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资深编辑、媒体人李贺,自传式散文作品首度结集:以无形的脉络,勾勒出大院女孩到职场精英的成长轨迹;用媒体人的敏锐触觉,记录下二十年中国社会剧变下的私语细节。李贺以对亲人、朋友、事业和生活最大的爱,作为生命的内核,承载起一个媒体人的责任。看似平淡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 作者简介: 李贺,生于70年代,18岁从故乡哈尔滨来广州。毕业于中山大学,供职于南方报业。热爱艺术和大自然,崇尚真善美。 目录: 前言 原乡人 六十年回乡 沉默的老年 姊妹 故乡的亲人 怀念姥姥 从和平路转上民生路 致青春 回家的渴望 遥远的英语梦 午后的幻想 阳光灿烂的童年 我想象中的生活 舞会情缘前言原乡人六十年回乡沉默的老年姊妹故乡的亲人怀念姥姥从和平路转上民生路致青春回家的渴望遥远的英语梦午后的幻想阳光灿烂的童年我想象中的生活舞会情缘郊外看天祭奠往昔小时代女记者的另一面终身大事一个人在京城的风中叹息阿彤重逢雪落无声1学车纪事听歌与心境春暖花开邻居的装修他们是天使当你想做记者……我们仨结婚登记,速战速决先生单位里的大龄女街上的美女产房见闻同一首歌大头妹妹历险记成长的代价女儿住校我开始学唱歌了养狗的故事在路上我的心遗落在北戴河月夜镜泊湖一个人遥望雪山阔别已久的家园旅行的乐趣信天游体验日本舌尖上的法国味道法国人的狂欢诺曼底,奶酪之乡贝尔热拉克:酒庄主人画像阿尔卑斯山下的小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托斯卡纳艳阳下从哥伦比亚冰原到威斯勒雪山吃土豆长大的英国人洛杉矶的幸福生活温哥华的闲适生活后记时光的温度鲍十亲爱的生活黄咏梅清淡文字下的怀乡浓情侯虹斌前言出版社把我这本小书命名为“一个媒体人的时光碎片”,我不由得对着这几个字一阵恍惚,我,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人吗?虽然在这个著名的报业集团工作了20年,可是既没做过柴静般的调查记者,也没做过水均益那样的国际时事记者,甚至时政、经济这样的大线也没跑过,我总觉得媒体人——那是柴静、白岩松、闾丘露薇、吴小莉等等光鲜的电视人、或者是拥有媒体力量的大姐大胡舒立、或者是诞生于本集团的多个扬名中外的媒体大腕儿……总之就是知名度、影响力,缺一不可…… 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大院出入了20年,看着它发展壮大;看着一个个的媒体牛人,来了,走了,红了,黄了,紫了……有从此从政当官的、从商当老总的、从教进大学当教授的、“从良”回家当主妇的;当老板到丽江大理开客栈、本地开餐馆的,还有扎堆儿投奔新媒体纷纷成为各大门户网站掌门人的……有层出不穷的意见领袖、有为民请命的草根记者;有音乐人、画家、诗人、作家、写手,更有为数不少的网络红人、社会活动家、策划人……他们都出身于记者,或者还在做着记者……这个大院儿里从来不缺牛人。我不在这群牛人之列,与他们为伍,也有种满足感。 无法否认,我的确是个媒体从业者,20年始终身在此山中,密切关注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尤其对南方报业有一份特殊的挚爱,以媒体人特有的时间表,认真地筹划着每天的报纸,一年365天,报纸从我们手上到读者手上,或者通过网络,你在遥远的世界各地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中实现着媒体的力量…… 怪不得20年一晃而过,时间都去哪儿了?出版社把我这本小书命名为“一个媒体人的时光碎片”,我不由得对着这几个字一阵恍惚,我,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人吗?虽然在这个著名的报业集团工作了20年,可是既没做过柴静般的调查记者,也没做过水均益那样的国际时事记者,甚至时政、经济这样的大线也没跑过,我总觉得媒体人——那是柴静、白岩松、闾丘露薇、吴小莉等等光鲜的电视人、或者是拥有媒体力量的大姐大胡舒立、或者是诞生于本集团的多个扬名中外的媒体大腕儿……总之就是知名度、影响力,缺一不可……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大院出入了20年,看着它发展壮大;看着一个个的媒体牛人,来了,走了,红了,黄了,紫了……有从此从政当官的、从商当老总的、从教进大学当教授的、“从良”回家当主妇的;当老板到丽江大理开客栈、本地开餐馆的,还有扎堆儿投奔新媒体纷纷成为各大门户网站掌门人的……有层出不穷的意见领袖、有为民请命的草根记者;有音乐人、画家、诗人、作家、写手,更有为数不少的网络红人、社会活动家、策划人……他们都出身于记者,或者还在做着记者……这个大院儿里从来不缺牛人。我不在这群牛人之列,与他们为伍,也有种满足感。无法否认,我的确是个媒体从业者,20年始终身在此山中,密切关注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尤其对南方报业有一份特殊的挚爱,以媒体人特有的时间表,认真地筹划着每天的报纸,一年365天,报纸从我们手上到读者手上,或者通过网络,你在遥远的世界各地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中实现着媒体的力量……怪不得20年一晃而过,时间都去哪儿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从校园到报社,然后一眨眼……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就从青年变成了中年,连同20年间一些青涩的记忆——我也曾犹豫,90年代初入报社写的那些专栏文章收进书里是否太过稚嫩?朋友却鼓励我说:最珍贵的正是这些纯真啊,这才是一个女性真实的成长轨迹!是吗?但愿亲爱的读者——你们也能赞同,我只能说自己是一个纯真的人,还没有被这个繁杂的世界毁掉最后一点自我;也但愿我真实的表达,让一路走来的你们能有共鸣,让今天行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看到自己未来可能的路……连接书中这些小文的有一个无形的脉络,相信读者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女孩到女人的成长轨迹——从校园到职场、从故乡到远方。去年看过门罗获得诺奖的《逃离》之后,最近又买了一套门罗的全集,其中有一本,书名就叫《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谁也不要说自己的圈子小,还有谁比门罗描写的圈子小呢?她反复书写的就是安大略省一个贫瘠的小镇——她的故乡和她的生活(童年、少女、婚后……一直到80岁)。几乎所有的作品——百余篇短篇小说都有她生活的影子;可是,就是这样的小视角和个人化写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崛起,她的经历够励志的。我很喜欢她的作品,那些文字带给人宁静的感觉。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火热的巨变的时代,可是在喧嚣中别忘了什么是真实,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不仅是20年,百年、千年也还是如此。素心而有情怀,一直是我心目中散文的上乘之作。李贺的文字沉着、净美,任意一页都可以安静地读下去,且言之有物,赋予真情,是喧嚣世界不可多得的清茶读物。 一一张欣(著名作家、《终极底牌》作者) 《从故乡到远方》是一本真挚的书。李贺一笔一画,将自己积累多年的生活经验融注在字里行间,情感朴素,读来触动人心。读着这些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我仿佛沉浸在遥远岁月的烟尘里,于细细品咂之余,轻抚着一种柔软而又亲切的力量,凝视着过往熟悉的片段。 ——鲍十(著名作家、《我的父亲母亲》作者) 这是李贺生活的点滴记录,这些波澜不惊、趣味盎然的记录,显示着李贺一种很宝贵的能力——活在这个时代,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爱和兴致,这是人类对抗平庸的最大能力。 ——黄咏梅(作家、媒体人、浙江文学院副院长) 我特别喜欢李贺的“原乡人”这一节。清淡的是文字,浓俨的是情。这种情怀,在李贺这本书后来的章节中也常有体现。不管是“致青春”,还是“我们仨”,流露出的,都是一个在温暖中的人道出对生活细致的感受。 ——侯虹斌(作家、媒体人、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素心而有情怀,一直是我心目中散文的上乘之作。李贺的文字沉着、净美,任意一页都可以安静地读下去,且言之有物,赋予真情,是喧嚣世界不可多得的清茶读物。一一张欣(著名作家、《终极底牌》作者)《从故乡到远方》是一本真挚的书。李贺一笔一画,将自己积累多年的生活经验融注在字里行间,情感朴素,读来触动人心。读着这些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我仿佛沉浸在遥远岁月的烟尘里,于细细品咂之余,轻抚着一种柔软而又亲切的力量,凝视着过往熟悉的片段。——鲍十(著名作家、《我的父亲母亲》作者)这是李贺生活的点滴记录,这些波澜不惊、趣味盎然的记录,显示着李贺一种很宝贵的能力——活在这个时代,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爱和兴致,这是人类对抗平庸的最大能力。——黄咏梅(作家、媒体人、浙江文学院副院长)我特别喜欢李贺的“原乡人”这一节。清淡的是文字,浓俨的是情。这种情怀,在李贺这本书后来的章节中也常有体现。不管是“致青春”,还是“我们仨”,流露出的,都是一个在温暖中的人道出对生活细致的感受。——侯虹斌(作家、媒体人、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名校高材生还年年扎堆来媒体呢?这二十几年每年进入本报的毕业生来自北大、复旦、南大、浙大、武大、中大、中国传媒大学、暨大等,名校生云集,南方报业到各校的招聘会也做得风起云涌。近年来海归的传媒毕业生很多也投入到本报旗下。因为这又是一个有无限可能性、阅尽世态、最广泛地接触社会和人群的职业:从最当红的明星到各行业的精英、从高端政客到芸芸众生,从企业的秘密到热点事件的内幕……有时你明显感觉到经自己手上而体现出的媒体的力量,有时会出乎你的想象。为什么有人会喜欢做警察、喜欢做私家侦探,因为“调查一个秘密”的乐趣是别人体会不到的,调查记者辛苦而危险,但乐在其中。还有很多人是怀着新闻理想而来,继承了30年代记者们的爱国爱民的热血传统,“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一切完全跟钱无关、跟薪水无关。全世界的记者收入都是排在自己国家的中下水平,美国也一样。所以想发财不能来这里的。为养家糊口,记者不是好职业,记者有另外的“收入”:情感收入,精神收入,有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卑微的尊严感。如此看来这是一个适合青春热血的职业,当你年轻、有热情、对世界充满好奇,有无穷的精力,去媒体工作是一个好选择。当你担负着生活的重压,热情丧失的时候,你可以转行了。因为当你专注于成家立业、买房生子、供养父母时,每月1万多的薪水是有点儿窘迫。所以媒体行业其实始终都在双向淘汰,收入的瓶颈和个人发展的瓶颈一直无法突破。(其实在西方,很多资深记者是一辈子从业的,有一些中年之后转型为非虚构作家,因为他们有丰富的阅历。拥有丰富的阅历能让你的观察力和看待事物的角度非同一般,也让你的判断更加准确。阅历是写作的财富。)——当你想做记者……从和平路转上民生路,原来量具刃具厂的大门就开在和平路上,仍是苏式的建筑和厂房,辽阔低矮,今天仍是新刷的黄色白色的外墙。走在民生路上,对面是亚麻广场,围栏里就是大操场,这就是当年爸爸带我练滑冰的地方。初中开始学滑冰,我总是通不过考试,不会滑,在冰上站不稳,所以妈妈借来冰鞋,爸爸陪我练滑冰。我自幼体弱多病,体育很难过关,所以我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记忆全都是爸爸陪我练体育。从小学开始我一直跟着爸爸晨跑,窗前那条唐槭树下的小路,每天都留下我们的身影;后来又在后院的发射台大草坪(我们把那片地叫“大地”)上练立定跳远、练短跑、投掷铅球……唯一不用练的就是仰卧起坐,我次次都考100分。练滑冰可能把爸爸冻坏了,我一个人在亚麻厂冰场阔大的冰面上顽强地练平衡,双脚都冻麻了,爸爸不知在什么地方远远地看着我,静止的他一定更冷。这片阔大的操场今天看来好像也没那么大了……——从和平路转上明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