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


作者:田淑敏     整理日期:2022-12-11 10:37:10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是在作者田淑敏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关于农村居民点的研究,前人已经在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研究力求对北京市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进行分析、提炼和总结,建立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模型,并期望有所创新。研究取得了些微的研究成绩和进展,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在确定研究 范畴的基础上,集成土地利用数据、统计数据、农户 调查数据以及典型调查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文 献研究、问卷调查及访谈、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纵横对 比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现状用地的 分析,总结目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过程中存在的 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影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 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建立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 化的模型,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 需求,进而提出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方案,对 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分析,为北京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北京 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北京市农村居民点(行政村)的数量、农村常 住人口和农业人口在不断减少。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 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但增速趋缓。800户以下的农村 居民点占到92.5%。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平原 地区。居住用地占到总用地面积的92%。未来农村居 民点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居住方式都将发生变化 。
     (2)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占地面积大, 使用效率低,用地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点分散,发 展不平衡,失地农民问题突出和违规情况频繁出现等 问题。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增加的原因是认识不足、 缺乏规划控制、村镇建设滞后等。
     (3)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全面调查的数据,建立多 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影响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 因素有:地形地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外来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家庭人口规模、实际居住的村民 人数及规划。
     (4)根据对北京市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到 94.78%的被调查者都是平房独院。户均宅基地面积 236.24m2。人均住房面积34.76m2。被调查者都希望 增加住房面积,平均希望增加的人均住房面积为 16.15m2。随着收人的增加,被调查者对居住现状的 满意程度也在增加。50.5%的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 42.7%的农户愿意住低层楼房。54.8%的被调查者愿 意搬楼房住。45.51%的被调查者愿意选择在小城镇居 住生活。
     (5)提出北京市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 标准方案:新城为92m2和112m2;重点镇为120m2和 150m2;一般区域和山区为150m2和200m2。根据以上 人均用地标准,初步估算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 论潜力并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评价分级 。
     (6)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之一,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 程,也是一个包含着经济、社会、资源、空间等多种 配置变化的复合过程,应从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 要和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出发,按照安全、方便、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类、分期地进行用地调整。





上一本:重塑边界 下一本: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中契约协调机制研究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研究的作者是田淑敏,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