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遵循既定的原则和体例要求,在保留原著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无关或相差太远的言论进行了删减,对于一些艰涩的言论,进行了通俗的改写,方便读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读懂这本书。在改写过程中,注重解读原著,并就一些在今天看来很有价值的问题顺便插入题外评述。这样的引申思考,相信对读者深入理解《国富论》原著是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本书问世的初衷所在。《一本书读懂国富论》对各篇章标题进行了重新拟定,力求抓住重心,简约鲜明,通俗易懂。 ★★★★★当当五星套装推荐: 目录: 导读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一位受人尊敬的导师 《国富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国富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国富论》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弄清《国富论》的思想形成 深入领会《国富论》的思想精髓 怎样理解《国富论》“看不见的手”原理 《国富论》蕴涵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及人文精神 怎样才能读懂《国富论》 第一编论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劳动分工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怎样深入挖掘和理解劳动分工理论 商品的价值和它的货币表现 怎样正确理解“亚当?斯密之谜”导读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一位受人尊敬的导师 《国富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国富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国富论》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弄清《国富论》的思想形成 深入领会《国富论》的思想精髓 怎样理解《国富论》“看不见的手”原理 《国富论》蕴涵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及人文精神 怎样才能读懂《国富论》 第一编论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劳动分工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怎样深入挖掘和理解劳动分工理论 商品的价值和它的货币表现 怎样正确理解“亚当?斯密之谜” 合理分工及由此带来的团队进步 货币体现着商品价格的劳动意义 工资标准受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制约 多种因素制约社会财富的分配 劳动和资本用途的不同导致工资和利润的不同 地租之所以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地租租金数额的诸多因素 亚当?斯密分配理论的利与弊 第二编论财富的蓄积及其利用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划分 亚当?斯密货币金融理论的逻辑起点 慎重的银行行为可以促进一国的产业 资本积累的起点是年产品的分配 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 借贷背后隐藏着支配权的让渡 资本运用应遵循经济自由主义原则 调度资本产生收益是一国富强的关键 “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 资本划分的基础性学术意义 资本投放在农业上最有利于社会 怎样正确理解亚当?斯密的资本理论 怎样理解亚当?斯密的货币思想 第三编论各国财富的增长方式 财富自然增长的一个基本逻辑 长子继承法是土地改良的羁绊 欧洲各国财富增长的实际情况 政治经济制度牵引着社会各个群体 城市工商业最终摧毁了贵族权力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第四编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货币数量不是衡量贫富的主要标准 贸易顺差并非财富积累的唯~途径 获取金银并非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 对进口进行管制是极其荒谬的 怎样理解亚当?斯密对汇率的论述 退税制度看似有效而动机可笑 重商主义的通商条约使施惠国受损 重商主义鼓励铸币生产弊端多多 重商主义请求输出奖励金的负面影响 开展贸易和掠夺金银引发殖民扩张 重农主义不该把农业视为财富的唯一来源 重农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 第五编论政府权限和财政收支 国防开支是为捍卫国家财富与文明 司法开支是维护公正必需的成本 商业工程和机构需要建立并维持 缴税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道理显明的四项税收原则 理性认识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地租税最宜于负担特定税收的收入 利润税不宜于直接课税 工资税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人头税和消费品税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普及教育是国家利益所在 举债将会使国家衰弱 亚当?斯密眼中的政府深入领会《国富论》的思想精髓凯恩斯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无疑,一个经济学家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大财富就是他的经济思想。《国富论》中的最大理论财富,不是分工理论,不是分配理论,不是对制度问题的认识,也不是其中的财政思想,而是其不懈推进的“经济自由主义”。换句话说,《国富论》的贡献不在于某个具体的理论,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信念、一种思想,或者说是一种信仰。这个信念就是“经济自由”。如果单单以某个具体的经济思想而论,《国富论》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死掉了。但是,如果以贯穿于《国富论》全书,亚当·斯密所全力倡导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理念而论,《国富论》的意义至少在20世纪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之前,是彻底支配性的。而其价值,在今天也还依然巨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人是自利的。尽管人类随时随地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协助,但仅靠他人的恩惠是不行的,他只能利用他人的利己心。因此,“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也就是说,自利并不可怕。作为一个自发的合作体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自私的个体在不知不觉间服务于社会利益。这样,“看不见的手”就成了也许是经济学中最有力量的一个词汇。实际上,这个词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原文中分别出现过一次。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在谈到富人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而雇佣千百万人为自己劳动时说:“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起分享他们所做一切改良的结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在《国富论》中,他说在评价资本家投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时说,“但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因此,“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合乎自然的自由的制度就会树立起来。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经济自由的理念,不仅被树立了起来。而且其运行也找到了最恰当的机制,那就是:利用人们的交易倾向,让人们通过市场机制来“自由竞争”。在《国富论》中,“经济自由主义”的理念至少推论出三个与此相关的命题,即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对特权和垄断的蔑视,对“自由贸易”的推崇。既然社会的福利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达成,那么相应的,政府也就不应自以为是地干预民众的活动,它们也“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因为,“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当然,市场并不是完全不要政府,它要的是一个知道自己的界限的“小政府”。我们已经在第五编的解析中提到,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只需要具有三个基本功能就够了。他甚至认为,即使在履行这些职能时,政府的设计也应考虑到引人竞争。比如,他说“英国今日的法院制度,是值得赞赏的,但一探究竟,恐怕在很大程度上需归因于往昔各法院法官的相互竞争”,同样,公共工程也应更多地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特权和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大敌。尽管亚当·斯密没有能像后来的学者库诺那样给出垄断的纯理论,但亚当·斯密对垄断问题还是给予高度的重视。亚当·斯密主张废除鼓励某一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直接反对各种形式的封建特权和独占经营。例如,在《国富论》原著第三编中,亚当·斯密对欧洲历史上限制谷物,以及限制各种农作物的国内贸易的法令、施行垄断的种种做法,如集市市场行业协会特权等,表示强烈的反对。他指出,只有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才能合理地经营和发展各种经济事业。亚当·斯密还直接指出,独占乃是一切良好经营的大敌,良好的经营只有靠自由和普遍的竞争,才能得到确立。因为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出于自卫采用良好的经营办法,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才会被迫提高。“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亚当·斯密呼吁废除贸易限制,实现自由贸易。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自然延伸,也是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自然延伸。原来许多国家政府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扰乱了“看不见的手”的正确引导,从而破坏了市场的自动平衡机制和自然秩序,因而也会阻碍国民财富的增加。因此,他反对对一些出口货物发放津贴的做法,认为这会破坏生产的自然平衡。亚当·斯密指出,如果外国能够供应比本国生产的商品更便宜的商品,本国就应该使用自己生产的更有利的产品,去进行交换。任何国家,人民大众的利益总在于购买市场所能提供的最廉价的产品。自由贸易,就是这样鼓励各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所擅长的产品,然后再以便宜价格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换,贸易双方都可从中获益。亚当·斯密为了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已经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的主张。这一关于国际分工的第一重要理论,后来经由李嘉图进一步发展成为“比较优势论”,并在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取得了长久的支配地位。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之后,这一领域才算是真正出现了突破。《国富论》的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进行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然社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作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能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由“自利”引导的“分工”行为。分工、竞争和自由,这就是亚当·斯密贡献给人类的伟大财富。这些观念造就了自由市场制度——人类迄今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种成功地组织经济活动的模式。亚当·斯密对“自由竞争”的看法,似乎显得过分乐观。他也没能亲眼目睹经济危机、失业、污染以及放纵的自由市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而深刻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后继学者们应该探讨的。《国富论》包含的智慧,无论如何都依然有着难以忽略的巨大价值。P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