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家庭冷暴力与情感失衡


作者:凯旋心理咨询中心     整理日期:2015-11-20 22:26:08

一个人对伴侣的选择,表面上看是从属于自己的本心。但从心理学上来看,这种选择有着很深的心理动力,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建立新家庭以实现自我的诉求,都可能在起作用。
  任何男女相遇,互相产生爱慕之情,多半都会充满激情。这时候,恋爱的双方都只能看到对方美好的一面,而忽略对方的缺点。在这个阶段,如果闪婚步入婚姻殿堂,在随后的婚姻生活中,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实际上,婚姻不但意味着爱情的归宿,同时也是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的确定,这就要彼此承担起责任来。在责任划分上,就会产生权利竞争。如果,无法理性的看待夫妻之间的权利竞争,缺乏良性的沟通机制,就会出现婚姻问题。
  家庭的建立,是两个成年人再次确定生命意义的方式。有些人,在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中被压抑,期望在自己建立的家庭(核心家庭)中获得释放;有些人,在成长的家庭中被忽视,期望在自己建立的家庭中被关爱。当这些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严重的婚姻问题,导致冷暴力的产生。这些问题不能从表面上去处理,只有夫妻间深入沟通,找到对方的心灵密码,才能彻底解决。
本书简介:
  家庭关系是指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家庭关系依据主体为标准可以分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本书通过对家庭内部不可忽视的家庭“冷暴力”扥叙述和大量典型案例的剖析,使大众了解“冷暴力”到底是什么。家庭冷暴力不同于家庭内部可见的肉体上的暴力行为,更多的是通过暗示威胁、语言攻击、漠视、经济和性方面的控制等多种非直观的方式呈现,达到以精神折磨摧残对方的目的(无论这个目的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家庭里实施冷暴力的不仅有男性,更有女性;不仅有父母对子女的,也有子女对父母,不管施暴者是谁,双方均有可能成为实施家庭冷暴力的一方。这种方式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不仅会使家庭关系陷于隔阂与不信任,更会使亲子决裂,夫妻形同陌路,家如冰窖,最终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甚至导致不可逆转的家破人亡的悲剧的发生。
  本书分别以夫妻篇、亲子篇、其他家庭成员篇等三大篇章为总体框架,每个篇章下各设置15小节,各节论述将围绕“冷暴力——家庭失衡——心理师点评,解决问题”这一递进模式撰写。每一节内容,案例丰富各异,不雷同。每节主要由个案、心理师点评、小贴士三部分构成。另外,每篇末尾附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相关测试。
  作者简介:
  凯旋心理咨询中心,国内顶级心理咨询机构。
  目录:
  第一章夫妻篇
  老公用无性的生活惩罚我
  为什么换不来他的感情
  他凭什么和我离婚
  丈夫的情感哪去了
  我怎么努力,老婆都不能爱上我
  我用沉默反抗你
  相信一个人怎么这么难
  我的声音在哪里?
  我们的性怎么了?
  爱之初体验
  你到底爱花儿还是爱我
  第二章亲子篇
  溺爱是“爱”吗?
  谁让我对孩子“冷暴力”第一章夫妻篇
  老公用无性的生活惩罚我
  为什么换不来他的感情
  他凭什么和我离婚
  丈夫的情感哪去了
  我怎么努力,老婆都不能爱上我
  我用沉默反抗你
  相信一个人怎么这么难
  我的声音在哪里?
  我们的性怎么了?
  爱之初体验
  你到底爱花儿还是爱我
  第二章亲子篇
  溺爱是“爱”吗?
  谁让我对孩子“冷暴力”
  不断离职的背后
  被寄养的烦恼
  姥姥,其实我很爱你
  爸爸妈妈听我说
  暗淡的星空
  妈妈,我不想做你的“丈夫”
  父子“仇”深
  母子的漩涡
  我与儿子的故事
  他为什么网络成瘾
  我的人生我做主
  第三章婆媳及兄弟姐妹关系篇
  不要抢走我的房
  妈妈请爱我一次
  相煎何太急
  婆媳之争
  电话铃在下班前响起
  在冷暴力中爆发
  教育的代沟
  附录:
  相关测试
  专业量表
  前言序言PREFACE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家庭暴力现象逐渐减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尤其是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但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对家庭暴力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暴力行为得以大幅遏制。当家庭暴力发生时,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可凭借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或者通过妇联等组织进行调解和干预。
  然而,逐渐呈上升趋势的家庭“冷暴力”现象却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表面看,“冷暴力”并没有直接的肉体伤害,但由于其发生更为广泛,作用更为持久,危害性也是不容小觑的。
  根据中国法学会对浙、湘、甘三省3500多个家庭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六成以上家庭出现过“冷暴力”,88%的家庭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多负气、使劲关门或摔东西,48%的家庭会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还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并殴打妻子。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刘博士历时16个月,足迹遍及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深入调查。结果表明,有93%的家庭对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冷暴力”。由此可见,“冷暴力”在今天的社会已经十分严重。
  那么,究竟什么是冷暴力呢?它又有什么危害性呢?序言PREFACE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家庭暴力现象逐渐减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尤其是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但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对家庭暴力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暴力行为得以大幅遏制。当家庭暴力发生时,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可凭借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或者通过妇联等组织进行调解和干预。
  然而,逐渐呈上升趋势的家庭“冷暴力”现象却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表面看,“冷暴力”并没有直接的肉体伤害,但由于其发生更为广泛,作用更为持久,危害性也是不容小觑的。
  根据中国法学会对浙、湘、甘三省3500多个家庭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六成以上家庭出现过“冷暴力”,88%的家庭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多负气、使劲关门或摔东西,48%的家庭会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还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并殴打妻子。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刘博士历时16个月,足迹遍及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深入调查。结果表明,有93%的家庭对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冷暴力”。由此可见,“冷暴力”在今天的社会已经十分严重。
  那么,究竟什么是冷暴力呢?它又有什么危害性呢?
  “冷暴力”,顾名思义是暴力的一种。其重点在于一个“冷”字,即多使用冷淡、轻视、忽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以及一部分言语攻击,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伤害。
  常见的“冷暴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家庭“冷暴力”,指家庭成员之间,如夫妻、亲子、婆媳、翁婿之间,以及兄弟姊妹等。尤其以夫妻之间的冷暴力行为最为常见,危害性也最大;二是职场“冷暴力”,如同事、上下级、客户之间发生的“冷暴力”行为。无论是家庭“冷暴力”,还是职场“冷暴力”,实际上都是一种精神虐待。
  发生了暴力事件,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冷暴力”则不然,它的界定较为模糊,伤害主要体现在精神上,因此遭受侵害时不易找到法律支持。家庭冷暴力发生时,非专业人士很难介入和调解,受害者只能“哑巴吃黄连”,“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无法对人启齿。在长时间的“冷暴力”环境中,受害者精神会受到严重的摧残,甚至会患上精神疾病,还有的由于压抑和愤怒的积累进而导致暴力悲剧的发生,以及造成婚外情或者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
  “冷暴力”实质上是对矛盾的一种消极回避,它像埋在家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如果不随时发现,及时排除,很有可能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普及家庭“冷暴力”知识,刻不容缓。
  本书按照家庭“冷暴力”发生的范围分为夫妻篇、亲子篇和兄弟姊妹篇,结合北京凯旋心理咨询中心的多个真实案例,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保护个人隐私,书中人名均为化名。
  让我们共同努力,抵制“冷暴力”对家庭的危害,建设美好的幸福生活。
  张旸
  于2012年1月北京第一章夫妻篇
  老公用无性的生活惩罚我
  人物档案
  妻子:小星,29岁;大专学历,从事旅游管理。
  丈夫:小月,29岁;中专学历,从事旅游服务。
  问题类型
  冷漠回避性冷淡
  故事梗概
  第一次见到小星,她一脸憔悴,正为婚姻的不和谐而苦恼,她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恋爱和婚姻。
  那年夏天,小星失恋了。朋友约她一起去吃饭,在饭桌上认识了小月。对小星来说,小月除了长得帅气,其他条件都一般,但她觉得他朴实,这是令她动心的地方。
  小月家境一般,因此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和小星交往时,他常带她去路边摊吃东西,逛街边小店。这是家境富裕的小星未曾接触过的一种生活,故而觉得新鲜,俩人的恋爱充满了柔情蜜意。
  二人交往了大半年,便开始谈婚论嫁。小星带着小月去见父母,其父母了解了小月的家庭后,对女儿的决定将信将疑。不过,小月一表人才,女儿又中意,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并答应在怀了小宝宝后支付相关费用。小星、小月二人就这样走进了婚姻殿堂。
  婚后,小月进了岳父的企业,岳父对他有意提携,任命为中层管理者。这一段时光,小月对小星百般呵护,不但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而且用尽心思哄她开心。不过,小月能力方面的缺陷很快就暴露出来,他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踏踏实实地开展业务。这令岳父十分不满,逐渐不让他参与太多业务了。小月也发现了岳父对自己的不信任,常常闷闷不乐。
  小月本身对小星并无太多感情,他和小星谈恋爱,甚至结婚,都是期望通过小星家庭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今,在工作上他受尽白眼,妻子怀孕后岳父也未兑现支付费用的承诺,便朝小星发泄内心的不满。小星从小娇生惯养,何曾受过这种气,便与小月争吵。至此,夫妻二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一天,小星异常气愤,结果流产了。
  流产后,小星干脆搬回娘家住。小月去接他,反而遭到岳父一家的冷嘲热讽。小月的母亲也怂恿女儿,让她不要回家。而小月回家后,自觉很没面子,便开始消极对待小星,有时候一两个星期都不和妻子说一句话。在朋友面前,也不断贬损小星,不是说她长得不好看,就说没身段等等。就这样,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淡。
  小星对小月还是充满期待的,回想起恋爱时小月对自己的温柔体贴,她希望缓和彼此的关系,挽回婚姻。可是,不论她作何姿态,小月再也没有碰过她,夫妻之间没有性生活,甚至缺乏最起码的语言沟通。小月变得越来越焦躁,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上班的时候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头晕;下班后宁可闷在家里,也不愿意出去,甚至连脸都不洗。她每天都想着相同的事情:不满意小月,但又害怕他离开。小月对妈妈的好心劝慰,也表现得很抵触。就这样,她走进了咨询室,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咨询师分析
  小月成长在一个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父亲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是普通工人。回忆起童年,小月对父亲的形象很模糊,除了能描述父亲打他的场景,他几乎说不出对父亲的感受。他从未获得过父亲的正面关注,更别说父亲的赞扬了。成长经历,使他变得非常不自信,学会了看脸色行事,竭力讨好别人的生活方式。
  和小星恋爱后,小月试图通过建立新家庭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然而,岳父对他的不信任粉碎了他的期望,让他非常愤怒。这种挫败感激发了他隐藏在内心的不自信,同时也让他再次感受到自己的弱小。为了获得内心的平衡,他在朋友面前贬低小星,在家里以消极的方式对待小星。
  在性生活中,男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件事,是小月可以主导的,他故意疏远小星,不和小星过性生活,也是在心理上获得“胜利”。他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小星家庭的不满。因为,在童年时期,他从木讷的父亲身上没有学会正确的情绪倾泻方式。他的不自信和交流方式的单一,使他不自觉地对小星采用了冷暴力的方式。
  再说小星,她童年时,父母忙于商务活动,无人照顾她,便将她交给亲属照顾,有时在姥姥家,有时在奶奶家,有时在小姨家,有时在姑姑家,她的童年缺乏安定的环境,是在隔代旁系家庭中长大的。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她的内心建立不起亲密关系,也缺乏安全感。因此,失恋后,她不是理性的对失恋进行反思,而是很快投入了小月的怀抱。因为,她害怕孤单、缺乏安全感,小月的出现正好为她提供了一个港湾。
  人在童年时代,如果心理发育良好,3岁左右自我功能就开始发展,有明确的你、我区分。这一过程,是母婴互相依恋逐步走向分化的过程。小星在3岁前缺乏稳定的生活环境,心理上发育不够健全,没有彻底地与母亲分化。因而,闹了家庭矛盾,就马上回娘家。同样,小星的母亲在心理上与女儿也没有分化,她将女儿牢牢地抓在手中,女儿一遇到问题,她立即插手,从而使小星夫妇的家庭问题复杂化。小星母亲的过多干涉和包揽,使小星没有机会独立的面对和处理问题,尽管建立了新家庭,但心理上并未获得同步成长。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夫妻间缺乏正确的沟通模式,岳父母家的插手,必然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的紧张。这种互动方式,在表面上反映为争吵,而在深层来看,实际上就是家庭冷暴力,严重的会导致婚姻破裂,家庭解体。
  咨询师建议
  小月夫妇的生活,各有各的诉求,他们需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对方。在现实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两个人都要一起面对,共同解决问题。
  小月需要提高自信心,因为自信不足的人在生活、工作中很难找到快乐。自己不快乐就很难带给别人快乐,这样也会影响人际交往。小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心理成长,因为她的心理年龄发展较实际年龄偏小,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是很多行为还是像小孩子。她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成长,首先需要建立安全感;其次,在心理上和妈妈分开,这样才能发展出自我的功能。她的心理变得成熟,才可以胜任为人妻的角色。要学会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更多的关注丈夫,学会说感谢,这样幸福感才会提高。
  小贴士
  1、小夫妻两人的生活,最好不要加入外来因素。可以接受别人的建议,但是,最后的决定还是夫妻两人商量而定。
  2、好的夫妻关系应该是:互相融合但又不失彼此的个性。夫妻两人在生活中要经常交流、沟通;培养共同的爱好,学会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互相学习,让自己不断地成长。
  3、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有不满和愤怒,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不能用行动来表达。夫妻发生矛盾时,无论有多愤怒都不能动手,需要有控制情绪的能力。如何用语言表达愤怒也是需要学习的,一个人的早年成长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如果他的父母亲不会正确表达愤怒,孩子同样缺乏正确的方式。
  4、自信心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如果工作、生活中有不自信的地方,就需要加强培养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以及承担责任的能力等等)。
  5、注重发展“自我”的功能。“自我”在个人成长中很重要,发展得好,就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人的自信心就强。
  为什么换不来他的感情
  人物档案
  丈夫:宋先生,52岁;大专后续本科学历,技校老师。
  妻子:唐女士,42岁;高中学历,国企干部。
  问题类型
  忽视言语攻击不信任
  故事梗概
  唐女士在姐姐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宋先生,那时她刚办完离婚手续,心情孤独又沮丧,接到姐姐的邀请,便去参加宴会了。宋先生离婚已经几年了,一直和母亲同住,其母几年前得过脑血栓,腿脚行动不便。
  宋先生结识唐女士后,感觉很好,便主动约会。唐女士正处于郁闷状态,有人主动约会,也觉得是件好事情,于是便答应了约会要求。初次接触后,唐女士感觉宋先生这个人热情、大方,对自己又关怀备至。自此,两个离过婚的人,就像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那一半,热恋不久,就步入了婚
  姻的殿堂。宋妈妈也挺满意这个儿媳妇,一家三口相处融洽。
  一天,一个信息打破了这个家庭的融洽。
  最近一段时间,唐女士总是隐隐约约地感觉丈夫躲开她发信息。因为没有真正发现什么问题,她也没太放在心上。一天吃完晚饭后丈夫在厨房洗碗,他的手机信息铃响了,联想到丈夫这段时间的表现,唐女士偷偷翻看了信息。这一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信息是一个女人发来的,大意是说宋先生给她帮了很大的忙,非常感谢他。话说得很随便,有暧昧之嫌。唐女士顿时觉得难以接受,把丈夫叫到身边,当着婆婆的面大吵了一顿。
  宋先生的解释是:发信息的人是他二十多年的恋人,现在离婚了,自己带着一个孩子,很不容易。孩子上学请他帮了忙,除了这件事,他们之间并没有过多的来往。可唐女士认定这件事有问题,不肯罢休。
  宋先生使出了浑身解数,不停地跟妻子解释,但唐女士不依不饶,说他对家庭没责任,工作没成就,只能当个教师,还不如自己挣钱多。面对儿媳不断地指责、抱怨,宋妈妈开始不满。有时流露出一些情绪,觉得唐女士说得过分,就和她争吵几句。唐女士受不了婆婆指责,提议把婆婆送到养老院,宋先生虽然很不愿意,但拗不过唐女士,只好把母亲送去养老院。老人送走了,宋先生以为日子会好过一些,谁知妻子再也不把他放在眼里,时常挖苦他。有一次,他的朋友来家里串门,在客厅聊了一会儿,唐女士就加入了进来,一开口就抱怨丈夫,说他办事不如郑某某,关系不如李某某(都是小宋的同事)等等。宋先生很没面子,劝妻子去别的房间。唐女士就是不走,越说越难听。送走了同事,宋先生终于忍不住了,和唐女士大吵了起来,唐女士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第二天,唐女士带着两个姐姐来出气,三个人一起指责、羞辱了宋先生一顿。宋先生越想越气,最后提出了离婚。
  咨询师分析
  这是两个受过伤害、内心都很苦闷的人,他们需要关怀和温暖。他们相遇,错把一时的好感,当成了爱情。在感情基础并不牢固的情况下,匆忙成婚。
  先说唐女士,她有五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从小就不受重视。出生的时候,妈妈把她抱养给别人,但是父亲反对,又抱了回来。因为孩子众多,父母很少关注她;姐姐固然不少,却经常吵架,因此她一直很孤独。她没有人可以亲近,使得成年后不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她把关系建立在丈夫的低能、顺从上。她认为,只有用语言不断贬低丈夫,才能留住他。早年姐妹之间的相互贬损,使她在婚姻中沿用了这一方法。由于她在家庭生活中沿用了这种互动方法,故而婚姻屡屡失败。
  唐女士幼年被送给别人抚养,对于一个婴儿来说,是一次被遗弃。婴儿与人建立关系是靠闻味和爱抚,她习惯的味道是建立安全感必要的条件。把她送给别人又抱回来,婴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习惯的味道没有了,因此会产生不安感。唐女士的不安全感表现在她离婚才一周时间,就和宋先生交往,并步入婚姻。和前一任丈夫离婚,唐女士心里非常难受,宋先生的出现,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宋先生的关心,使她倍感温暖,她错把这种感觉当成了爱,就急忙结婚了。婚后才发现自己对宋先生并不满意,加上她不会与人相处,用错误的方法处理关系,导致家庭解体。
  宋先生除去读书时期,长期和母亲同住。这么多年,他从不让母亲着急、生气。他认为只要服从,母亲就不生气,家庭就平静。也正是这个习惯,他养成了没有原则的忍让,使妻子毫无顾忌地指责、贬低他,直到压抑的愤怒积累到压不住了,爆发出来。
  再有,宋先生为了不吵架,被迫把妈妈送到了养老院。心里不情愿把母亲送走,可是又怕妻子纠缠,只好做了违心的事。这说明宋先生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没有明确的想法。
  咨询师建议
  宋先生与唐女士婚姻基础打得不牢,应该多加强沟通,让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忍让应该有条件,如果没有原则的忍让,只会造成自己的压抑、愤怒。所以,忍让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有,但一定要有限度;否则,就可能造成伤害。宋先生的成长过程中,自我的功能发展不够,也就是说他自己没有主意。一个男人面对事情拿不定主意,先是不能给对方安全感,再是容易让对方看不上。这点需要尽快地改变,让自己的心理成长起来。
  唐女士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明显不匹配,她跟丈夫吵架以后,跑回家去跟家人诉苦。说明她面对家庭矛盾无法独立解决,需要别人帮助。她不会与人建立关系,是最大的问题,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改变她与他人互动的模式。唐女士要学会与人交往,让自己的心理成长、成熟起来。
  小贴士
  1良好的沟通除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要认真的倾听对方,并给予反馈,这是非常重要的。倾听有助于了解对方,而且也是尊重对方,同时也可以向对方传递一个信息,即对方也应该倾听自己的声音。
  2夫妻之间,不能互相贬低,尤其是有外人在的时候。贬低对方就是不尊重对方,当着外人的面贬低对方容易激化矛盾,给关系的修复增加难度。
  他凭什么和我离婚
  人物档案
  丈夫:孙先生,50岁;高中学历,下岗后经商。
  妻子:小弓,44岁;大专学历,医院技术人员。
  问题类型
  包办忍让压抑
  故事梗概
  小弓年轻的时候喜欢跳舞,不仅在学校跳,还经常到社会上的舞厅去跳,就这样认识了社会青年孙先生。孙先生的舞跳得好,人也长得帅,上大学的小弓一见倾心,很快进入了恋爱阶段。
  开始两个人感觉很甜蜜,小弓一放学就约上孙先生出去玩。除了上班、上课,二人基本上都在一起。但随着热恋的降温,争吵也时有发生。小弓毕业那年,因为一些小事,两个人闹得分了手,但几个月后又复合了。就这样,五年的恋爱中分分合合,时有发生,但是每次分开一段时间后,面对小弓的示好,他们又合好了。
  就这样,寒来暑往,他们两人终于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小弓为了让丈夫全身心地投入事业,竭尽全力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她包揽了家里的所有事务,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丈夫,同时也要求丈夫按照她的意志行事。开始,孙先生很享受这种“待遇”,但时间久了便觉得压抑和无趣。他尝试和小弓沟通,但却遭到小弓的指责,并演变成吵架。吵架次数多了,孙先生也厌倦了,不再和她争论。丈夫没有幸福感,小弓居然丝毫不觉。
  后来,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小弓并未因女儿的降临而放松对丈夫的“照顾”,相反,她变本加厉,将一些本属于丈夫的家务活也包揽了,比如搬煤气罐,返修小厨房等等。孙先生觉得小弓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和孩子的妈妈。她丝毫不关心丈夫的感受,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却未意识到丈夫离她越来越远。
  小弓的做法令孙先生十分压抑,在家里感受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下班后便常常不回家,与朋友们在酒吧、咖啡厅里消磨时光。时间长了,与一个女孩产生了恋情,并向小弓提出离婚。小弓亲耳听到丈夫说出离婚后,当场就懵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没把丈夫管好。就这样,她陷入了极度抑郁之中,只好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咨询师分析
  小弓和孙先生不能说没有感情基础,但因为性格上都有不足的地方,未能良性磨合,从而导致婚姻走向困境。
  先说妻子小弓,小弓姐妹三人,她最小。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送到了姥姥家,6岁上学时被接回北京。对于儿童而言,幼年的分离意味着抛弃。小弓的第一次分离是出生后不久,第二次分离则是6岁时,这让她从小就没有安全感。
  小弓童年时在姥姥身边度过,老人照顾孩子,大多只注重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较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这导致小弓在心理发展上比较滞后,较少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也无法体会别人的情感需求。
  回到北京后,小弓和两个姐姐十分生疏,父母忙于生意,也很少和她说话。虽然住在自己家,却充满了陌生感。为了获得家人的认可,小弓不断地帮助父母做家务,受到了父母的正面赞誉。由此,她的行为受到鼓励,便更多地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她认为,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要不断地干活,甚至是做那些不属于自己的活儿。
  由于生活压力大,家人并未发现小弓的这一心理变化,父母反而放手让她操持家务。这样,小弓就担当起了长女的角色,负责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
  再说丈夫孙先生,因为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孩,父母对他的照顾过多;所以,他的能力确实弱一些。恋爱期间,每次和小弓闹别扭分手,只要小弓示好,他就没了主张,乖乖地回来了。刚成家时,小弓全方位照顾他,他还是很享受的,可时间一长,就忍受不了了,有被绳索捆绑的感觉。孙先生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内心越来越焦虑,慢慢地产生了愤怒。此外,最让他难受的是在家里只是吃得舒服,穿得光鲜而已,他的情感无处表达。这种忽视、冷漠的态度触发了他成长过程中相同的情景,他的父母同样对他关爱有加、无微不至,但是忽视他的心理发展,很少关心他内心的需要。孙先生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只有选择离婚。
  咨询师建议
  小弓与孙先生的生活中缺乏尊重和平等的关系,想继续延续婚姻,二人都需要做出改变。
  小弓的分离焦虑需要处理,否则,她的不安全感影响她的行为。她不停地为丈夫做事情,是怕丈夫离开她。她以为为他做了一切,就可以把他留住。她必须学会怎样建立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夫妻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想让婚姻幸福、美满必须学会经营夫妻的关系。否则,婚姻很难继续。
  孙先生需要自我成长,自我成长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学习和不断的训练得来的。方法很简单: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思考“我”想要什么?不断地用这种方式训练自己,一定会有进步;一旦清晰地知道“我”要怎么做,自我的功能就会增强,自信心增强了。再遇到问题,就敢于面对,不会逃避了。
  小贴士
  1夫妻之间应该讲究平等、互敬互爱,这样的婚姻才能长久。夫妻是因为“爱”才走到一起,那么,就应该共同承担起家庭事务,合理分工,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既能享受做家务的快乐又能增进夫妻的感情。
  2家庭中,夫妇二人都要有一份责任感。这不仅是让对方吃饱、穿暖,还要在他(她)遇到烦心时,耐心地倾听,帮他(她)排解心中的苦闷,共同面对,共渡难关。
  3夫妻之间任何一方都不能主观用事。家里的大小事都不能按一个人的意见办,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可以商量,但不能固执己见。否则,会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压力,容易发生争吵,破坏夫妻关系。
  4夫妻之间要学会发现对方的优点,经常夸奖对方。对方的优点将会不断发展、扩大。这样,夫妻关系就会更加亲密、和谐。
  丈夫的情感哪去了
  人物档案
  丈夫:小郑,38岁;研究生学历,科研人员。
  妻子:小赵,32岁;大专学历,会计。
  问题类型
  性生活不和谐轻蔑压抑无爱感
  故事梗概
  小赵和小郑结婚才一年多,现在已经到了考虑离婚的地步。
  小赵和小郑结婚时都已是大龄青年,他们相识还是传统的方式,经人介绍、见面、确定关系。因为见面的目的很明确,互相看着还可以,所以交往了三个月,就把婚事办了。
  小赵是个开朗、简单的人,平时在单位爱说爱笑,结婚以后,却性格大变。整日沉默寡言、情绪抑郁。小赵性格的改变要从蜜月旅行开始,他和丈夫都成长在传统、保守的
  家庭,性对他们来说是忌讳。他们对性知识的了解很少,蜜月旅行前十五天,俩人睡在一张床上,性爱一次都没有成功。小郑不知道该怎么办,后十五天基本上就放弃了。偶尔还想试一试,但就是不成功,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妻子是“石头人”。蜜月回来后,小赵也很自责,以为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向朋友寻求帮助,获取了一些基本的知识。这样,他们终于突破原来的状态,有了新发展。不过,小赵觉得丈夫一直跟她不亲近,夫妻关系若即若离,一年多来就是这样。
  小郑生长在单亲家庭,又在科研单位工作,性格沉默、古板,不太与人交往,没有要好的朋友。如果他跟小赵发生矛盾,就回妈妈家去。小赵了解丈夫的性格,生活中试图与他沟通,但每次说不上几句话就产生分歧。小赵每次都觉得特受伤,她认为丈夫应该让她一步,而每次丈夫都会说:“你懂什么”。
  小赵坚信跟丈夫是无法沟通的,丈夫不会为了自己做任何改变。为了避免自找没趣,小赵选择了回避,不再跟丈夫沟通。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也没有温暖。在小赵的眼里,丈夫就是个木头人,偶尔跟她亲近一下,也只管发泄完了事。结婚一年多,小赵从没有过性高潮,不和谐使她与丈夫的关系渐渐疏远。
  咨询师分析
  小郑和小赵不是因为爱情走在一起,而是年龄大了,需要结婚,这种婚姻本身就存在问题。
  先说丈夫小郑,他的性格比较古板、保守。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妈妈是大学教授,性格孤僻,很严肃,除了工作基本上不与其他人往来。妈妈对小郑要求很严,学习成绩必须考到班上前几名,否则一定罚站。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小郑学习十分努力,可是除了学习之外别的事情都不会。事实上,学习之外的事情妈妈都替他做了。到了青春期他没有叛逆;到了恋爱期不会与人交往;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谈过恋爱,因为他不会。从小他就没有朋友,我们知道,人的成长是在跟伙伴的游戏中学习得来的。小郑缺少这一课,所以他不会与人互动。在他的成长中,爸爸的缺失使他没有男性的榜样,他也不知道做男人尤其是做丈夫该怎么做,他不能给妻子最基本的爱,不能体会别人的感受。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小郑的家庭是一个不完整的家,妈妈没有给他创造和其他人接触的机会,造成了小郑性格的缺陷。人类心理成长过程中,3岁是个重要时期,3岁以前的心理发展是母婴依恋期,这时的小孩不能分出你、我;3岁以后的心理发展是与妈妈分化的阶段,也是慢慢向成熟发展的开始;这时,正好是小郑的爸爸离开家的时候。环境的改变,给小郑造成不安全感,这种感觉使他未能顺利完成心理发展。
  小郑的问题首先表现在:我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分不出你、我的观念;其次还表现为:依赖妈妈,小郑和妻子只要一发生矛盾,他就回母亲家。在小郑的心里,妈妈才是可以依赖的。所以,他拒绝跟妻子互动,更无法沟通,像小孩子一样固执地抱着自己的观念不放。
  再次,他的性欲没有发展,表现出了性压抑。30多岁还没谈恋爱,性知识极度贫乏,结婚不能完成正常的夫妻生活,不能给予妻子爱和温暖。
  再说妻子小赵,小赵的家庭也很保守,妈妈是老师,爸爸是技术人员,对她和姐姐管教很严。自幼她无论做什么都不如姐姐好,妈妈经常拿她跟姐姐比较。每次考试回来,都是类似的话,这样小赵无论做什么都不自信。谈恋爱时,多因缺乏自信而分手。小赵选择结婚,纯粹是不想听妈妈唠叨的缘故。她见小郑人长得高大,又是研究生毕业,便与之结婚了。
  从心理层面看,小赵自我功能发展不健全,她的婚姻不是自己的真实选择,而是给父母一个安慰。姐姐结婚了,自己不能被姐姐落下。所有这些都是为别人做的,她不关注自己的内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说明她没有自我。
  小赵还表现出性压抑,在保守的家庭,关于性的话题是不能谈论的,所以小赵的性知识也是贫乏的。受过良好的教育,性知识却一无所知,这是可悲的。
  咨询师建议
  小郑和小赵的夫妻关系要想维持下去,丈夫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使心理获得成长。只有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他需要学会爱护别人,建立较为广泛的人际关系。他们两人都需要学会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勇气,夫妻出现矛盾,要互相沟通,共同商量出办法来解决。性知识、生理知识也需要共同学习,为以后生宝宝做好打算。
  小贴士
  1肉体的创伤容易愈合,心灵的创伤却不容易愈合。冷暴力的破坏力虽有别于身体暴力,但对于受害人的影响,远远超过肉体伤害。受害人因为长期压抑,会导致心理变形,患上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
  2深受“冷暴力”之苦的人,感情大多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抑郁状态。
  我怎么努力,老婆都不能爱上我
  人物档案
  丈夫:小新,39岁;大专学历,国企干部。
  妻子:小杨,40岁;研究生学历,工程师。
  问题类型
  轻视自卑痛苦无法交流
  故事梗概
  小新刚结婚时,每天都担心自己的婚姻会破裂。他大专毕业,在国企行政部门搞后勤;妻子本科毕业,是单位的工程师、技术骨干。因单位进行科研攻关,集中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小新被抽调到这个小组负责后勤。在工作中,他与小杨朝夕相处,产生了好感,最后在同事的撮合下确立了恋爱关系。
  那时小新29岁,小杨已30岁,因为两个人年龄都不小了,所以不到半年就结婚了。
  尽管婚前相互有一定了解,但小新一直都觉得,妻子看不起自己。小新知道妻子发展前景好,婚后全力支持她工作,包揽了家里大部分家务。同时,小新还报考函授大学,想通过考试缩小和妻子的距离。尽管这样,他们从不一起参加社交活动。妻子朋友聚会从不让小新参加;小新的朋友聚会,让妻子去,妻子也不去,夫妻二人都不进入对方的社交圈子。
  婚后第三年,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小新以为孩子可以起到牢固夫妻关系的作用。然而,孩子并没拴住妻子的心。孩子一岁后,小杨考取了在职研究生。她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不是出外上课就是在家看书,家务基本不管,全部由小新操持。
  儿子3岁上了托儿所,小杨辞职到一家外资公司工作,事前没有和丈夫做任何商量。到了外资公司,她收入发生了变化,每个月工资近一万元,而丈夫的工资仅是她的十分之一。她工作上的变化,再加上薪资也发生了变化,在家里地位便更胜一筹。她开始嫌弃丈夫,说丈夫不思进取。本来夫妇二人之间的话就少,现在就更少了。她越来越忙,早出晚归见面都很难,夫妻之间更谈不上有什么话题可交流。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妻子提出了离婚,小新本能地予以拒绝。
  没过多久,小杨再次提出离婚,而且给了丈夫一份离婚协议书。小新希望她能回心转意,毕竟他们在一起生活已近十年,而且有了孩子。
  咨询师分析
  小新与小杨从开始交往,就表现出不自信,这种感情本身就充满危机。小杨一开始就站在高处,小新什么事都唯唯诺诺。尽管小新包揽了全部家务活,但妻子并不高兴,她希望他在事业上有所发展。
  小新的不自信源于成长过程。如果孩子每做一件事都得到家人的表扬和鼓励,他做任何情都自信心十足;反之,小孩子做的事经常被家人否定,他就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特别是有些家长常常当着孩子的面说他不如别的小孩,长期如此,小孩就会发展成不自信的人。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小新的成长过程属于后者。
  那么,既然小杨看不上小新,为何还要与之交往并结婚呢?原来小杨年龄大了,又很少能接触到适合对象,正好小杨愿意跟她发展关系,也就接受了。小新视妻子如女神,他把家务全部包揽下来,让妻子过女神的生活;而小杨却不满现状,更看不上工作、学历都不如她的小新,便把情感和精力都留给了自己,毫不顾忌小新的感受。
  小杨工作发生变化后,薪资增加了,更看不上小新。情感上不再属于丈夫,便提出了离婚。当小新不同意离婚时,她便采用了漠不关心、忽视、分居等冷暴力手段,让对方说不出来,又无法发泄。
  咨询师建议
  小新的自信不够,需要尽快成长,他的不自信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工作上能力不够,所以很难升职;而生活上,受到妻子的冷漠、疏远。如果他想改变现状,就要提高自信心。再有,他应该学会用心经营婚姻,让婚姻提高质量,比如在情感上多关心妻子,把自己对妻子的崇拜表达出来,让妻子知道他的真实感受。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拉近两个人的关系。
  家务需要两个人一起来完成,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对家庭的责任感。小杨既然选择了小新,并生了孩子,说明她曾经爱过小新,两个人只要努力沟通,一定会有较多了解。婚姻出现了问题,大多是缺乏沟通,沟通是夫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小贴士
  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疾病
  1.神经症
  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
  ⑤躯体化症状;⑥疑病症状;⑦神经衰弱症状。
  2.失眠症
  [症状标准]
   (1)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2)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
  3.疑病症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
  神经症,病人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症状标准]
  1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2①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②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
  ③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2)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4.强迫症[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2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③上述的混合形式。
  3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并非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
  4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尝试抵抗,但不能奏效。
  我用沉默反抗你
  人物档案
  丈夫:小王,35岁;大专学历,软件工程师。
  妻子:小李,32岁;本科学历,某集团区域总经理。
  问题类型
  忽视冷漠强势回避
  故事梗概
  小王和小李自由恋爱并成婚,当时小王28岁,小李25岁。小李比小王学历高,且性格独立,喜欢控制局面,用俗话说就是强势女;小王性格温和,不善言辞。
  婚后,小李的事业发展良好,一路上升到区域总经理,而小王则几年如一日地做着软件工程师。儿子出生后,两人曾经讨论过,是小李回归家庭做全职太太,还是小王多花费时间照顾孩子。结果,小李坚持不放弃事业,她说:“我休假多亏啊,如果你一个月也能挣我这么多钱,我当然不去工作了。”
  小王听了这话,开始还反驳几句:“我工作认真努力,也想多分担家庭负担,你别总是把钱挂在嘴边!”
  小李听丈夫这样说,气更不打一处来:“不说钱行吗?家里开销哪样不需要钱?上大学时,你学习成绩那么好,导师也看好你,大家都认为你前途很好。但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被扔到了这个不重要的岗位上,你就不心疼和后悔?我们娘俩指着你,能过什么好日子啊?”
  当一个男人听到妻子这样说自己,是什么心情呢?小王后来选择的方式是,不回应,不表态。要知道,男人的事业心和自尊心是可以画等号的,他可以全当没听见,屏蔽掉这些内容。天长日久,小李更加生气,认为小王在用沉默反抗自己。
  小王忙于照顾孩子,和小李交流就更加少了。小李空下来,也不管家,而是指挥丈夫做这做那。当小王提议将双方的母亲接来帮忙时,小李坚决反对,理由是两代人教育孩子的模式不一样。后来,她们请了一个阿姨帮忙,便通过阿姨互相传递信息,家里的气氛十分紧张。小李看到丈夫和阿姨的交流比自己多,哪里受得了。她从内心深处希望丈夫给自己一些回应。但是,小王照看孩子、加上工作实在劳累,根本没有与小李说话的欲望。
  咨询师分析
  小李和小王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是没有爱吗?显然不是;是有外遇吗?显然也不是;女人希望男人和她说话,哪怕争吵也胜过不理不睬。沉默带来冻结的空气,使整个家庭充满压抑,让人喘不过气,这种交流方式让小李临近崩溃,小王呢?他肯定也不舒服,因为他无法找到更好的办法和妻子沟通。当然,他也疲于寻找。因为,这有深层的心理原因。
  这要从两个人的成长背景说起,我们先说小李,小李父母生了三个孩子,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此可见,这是个大家庭。她的母亲是典型的北方女人,脾气火爆,说话犀利。她总是抱怨丈夫,嫌丈夫办事慢吞吞、不圆滑。
  由此可以看出小李父亲的性格和小王似乎有点像,而她和母亲很多地方类似。是的,这个很关键,我们选择自己的伴侣时,多半会挑选一些和自己的亲人,特别是父母性格差不多的人。这是潜意识的选择,有时候会惊人的相似。读者可能不禁要问,既然母亲很不满意父亲,肯定家庭气氛不轻松,小李听了那么多的抱怨和指责,为什么还要选择一个性格被动的男人呢?
  这是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动力。首先,小李是大姐,要帮父母分担家务,难免遇到困难。她曾经向母亲求助,但母亲大多数时候都会说:“我很忙,没时间,这点小事儿,自己想办法。”要不就是:“问你爸爸去。”但到了父亲那里,小李感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更何况,她也知道,母亲不满意父亲,即便自己按照父亲说的做了,最终也会招来同样的评价。因此,她养成了独立自主,雷厉风行的性格,不让自己有过多柔弱部分呈现在外人面前。她的生活体验告诉她,软弱会招来批评,被人看不起。她认为男人的支持遥不可及,她认同了母亲对男人的定位和看法。因此,只有通过控制局面来确定自己是否安全。在选择伴侣方面,她自然会倾向于比自己弱的人,不然,她的控制欲无法获得满足。殊不知,一个软弱的男人,恰恰印证了她母亲对男人的判断——男人都指望不上!
  小王又是什么性格呢?我们看一下,父母在他10岁时离婚,他跟着母亲到了北京,从此再也没有见过父亲。看着母亲辛苦工作,他十分听话,二十六岁时才和母亲有固定住所。母亲是个要强且独立自主的人,从老家来北京时几乎什么都没有,靠自己的能力养育小王,保障他受教育的连续性,直到大专毕业。正因为如此,小王养成不给母亲添麻烦的习惯,很多事情自己承担,从不表达自己。父亲角色的缺失,让他对男人在家庭中如何与妻子交流没有更深的了解与模仿。
  之所以交代这些,是因为人的性格形成决定着我们用什么方式和外界沟通。性格形成的基础是家庭环境,养育方式。两个人生长在完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自然形成了相应的性格模式。
  现在是否可以理解他们的状况了呢?一个渴望爱的女人和一个不知道怎么表达爱的男人结合,如果想解决或者缓解目前的状态,需要先把各自的情绪放下,用真诚、平和、接纳、宽容的心态倾听对方的真实想法。看到这里你可能要提问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让倔强的小李和回避的小王转变谈何容易?请记住一点,两个人心里有爱,有对家庭的渴望,就能解决问题。
  有效的办法是,小李减少指责和冲动,让小王放低对她的防备,小王自然会靠近她。另一方面,小王需要做出回应,哪怕一句话,不是针对妻子的脾气,而是情绪后面的需要。比如,小李希望别人来关注她,肯定她的成绩,小王应积极做出回应。在小李的成长过程中,她母亲就是一个无论为家里做多少,依然无法换来丈夫肯定和认可的女人。小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作为女儿,她理解母亲的不容易,愤怒于父亲的漠视。潜移默化的,她继承了母亲的强势。从表面上看,她出色而风光,但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爱人的关注和认可。反过来一样,小王对家庭的贡献虽然不是经济上的,但照顾孩子、料理家务方面功不可没。在这方面,小李要给予肯定和认可,甚至感谢,这对修复感情非常重要。
  咨询师建议
  建议小王夫妇空闲时,多聊聊各自的原生家庭,释放积压的负面情绪。请记住,如果你不说,别人永远不知道你的想法。当然,也不会得到建设性的反馈。
  很多夫妻矛盾的发生,不在于没有爱情,而在于不知道怎么表达需要。不理不睬绝非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是防御,或者是一种变相攻击,它比肢体冲突、恶语相向更伤害心灵。真正的伤害不是来自身体,而是精神,希望这个故事可以给更多人启示。
  小贴士
  1、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原生家庭是孩子出生,成长的园地。父母是原生家庭的重要建构者,他们的性格、教育方式、相处模式成为孩子第一个模仿对象。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的同时,其实也看到了他/她的父母。
  2、核心家庭:即成人子女结婚后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是原生家庭的延续和继承,独立于原生家庭。在中国大文化背景下,核心家庭和原生家庭关系紧密,难以有独立空间,这会派生出很多问题。长辈过多参与到子女的生活中,成为核心家庭的指导者、决策者。所以,原生家庭应该给核心家庭自由呼吸的空间。
  3.生活的琐碎让夫妻感觉疲惫,有了孩子分散精力和体力,无法把感情全神贯注到伴侣身上。这时请注意觉察自己是否因为疲惫而忽略了对方,回忆对方曾经让自己欣赏的品质、心动的时刻,相信会有帮助。
  4、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句话你一定不陌生,意思是男人和女人从意识层面、生理构成、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都有所不同。男人偏向问题解决,而女人更关注情感体验。所以,很多时候,双方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会被“误读”。
  相信一个人怎么这么难
  人物档案
  丈夫:陈某,40岁。
  妻子:郭某,30岁。
  问题类型
  怀疑猜测质问背后调查否定一切积极因素
  故事梗概
  陈某和郭某结婚一年,郭形容丈夫是FBI,恨不得给自己安装一个卫星定位系统才放心。谈恋爱时,她把这些举动都视作爱的表现,幸福了一阵子。但家人,特别是母亲担心二人的年龄差距,认为陈性格内向,很可能不会给女儿宽松、自由的空间。
  郭某却认为只要有爱,一切都不是问题。婚后不久,她发现丈夫总在背后盯着自己,甚至发展到偷看她的QQ聊天记录,暗中调查她的手机通话记录等。一天,郭发现丈夫将她的通话记录私下打印、藏在包里。她拿着
  电话单当面指责丈夫,声音都有点颤抖。丈夫沉默了。郭某颤抖地说:“你背地里查我,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陈某嬉皮笑脸地说:“我是关心你嘛,别生气,以后不这样了。”郭某没好气地说:“不是一次两次了,总是这样,跟特务似的,哪个
  夫妻这么过日子?”说着说着抽泣了起来。丈夫连忙拿过纸巾递给她:“老婆,我保证下次不敢了。”“当初我家人不同意我们的婚事,说你比我大得多,会不放心,我
  还不相信。谈恋爱时你这样做我还觉得幸福,可现在知道了,根本就是一种负担,一点都不幸福。”妻子今天抱着把事情解决的心态,准备说个透彻。
  “我也是关心你嘛,”陈某还是一脸不以为然地说,“你一个女人
  家,在外面多不安全啊。”“你可以直接问我啊,为什么偷偷摸摸的?”“这怎么是偷偷摸摸呢?”陈的声音提高了,“我们是夫妻,了解你
  的全面情况不算偷偷摸摸。”“背着我调查就是偷偷摸摸,就是跟踪,甚至是窥探隐私,是违法的。”郭某越说越气。“你别上纲上线的,这说明我在乎你,我如果心里没有你,才不管这
  些呢。”陈某辩解得理直气壮。“你是不信任我,什么都不放桌面上说,弄得我很被动,你怎么是这
  样的人啊?”郭某眼圈又发红了。
  咨询师分析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出这对夫妻的沟通模式了吧,一个希望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一个用调查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天长日久,妻子认为不被信任,没有了温馨。换句话说,怀疑、猜测、质问、不信任是二人婚姻的问题。
  陈某比郭某大十岁,按理说不算大太多,但是,他为何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妻子呢?夫妻关系弄得跟父女关系似的,如果拿对孩子的态度对妻子或者丈夫,任何一方都不会好受。妻子年轻貌美,工作出色,心理上会有不安全感,这都是借口。一般来说,这背后都掩藏着一个很深的心理动力,那就是:不够自信。他不能确定自己在妻子心目中的地位,或者说妻子是否深爱自己,于是故事里的行为就出现了。
  我们先看他们的成长背景,郭某家教严格,从小学习优秀,没怎么受过挫折,只有父亲在她十八岁时去世对她打击很大。由于母亲过于严厉,父亲相对温和。所以失去父爱以后,她在选择伴侣上偏向于年龄比自己大的男人,认为这样的男人可以包容自己。也许无意识中的寻找父亲的影子,导致了郭某忽略了内心的需要和现实的差距。
  陈某生长在农村,父母是农民,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一般会有两种情况;第一,得到最多的关注;第二,完全被忽视。陈某属于第二种,由于家里孩子多,父母无暇全都顾及,陈某常被丢在一旁。他感觉自己不被接纳,被家庭排斥,养成敏感多疑的性格。有一点要肯定的是,因为他总想做出成绩给家人看,所以学习一直很出色。后来陈某考了大学,在大城市工作,还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争强好胜的性格让他对什么都不放心,而忽略了爱情是需要信任的。他对妻子的多疑源于不自信。
  郭某的委屈,陈某的推脱之词都说明两个人没有说出自己真正的需要。比如郭某,她希望丈夫如兄,如父,温和的像爸爸。陈某则希望妻子给他充分肯定。
  最后说说两个人的感情基础,他们相识时间短,彼此了解不深,导致看待问题不全面。当初的激情爱会掩盖掉彼此性格中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恋爱中的男女最好多给彼此一些时间,充分沟通。最好能够观察对方待人接物的方式,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等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脾气禀性,建立和谐的婚姻。
  上面提到了激情爱,是恋爱几个步骤中的第一步。任何男女相遇,产生好感,萌发爱恋时,多半都会充满激情。这时候恋爱的双方都只看到对方好的一面,沉浸在幸福里。如果在这个阶段走进婚姻,无疑是个充满兴奋和憧憬的时期。因为,这时候的男女是用情感和身体思考,而非理性思考。那么,当走进婚姻里,进入到第二——权利竞争期;第三——情感疲倦期时,很多问题便浮现出来。婚姻中不仅仅有温情和浪漫,还有权利竞争,如果这些没有处理好,很多婚姻会面临解体危机。
  所谓权利竞争期,不难理解,婚姻是两个成年人再次确定生命意义的场所。在这里,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主导权和话语权。因为,脱离原生家庭后,很多不曾实现的理想和愿望被寄托在了婚姻里。伴侣如果能够满足自己当然更好,如果不能,多半会很有挫败感。这里还要提到“家庭规则”的概念,对于任何一个新组建的家庭来说,夫妻双方要默认或者磨合出一个基本统一的价值观。比如,每个月可以和朋友聚会几次,每次几点到家,是否需要经常通电话问候,多长时间回各自的父母家等等。这些看上去很小的事情,其实都是家庭规则的范畴。如果这些不被稳定下来,很容易造成误会和纠纷。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两个人由于认识时间短而结婚,还没有建立好属于自己的家庭规则。他们需要磨合,达到一个相对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可见,从激情期到权利竞争期的夫妻,要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积极沟通,彼此支持,不回避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善关系,都很有必要。
  小贴士
  1自我价值: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了解,我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吗?我值得别人对我好吗?我是个有魅力的人吗?这些想法会不定期地出现在意识里,指导一个人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
  2反向形成:这是防御机制的一种,指的是由于内心汹涌澎湃的感情或冲动难以被他人所接受,为了抑制它而形成与其相反的感情或行为。比如陈某,他真心渴望妻子的认可,但自卑让他难以表达,因此用了故事里的方式。
  3接纳自己的过去:每个人成为今天的样子源于过去的成长环境、教养方式。为了被他人接纳、认可,人很容易将不满、愤怒、委屈掩盖起来,隔离情感。因此,接纳自己的过去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我的声音在哪里?
  人物档案
  丈夫:赵先生,32岁。
  妻子:方女士,30岁。
  问题类型
  主见讨论独自决定被忽略
  故事梗概
  走进咨询室这天,方女士刚和先生庆祝完结婚五周年纪念,是什么原因让她寻求心理咨询呢?
  咨询是在方女士的提议下开始的,爱人赵先生开始不情愿来,因为他觉得两个人没有问题。但是,妻子在结婚纪念日当天的情绪状态,让他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咨询室。方女士穿着深色连衣裙,看上去很沉闷,披肩发没认真修饰过。而跟在她身后的赵先生,从表面上看,比妻子要鲜活些,刚一落座就跟我说:“老师,我很担心她,你快劝劝她吧。”
  “发生什么事情了?”我问。
  “前天,我们结婚纪念日,本来挺好的气氛。但是,她莫名其妙的发起脾气,回到屋里还哭了很久。”赵先生这边说,妻子那边已经开始掉眼泪了。
  “方女士,”我说,“你很伤心,能说说吗?”
  “我们结婚五年了,但是,他什么都不和我商量,根本没有把我当成家庭一员。结婚纪念日之前我想了很多庆祝方式,结果他却早订好了饭店。订好也就罢了,聚会当天,他吩咐服务员拿这拿那,却把我冷落在一边。我再也忍不住了,当着很多熟人的面和他吵了一架,一个人跑到其他房间,号啕大哭了一场。”
  赵先生接过话茬儿说:“平常你不爱操心,做事还丢三落四,所以什么都替你想好了。唉!真是费力不讨好。”
  “我让你帮我做了吗?”妻子的嗓门有点提高,可见,丈夫的辩解让她更生气。
  “你认为对我好,但我不觉得,因为你不尊重我的意愿。那次你父母来北京,我一点都不知道,下班回来才发现家里多了两个人。我感觉,这个家里有没有我的位置。”
  我问赵先生:“你有什么感觉?”
  他说:“我们谈恋爱时,什么都是我做主。但婚后,她好像变了,总是埋怨我自作主张。”
  “我开始觉得省心,但他越来越无视我的存在。如果这样,结婚还有什么意思?”
  “没到这个程度吧?”赵先生一脸无辜。
  咨询师分析
  赵先生与方女士的问题在于:婚姻关系里,如何让对方听到自己的声音,并且良性沟通。男人的习惯模式是解决问题,对他们来说,做决定是天赋,有问题,解决问题,不掺杂情感因素。结婚后丈夫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很多事情一马当先,义不容辞。从而形成一个习惯,做决定时不和妻子商量。因为要面对女人犹疑的情绪,为了减少“麻烦”,男人宁可“先斩后奏”。
  女人是细腻的情感动物,她需要丈夫的融合。作为女主人,她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当方女士感觉不到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就会产生强烈的恐慌。
  人类有很多潜在危机感,比如存在感、孤独感、自我价值等。对于方女士来说,伴侣对自己的忽视,严重威胁到她的存在感。
  赵先生是爱妻子的,这点不容怀疑,他希望妻子生活安逸轻松。但他忽略了作为伴侣,妻子也有参与家庭决策的权利,有被了解、被认可、被倾听的需要。
  让我们来看看方女士和赵先生的童年经历。方女士生于教师家庭,父母都很出色,对孩子管教严格。除了学习,家里的事都不让她参与,担心她走弯路。直到大学方女士还是如此,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向他们寻求解决方法。天长日久,方女士形成了什么也不用自己做主的惯性。
  她内心有过反抗吗?当然有,十几岁时,她曾经叛逆过。但她的叛逆仅仅是独自出门买了件衣服,回家后妈妈数落了一通,说价格不划算。此后,她习得了一些信念,那就是我不能一个人做决定。说到这里,有必要提出一个心理学的重要名词:习得性无助,它的意思是一个人消极的生活,经常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对他人充满依赖。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方女士习惯于依赖,为何还对丈夫的行为不满呢?请注意,虽然她的生活经历为习得性无助提供了土壤,但从内心深处,她仍然渴望独立而富有主见的生活。事实表明她具备这个能力,不然,她也不会提出咨询。无意识的,她为改变自己迈出了一步。我们要对这点给予肯定和支持。
  下面说说赵先生的成长经历,他的父母生了两个孩子,赵先生是长子。父母工作普通,性格温和,家庭气氛相对较开放。赵先生习惯了自己拿主意,做决定。认识方女士后,他十分喜欢她的温柔、顺从。岳父母一再和他说女儿如何胆小、没主见。殊不知,女儿的性格源于他们的大包大揽,是他们剥夺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
  方女士婚后能够支配一切了,想参与到家庭的建设中来,但丈夫根本不给她机会,还原了原生家庭的模式。这里又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性,大多数人会无意识地复制父辈的生活。也就是说,父母彼此怎么交流,或者父母怎么和孩子交流,会被我们带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和伴侣重演。
  咨询师建议
  了解以上成长背景和心理动因后,心理疗治便不再复杂,但需要时间。
  首先,让方女士在叙说中一点点成长,她对自己不够自信,这是需要认识和改善的;其次,她有成人的主见和想法,让她在和丈夫的互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让她独立做主,如果拿不定主意可以主动寻求帮助,但并不因此否定自己的能力。她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和所爱的人分享创造的喜悦。
  丈夫要给妻子独立做事的机会,自己只做一个守护者。如果方女士做错了,要包容,不埋怨、不指责、不嘲笑、不讽刺,这有点像家长引导孩子成长。某种程度上,夫妻有互相帮助对方成长的责任,要给彼此充分自由开放的空间。
  小贴士
  1、保护伞下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对孩子将来的生存能力有顾虑,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于是,身先士卒,事无巨细地全部包揽。这样做会给孩子一个错误信息——社会是危险的,你无法一个人生存。天长日久,孩子会习得一个信念——我没有能力做决定,从而导致对自我认识的偏差。
  2、寻找自己的声音:孩子在父母的保护下总有一天要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视角和能力,不依附于任何一个人,独自处理事情,承担结果。因此,清晰的自我认识非常重要,勇于表达、有个人的明确主张是一种能力。
  3、我是谁?孩子需要通过父母来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所以,过度保护会阻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无法完成“我是谁”的回答。面临挑战,学会处理,能使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
  我们的性怎么了?
  人物档案
  丈夫:马先生,41岁;项目主管。
  妻子:顾女士,36岁;高级会计师。
  问题类型
  性冷淡被动攻击
  故事梗概:
  顾女士和马先生婚后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各自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顾女士是一家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主力,马先生是一个科研机构的项目主管。两人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今年八岁,这个三口之家处处都透出幸福和满足,从那个角度看都不应有问题和困惑,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最近马先生就在为一件事情困扰,可以说非常痛苦,但又难以启齿。原来妻子已经很久不让他接触了。即便有性爱,做爱时的感受也越来越糟糕,顾女士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甚至说他是流氓,婚内强奸等等。马先生听了十分伤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没有那么严重,这不过是妻子对性生活反感罢了。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来说,正值身体和生理较旺盛的阶段。此前,他和妻子的夫妻生活就多些,规律也很和谐。他也曾尝试和妻子沟通,希望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比如个人卫生、家庭气氛等。但妻子总是回避,让他一头雾水。
  这段婚姻已经十年了,马先生以为是妻子工作紧张,压力大,没有心情。因此,他尝试帮助妻子放松情绪,比如提前把女儿送到父母家,自己下厨做饭,营造浪漫的家庭氛围。但妻子每次都会表明态度,今天很累,不做。
  他还想过,是不是妻子到了更年期?后来一想,妻子还年轻,完全没到更年期的问题。他询问时,妻子倒也不否认,希望他知难而退,但他知道这不是根本原因。之后,他想到了一个原因,那就是妻子有外遇了,左想右想还是否定了。因为,他充分信任妻子,两个人感情基础牢固,彼此是初恋,共同经历了很多辛苦才组成家庭,无论在学识、生活经历都没有特别大的差距。那么是不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让妻子不满意的事,用这个来惩罚自己?总之,他没有得到答案。
  咨询师分析
  马先生的困惑在婚姻中并不罕见,很多案例都告诉我们性在夫妻关系中的重要性和隐秘性。人们很难坦然地谈起自己的性生活是否快乐,对性伴侣是否满意。当另一半拒绝自己的性要求时,大多数人会软磨硬泡,没效果后被动接受,很少会对伴侣开诚布公,大大方方地讨论。
  性是人类繁衍生息,发展延续的必然途径,但传统文化让我们谈性色变,性是禁忌话题。性知识的缺乏,让一代又一代人回避了人类最天然,本能的需要和能力。但是,现实一次次地告诉人们,它的存在不会因为我们避而不谈而消失,它的重要性也不会因为大家都回避而减弱。对一个人来说,性感受、性经验何其重要,对婚姻来说,更是如此。性感受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婚姻质量。
  话题回到马先生的婚姻上,他和顾女士是大学同学,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校园时,马先生弹的一手好吉他,很有浪漫情怀,不乏追求者,但他对顾女士情有独钟。顾女士虽谈不上倾国倾城,但也秀外慧中,成绩优秀,口才极佳,是很多男同学的仰慕对象。在性格方面,马先生偏感性,顾女士偏理性,属于互补性的情侣。
  青年男女交往一段时间后,情感浓烈,彼此渴望与需要,发生性关系属于正常。于是,初次性体验发生在大四那年暑假,两个人身体的结合让情感空前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融合。
  顾女士和马先生的初夜,谈不上完美,但也不糟糕。但令马先生没想到的是,顾女士感觉到痛楚。初次性交对女人来说充满危险和未知,女人的身体结构朝内,处女膜的破损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象征自己不再是少女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女人。来自心灵的激荡非常巨大,个中滋味复杂。男性性器官的插入让女人感觉到被闯入,甚至侵犯,占领,攻击。所以,当马先生前进时,顾女士内心深处的悲伤多于幸福。她表面虽然很理智,有思辨精神,但归根结底她是女人。她的身体传递的是失落感,关键是,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对性知识极为肤浅。她只知道做父母都满意的孩子,好好学习,洁身自爱。虽然她也多少了解性是什么,但亲身体验却完全是两码事儿。
  结束后,马先生瘫软在顾女士怀里,她的脸上挂着泪,因为屋里很黑,他没有看到。其实,这行泪一直都挂在顾女士的心里,成为两个人婚姻中的秘密。
  分析到这里,你是否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视角呢?他们之间不是没有爱,而是缺乏沟通和交流。学校和家庭教育告诉我们,性感受是不能谈的,询问对方自己在床上的表现更难以启齿,性是在爱的唤起下自然升起的生理需求,人类区别于动物是我们有感情和思想,我们会选择做爱的对象。因此,多数情况下,两情相悦是性爱的基础。谈论和性感受变得必要和必然,不然,我们无法知道爱人的感受。做爱使我们合二为一,这种天赐的生命体验蕴含很多情感因素和难以表达的语言,尝试说出来,会让彼此知道对方多么重要,我们的身体多么重要。
  首次性体验的好坏会影响日后的性生活,出了偏差会造成性冷淡,冷阴情况的出现。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多数的性冷淡,是心因性而非生理性的。从生理结构上分析,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性冷淡有生物学基础。那么,就要从心理层面探究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这个故事,我没有过多提及两个人的成长背景,原因是,性的话题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普世性话题,需要每个成年人的关注。马先生和顾女士的问题代表了一些夫妻的困惑,因此,我花了很多篇幅针对性而说。
  在这里,我希望每个家庭,每对夫妻都可以关注彼此的性感受,大大方方的谈论和分享。这样,不仅仅可以提升性质量,更可以倾听到身体的声音,它也需要我们的关照和爱护。
  小贴士
  1、性冷淡:指性欲缺乏,通俗地讲即对性生活无兴趣,也有说是性欲减退。
  2、性冷淡的原因:夫妻双方对性的理解和态度不同,初次性经验的影响等。性是两个人情感融合的极致表现方式,因此夫妻感情是决定性感受的关键因素。
  3、被动攻击:婚姻冷暴力中被动攻击很普遍,它的意思是用看似呼应的方式传递出无所谓、随便、不置可否、不参与的态度,背后却是愤怒、不满、攻击、反抗的声音。
  4、怎样能感觉到被动攻击:当对方用“无所谓、随便、怎么都行,你看着办”等字眼回应时,这个信号在提醒我们对方有不情愿的感觉,需要进一步澄清。
  5、我有被动攻击过别人吗?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很多人不自觉的会用被动攻击的方式和人相处。实际上是我们不善表达不同意见,或者难以面对分歧和冲突。
  爱之初体验
  人物档案
  丈夫:高先生,30岁。
  妻子:章女士,28岁。
  问题类型
  处女情结婚前性行为失望反思
  故事梗概
  第一次看到小章时,她给我的感觉很文静,乖巧、美丽,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她像一汪纯净的湖水,静静的存在就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不招摇,很有味道。
  她对我说:“我最近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发生什么事儿了?”我问,很程式化的问题。“……”停了很长时间,她都没说话,眼睛始终看着地板。我能感觉到她有什么事情难以开口,没急着询问。
  “我……”小章艰难地说,“我觉得不好意思。”“哦……试着说说看。”我用坚定而充满关切的眼神看着她。“我很长时间不能和先生做爱。”做爱两个字被她说得很轻,空气中
  弥漫着一丝顾虑、犹豫、徘徊不定。“哦”我回应着,由于资料还不够,我不急着做判断和分析,也不能做什么分析。因为,这里面蕴含太多可能,只能继续听下去。“他一直想要孩子,但我不想要。因此,和他同床的机会越来越少。”“你是说不能做爱和要孩子有关?”我问,我必须需要澄清两者之间
  的关系。她思考了一会儿说:“其实我知道不是。”说着眼泪流了下来。我递上纸巾,希望她的眼泪能够释放情绪。“我们结婚五年了,丈夫对我很好,我很幸福,但有件事情过不去,
  我又没有办法告诉他。”“是什么样的事情?我能感觉到它对你的重要性。”“嗯。二十岁那年,我认识了一个比我大八岁的男人。他是我同学
  的表哥,人很帅,也很大方,主动追我。有次我们去郊游,发生了一件事
  情。”我没有插话,等待小章倾吐内心的秘密。“那是我的初夜。”她简单地说,语气很低沉。“嗯。”我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不知道怎么就发生了,当时我们都喝了点酒……我以为我们会走进
  婚姻殿堂。”“以结婚为前提交往,发生关系似乎是正常的,但从你的叙述看来,不是这样的。”“是的,我很后悔,我们后来没有走下去。这让我对自己非常失望,我觉得对不起老公。他这么好,但我却很不好。”
  “这件事情一直都放在你心里?”“嗯,没有机会和任何人说,也不可能对妈妈说。”“这么多年一个人扛下来,一定很不容易。”“我不知道和谁说,当初老公追我时,我不接受他,认为自己不完
  美,拒绝了他很多次。”“你跟他说过这些吗?”我问。“没有,他问过,毕竟我无法隐瞒身体的不同。我骗了他,跟他说上
  学运动时不小心受伤,导致处女膜破裂了。他就没再多问,男人都希望自
  己的妻子是处女,如果说了,他肯定会和我离婚的。”“你担心他知道了而离开你?”“嗯,我……我知道我没有理由要求他什么。但我不想失去他,婚姻
  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咨询师分析
  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涉及一个主题就是——处女情结。大家往往认为女人的纯洁胜过一切,如果你问一个男人,希望妻子嫁给自己时是处女吗?估计回答“是”的可能性非常高。而女人呢?女人不是不介意?答案是肯定的。男人和女人都有婚前性行为的条件下,后者更容易引来他人的非议,这是因为现实是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舆论和价值观做出判断的。
  男人自古以来以征服女人来提升身份和地位,族群中,女人向来都是被挑选的对象。即便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意识也随之进步了,但女人依然沿袭了很多概念和自我判断。特别是小章,她害怕婚前的性行为被丈夫知道。这个秘密深埋于心,折磨着她。
  随着咨询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小章的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她不懂怎么和一个男人单独相处,如何跟男人说“不”,对性缺乏基本的认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她的家庭,特别是她的母亲。因为,随着咨询进程,她逐渐说出对母亲的不满和愤怒,原因在于母亲没有跟自己说过怎么防范,怎么和异性相处。在家里,别说是性了,就是沾上点性的苗头都视为禁忌。母亲还经常拿一些负面新闻发表评论,以危言耸听的方式传达女人贞操的重要性,她没有给女儿正面的信息,让本属人性的东西变得隐晦、羞耻。
  另外,她的父母关系紧张,在家里分房睡觉。在母亲嘴中,父亲是个软弱、不负责任的男人,无法担当一家之主的角色。在小章记忆中,母亲和父亲几乎没有在一起过,更别提性生活了。
  就这样,她长大了,越来越有女孩子特征,身材匀称而苗条,亭亭玉立。母亲更加约束她的行为举止,叮嘱她晚上回家不能太晚,不能轻易和男同学单独接触等等。这样的强化其实适得其反,就好像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整天念叨着不能偷懒,不能贪玩儿,殊不知,这是典型的负面强化。所以,小章内心深处对异性的好奇被一遍又一遍提醒。直到她遇到了那个比她大十岁的男人。当她意识到有点喜欢这个男孩子时,母亲严厉的声音就会在耳边响起,让她心里发颤,同时被追求又让她感觉兴奋和满足。
  人到了性成熟年龄,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和向往会导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且大多数性对象不是自己最后选择的伴侣。这样说可能有些保守人士会不赞同,但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能接受婚前性行为的发生。问题关键在于,大家要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和异性发生性关系。
  咨询师建议
  回到案例中,咨询并不能帮助小章做决定,但可以帮助她处理内心冲突,让她领悟初夜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虽然重要,但并不是评判一个好女人的唯一标准。关键是,自己怎么理解不和丈夫同房这个行为的意义。可见,小章把过去和现在没有区分开,陷入对过去的愧疚中,影响了目前的婚姻。作为成人,她要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要有自己的判断、承担能力。于是我们在自我价值方面又做了指导,包括和丈夫的关系。最后,小章释怀了当初的咨询目标,内心的冲突少了很多,相信她和小高可以彼此支持,幸福地走下去。
  小贴士
  1、处女情结: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内在情感,指男性心中总是希望自己的伴侣没有跟其他异性发生过性关系。多数男性都会有处女情结,并且认为对方是不是处女会反映对方对婚姻是否忠贞,或者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男性尊严等。
  2、女性有处女情结吗?回答是有。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男性规范下的社会风气导致女性对自我价值判断的偏离。如何不迷失在这样的规范中,取决于清晰的自我认识。不然,很容易被这些观念捆住手脚。
  3、该和伴侣说婚前性经历吗?不强求,如果双方有很好的沟通模式,能够完全坦白和接纳,说出来当然有利于彼此的了解和融合。如果自己还没有过这关,不提倡告诉对方,因为无法预期后果。如果困扰很大,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4、性是赐给人类的礼物:性不应该成为禁忌。我们鼓励夫妻之间坦然讨论性,说的同时不仅在分享,关键是释放压抑。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我们太过包裹自己,如果在和伴侣做爱时都遮遮掩掩,不但难以享受真正的性乐趣,也违背了自然规律。
  你到底爱花儿还是爱我
  人物档案
  丈夫:方先生,45岁;职业,教师。
  妻子:刘女士,40岁;职业,白领。
  裴女士:刘女士的好友。
  问题类型
  无声忍耐权利竞争面子习惯
  故事梗概
  这天,裴女士应邀来到刘女士家,准备参加一次家庭聚会。
  大家都坐好后,看着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裴女士由衷赞叹:“每次来你家都觉得你们特幸福。老方,你可真幸运,我们刘姐多能干啊!”
  老方一脸憨厚地笑了笑,没说什么,继续布置着桌子。刘女士说:“唉,也就是你知道欣赏我,我家老方根本就不懂生活。”
  “老方,这可就是你不对了啊,”裴女士完全站在好友的立场上,开始帮腔。
  老方坐了下来,给每个人倒酒,还是不说话
  “你看,他总是这样,”刘女士指着丈夫说,“老方,人家小裴和你说话呢,你听到没有啊?”
  老方抬起眼睛,看着裴女士和妻子,吐出几个字:“菜快凉了,吃饭吧。”
  大家开始吃饭,两个女人聊得很热闹,老方一直默默不语。女人的话题有一半是说老方,特别是刘女士,好像攒了一肚子话:“结婚时觉得他挺勤快,可时间长了,发现他是个慢性子。我这人急脾气,做事喜欢利索,你说我哪儿受得了啊!就连女儿也受不了他的慢性子,对我们家闺女,我还是挺满意的,只要性格不像她爸爸,我就阿弥陀佛了。”
  “你们家小美挺好的,聪明、漂亮、开朗,人见人爱呢。”裴女士说。
  “你可不知道,我们家姑娘的学习,生活都是我操心。多少个周末啊,我都没休息。回来还要做家务,他倒好,就知道弄那些莫名其妙的花花草草。”
  “你们家老方养花儿的手艺那可真是棒,”裴女士说。她无法再继续话题,便说起了花草,指着那个郁郁葱葱的阳台说:“你看,你们家都成花园了,多美啊。我们家那口子,养什么死什么,别提多笨了。”
  “这算什么啊?顶吃顶喝啊?他回家就扎在阳台上伺候花花草草,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陪我们娘俩,我就知足了。”
  “老方,我们都说半天了,你怎么也不说话啊?”裴女士发现好朋友两口子挺奇怪,刘女士喋喋不休,老方沉默得吓人。这种沉默有一种反抗的意味,即便他不说话,但气氛十分压抑。
  咨询师分析
  十几年的婚姻,可以给人很多猜想,比如疲倦、忽视、平淡、冷漠等,任何婚姻都会面临类似的情况。请注意,这是人们对婚姻的刻板印象,似乎不这样,倒是反常的。对任何类似婚龄的夫妻来说,如果让后面多加几个“十年”,故事可能会翻几倍,但未必都是不满和抱怨。
  说到这儿,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刘女士对丈夫的不满表达得很清楚。先不说这样做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起码,她用语言抒发着情绪。方先生则不同,他很少说话,不过这不代表他内心没有情感。他通过沉默,让互动的另一方倍感挫败,这种挫败感让刘女士十分忧伤。
  婚姻关系是亲密关系里非常重要的一种,它的基础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在那里,养育者之间(父母或祖父母)的关系第一时间让孩子看到,感受到,他们怎么相处,怎么处理问题,用什么词汇形容对方都会被模仿。所以,怎样的家庭环境,造就怎样的下一代。
  下面就说说两个人的成长环境,刘女士生长在一个传统家庭,姐姐出生后,家里一直希望有个男孩、她的出生让家人十分失望,弟弟出生后,她完全被忽视。大多数时候,父母顾不上她,她学会了不给任何人添麻烦,独自一个人面对问题的生活方式。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爱自己。
  再说老方,他的父亲是当年的插队知青,母亲文化程度不高,父母无论年龄、知识、成长背景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平素交流不多。母亲性格内向,不愿意多说话,只照顾老方和兄妹们的饮食起居。父亲最喜欢和他的书待在一起,虽然那时候很多书不让看,但风波过去后,父亲从各个途径搜集书籍,中外名著、历史、地理,无所不有,家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成堆的书。在孩子们的眼里,爸爸从此很少和妈妈说话,这些书,成了父亲的“伴侣”。
  由此可见,刘女士和方先生的婚姻生活基本还原了她们的成长环境,刘女士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追求完美。方先生则把情感寄托于养花上,非常投入,没有顾及身边的妻子。在某种程度上,两个人触发了彼此的情结,方先生让刘女士再次感受到忽视。同样刘女士的强势让方先生陷入很深的无力感中,他很自然地把情绪隐藏或转移,通过养花花草草规避与妻子的正面交流。
  那么,他们谈恋爱时也是这样吗?显然不是,那时他们正值青春年少,爱欲的火焰掩盖了性格深处的鸿沟。随着时日增加,彼此的情感变淡,很容易触及个人心灵深处最隐晦的那部分。一旦意识到了它,自我保护本能就会启动。刘女士需要不断地称赞、认同、呵护,方先生招架不住时,便选择移情于别的事物。
  咨询师分析
  对于方先生和刘女士,有如下建议;
  首先,悲伤、愤怒、恐惧再次出现时,先让自己安静下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每次呼气和吸气时,看它是否通畅,如果感觉憋闷,就去体验这个憋闷,不排斥、拒绝它。因为它就是那些难以满足的欲望,其实多半和面前这个人无关,而是和过往的感受有关,它们曾经让我们那么孤单、失望、恐惧。
  其次,和伴侣说说自己的感受,别用指责、抱怨的态度。因为,这样做无疑将沟通的桥拆了。负面情绪只能让彼此感觉到挫败,人在挫败时,是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举动和言语的。
  然后,和伴侣分享自己的那些痛苦,让对方知道,自己之所以这样说,不是自己不爱他/她,而是太渴望爱。
  最后,彼此分担那份不为人知的辛苦,建立良好的支持力量,抛开不知原因的“伤害”。伤害其实是个“假象”,弄清楚了来龙去脉,每个家庭都会找到适合的沟通模式。
  小贴士
  1、对错很重要吗?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婚姻里不单单有是非,还有情感,你宁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快乐的?
  2、婚姻是做什么用的?选择婚姻,就选择了成长,从父母的婚姻里我们习得了一些方法,伴侣给了我们重新认识婚姻、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3、抱怨的背后是什么?很多抱怨都在告诉对方:“你错了。我对了。”而忽视了一点,对错不是最终目的,婚姻不是以打败对方为结果的,它不是战争。因此,抱怨应该建立在告诉对方“我是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具有建设性。
  4、给对方表达机会:人陷入自己固有的思维时,很难给对方表达空间。所以,请共享你们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对方才不担心自己的表达被否定。倾听是最好的工具,善意是最好的润滑剂。
  附: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
  1我想要什么?
  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
  3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4我和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7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第二章亲子篇
  溺爱是“爱”吗?
  人物档案
  母亲:吴某,35岁;全职妈妈。
  儿子:小若,8岁;小学学生。
  问题类型
  溺爱
  故事梗概
  小若在北京一所小学上三年级,常因琐事被老师请家长。前几天,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老师将他叫到办公室,要求他把作业补齐。小若听后,竟然躺在地上大哭起来,老师劝不住,只好把他妈妈请来协助。
  回到家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小若讲道理,但他坐在电脑前,一边玩游戏一边吃薯片,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奶奶心疼地说:“没吃饭就玩电脑,会饿坏的,先吃饭再玩吧。”小若听了这话马上哇哇大哭起来,还说奶奶欺负他。到了晚上,他连衣服都不脱就睡觉。奶奶要他脱衣
  服,他又大哭了一场。嘴里不停地说奶奶欺负人,要把奶奶赶出去。吴某没有办法,只好带小若来寻求帮助。
  咨询师分析:
  在咨询中了解到,吴某和丈夫都是独生子,且家境殷实。丈夫开了一家电子公司,收入颇丰。吴某生了小若以后,就在家里做全职太太。小若是家里四代单传的男孩,全家人视他为掌上明珠。他在家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好的食品供他一人享用;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小若过生日得买大蛋糕,每个人都要送礼物给他……
  每当小若犯了错,爸爸管教他时,爷爷总是拦着说:“他还小呢,你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小的时候,还不如他呢!”
  所以,小若一不顺心,就用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家人,大家只好投降。
  小若父母也知道溺爱孩子是有害的,但他们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有没有溺爱。这导致小若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性格趋向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奶奶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饭勺追着孩子喂饭,孩子边玩边跑,追上了就吃一口,或是讲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
  有的溺爱孩子的家长,放任孩子,使孩子的饮食起居、玩耍没有规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有始无终。
  还有的家长,从不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小家务”,总是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只要他好好的,不要动不动发脾气就行了。”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有些孩子三四岁还要喂饭,有些孩子五六岁还不会穿衣服,不懂得减轻父母负担。这样包办下去,必然会让孩子丧失自我功能的发展。
  小若父母的教育方式就属于溺爱。溺爱,是一种冷暴力,这种失去理智的爱,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下面这张图是小若在咨询室制作的沙盘,明显表现出过高的欲求、内心的恐惧及攻击性。
  咨询师建议
  1父母把对孩子教育的权利从隔辈人手中“拿回来”。
  2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达成共识,意见相同,不要给孩子“可乘之机”。
  3给孩子制定饮食起居、学习的要求,并严格执行。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
  4.母亲要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方法,不要一味地骄纵孩子。
  小贴士
  1、做四心父母
  ①有心②童心③耐心④用心
  2、什么是溺爱呢?“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肆意泛滥起来,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
  3、父母说得越多,孩子听得越少。六七岁的孩子开始进入作息有规律的小学,他的活动世界加大,视野也随之开阔。父母会发现孩子变得更有想法,而且越来越
  不喜欢父母唠叨。因此,父母必须牢记一句话是:“父母说得越多,孩子听得越少。”父母不仅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而且要用尊重和平等的心态理解孩子。
  4、倾听倾听的技巧需丰富和变化;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对孩子提出希望,以及使用更开放的沟通方式。5、家庭教育存在的几个误区:“四为主,四忽视。”
   ①体罚为主,忽视鼓励。
   ②溺爱为主,忽视养成。
   ③自我为主,忽视形象。
   ④学习成绩为主,忽视全面发展。
  谁让我对孩子“冷暴力”
  人物档案
  母亲:莫某,33岁;全职妈妈。
  儿子:小峰,5岁;幼儿园小朋友。
  问题类型
  无意识忽略
  故事梗概
  5岁的小峰在幼儿园经常打人,不是把小朋友的衣服撕坏,就是把小朋友推个“嘴啃泥”。老师拿他没办法,只有不断地把“劣迹”反映给他的妈妈。
  开始,小峰妈妈还不相信,认为是老师夸大其词。但是,老师每天都通过电话“告状”,别的小朋友的家长也来“告状”,说小峰欺负自家的孩子。莫某觉得很奇怪,因为小峰在家时,老实得像个温顺的小猫,很胆小,甚至不敢自己上厕所。
  一天,莫某把小峰送进幼儿园,悄悄在外面观察。结果她亲眼看到了这样一幕:小朋友们都围成群玩游戏,只有小峰一个人没有伴儿。不一会儿,他走到两个玩跷跷板的小朋友面前,揪住一个小朋友的耳朵向下拽,那个孩子立刻大哭起来。莫某看到这一幕后百思不得其解,在家这么胆小的孩子,为什么在幼儿园如此“暴力”呢?
  咨询师分析
  莫某生完小峰后,就辞掉工作,在家专门照顾孩子。小峰的爸爸长期在国外工作,家里只有母子俩。小峰3岁前,莫某对他几乎寸步不离;小峰3岁时,莫某生了女儿,她便把重心完全放在了女儿身上,让小峰一个人睡,并对他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不怕任何事情”。
  起初,小峰晚上不回房间睡,妈妈还会哄哄。有时小峰半夜跑过来,妈妈会让他和妹妹一起睡。有一次,小峰睡觉时碰到了小婴儿,妈妈就再也不让他一起睡了。后来,小峰晚上会吓得哭起来,妈妈也不理睬他,直到他自己哭累、睡着。小峰曾经用不敢上厕所、从家里的楼梯上滚下来、把妹妹逗哭等方式引起妈妈的注意,但除了遭到斥责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莫某在咨询中告诉我,小峰除了变得越来越胆小外,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小峰在咨询中制作的沙盘里,永远有一个在即将倒塌的房子里待着的3岁男孩。
  通过详细了解,我们得知小峰3~5岁期间一直被忽略。莫某自己也说:“女儿生下来以后,我好像才是一个真正的妈妈,完全不在乎老大了。我认为小峰是哥哥,是男孩,他非但不应该害怕,还应该和我一起照顾女儿。当我看到他不睡觉,大哭时,非常反感。”
  三年来,莫某对小峰只管吃穿,把他完全交给保姆。而这个保姆只有白天照看小峰,晚上则回自己家。事实上,莫某在无意中对孩子实施了冷暴力,孩子把内心压抑的抱怨、愤怒、恐惧及被抛弃感,用攻击的方式发泄在幼儿园小朋友身上,在家里表现出来的却是恐惧和极度的不安感。
  通过咨询,莫某明白了孩子为什么在家里胆小如鼠,在外边却是另一番景象。但是她的疑问又来了:“难道我不爱孩子吗?我不是有意不去管他,有了女儿,自然会把精力从他身上拿走一些,这不正常吗?难道有兄弟姐妹的人都会像他这样吗?”
  为了回答莫某的问题,我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莫某出生在一个南方的小镇,那里的人重男轻女。莫某出生后渴望抱孙子的爷爷奶奶十分失望,把希望投到了下一个孩子身上。不久她的弟弟出生了,全家上下欢天喜地,连一直处于压抑中的母亲也似乎解脱了,从此一心照顾弟弟,将她丢在一旁,视若无睹。
  我们可以看出,这段经历是莫某一生痛苦的记忆,这个记忆深入到她的潜意识。当女儿出生后,她的潜意识告诉自己不能重男轻女,她的潜意识又把对男孩的抱怨用冷暴力的方式加在了小峰身上,给小峰造成了伤害。
  我们平时意识不到童年创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藏在潜意识里,伺机钻出来,那时受伤害就不止是我们自己,有可能是我们的丈夫、妻子,或是孩子。
  咨询师建议
  1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莫某深度剖析自己,首先疗治好自己童年的创伤。
  2莫某要增加与小峰的接触,尤其是亲昵的抚摸、温暖的拥抱等肢体接触。
  3莫某要在语言上给予小峰关怀,经常对小峰说“妈妈爱你”、“对妈妈来说,你同妹妹一样是妈妈的乖宝贝”等,不要总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这类话。
  4莫某要与孩子们多做亲子游戏,学会和孩子一起玩。比如:跳绳、放风筝、游泳、打羽毛球、郊游、野餐、猜谜和家庭卡拉OK等。
  5尽量增加小峰与父亲的接触时间,即使父亲不在身边,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录像等方式,建立起亲密的父子关系。
  小贴士
  1、家庭是孩子安全、可靠的港湾。孩子回到家中,需要在这个港湾中获得心理上的调整与生理上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生活。由此可见,孩子在家中向家长敞开心扉,家长理应高兴,并予以关注。
  2、5岁孩子的心理特征: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与5岁孩子沟通应注意:5岁孩子的世界更大了,话也更多了。父母须学习运用“我的信息”及“有限度选择”。所谓“我的信息”是指父母说话时多以“我”为主语来表达感受,例如“我很高兴”、“我十分





上一本:家庭控心术 下一本:佛祖也成婚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家庭冷暴力与情感失衡的作者是凯旋心理咨询中心,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