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本儿童文学“慕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编著,全新精彩的阅读体验;(二)“国际安徒生奖”之后曹文轩*长篇小说《蜻蜓眼》精彩节选,*时间了解曹文轩的创作前沿和心路历程; (三)集儿童文学名家领军佳作、文学经典、精品绘本为一体,全方位领略文学和阅读的独特魅力;(四)贴近小读者的学习、写作和心灵成长的需求,互动性强,实操性大,与大作家曹文轩近距离深入交流;(五)每年四种,持续不断的完美与感动,精品文学接力不停歇;(六)装帧精美、设计考究,文学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精品读物。 本书简介: (一)《蜻蜓眼》(精彩节选):曹文轩最新长篇小说《精彩》精彩选段,一段特殊岁月的温情记忆,一种穿透岁月的优雅生活(二)“无边的绘本”:曹文轩创作,国际绘画大师绘画:《远方》——远方的未知世界,充满无限精彩和期许,让我们充满憧憬和向往;(三)“水边的文字屋”:著名动物小说作家黑鹤最新力作《甘珠尔猛犬》,一个关于忠犬和一种即将消失的原生态生活的故事,让人震撼落泪的精彩故事。(四)“从经典开始”: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力荐的中外文学经典,向读者讲解经典文学的持久魅力,近距离感受文字的力量。(五)“灵性写作”:“想象力”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想象力”?著名作家曹文轩教你写作文、帮你改作文;(六)“成长心声”:《火印》阅读专区,各地小读者阅读《火印》的真情流露和纯真文字。(七)“第二语文”:图画书教学与启蒙阅读——北京重点小学语文教师讲述图画书的教学技巧和阅读技巧。 作者简介: 曹文轩 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火印》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国家及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四十余种,其中包括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冰心文学奖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奖项。2015年5月,曹文轩最新长篇小说《火印》出版。这是曹文轩第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在坚持惯有文学主张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突破。《火印》出版后,被CCTV“新闻联播”、《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并荣登各种畅销榜单和推荐榜单,并成功入选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抗日战争百种重点选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目录: 我的作品 《蜻蜓眼》(节选)曹文轩/文 我的创作谈曹文轩《蜻蜓眼》创作访谈 无边的绘本《远方》 曹文轩/文 (丹麦)波德·宝森/图 水边的文字屋《甘珠尔猛犬》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文 从经典开始本期推荐导师:刘绪源《职业》 汪曾祺/文 王君心/点评《白净草原》 (俄)屠格涅夫/文 丰子恺/译 星子/点评 灵性写作本期主题:想象力范文:《葡萄架下的小淘气》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燕南小学六年级八班 陈芷琳/文 曹文轩/点评 《“病”》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一年级四班丰圣哲/文 曹文轩/点评 《朴素》山东省淄博市树房子儿童快乐阅读写作馆五年级 齐艺斐/文 曹文轩/点评 成长心声《火印》阅读专区(重庆人民融侨小学小学生) 第二语文图画书教学与启蒙阅读张雯雯/文(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语文教师)《鸽子号》:第一本儿童文学“慕客”作者:王苗(全文登载于2015年7月14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鸽子号》:第一本儿童文学“慕客” 作者:王苗(全文登载于2015年7月14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慕客”(Mook)是一个合璧重组的词汇,即将“杂志”(Magazine)与“图书”(Book)组合在一起,意为“杂志书”。“慕客”把图书杂志化,但又没有杂志出版时间的限制,内容丰富,每期有一个主题,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的优点而又避免了二者的不足。“慕客”这一概念在中国并不陌生,最引人注目的是青春文学“慕客”。如郭敬明的《最小说》、《岛》,张悦然的《鲤》、饶雪漫的《漫女生》等。简而言之,“慕课”是品质、畅销、名人等多种元素的代名词,是一种创新的文化产品。2015年1月,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天天出版社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推出了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编著的“慕客”《鸽子号》。《鸽子号》每年出版4种,紧紧围绕曹文轩这一核心品牌,集文学性和实操性为一体,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发行,可以说是国内第一种儿童文学“慕客”。《鸽子号》的主要定位是:一、集文学、阅读、写作、语文教育为一体目前图书市场上儿童文学图书很多,帮助孩子提高语文成绩的教辅读物也很多。在目前的语文教育环境中,儿童文学图书对短期内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或许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教辅读物对孩子们长期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或许没有多大益处。想要把语文教育和文学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有一个在这些方面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有幸,曹文轩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名家。曹文轩是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在文学、阅读、写作、语文教育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中小学学生和语文老师中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鸽子号》结合曹文轩在文学、阅读、写作、语文教育等方面的主张,设置了相关栏目。其中“我的作品”、“水边的文字屋”以及“从经典开始”栏目都是强调“阅读”的;而“灵性写作”栏目强调写作;“第二语文”栏目则是对语文教育的“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鸽子号》既关注文学性又关注实操性,对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和文学阅读都有切实有效的帮助。 二、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地体现出曹文轩的个人色彩对于一本成功的“慕客”而言,“名人效应”非常重要,比如很多成功的青春文学“慕客”都是由知名青春文学作家担任主编。《鸽子号》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加深入,不仅由曹文轩担任主编,在栏目设置上体现出曹文轩的思想主张,在具体内容编排上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曹文轩的个人色彩。《鸽子号》最大的亮点就是每期都有一篇曹文轩最新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的全国首发,且每期都有一个作者的访谈。小读者们可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曹文轩的最新创作和作品背后的故事。目前已经出版的两种《鸽子号》上,第一时间刊载了《一只叫凤的鸽子》《火桂花》两部曹文轩最新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反响很好。《鸽子号》另一个具有鲜明的“曹文轩”特色的是“灵性写作”模块。目前作家教写作的图书不胜枚举,《鸽子号》的做法是每一期由曹文轩提炼出一个与写作有关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阐释,并对该主题下学生们的范文进行点评,做到了既有宏观的、形而上的写作相关的概念,又有围观的、形而下的具体可操作性。比如《鸽子号》第一期的写作主题“凝视”、第二期的“个人经验”和第三期的“悲悯情怀”,都是曹文轩核心的创作理念,深入浅出地用来教导孩子写作文,很受读者好评。说到《鸽子号》的“曹文轩”色彩,《鸽子号》的栏目设置也很有来头,“水边的文字屋”、“无边的绘本”、“从经典开始”、“灵性写作”、“成长心声”……这些栏目都是曹文轩老师写作的文章的标题。怎么样,非常“曹文轩”吧! 二、增强互动性曹文轩在儿童文学和语文教育中拥有不可撼动的权威地位,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学生和语文老师中具有很多拥护者和追随者。但并不是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有跟曹文轩近距离接触和深入交流的机会。《鸽子号》中“灵性写作”、“成长心声”和“第二语文”就为中小学学生和老师提供了跟曹文轩交流的机会。其中“成长心声”是专门设置的小读者与曹文轩通信的专区,为此专门在每一期的《鸽子号》上公布了曹文轩的通信地址,小读者们在成长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对曹文轩作品的看法和见解等,都可与曹文轩进行交流,每一期曹文轩都选取有代表性的信件进行回复。目前,《鸽子号》已经收到了来自山东、重庆、河南等地小读者真挚的来信,与浙江、河南、山东等地的小学语文老师建立了联系。 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是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力扶植的创新机构,中心利用重要作家的核心影响力,最大程度地挖掘和释放出曹文轩这一品牌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影响力。《鸽子号》正是中心为了扩大曹文轩品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国内第一本儿童文学“慕客”,《鸽子号》在内容设计和编排、美术设计和装帧要求,乃至印刷纸张都力求创新,找到最适合儿童文学“慕客”的表现方式。已经出版的两种《鸽子号》连续被评为“中国出版集团好书”,短短几个月发货已经过万册,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鸽子号》也会越来越好、越走越远。《蜻蜓眼》(节选)1 阿梅才三岁时,奶奶就把她抱到了加高的琴凳上,让她学习弹钢琴了。开始,只是让她乱弹一气,那时,钢琴在阿梅的心目中只是一台很大很大的玩具。尤其是,当她看到钢琴里面的那些物件,随着琴键的按动而如同精灵一般弹跳时,就越发觉得它是一台玩具了。但阿梅弹着弹着,喜欢上了钢琴发出的声音。这声音非常独特,是任何一件乐器都无法发出的。它明明是人制作出来的,是台机器,却分明又是天然的,天地分开时,它就摆在那儿了。阿梅当然无法理解这些声音的奇妙,只是喜欢,仿佛这声音早沉睡在了她的心里,现在醒来了。?奶奶请了一位钢琴老师,来家里教阿梅学弹钢琴。本来,小姑是可以教阿梅学习钢琴的,但奶奶不假思索地说:“不行。她们两个,只可以一个做姑姑,一个做侄女,却是不可一个做老师,一个做学生的。她小姑,太溺爱她了,毫无原则,她也太能哄她小姑了,这个钢琴是学不成的。”?请的钢琴老师是音乐学院的老师,四十多岁,瘦瘦的,总穿着长裙,往琴凳一坐,长裙张开,几乎把琴都覆盖了。她抓过阿梅的手看了看,对奶奶说:“手指长长的,不学钢琴,真的可惜了。”?阿梅学钢琴很有灵性,往往老师一教就会。小手虽然还不十分灵活,节奏上也老出问题,但很投入,全心全意,好像那曲子,她懂,心里懂,并且很有弹奏的模样。老师对奶奶说:“你们家这小姑娘,对音乐,对钢琴,感悟能力恐怕天下少有。”没弹多少日子,阿梅说:“我也要穿长裙。”奶奶连连点头,马上给阿梅买了两条长裙。只要坐到琴凳上,阿梅必穿长裙,不穿长裙,她就绝不坐到琴凳上。派头做得足足多的,让人发笑。钢琴老师见了,对奶奶说:“好!”?阿梅越弹越有样子,等念到小学三年级时,就可以独自上台表演了。在一次儿童钢琴比赛中,她轻而易举就得了区里第一名。让去看演出的奶奶觉得,这第一名,在阿梅还没有坐到琴凳上弹奏时,好像就在那些评委的心中敲定了——明亮的灯光下,小小的一个人儿,穿着长裙,从后台“扑嗒扑嗒”地走出,有点儿害羞,有点儿怯场,但却很自然、大方,那体型,那细细的腰,那翘翘的臀,那两条长长的直直的腿,那一张虽然占有四分之一法国血流的脸庞,还有那眼睛,那鼻梁,那白里透红的肤色,把在场的人都迷倒了。她走出来时,仿佛有一弯月牙,原本被一块巨大的布挡着,现在这块巨大的布自然脱落,飘飘而下,那清澈、明亮的月牙一下露了出来,让看到的人不禁一阵惊讶。阿梅还在通往钢琴的半道上,那掌声就已经从四面八方响起来了。?那天晚上,阿梅得舞台、得灯光、得无数双目光的鼓舞,弹得忘乎所以,出神入化。小小人儿,摇头晃脑,竟把一首多少也有些难度的曲子弹得天衣无缝、点水不漏,演奏一停,她还没有从高高到琴凳上爬下来,一直矜持着的评委,就不约而同地起立,为她鼓掌。这番毫无保留的欣赏,其中少许是因为阿梅形象的缘故。?自从得了比赛第一名,阿梅家的人对阿梅弹钢琴都认真起来了。尤其是奶奶,“我要把阿梅培养成一个杰出的钢琴演奏家!”奶奶差不多要往这个思路上去设计阿梅了——不是差不多,就是这么在心中确定了。朝朝暮暮,她把大量心思用在了阿梅弹钢琴上。奶奶小时候也学过一阵钢琴,多少年不弹了,但,现在她愿意为阿梅弹好钢琴,把丢掉了的弹奏再捡起来。她从书店买回来了不少关于钢琴演奏方面的书以及一些钢琴曲谱,替阿梅先看起来。不光是看,她还会在阿梅不在家时,自己坐到琴凳上,慢慢温习着她小时候弹奏的曲调,摸索着,替阿梅先走一步。奶奶知道,一周,光有钢琴老师几小时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她必须要保证阿梅有更多的时间坐在琴凳上练习钢琴,这种练习又不能是机械重复——如果是那样,阿梅不仅不能获得进步,还有可能使阿梅对钢琴产生厌烦。她要让阿梅在她的帮助和指导下,永远保持一份新鲜感,让不断的进步去鼓励她。奶奶细心揣摩着每一首曲子,每一个指法,用心体会着那些旋律的节奏,然后用阿梅能够听的懂的话,在恰当的时候,巧妙地点拨她。?阿梅的进步,让钢琴老师感到吃惊。她对奶奶说:“这小姑娘是天才!”?奶奶笑而不语。?爷爷说:“弄得不好,我们家要出两个钢琴家。”?奶奶说:“我愿意把我的那一份加在阿梅身上。”?阿梅最在意的是她的钢琴能给她的学校带来荣誉。?经常会有区里的、市里的学校之间的文艺演出比赛。阿梅的学校总能拿到好名次,而这中间,阿梅有头等功劳。只要有一台钢琴往舞台上这么一摆,只要穿着长裙的阿梅往琴凳上这么一坐,让那些灵巧的手指在琴键上弹跳起来,她的学校不想拿到好名次都难。学校的那间大会议室里,挂满了奖状,靠墙而立的大玻璃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奖品。而这些奖状、奖品中,有不少是文艺演出比赛争得的。只要看到这些奖状、奖品,老师和孩子们就都会想到阿梅。?阿梅是学校的骄傲。她总是被孩子们簇拥着。阿梅喜欢被孩子们簇拥,虽然总是有点儿害羞。这份害羞是从奶奶那儿遗传过来的,是永远的。女孩们会把阿梅看成只有她们才最有权利欣赏、喜欢的人,会常常轰走那些脏兮兮的男孩。她们会直接了当地对阿梅说:“别和他们玩,他们男生脏死了。”阿梅只是笑笑,虽然跟着女孩们,但会不时地掉过头来,看一眼那些脏兮兮的男孩们。 ?2阿梅的钢琴越弹越好,但蓝屋里的日子却越过越苦了。?曾经繁华的上海,却整个地陷入了饥荒——大饥荒。?中国的天空,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整天熊熊燃烧着,树木在枯萎,庄稼在枯萎,河流在干涸。枯焦的气味,从郊外传入上海城里,让闻到的人,心都变得焦虑不安。原先到处可见的麻雀,已经很难见到了,不知是已经饿死了,还是没办法,只好飞离城市去乡村觅食了。粮食、蔬菜、水果、油和肉,越来越越少,越来越紧俏。走在大街上的人,一天瘦似一天,仿佛从商店里买的、裁缝店里做的衣服,一件件都过于肥大,风从江上吹进大街时,衣服飘飘的,让人担心,风若要再大些,会把这些行人都吹到半空中。江上的船越来越越少,已经有一些船无人问津,在江上漂流着,涨潮时,就会漂到岸边,落潮时,会漂向远处,直到变成一个黑点儿。从巨轮发出的汽笛声,也越来越越稀少了。江上总是空空的。偶尔响起汽笛声,听上去十分空洞。海鸥的数量也在减少,并且在远处飞着,因为,再也没有人向它们抛撒食物了。?原来紧凑,甚至是有点儿拥挤的上海城,一天一天地变得稀松起来。明明还是从前的大街,现在看上去,却长了许多,宽了许多。那天,爷爷和奶奶去了一趟南京路,走着走着,奶奶站住了,很困惑地对爷爷说:“梅溪,我怎么觉得外滩比原先远了呢?”爷爷停住脚步,望着两座大楼说:“我也在纳闷,这两座大楼之间,原先可没隔着这么远呀!”两人疑惑了一阵,继续往前走,心里还在纳闷着,过了一会儿,爷爷说:“怕是街上行人少了许多的缘故。”奶奶说:“也许是因为没有从前那么有力气走路了吧?于是就觉得路长了。”那天,阿梅正上课,坐在她前面的秋秋,不知为什么,身子有点儿立不住,向一侧倾斜着,突然“扑通”摔倒在地上,本来放在课桌上的胳膊好像失去了知觉,摔倒时,胳膊将桌面上的课本、作业簿以及一瓶蓝墨水统统划拉到地上。蓝墨水瓶摔坏了,流了一地的蓝墨水,溅了秋秋一脸一身。阿梅“呀”地惊叫了一声。一片惊叫,孩子们都霍地站了起来。正讲课的老师连忙丢下手中的课本,跑了过来,一边叫着“秋秋”,一边去扶她起来,却扶不起来。秋秋脸色苍白,嘴唇发乌,软手软脚的。老师将她抱起来时,她的脑袋是耷拉着的,稀软的头发滑落下去,把清瘦而苍白的面孔,更加突出地展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秋秋!”老师大声地叫着。“秋秋!”阿梅吓哭了,叫声发颤。所有的孩子都在呼唤“秋秋”。秋秋张开干焦的嘴唇,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慢慢睁开眼睛。老师好像一下子明白了秋秋因为什么而倒下的,对阿梅说:“去,快去办公室!用我办公桌上的水杯,到自来水龙头那儿接一杯水来!”阿梅撒腿就往外面跑,有几个孩子跟了过来。当阿梅端着一杯水跑进教室时,秋秋已经躺在了由两张课桌临时拼成的“床”上了。由于跑得太快,杯中的水不断地溅到外面,等阿梅将它端到教室交到老师手上时,还剩半杯水了。老师一手将秋秋的脑袋托起,一手端着杯子,将水慢慢倒进了秋秋干焦的嘴里。秋秋完全醒来时,对老师只说了一句话:“我饿……”孩子们东张西望,仿佛教室里有什么吃的似的。知道没有,有的低头往课桌肚里瞅,有的掏自己的口袋。有个男生,将口袋都翻到了外面。谁身上都没有一点儿食物。这时,阿梅用手掌托着一颗奶糖,用另一只手轻轻推开围着秋秋的孩子们,走向了秋秋。当孩子们看到这颗奶糖时,刹那间,所有的眼睛都像灯泡一般亮了起来。阿梅把奶糖送到了秋秋的嘴边。秋秋望着阿梅的眼睛:你自己呢?阿梅说:“我家里还有,奶奶给我买了半斤呢!”其实,这半斤糖早在三个月前就买了,省着吃省着吃,剩下的也没有几颗了。班上的同学,能吃饱饭的越来越少了。过去,一下课,孩子们就会立即冲出教室,在校园里疯跑疯闹,那一刻,校园成了鸭栏,闹哄哄的听不见人语,而现在,一个个都变得文静了起来。就这么多力气,得省着用在走路上,用在学习上,闹不起来了。校园里很安静,听惯了吵闹声的老师们就觉得校园里有点儿荒凉,眼中还不免有点儿疑惑。在街上流浪的孤儿,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整天都在与猫与狗争占垃圾桶,不停地翻找,企图找到一点儿可以塞进嘴里的食物。他们一个个都很脏、很瘦,眼睛像铃铛。到了夜里,他们就像幽灵一样,从这只垃圾桶走到那只垃圾桶,实在困了,就随便倒在街边或什么地方。整个城市都已变得很虚弱,已无力收容他们,管不了他们了,只能让看到的人厌恶,或难过了。这天早晨,阿梅背着书包刚出门,就看到一个流浪儿瘫坐在她家门口。她站住了。那是一个女孩,眼睛又大又黑又亮,牙齿极白,小脸蛋即便是脏兮兮的,也仍然非常可爱。她的脖子很细,露出的双腿、双臂也都很细。那时,阿梅手里抓着一片刚刚咬了两口的面包。本来,阿梅可以很快吃完这片面包的,但阿梅舍不得几口就吃掉它,她要在路上慢慢地吃,一直吃到学校。小女孩的目光,一直痴痴地看着阿梅手中的面包。阿梅想把它藏在身后,但在小女孩那对十分固执的目光下,她没有这样做。奶奶一直在窗口目送阿梅,见她停住了脚步,就从家里走了出来。奶奶很快看明白了。她望着那个让人怜爱的小女孩,心疼痛起来。阿梅走到奶奶身边,用肩膀轻轻碰了碰奶奶,摇了摇手中的面包,意思是说:我想把这块面包给她。奶奶点了点头,并用目光示意:走过去,送给她吧,送个那个可怜的小姑娘吧。阿梅举着面包,慢慢地走向小女孩。小女孩想站起来,但好像没有力气,依旧坐在那儿。阿梅蹲下,把面包举到小姑娘的面前。小姑娘的手慢慢地伸向面包,突然一下,像夺走一样,将阿梅手中的面包抓了过去。然后,她仿佛感到害羞了似的把头地低下去,大口大口地吃着面包。也许是因为喉咙太干的缘故,她噎着了,剧烈地咳嗽起来,面包渣从她嘴中喷了出来,撒落了一地。阿梅连忙转身返回家中,从水壶里到了一碗温水,递给了小女孩。小女孩一口气将碗中的水喝了,由于喝得太急了,水从嘴角溢出,流了一脖子。阿梅上学后,奶奶一直注视着小女孩。小女孩终于有了点儿力气,从地上站起来,然后慢慢地沿着大街往回走去。她始终挨着墙走,好像自己随时会倒下来——好在倒下来时依靠着墙。看着小小的背影远去,奶奶闭起眼睛,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