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信仰者》,将时光拉回到那个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年代,讲述了革命前辈方志敏烈士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1934年,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陷入危局。根据中央的命令,红七军团和新红十军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即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为宣传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调动钳制国民党部队,减轻其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北上抗日先遣队举起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的东部出发,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 1934年12月14日,抗日先遣队赶到安徽省谭家桥,遭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红军在乌泥关一带设伏,伏击敌军少将旅长王耀武率领的“补充一旅”。由于新兵不慎走火,在敌人还没有接近进入埋伏圈的时候,红军不得不过早地开始战斗,伏击战变为遭遇战,红军首战失利,无法在皖南立足。激战两月余,红军弹尽粮绝,却始终保持着英勇的战斗精神,在天寒地冻中抗击敌人。但终因寡不敌众,除参谋长粟裕带几百人突围,红十军团全军覆没。方志敏隐蔽在江西怀玉山陇首村附近的山里,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前几日,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和十九师参谋长王如痴等红军重要领导人也不幸被俘。 入狱后,方志敏抱定信仰、坚贞不屈,身陷囹圄依然坚持写作。他用敌人要求写“供词”的纸笔写下了十几万字的文稿,其中名篇《可爱的中国》温暖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被誉为“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方志敏崇高的气节、昂扬的斗志,感染了狱中看守人员,甚至感动了“落难”的国民党元老胡逸民。他们在生活上尽力照顾方志敏,并积极帮助他向狱中其他同志传递消息。这些珍贵的文稿,包括一些写给党组织的密信,也经由狱中人士传出,送到了党中央,得以流传千古。 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在现实与回忆间来回切换,展现了方志敏烈士生命中后的日子,并刻画了众多伟大烈士的群像——年轻的22岁军团长寻淮洲牺牲时衣不蔽体;一师之长胡天桃身挎母亲留下的讨饭用的破洋瓷碗,脚上穿着两只颜色不同的草鞋;为了替战友引开敌人,英勇跳崖的巾帼英雄乔英;毕业于黄埔军校,面对金钱、爵位的诱惑毫不动摇的刘畴西…… 方志敏烈士在《我们临死以前的话》中表明心迹:“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信仰者们被带上刑场,慨然就义。 先烈用生命浴血写就的历史篇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值得后人一读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