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辰以《汽车社会》为名写出这本书,可以看出他的视野是广阔的。南辰的汽车专栏文章一个zui大的特点是在全国高歌猛进式的汽车普及进程中,时刻没有忘记进行冷静思考。他当然也像每一位热爱开汽车的人那样,关注汽车给人类带来的时间上的加速之感、空间上的扩张之感,给人们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支柱的作用;但他同时十分关注汽车普及给社会所带来的负作用。在南辰的视野里,“汽车社会”这个概念,还包括石油、包括道路、包括土地、包括空气、包括开车人的文明程度……这样,他写的一些专栏稿件,就有了社会学上的意义。我有时在经手签发南辰写的汽车报道时感叹他的报道角度之新,有时觉得他是在“汽车社会学”的大框架内,观察他面前的汽车世界。他在新华网所开的博客上自陈,自己“汽车观”的形成,深受美国莱斯特·R·布朗所著《B模式》的影响。《B模式》认为,在中国、印度和其他人口密集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伊朗、埃及和墨西哥等国家,没有充足的土地既能用来支持以私家车为中心的交通系统,同时又能养活自己的人民。作者假定中国有朝一日达到日本每人一辆汽车的拥有率,汽车总量将增加到6.4亿辆如果再假定中国每辆机动车的用地面积与欧洲、日本相同,那么,6.4亿辆汽车需要铺上沥青的土地面积会接近1300万公顷,而目前这些稻田年产1.22亿吨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其实,南辰自己的多篇研讨汽车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文章中,不乏给人深刻启发的内容。他的一些研讨方法,我觉得深得法国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方法的奥秘。布罗代尔在研究史学时,综合利用人文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等各种社会科学的原理,阐明变化中的历史现象以及这些现象问的相互关系,从而创出了新的史学流派。汽车作为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的一个标志性、象征性物品,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已不仅仅是汽车本身,既不能用单线的因果关系,也不能用某种单一因素来解释,需要联系各个角度的事实加以综合观察,借助各种学科的理论从不同方面予以说明。打开这本书,南辰在分析“杜宝良万元罚单事件”、“奥拓撞人事件”、“小排量问题”等现象时,正是使用了这样的分析方法。我希望在这本书出版之后,南辰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运用记者对社会的敏锐触觉和专家对汽车问题的深度把握,用自己的方式把“汽车社会学”这门学科阐释得更加全面、系统、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