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载人深潜事业是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书以在2009—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临时党委书记的视角全面详细记录了中国载人潜水器1000米至7000米海试的全过程,披露了海试团队的组织过程、上级领导的相关指示要求、海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所不为人知的具体困难及在海试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同时也记录了作者本人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刘心成 现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部委正司级)、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总队长。2009—2012年担任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临时党委书记,组织并参加了蛟龙号从1000米到7000米级海上试验,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世界纪录。2010、2011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感动青岛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年度海洋人物”。 目录: 2009.7.27-10.24 1000米级海试阶段 海试正式启动 首次领受任务 向九船南下江阴 载人深潜是世界深海高技术前沿 母船首接蛟龙 与两名潜航学员谈话 从我国航天员在太空展示国旗所想到的 与船长谈安全工作 海试临时党委召开首次会议 令人尊敬的一位普通船员 创刊《海试快报》 在海试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江阴起航2009.7.27-10.241000米级海试阶段海试正式启动首次领受任务向九船南下江阴载人深潜是世界深海高技术前沿母船首接蛟龙与两名潜航学员谈话从我国航天员在太空展示国旗所想到的与船长谈安全工作海试临时党委召开首次会议令人尊敬的一位普通船员创刊《海试快报》在海试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江阴起航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的组织机构研究登船科学家保健和试航员健康检查及心理疏导问题刚出海就有台风“光顾”深海科学家的追求与情怀首潜不顺利珍贵的38米船长的担当A1区—中国载人深潜的摇篮50米海试成果得到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奔赴300米试验海区潜器回收历险记深海科学攀登的艰辛红色旗帜的光芒照亮我们进军深海的道路研究潜器空中止荡问题临时党委号召“夺取300米海试决战的胜利 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300米试验首次成功悦耳动听的摩尔斯码严格要求飘扬的红绿丝带载人潜水器海试的气象保障领导在北京通过视频观摩海试潜水器的电力系统船长给他女儿的生日贺信一个老工人的感言决战前动员在试验区海底留下点痕迹潜水器电力配电攻坚战几度“走麦城”一篇感人的文章海试领导小组肯定300米海试成果收到国家海洋局慰问电开展向蓄电池维护组和徐芑南同志学习活动抗击16号台风“凯萨娜”有感于“老兵”一文国庆节隆重升旗向九船上的面条我们用1000米海试的胜利度过今年的中秋节技术咨询专家对1000米海试的评价关于“9”的联想暂别蛟龙《海试快报》休刊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形成与内涵返航2010.5.25-7.233000米级海试阶段再次受命担任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召开3000米级海试动员教育大会墨西哥湾溢油的警示技术专家高度评价向九船又一次“走麦城”紧急抢修组织指挥海监飞机对海试船舶编队航拍直奔“主题”首破3000米母船今天是我56岁生日保持耐心十分重要一名潜航学员的感悟一次虽然没有成功但仍有成绩的下潜从潜航学员到潜航员的一潜临时党委进行主题党日活动一次完美的下潜组织直升机航拍蛟龙号下潜与回收过程首次冲击3700米失利第34次下潜美中有不足发现接地检测报警原因久违的胜利共和国不会忘记老部长的惦念3000米级海试的最后一潜:3759米返回江阴《海试快报》再次休刊3000米海试通过现场验收专家组验收海试领导小组高度评价3000米级海试成果2011.6.24-8.235000米级海试阶段“向阳红09”船的备航5000米海试出征临时党委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举行驶离祖国告别仪式今天包饺子别开生面的大洋航行运动会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丰富的海底资源句号放大就是“零”离开祖国管辖海域后没有电视看大海航行靠轮机到达5000米级试验海区向九船抓紧5000米试验区下潜准被迫转移战场首潜成功但问题不少国家海洋局领导视频慰问无愧于伟大的时代首次冲击5000米深度成功“火线”入党又创造一个新的下潜深度纪录大洋上的聚会再下5000米“二刘”创一流5000米级海试的最后一潜情暖“蛙人”进行5000米级海试总结远方来信来自海底的稀客炊事班真棒临时党委表彰5000米海试优秀共产党员对5000米海试的结论2012.5.28-7.167000米级海试阶段母港送母船 母船迎蛟龙领导信任 再次受命又一次江阴起航动员教育大会在向九船餐厅举行“玛娃”拦路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为《海试快报》撰稿到达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非常珍贵的7000米级海试第一潜表扬试航员小组紧张的潜水器维护原定今天的第二次下潜计划被迫取消一次漂亮的下潜试验又一次成功下潜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光荣的团队今天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部署传达学习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给予叶聪、杨波、刘开周三位试航员通报表扬再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通报表扬潜水器自动控制保障部门给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感谢信7062米!中国深度给予胡震、杨申申通报表扬组织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海试的最后一潜致信感谢“海洋六号”船向九船停靠波纳佩密克罗尼西亚副总统带领政要登向九船参观交流印象波纳佩别具一格的海试大学构思海试临时党委工作总结“回家”的感觉真好激情迸发的晚餐7000米级海试结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后记纵观全书,这是一部以时间为经,以个人经历为纬,纵横交织而成的日记体文集,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作者与整个海试团队一起,发扬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精神、勇攀高峰的真实场景,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应该说,刘心成同志的日记,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的好书。——许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期刊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作家。)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2011 - 7 - 10 在太平洋中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线把世界分为东、西两个半球,这条线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从西向东航行通过这条线时,船舶将重复一天日期,而从东向西航行时,船舶需要跳过一天日期。再仔细在海图上观看,又发现这条线原来并不完全是直线,在北部的白令海峡和南部大洋洲的一些岛国拐了几个弯。由于通过这条线的机会不是太多,许多航海人通过一些活动表示自己对这一人生经历的纪念:有的人在这条线的东西侧分别抛一只鞋子,寓意自己一步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有的人在通过赤道时也这么做,寓意一步跨南北半球);有的人将自己的祝福写在纸条上,装入漂流瓶密封后抛向大洋,既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又随着纸条漂向远方,将祝福传递给别人;更多的人是纪念自己远航的经历。据说,捡到漂流瓶的人都是幸运的,报纸上曾不时报道有人捡到几十年前投放的漂流瓶的消息。根据大家的要求,我们今天凌晨1 时航行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在“向阳红09”船值勤甲板举行了投放漂流瓶仪式。大家提前起床,将自己的祝福语言写在字条上,写的都是自己的心愿,如“预祝蛟龙号5000 米海试圆满成功”“祝5000 米级海试一帆风顺”,有的是祝福自己的老人健康长寿,有的是祝福自己的孩子幸福成长、学习进步,有的就浪漫一些,写的是“老婆,你是我的最爱”,还有写给恋人的,内容就不方便公开了。大家将字条卷好后放入漂流瓶内,再用软瓶塞密封瓶口,因为软瓶塞在海水中会进一步膨胀,可以保持密封效果。为了方便辨认,大家还在每个漂流瓶上系上了一条红丝带。 随着“预备—投”的口令,50 多名队员将写有对世界和平、对祖国、对海洋事业、对本次海试、对亲人祝福寄语的漂流瓶投入太平洋,希望它们能够随太平洋洋流漂回祖国,漂到亲人身边。队员们所投放的漂流瓶都是玻璃制品,符合国际有关防污染的要求。 7062 米!中国深度>>> 2012 - 6 - 27 今天由北海分局潜航员傅文韬、唐嘉陵轮流作为主驾驶,进行蛟龙号第50 次下潜试验。 7 时“各就各位”,18 分时蛟龙入水,29 分时开始注水下潜,34 分时母船与蛟龙号建立声学数字通信,下潜速度为每分钟41 米。我第一次向媒体发布。10 时11 分,我作第二次发布:至10 时10 分,蛟龙号经过2 小时40 分钟,下潜到6000 米深度,目前下潜速度为每分钟32 米。潜航员报告人员正常,设备正常。 10 时45 分,蛟龙号下潜到7009 米深度,第一次坐底。我作第三次发布。 11 时47 分,蛟龙号移动位置后第二次在7059 米坐底;12 时37 分,母船与蛟龙号通信中断。“蛟龙、蛟龙,向九呼叫、向九呼叫……”声学控制室一直不停地焦急地呼叫蛟龙号。指挥部决定立即布放6971 应急水声电话通信系统,但仍然没有收到回答。我和刘峰心里非常着急,不时到声学控制室去看看,其实在现场指挥部已经显示得非常清楚,这个举动只不过掩饰一下我们焦虑的表情罢了。虽然通信中断,但是通过母船超短基线可以跟踪到蛟龙号的动态。既然蛟龙号上的超短基线能够发射声波信号,说明蛟龙号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现场指挥部鸦雀无声,只有声学控制室“蛟龙、蛟龙,向九呼叫、向九呼叫”那一遍遍焦急的呼叫声在回响。不知道是哪位记者把现场这一意外情况传到北京,又迅速传到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金建才主任处,金主任马上报告了王飞副局长,又立即报告了刘赐贵局长。北京的领导由于不能全面掌握现场情况,显得比刘峰和我还着急。一直到13 时17 分,蛟龙号“向九、向九,我是蛟龙、我是蛟龙”的声音传到母船,刘峰、我,还有现场指挥部和声学控制室的所有人员包括记者们几乎同时激动地跳了起来。谢天谢地,没有发生不测事件,看来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原来,傅文韬和唐嘉陵发现蛟龙号前方有一只海参,他俩便互相配合,聚精会神地用蛟龙号机械手抓取海参。由于海参滑溜,他们一次次失败,但没有放弃,终于成功抓取了海参。待他们把海参放入采样篮并盖好盖子,坐下来喘口气时,突然发现与母船通话的话筒不知道什么时候掉落在地板上。坏了!他俩立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母船通信中断,母船人员肯定非常着急。在通信功能设计上,蛟龙号每64 秒钟会自动将有关信息打包通过声波发往母船,母船收到并解译后显示在各个显示屏上。由于数字与语音都是通过同一套声学设备,因此在设计上有一个“语音通话优先”原则。也就是说,通话话筒掉落后,被他们身体压到按钮,触发了语音通话通道,并一直处于通信数据录入状态,数字传输关闭,语音通话接通,可又没有进行语音通话,造成母船呼叫传不下去,蛟龙号信息传不上来,通信中断了整整40分钟。许多人把这一过程叫作“黑色40 分”。这个意外事件说明蛟龙号话筒放置的设计存在缺陷。甲板人员虚惊一场。要知道,这是在水下7000 多米,蛟龙号载人舱表面承受的压力达到11 万多吨,尽管在设计上留有一定安全系数,但这是蛟龙号首次试验潜入这么大的深度,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是存在的。 13 时47 分,蛟龙号移位后,再次在7062 米深度坐底并开展试验作业。 15 时15 分,蛟龙号完成今天所有试验项目,抛载开始上浮。我第四次向媒体发布:今天,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 米,采集两个非保压、一个保压水样,两个沉积物样、一个生物样,布放了标志物,进行了生物诱饵试验并吸引较多生物,获得大量高清照片、视频图像,进行了蛟龙号自动定高、测深侧扫、纵倾调节试验,返航途中进行可调压载系统复核。在6900 米深度时,电流超过设计最大值,电机自动保护停机,注排水失败。在5800 ~ 6000 米深度时,重新启动电机测试,注排水正常。蛟龙号完成计划中的全流程验证。 18 时04 分,蛟龙号浮出水面,18 时40 分顺利回收至“向阳红09”船。全部过程共计695 分钟,其中潜水器在水中时间为674 分钟。今天,蛟龙号又创造了下潜深度和水中停留时间的新纪录。 今天进行的用诱饵吸引生物的试验获得成功:把我们吃剩的饭菜装入食品袋内,用网兜兜住,绑在采样篮上。潜水器坐底后,用机械手把网兜放入海底,再用机械手将食品袋撕开。不一会儿,大量生物游向食品袋,有虾、龙虾、鱼,有一条鱼长度大约40 厘米。据说,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报道曾经在日本海槽7700 米处发现过生物,从来没有人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 米以下发现过生物,而且这么多。人们原本以为马里亚纳海沟生物稀少。傅文韬、唐嘉陵等人协助配合,抓到一条透明状海参。 返回甲板后,大家争相观看,中央电视台记者在第一时间直播出去,全国、全世界都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