也”[43]。 冯桂芬不懂得,银价高低以及银、钱比价的变化,都是客观经济力量作用的结果,而不取决于国家重视银或钱。相反,国家对银或钱的态度,倒是受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决定的。国家赋税以银计算或以钱计算,不取决于什么人的主观意志,而是取决于商品、货币流通的实际状况。明初严禁用银,但自明太祖时,江南商品流通较发达的地区,也就是明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交易已多用银。这种情况日益发展,到明英宗时,终于迫使明王朝自身对赋税也实行征银和以银起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