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集团,是经过二十多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所产生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一种成果。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通过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组建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在同行业中占主导地位、对产业发展能起导向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不仅是保证中国经济主导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使中国企业提高在国际竞争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据相关统计,截至2005年,全部中央企业,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企业集团,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和营业收入与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及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团共有2845家。从营业收入看,2005年全部企业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155509亿元;全部企业集团资产总计首次超过200000亿元,已达到230763亿元;2005年盈利企业集团为2399家,占全部企业集团的84.3%;在美国《财富》杂志*新公布的全球500家大企业排名中,中国大陆已达到19家。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企业集团经济力量不断增长,它在中国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表现为曰益增加的趋势。据相关统计,2004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全国合计约有12975亿元,其中企业集团(主要是前500家大企业集团)上缴11813亿元,占91%。这就表明,中国企业集团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巨大;进而还意味着中国企业集团对整体中国经济领域带来极大的影响。 …… 本书主要的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角度上,为分析研究企业集团产生的税收问题的原因,除了经济学的“传统企业理论”以及“科斯和后藤的理论”等企业相关经济学理论以外,研究中运用了“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中性理论”等相关税收学理论;对于合并纳税制度的理论分析,还采取了国外学术界较常用的“单一实体理论”与“独立实体理论”。(2)进行统计分析时,引进了会计学的“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等会计学理论。此外,还引入了“政治成本假设”等实证会计理论和“税收优惠假设”以及“背离税率假设”等相关会计学假设。(3)对目前中国企业集团的税负水平,首次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时,分别按集团类型、行业、年度以及地区,客观地计量了中国企业集团的实际所得税负担,并以得出的数据为根据进行各集团类型之间的比较分析。此外,据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了各类企业集团税收负担的有关回归分析。主要以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负债比例、资本密集度、存货密集度、股权投资密集度以及资本报酬率等为变量,对各类企业集团的税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4)在研究内容上,在分析中国合并纳税制度时,首次进行了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瑞典、中国8个国家合并纳税制度的比较分析,进而寻找对中国企业集团*恰当的合并纳税制度模式。本书建议将目前“损益统算型合并纳税制度”转为“所得统算型合并纳税制度”。 但是,限于笔者的水平和参考的资料有限,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尤其,在对各类企业集团进行统计分析及回归分析时,由于收集资料上的难度较大,因此无法作出更具有可靠性的统计分析。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中国尚未界定母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的有关信息披露规定,使得难以分析母子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因内部交易引起的逃税、避税问题。 本书是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所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7个部分,主要针对中国合并纳税制度与上市公司所得税负担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合并纳税制度有关理论分析、合并纳税制度的国际比较、中国企业集团的税收负担分析、关于中国企业集团税收负担不公平原因的实证分析、中国企业集团合并纳税的问题及改善方案。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