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雨音,原名卜玉英,生于20世纪60年代,童年在江南一隅和尚港度过,和一帮子小伙伴疯玩,上得树杈,下得河浜;青年时期疯读,见书就读,不分白天黑夜。毕业于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年,博览群书,学养深厚,爱思考,善作文,著有《童年重临》《少年不识愁滋味》《卜老师和你玩童年》等。那时的童年,游戏多,参与的人数也多,快快乐乐,热热闹闹,与今天像笼中小乌般的孩子、学业培训繁重的孩子比,不知幸福多少。 ——读《园箱子》有感 这是我老师写的好故事,故事中的年代正好也是我爸爸的童年,所以我爸爸更喜欢这篇故事。老师就是老师,沉淀下来的都是精华,江南小村里的故事在她的笔下有一种接地气的味道,但文笔又那么老到。天哪,等我长大后有这水平多好呀。 ——读《翻泥鳅》有感 记忆里的煨山薯就是特别让人觉得温暖,香糯可口的山薯,那种温度是种直达内心的温度,一下子就有股暖流涌遍全身,有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 ——读《煨山薯》有感 长大了以后,总觉得春节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每到过年就不禁想起了儿时的春节——年夜饭从忙碌、期待到享受;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足足等待一年才旧貌得换新颜,从小孩的脸到周围的空气,都充满了欢乐。今天,读到这篇文章,让我们又重新回到儿时的春节。 ——读《做客人》有感童年好味道 现在的我,每写下一篇童年往事,就感觉离童年又近了一步,童年疯玩的身影又在我眼前飘移,童年“咯咯咯”的笑声又在我耳际串响。 我常想,人这一生吧,在青年时期难免要为功名所累,要功名啊,要利禄啊,要“三十而立”啊,种种桎梏制约着你;在中年期又要被生活所牵,上有老下有小的,牵挂太多,很多时候自我要逊一下位;到了老年吧,又被身形所制,各种感官渐次式微,眼也花了,耳也聋了,齿也落了,要想做坏事也做不动了。所以呢,我觉得童年最好,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否则人生定格在童年时代岂不美哉? 很是怀念在和尚港中游水的日子,整个和尚港都是我们的天然泳池嗬,你爱怎么游就怎么游,现在只有在逼仄的满是人的游泳池里觅泳道了; 很是怀念拿着自制的蜘蛛网罩粘知了的经历,可现在我再也找不到知了躲在哪根枝丫上起劲地鼓噪了; 很是怀念夏夜乘风凉、仰脸数星星的感觉,现在只剩下躲在空调房里吹空调的体验了; 很是怀念儿时过年的那一份期盼,那一份热闹,现在再也找不回过年的那一份感觉了; 多想,再在田埂上烧一次野米饭,可是,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野味了; 多想,再去河里摸螺蛳,可是,河水浑浊,也没有当年下水的勇气了; 多想,再唱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追着白云跑,可是,蓝天白云已经远去了; 多想,再做几个麦秆哨子、芦苇哨子,横在嘴边,吹出几个只有我们听得懂的音符,可是,我们这边已不再种植麦子了…… 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可是,童年不该远去,它留给我多大的快乐啊!小时候,常听大人说,一个人小时候的时光,就如被风吹过,一下下就过去了,似乎留不下一些痕迹。可是我觉得,童年的记忆其实可以伴随人的一生。 我的童年,虽然终结在20世纪的60年代,但是它从来不曾远离我,从未淡出我的记忆。很多时候,它会穿过岁月的风尘,蹦跳着出现在我面前,向我诉说着生命的美好。 现在,我用文字把我的童年记录了下来。或许,我挂一漏万,但好歹我留住了那么一点童味,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但愿,我的《留在和尚港的童年》能触发你的童年记忆。回忆一下我们曾经的童年,那么,我们生命的某个角落或许又会被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