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现代商业银行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按照巴塞尔协议的监管要求和发展趋势,资本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规模扩张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生存能力;资本管理、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回报要求已日益成为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来说,有效的资本管理都是实现股东价值*大化的基础。在我国,伴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入以及监管标准的国际接轨,资本对于银行经营的约束也越发重要,也正因为此,资本管理的理念开始逐步为一些领先银行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推行。 2012年10月,以国际银行业新监管规则(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在进一步完善、强化资本监管框架的同时,将适用该监管规则的银行扩展到了全部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强化,意味着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对于之前实践经验较为薄弱,且基础设施缺乏的中小银行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针对这样的情况,曾刚和赵学夫主编的《中小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与实践)》以中小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为讨论重点,在全面介绍经济资本管理的理论架构基础上,结合中小银行各方面的特征,提出了适合中小银行实际情况和约束条件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实施路径和步骤。 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在各层级和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各项经营任务和管理资源,实现责任、权力和利益的有机统一。而其中,经济资本管理是*重要的一个工具。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以经济资本的计量与配置为基础,将银行的风险、盈利以及资本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顾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并实现了银行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要求的统一。这个体系贯穿银行的各个方面,包括风险资本计量、资金成本分摊、管理成本分摊、风险资本配置以及业绩考核等,也贯穿了银行前、中、后台的管理流程,从而将风险和收益平衡的理念自上而下贯彻,建立起银行高效运作的长效机制。曾刚和赵学夫主编的《中小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便是全面系统地介绍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及其在中小银行中的实践,以期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