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红旗渠


作者:郑雄     整理日期:2015-05-08 20:11:03

红旗渠是人类历史上的“惊世之作”。20世纪60年代,一群食不果腹的北方汉子,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耗时十年,一锤一錾地削平一千多个山头,修成一千五百余公里的渠道,解决了几十万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本书作者多次采访红旗渠工程的策划者、建设者、报道者,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纪实文学:中国红旗渠》不仅忠实地还原了这一工程建设的前前后后,更认真地探究了红旗渠精神如何诞生,修建红旗渠的这些人,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了他们;这种精神,对他们,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究竟有什么意义。
  光阴荏苒,红旗渠精神产生了什么样的流变?为什么任岁月流逝,它不仅没有消逝,反而历久弥新,甚至成为“新的精神传统”,让后来者仰望它,瞻仰它的同时能够产生无穷尽的动力,从而想要追随这种传统,投身新的行动?所以,《纪实文学:中国红旗渠》追忆红旗渠,更是要追忆红旗渠人;描述红旗渠,更是在描述中国的一种精神。
  
  作者简介:
  郑雄,1972年生于河南邓州,199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近年来致力于思想随笔与中国现当代人物传记写作。出版、发表作品百余万字,曾策划《谁救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孙中山的洋卫士》《1942河南天灾背后》等电视节目。已出版专著:《他们影响中国》(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信仰访谈录》(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目录:
  引言红旗渠,一条精神的河流
  上篇一万年的对话
  第一章传说、苦难与梦想
  灾荒的国度
  故事与传说
  大道在水
  第二章为什么是林县
  美景与苦难
  缺水、惜水、盼水
  历史的天空
  第三章“组织起来”
  人世转换
  引漳入林:从历史到现实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毛泽东主席给了“定心丸”引言红旗渠,一条精神的河流
  上篇一万年的对话
  第一章传说、苦难与梦想
  灾荒的国度
  故事与传说
  大道在水
  第二章为什么是林县
  美景与苦难
  缺水、惜水、盼水
  历史的天空
  第三章“组织起来”
  人世转换
  引漳入林:从历史到现实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毛泽东主席给了“定心丸”
  第四章一波三折
  问水
  借水
  寒夜的温度
  不给子孙后代留麻烦
  中篇燃情岁月
  第五章红旗渠工程之一瞥
  渠道“家族”
  施工为什么这样难
  林县有多困难
  好在山上石头多
  第六章蚂蚁啃骨头
  人海战术
  血肉之躯钢铁铸
  第七章饥饿记忆
  工地总指挥的“三段论”
  省委书记的饥饿体验
  第八章匮乏年代
  无米之炊
  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
  第九章千古艰难惟一死
  生死之间
  最危险的工地
  第十章洞中岁月
  风云变幻
  明停暗修
  第十一章乱云飞渡
  惊险一幕
  一个人的命运
  “盯着你们的大有人在”
  不二选择
  前言红旗渠,一条精神的河流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是毛泽东主席1956年11月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当时是用这句话,赞扬革命战争年代,红军战士在极端艰苦的行军环境中,坚持艰苦奋斗,不侵害群众一草一木的优良作风;他也用这句话,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和平时期,“精神”二字不能丢,要以精神的力量,来保持党员干部的本色。
  认真思考,“精神”二字,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作风的方方面面,更体现在人的心灵、人格,体现在民族的历史、命运,甚至体现在人类发展的全过程。
  人与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红旗渠,一条精神的河流
  一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是毛泽东主席1956年11月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当时是用这句话,赞扬革命战争年代,红军战士在极端艰苦的行军环境中,坚持艰苦奋斗,不侵害群众一草一木的优良作风;他也用这句话,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和平时期,“精神”二字不能丢,要以精神的力量,来保持党员干部的本色。
  认真思考,“精神”二字,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作风的方方面面,更体现在人的心灵、人格,体现在民族的历史、命运,甚至体现在人类发展的全过程。
  二
  人与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从摇篮到坟墓,从青丝到白发,从一文不名的穷汉到富甲一方的财主,从黄皮肤到黑皮肤到白皮肤,一个人,究竟怎么来证明,他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他的存在,给世界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是名车吗?是豪宅吗?是令人眩晕的装扮吗?是鲜花和掌声吗?
  不是。名车是标准化的,是从毫无个性的流水线上下来的。豪宅总有落满蛛网的那一天。而鲜花易凋,掌声易逝。它们,与无尽头的人类社会和宽广无垠的精神世界相比,总是显得轻了些,浮了些。
  一个民族因为有什么样的特质而存在?
  是地理单元吗?是因为怀抱这个民族的大江大河、崇山峻岭的壮阔或险峻吗?
  从亚洲到欧洲,从美洲到非洲,从热带到北极圈,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仅仅因为他们经历的是和别的民族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吗?
  不是的。江河无声,岁月无情。它们,自然能够给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打下深深的烙印,但它们和民族的个性不是一回事。
  让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来探询: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从鸿蒙未辟的远古岁月到茹毛饮血的人类童年,从刀耕火种的石器时代到“鼠标一点,天下尽览”的信息社会,从陆地到海洋,从高山到平原,从地球到太空,人类,究竟靠什么来定义自己,靠什么来证明它与其他生物种群的不同?
  是高楼吗?是人类发明的火车吗?是飞机吗?是互联网吗?是令人震耳欲聋的爆炸吗?
  不是。它们,终归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的汗水凝结成的硕果,是人类的智慧浇灌出的花朵。但它们不是人类本身。
  那么,我们凭什么可以区分人类与其他生物,凭什么可以区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
  我想,是精神。
  人类拥有精神。人类的精神世界,深邃,邈远。精神世界的独特、绚丽和丰富多彩,让人类傲然于其他生物之上,创造了不朽的文明。
  人拥有精神。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他们拥有的独特精神,使他成为他,他们成为他们。他们组织起来,释放出精神的能量,推动着民族乃至人类历史的发展,让一个群体、一个时代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而所有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创造,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伟大工程,都只是它孕育的宁馨儿。
  三
  本书所描述的红旗渠,工程浩大,气象壮观,令人震撼。艰难岁月里,一群食不果腹的太行山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没有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没有现代化的施工工具,也没有来自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支援的情况下,花费了将近10年时间,硬是一锤一钎地削平了1250个山头,修成了1500余公里的渠道,解决了几十万人吃饭、几十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它是北方群山上的蓝色飘带,更是人类历史上的惊世杰作。
  著名摄影家魏德忠先生曾经说过,红旗渠是在一个不可能的时间、不可能的地方修建的不可思议的工程。
  我想,这是从物质的层面来说的。在高不可攀的太行山脉面前,肉体的人,恰如蝼蚁一样渺小、不值一提,大山里任何一阵旋风,都可以把人卷走。
  但是,不可能成为可能。那群穷得只有手里的“寸铁”的太行山人,完成了这项工程。
  它不是技术的胜利,不是工具的胜利。——虽然,“土法上马”的红旗渠,创造性地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工具,摸索出了烧石灰、水泥,配制炸药的办法,甚至,2013年9月,还摘取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
  它是人的精神的胜利——
  极端艰苦的环境下,高扬革命理想主义旗帜,怀揣改变生存环境、改变命运的梦想,迎难而上的血性;
  万众一心,携手并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勇进击的豪迈;
  不惧危险,九死一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性。
  这种精神,不只在当代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林县这个小小的地理单元单独存在。它存在于大江南北、长河上下,存在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上承历史,下接现实,成为中国精神、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一部分。
  第一章传说、苦难与梦想
  灾荒的国度
  2012年,中国导演冯小刚用一部沉重的作品——《一九四二》展示了民国历史上那场似乎早就被遗忘了的大饥荒。1942年,干旱、蝗灾和兵祸导致了一场几乎遍及河南全境,还蔓延到省外的大饥荒。镜头下的1942年,沉重、压抑,连空气中似乎都飘浮着灾荒的信息。饥饿,像梦魇一样笼罩在河南的大地上。这场饥荒最终吞噬了300万人的生命,还有300万人逃离家乡。真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天灾人祸造成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
  但事实上,1942年的大饥荒,只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灾荒中的一次。
  中国可谓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幅员辽阔,中国几乎涵盖了全世界90%以上的地形地貌:高山、大河、沙漠、草地……它们当然给中国带来了怡人的风景,但也带来了无数的灾害。1937年,邓拓先生在他那部著名的《中国救荒史》里说:
  我国灾荒之多,世界罕有,就文献可考的记载来看,从公元前十八世纪,直到公元二十世纪的今日,将近四千年间,几乎无年无灾,也几乎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至称我国为“饥荒的国度”(ThelandofFamine)。综计历代史籍中所有灾荒的记载,灾情的严重和次数的频繁是非常可惊的。
  中国的北方,自古以来人口密集,一有灾荒,影响到的人就很多,古书中所记载的灾荒,大部分发生在这里。
  北方最严重的灾荒往往跟黄河有关。黄河,始终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悬挂在人们的头顶。雨季来临,当上游的来水超出了河床的承载能力,它便开始疯狂地泛滥。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的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国民党扒开花园口,2540余年间,黄河一共发生溃决1590次,大改道26次,平均3年就有两次决口,100年就有一次大改道。每一次的决堤和改道,都是“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往往要几年、几十年才能平复。
  与大水相对应的是干旱。在中国,跟洪水发生的频率相比,旱灾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学者戴蒙德在他的《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一书里这样描述中国缺水的状况:
  以世界标准来看,中国淡水资源不足,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居民人均拥有量仅为南方的五分之一。水资源不足再加上浪费,使得中国100多个城市遭受严重的缺水危机,有时还影响到工业生产……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断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至今河水仍在被不停地抽取,因此断流问题进一步恶化。例如从1972年到1997年这25年内,有20年的时间黄河下游出现断流,而断流天数也从1988年的10天增加到1997年的230天。
  戴蒙德说的是现代中国,但它也是长期以来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中国的北方,缺水的情况更为严重。北方雨季短,降雨量少,一旦旱魔降临,就是河流干涸,赤地千里,收成无望,人们吃树皮、啃草根,甚至易子而食。
  今天的我们,读历史的时候,时不时地会生发出许多感慨。北中国人是幸运的,他们很早就拥有了灿烂的文明;北中国人也是多难的,创造文明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大自然把一片广阔的土地赐予他们,同时也把苦难赐给了他们。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也始终是几千年来他们生活中不变的主题。
  故事与传说
  红旗渠工程所在的林县,处于中国的北方。
  北方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开始的地方。信史和半信史时代,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都分布在这里。这里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城市,诞生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这里流传的故事与传说,包含着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密码。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人有关创世的最著名的传说。它说的是太古时期,没有什么天和地,混沌中只有一个巨大的球体悬浮着。黑暗持续了一万八千年,大自然也无声无息了一万八千年。无边无际的黑暗里,诞生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名字叫盘古。他手持一把利斧,怒吼着劈向四周。他劈开了天和地。他站在天地中间,支撑着天地。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也一天天增高。就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却再也没能站起来。他死了。他的头化作高山,四肢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雨水滋润万物。
  远古时代,鸿蒙初辟,天地混沌,刚刚可以称为“人类”的“人们”,没有房子栖身,没有衣服遮体,吃了上顿没下顿,更有一群群野兽躲在附近的丛林里虎视眈眈,每一个白天都充满危险,每一个夜晚都充满恐惧……如果没有英雄挺身而出,他们怎能抵抗无边的艰辛和苦难。
  他们想象的盘古氏是个勇武而悲壮的英雄。他怒吼着,用尽全身的力量,挥舞着手中的利斧左冲右突。白昼如黑夜般漆黑,疾风劲吹,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天地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盘古竖起身子,大山般挺立在大地上。当天空终于成为天空,大地终于成为大地,洁白的云朵散发出圣洁的光辉的时候,“时间开始了”。
  每个人都有一颗英雄之心。完全可以想象到,低矮的草屋里,阴暗的山洞中,刚刚从蒙昧中走出来的人们多么渴望能够拥有盘古的勇力。成为英雄,像英雄一样挺身而出,创造出英雄的故事和传奇,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
  与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相比,精卫填海的传说,更能够体现出人类悲壮的行动力。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
  
  





上一本:雷平阳散文选集 下一本:汉诗·小雪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红旗渠的作者是郑雄,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