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给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明确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尤其是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如何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促进老年人健康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重点探究我国中老年人健康机会不平等程度及影响因素。以机会不平等理论为依据,重点研究三个方面:,事后补偿原则下,健康机会不平等程度的测度,客观环境因素对健康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第二,自由回报原则下,提高个体主观努力程度,是否能够缩小健康机会不平等程度;第三,代际经济支持作为老年人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其对健康及健康机会不平等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老年人健康机会不平等现象在我国存在,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随着健康水平分位点的提高,城乡、地区差异会随之增大。在机会不平等理论研究框架下,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努力因素均是造成健康机会不平等的因素。第二,个体通过提高主观努力能够改善健康机会不平等。具体来说,当客观环境因素相同时,通过提高个体努力因素,尤其是个体将努力因素达到优选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也能够降低健康机会不平等程度。全样本下整体健康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降低了19.6358%,躯体健康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降低了31.6297%,精神健康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降低了18.9634%。第三,无论是将代际经济支持看作养老负担还是家庭养老,代际经济支持均可纳入到机会不平等理论框架中。一方面,提高代际经济支持能够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且Erreygers指数测得与养老负担有关健康机会不平等保证程度为0.2138;另一方面,以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家庭养老不平等程度越严重,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越差,尤其是精神健康水平会越差。于翠婷,女,出生日期:1990年9月,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8年6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博连读)。主要研究方向:微观计量经济学、健康经济学。主持省级项目一项,发表CSSCI收录学术论文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