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一部二十四史,帝王将相读出来的,往往是尔虞我诈和经略权变,而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却是很多当代经济理论的预演。 东西两汉煌煌四百余年,明君贤臣辈出,文治武功均可称道,可知其在货币理论上的大胆实践,也让人叹为观止?诸葛亮万世臣表,文武全才,可知在另一个战场:国家经济方面,也不遑多让?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计划中,又潜藏着什么博弈论的道理?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从经济学、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历史,展现了一个同样惊心动魄而又别开生面的视角。
作者简介 汪凌燕,四岁课章句,稍长治古言。求学燕园内,孜孜博雅前。梦为燕赵客,铮铮侠骨显。经纶济世志,一往勇无前。 汪通,平生不修文艺,只爱历史数理,五经六书曾读,资治通鉴释疑。图卢兹里学经济,师承梯若尔?雷伊。噫!经济自然千古事,社稷犹须赖科技。
目录: 第一章谁道嬴秦是继周 周朝末年,周赧王奋发图强,靠“借贷”强军,纠合诸侯伐秦,孰料大军未出而债台高筑,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主权债务危机。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刘邦押送囚徒去咸阳公干,萧何送给他五个大钱作为盘缠,孰料从这五个大钱上,却隐隐现出了秦朝经济崩溃的阴影…… 最早的主权债务危机 现代周赧王:赖账的希腊 从战国博弈说欧元统一 秦始皇:功在千秋祸及当代 史书夹缝中的通货紧缩 破釜沉舟与承诺机制 两位博弈大师的交锋 特别篇:从三家分晋看英国脱欧 第二章 榆荚青钱飘已尽 汉文帝仁孝俱全,被称为三代以下第一仁君,他在金融方面也是敢为天下先,早早实现了两千年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所期待的货币发行私有化。但对此,一代才子贾谊却有不同意见…… 刘邦的无奈选择 汉文帝开放铸币权 贾谊开小灶与一般均衡 第三章 汉家虎玺重分铜 汉文帝对诸侯王的优容并没有换来长久的和平。在文帝驾崩、景帝即位之后不久便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一时间山雨欲来,大汉朝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险象环生。如果一个现代的金融家穿越回汉景帝时代,会如何筹款帮助平定七国之乱呢? 从好基友的双簧戏到良币驱逐劣币 轻徭薄赋的真相 最早的期权和国债 第四章 盐铁论开思汉诏 汉武帝时代是汉朝最强大的时代。武帝雄才大略,穷天下之物力,逐匈奴于大漠。但是辉煌军事的背后是亏空的财政,靠着桑弘羊的理财妙手,汉朝的经济才免于崩溃。《盐铁论》是记录桑弘羊经济思想的著作,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汉朝普通百姓的生活在桑弘羊的政策下受到了什么影响?《盐铁论》中争论的双方孰对孰错? 玩儿命花钱的汉武帝与长期通货紧缩的日本 铜钱化身的比特币 政府如何敛财 “桑羊”变法:均输与平准 如何解决欺上瞒下 消灭竞争搞垄断 第五章 玉帛不朝金阙路 汉武帝厉行削藩,连刘备的祖先——陆城亭侯刘贞也遭受了池鱼之殃,被削去爵位,但是刘贞封地的经济反而有了新的活力,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乘数效应”。武帝晚年性格越发地猜忌,屡立战功的大将军卫青都战战兢兢度日,为何功臣的宿命总是如此?博弈论可以给我们些启发。 为“暴君昏君”正名 从刘侯爷的遭遇说乘数效应 常平仓在美国 功臣的宿命 第六章 黄金错刀白玉装 昭宣中兴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哀平二帝之后,西汉终于迎来了终结者王莽。即便是从今天的眼光看,王莽也算是一个非常激进的柏拉图式改革者。但王莽的理想国——“新朝”——只存在了十几年便轰然倒塌,自己也身首异处为天下笑。王莽在经济政策上有哪些与经济学原理相悖的举动呢? 全面周化的大新朝 上林苑往事:公地悲剧 以刀代钱,定量宽松 防伪技术的重要性 相隔两千年的知音:王莽与金正日 第七章 盛世承平百余岁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又使得中华大地承平百余年。光武帝英明天纵,但是后来的伏波将军马援却耐人寻味地评论说,因为光武帝举止有节,又深察吏事,反而不如汉高帝?!马援为何会有如此诡异的评价呢?委托代理模型给出了它的解释。 度田令和激励机制 官员的不同轨迹:刘秀与刘邦之比较 皇帝、宦官皆有难念的经 卖官鬻爵与价格歧视 第八章 谷贵有钱无处糴 波澜壮阔的黄巾起义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一时间风云变色,诸侯蜂起。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不成,反而身首异处,引得董卓进京。董卓在经济上的一系列举措导致长安出现了津巴布韦式的恶性通货膨胀,也把汉王朝推向了更加黑暗的深渊…… 黄巾起义的余波 津巴布韦董氏造 金融蒸馏池:中国股市与楼市 第九章 三分割据霸业开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博弈论原理让孙权为刘备火中取栗,从而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即便后来关羽败亡,蜀汉只剩下了益州一州之地,诸葛亮依然用自己无以伦比的智慧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支撑着刘氏王朝最后的火种,看诸葛亮如何用几匹蜀锦,玩转魏蜀吴三国经济圈。 优秀的基金经理郭嘉 赤壁之战中的智猪博弈 诸葛亮与伯南克:长短债互换的神奇 诸葛亮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 混合策略均衡:祁山攻防战 第十章 百年魏晋烟云散 三国归晋,而司马氏的晋朝却异常短命,很多人归罪于晋武帝的嫡长子也就是后来的晋惠帝司马衷智商不够。但是西晋的乱象远远不是一个傻子皇帝能够造成的,其祸根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种下,而晋惠帝本人能够继承帝位,也得益于“立嫡以长不以贤”的春秋大义。为什么“立嫡以长”对历代皇室来说如此重要呢?博弈论再次解释了其由来。 乱世屯田,盛世占田 司马昭用人:锦标理论的实践 从西晋之短命看外部性 晋惠帝:纳什均衡下的幸运儿 第十一章 同床猜忌若冰炭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在建康登基的晋元帝司马睿是个弱势的君主,非常依赖琅琊王家的配合来进行统治,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主弱臣强的东晋挺过了淝水之战,但最终天下还是落到了宋武帝刘裕手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晋恭帝却对禅让特别配合,末代皇帝和权臣之间合作博弈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各怀鬼胎的君臣博弈 淝水之战与银行业危机 合作禅让的取舍点 第十二章 家国儿曹付五胡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东征西讨,终于平灭了诸胡,统一了北方大地。但是北魏起自鲜卑,要汉化必要迁都中原,魏孝文帝苦思冥想,终于借用了“阿罗不可能定理”中的投票技巧,成功地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木兰辞》中的玄机 孝文帝巧迁都 北魏公务员的待遇:高薪养廉的由来 第十三章 伏险藏机深复深 北魏分裂称为东魏和西魏,取东魏而代之的是高欢建立的北齐。北齐皇权更替的血腥程度,在上下五千年的宫廷史中也是极少见的。为什么北齐的皇位更替总伴随着屠杀和灭族呢?从经济学上我们依然能找到解释——缺乏承诺机制,皇帝的偏好呈现出严重的动态不一致性。 高家的健忘症:动态不一致性 北齐的税法改革:林达尔税率 盗铸为何屡禁不止 第十四章 念时文法密於织 隋文帝是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皇帝,他严格考核官吏,设立义仓以备灾荒,还奠定了之后一千年的中枢机关的基本架构——三省六部制。但是唐太宗对隋文帝的评价却是“性至察而心不明”,难道严格的考校官吏也有错吗?本章恰恰从经济学上解释了这一原因,说明了过度严苛反而是无助于政治清明、国家稳定的。 严刑峻法隋文帝 义仓不义:激励错位 剥洋葱的无奈:宰相的分权与集权 后 记 本书经济学术语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