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有生之年非读不可的1001本书》中提及的作家是《501位文学大师》的源泉。本书选取了全世界范围内多个世纪以来的501位杰出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深度分析了这一领域杰出的从业者们,并严格评估了他们在世界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从而向我们展现了一段虽不正式却又丰富生动的文学史,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又不乏深度。书中的每一篇文章不仅是精彩的传记,还严格评价了作者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影响。条目配备的插图让我们得以了解作家的容貌及其代表作品的封面、插图等,书单则让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每一位作家的受欢迎作品。那些具有启示意义的话语和有趣的旁白,让每一篇文章都更加妙趣横生,既能给我们启发又使阅读变得有趣。本书的主编是朱利安·帕特里克,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评论家、作家、教师和记者组成的国际团队撰写了本书的文章。《501位文学大师》是一本真正全面的阅读指南,它让我们能够了解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们。书中的作家可谓兼容并蓄,他们塑造了小说、诗歌和哲学思想的发展道路——从著名的象征性人物到最新的煽动者,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文学世界的必备参考书。所以,如果你有兴趣探索世界上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背后那些男男女女身上更多的细节,并且渴望了解更多他们的作品及其影响,你可以从《501位文学大师》开始。 作者简介: 朱利安·帕特里克是多伦多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教授,过去25年来,他一直主持维多利亚学院的文学研究项目——这是一个关于世界文学、翻译、哲学和文学理论的有史以来最有创新性的项目。他曾在多伦多大学和耶鲁大学读书,编撰了多本关于本·琼森和文学理论的著作。他发表的文章有关于莎士比亚到奥登作品的,也有关于心理分析学的。他目前的研究项目还有:从蒙田到《克里夫斯公主》的早期现代文学作品中,传统的模仿与新式的表达之间的重叠关系。 目录: 序 引言 作家索引 16世纪前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800-1819 1820-1839 1840-1859 1860-1879 1880-1899 1900-1919 1920-1939 1940-1959序引言作家索引16世纪前16世纪17世纪18世纪1800-18191820-18391840-18591860-18791880-18991900-19191920-19391940-19591960年后术语索引撰稿人图片来源致谢前言引言 朱利安·帕特里克(本书主编) “一篇好的前言”,像德国作家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曾说的那样“应该是一本书的平方根,同时又是这本书的平方。”因为这本书的标题不得不让人从数字的角度来看待它所涵盖的范围。《501位文学大师》源于之前的系列丛书,其中就包括《有生之年非读不可的1001本书》。当然这个“死刑判决”必须撤销了,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我们更加需要做出选择,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一本书扩大到了一大堆书和一个名字——更准确地说是501个名字。 施莱格尔对前言的作用兴趣颇深,因为它能提炼出一本书的精华。这种关系已经延伸到了每一篇文章的本质上,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介绍一位作家:用最精炼的方式,生动地引言 朱利安·帕特里克(本书主编)“一篇好的前言”,像德国作家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曾说的那样“应该是一本书的平方根,同时又是这本书的平方。”因为这本书的标题不得不让人从数字的角度来看待它所涵盖的范围。《501位文学大师》源于之前的系列丛书,其中就包括《有生之年非读不可的1001本书》。当然这个“死刑判决”必须撤销了,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我们更加需要做出选择,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一本书扩大到了一大堆书和一个名字——更准确地说是501个名字。施莱格尔对前言的作用兴趣颇深,因为它能提炼出一本书的精华。这种关系已经延伸到了每一篇文章的本质上,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介绍一位作家:用最精炼的方式,生动地描述为什么某一位作家“伟大”或者为什么他的作品值得阅读。从涉及的历史范围和名单的国际化程度上看,这个工作已经相当具有挑战性,但我们的收获也更大。我们生活在分散于各地的民族中间。尽管书中的清单不可避免地以英国和欧洲为中心,但它确实是多方通力协作的结果,其中也包含很多的编著者和旷日持久的争论。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融合了传记评论和参考性的作品选编,目的是提供指引,而不是作出规定。与其他形式的短篇作品一样——比如格言和警句,每一篇文章操作起来都像普鲁斯特形容的日本玩具,它看起来只是一张张小纸片,但把它们放在水下,这些纸片就渐渐舒展开,呈现出此前不为人知的丰富色彩和形态。如果这太难理解,那你可以想象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既过着这样的生活,还有这个清单。说到这里,正如1001这个数字带给我们的回忆一样(这是对所有热爱故事的人都有魔力的数字),这个多出来的“1”表明还有其他的可能性,这也说明本书中的这个清单不可能全方位概括所有信息,而且也不可能是完整的。更不用说像本书这样的作品,是经过一个令人沮丧的删减和妥协的过程才搜集起来的(或许就像在一个圆中没有人能画出一个角一样)。从本质上说,我们提供的并不是要点,而是一套指示牌,我们希望能帮助你们培养阅读的习惯,并让这种习惯更加系统化,让你们能善于发现精品并自主地阅读。如果你能瞥一眼前方的道路,总有一天,你也会踏上旅程。莎士比亚生平之谜 一直有谜团萦绕在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的年代之上。大概还在孩提时代,他就对戏剧产生了兴趣,因为那时斯特拉福德举办过一系列剧团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可能在斯特拉福德著名的文法学校接受过扎实的传统教育。莎士比亚之后多年的生活我们知之甚少,直到十六世纪九十年代,他以著名演员和剧作家的身份出现在伦敦。他大约从1590年开始创作戏剧,最初的作品是《亨利六世》三部曲和《理查德三世》。他早期比较成功的作品还有《维纳斯和安多尼斯》。十七世纪早期,莎士比亚已经是英国顶级剧团的领军人物,是“国王的人”(这一称呼源自于他们的赞助人国王詹姆士一世)了。剧团在传奇演员理查德·伯比奇的带领下,在宫廷和剧院都享有盛誉。莎士比亚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的剧作水准不断提高,十四行诗(1609)也越来越富有感染力。他的大部分剧作都由五步抑扬格诗体写成,他将这种诗体运用得出神入化。他被描绘成一个机敏的人,既能攀登诗歌的巅峰,亦能挖掘粗俗的幽默,他用颠倒语序的方式达到反转对比的效果,不仅显得机智过人,还令人印象深刻,例如“我荒废了时间,而今时间荒废着我”(《理查德二世》)。他用语言探索复杂的人性,营造多样化的氛围,对错综复杂的线索和角色具有极高的掌控力。据说从1610年开始,莎士比亚回到斯特拉福德,在他的一处房子里开始了平静而舒适的隐退生活,但是这一说法缺乏有力的证据。然而,在跟本·琼森等人外出喝了一晚酒之后,他发起了高烧并因此病故。可是他的确切死因至今不明,这也是他充满有趣谜团的一生中又一个不解之谜。AK 苏珊·桑塔格 SusanSontag生于:1933年1月16日(美国纽约州纽约);卒于:2004年12月28日(美国纽约州纽约)风格和流派:桑塔格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作家,她利用自己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对从越南到艾滋病在内的各种问题发表看法。博学、多样化而且情感激烈,公共知识分子苏珊·桑塔格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电视节目《周六夜现场》甚至准备了一顶假发(黑色假发外带白色漂染)用来模仿她。不论是在电视上发表格调高雅的声明,还是用敏锐的文章揭露媒体的浮夸,桑塔格都是——事实上,她已经特殊到不适合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代言人。桑塔格1933年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自由派犹太社区,她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神学。她曾对《巴黎评论》发表过一次著名的谈话说自己离开学术界,是因为“真的想把每一种生活都过一遍,而作家的生活看起来确实最包罗万象”。桑塔格接受的学术培养,让她拥有非常详细精准的记忆力:她的作品总是围绕着西方经典,却又超越了经典——对视觉媒体的剖析尤为深刻。上世纪中叶,美国人的电影品味主要受到两种评论“对抗”的影响,一方是亲欧的现代主义作家桑塔格——她在电影完成之前就对影片发表严肃的评论,另一方则是更加平民化的宝琳·凯尔,但是桑塔格对电影的兴趣已经超越了评论:她创作并且导演过自己的电影剧本,其中包括《卡尔兄弟》,本片拍摄于1973年战争期间。桑塔格不仅有强烈和无畏的人道主义思想,作品也充满微妙又犀利的讽刺,所以她又在1993年萨拉热窝被围困期间导演了《等待戈多》。在创作最后一部作品《关于他人的痛苦》时,桑塔格正在接受化疗,她在作品中毫不留情地发问:人们在目睹他人的痛苦时的表现如何,以及他们为何有这种表现。在风格独特的散文中,她说出了不可言说之事,她也凭借这种天赋被称作世纪中叶的良知。SM 村上春树 HarukiMurakami生于:1949年1月12日(日本京都)风格和流派:村上曾是一件爵士酒吧的店主,他的长短篇小说融合口语化的散文、漫谈式的描写以及对离奇事物的偏好,其作品堪与从魔幻现实主义到数字朋克在内的各种创作手法相媲美。 村上春树在三十岁上突然决定当一个作家,实在是不足为奇。1978年的一天,他去看了一场养乐多燕子队的棒球赛,美国选手戴夫·希尔顿在那场比赛打出一记二垒安打。村上脑中一记灵光闪现,他意识到自己可以据此写一部小说。他回到家,把当晚的情形写了下来;一年之后,他的第一本书出版了。这就是事件中非同寻常的转折点,从此之后读者得以走进村上春树的世界。看似平凡的物品或事件却展现出非凡的意义,就像《寻羊冒险记》中身上有星形胎记的所谓的羊,或者是《奇鸟行状录》中与灵魂出窍脱不开关系的卡迪萨克之瓶。村上的小说有对西方流行文化的深度反思,也呈现日本传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碰撞,但不管在哪个方面,它们都不是“关于”日本的作品;发达国家的人对村上笔下的人物非常熟悉。从现实主义小说(《挪威的森林》)到最发人深省的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村上最重要的主题就是缺失;而且,不管缺少的是女人、记忆,还是一只羊,它们总会让人暗自怀疑所有消失的东西并非丢失了,而是从来未曾存在过。在报告文学《地下:东京毒气袭击和日本人心理》中,村上对日本文化做了最透彻的深度思考,如同题目所表达的那样。但是,本书在记录1995年奥姆真理教对东京地铁发动沙林毒气袭击时的创作形式,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村上在采访中让邪教成员和袭击幸存者自己讲述当时的情形。这种小技巧表现的口吻呈现极为复杂多变的形态,这是村上最出色的小说中堪称象征性的标志:他非但不会紧紧掌控故事,反而以一种轻松的心态静待故事将要把他引向何方。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