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从相关基本理论入手,论述城乡协调的理论内涵和城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②从协调城乡关系出发,以实现城乡整体协调发展为主线,重点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协调的演变过程、自组织状况、地域类型和调控方式等,初步构建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制度调整退出“闭锁状态”,实现城乡协调的理论框架。③从城乡协调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出发,以路径依赖理论为理论参照系,重点论述城乡协调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并明确不同发展阶段城乡协调的标准。④从产业合作、市场合作、生态合作等方面分析影响城乡协调的自组织机理建立的影响因素,建立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乡协调模式。⑤从财政、金融、税收、农村公共品供给等诸多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制度调整来保证权益平等基础上的城乡自组织协调作用的发挥。⑥以东北地区为样本的案例研究。 本书将城乡协调置于区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背景之中,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开展了纵横分析,力图探索通过适当的制度调整,将城乡协调内化为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自觉行为。书中既结合国情,对问题产生、解决中的“闭锁状态”作了深入分析;又借鉴了国外经验,避免重蹈西方国家曾过于相信市场调节作用的覆辙。本书对中国的现实问题给予了解释回答;对经典经济学理论中有待商榷的内容给予了辨析;对关于如何退出“闭锁状态”,则提出了有见地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