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是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财政范畴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的产物,公共财政的重要制度特征之一即决策主体的多元化。1978年中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财政分权和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理论和实践表明,财政竞争必然会造成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在财政收入无法满足支出需求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无力履行支出责任,只能以极低的水平提供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地区差异显著的低收入国家范围内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从政府间财政分工与竞争理论入手,考察中国的财政分权与政府间财政竞争以及均等化状况,分析中国财政分权的特征以及财政竞争的形成机制,提出完善中国现行财政体制,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基本思路。全书主体部分共分五章。 diyi章为导论,主要回顾了公共产品理论的历史演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发展以及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第二章,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