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供给的效率和结构差强人意。本书综合运用现代公共产品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新中国不同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特点、变迁与困扰,探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创新与供给效率改进措施。 全书共8章:第1章导论,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章概述研究的理论工具,提出分析的框架;第3章研究新中国不同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脉络;第4章对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的供给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与制度评价;第5章修正假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的供给责任、权利边界的确定进行探索;第6章通过对广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研究对第3章和第4章予以回应和实践验证;第7章是关于深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与改革的政策建议,第8章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与不足。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型变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是强制性变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趋势和方向是产权制度改革和供给制度的需求诱致性变迁。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城乡居民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本质就是利益制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不仅意味着城乡利益格局的调整,更意味着城乡利益集团权力结构或力量对比的变化。 (3)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供给效率与结构也差强人意,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公共产品资源在配置上存在明显的城乡分配不均和失衡现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效率、结构效率和管理效率普遍较低。 (4)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充分发挥各供给主体的比较优势与协同效率。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方式需要在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三种供给方式之间寻求平衡,需要三者的互相合作和优势互补。 (5)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是供给产权安排和供给主体选择的基础,一个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需要把握农村公共产品属性变化、供给主体的特征,动态选择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的zui优供给者。 (6)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需要廓清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各自供给公共产品的范围和边界,以提高各自的供给效率。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三者各自有效发挥作用的功能空间受到农村公共产品不同特征的限制,只有在各自的供给边界内行事,才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发挥zui大效用。 (7)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供给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供给制度的变迁和创新会带来供给效率的提升,供给制度存在缺失或缺陷也会对供给效率带来消极的影响,而对供给效率认识的变化和对供给效率的追求又反过来促进了供给制度的变迁和创新。 (8)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建立健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