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


作者:张清华     整理日期:2015-04-26 21:02:57

全面详实记录和解读中国当代诗歌生存状态,从地理视角对诗歌群体、诗歌流派进行剖析,为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和成就提供资料文献支持,是研究当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书籍。书稿是对考察中国当代诗歌中的文化地理状况的一个梳理。这种多元的状况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当代诗歌的格局,使其文化与美学内涵发生巨大的变异。诗歌的地域文化与美学特质在中国有着久远的传统,从《诗经》的十五国风各具风格的差异,到《诗经》与《楚辞》之间的大相径庭,到东晋以后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南迁造成的诗歌的日渐华美富丽,南朝与北朝民歌鲜明的不同。盛唐时期国土疆域的拓展所带来的磅礴气象……这些都是文化与地理条件在诗歌中打上的深刻烙印。现代以来也不例外,从不同的国家留学归来的诗人,其实也给中国新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诗歌传统与美学资源,英美的浪漫主义与法德的象征主义,还有来自日本和苏俄的诗歌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育和成长。这些都应是我们观察当代中国诗歌的文化地理与地域美学属性的参照和依据。
  作者简介:
  张清华1963年10月生,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理论与评论文章300余篇,出版《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天堂的哀歌》、《文学的减法》、《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猜测上帝的诗学》等著作10部。另有散文随笔集《海德堡笔记》、《隐秘的狂欢》等。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批评家奖等。曾先后应邀讲学德国海德堡大学(2000—2001)、瑞士苏黎世大学(2006)、新加坡新跃大学
  (2007)。
  目录:
  上卷
  第一辑
  非非主义
  一、《非非》简史周伦佑/003
  二、主要成员代表作/006
  周伦佑(二首)
  想象大鸟/006
  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007
  陈小蘩(二首)
  搁置在语言中的一只藤椅/007
  追赶豹的速度/008
  雨田
  黑暗里奔跑着一辆破旧的卡车/009
  袁勇(二首)
  一只豹子闯进广场/009上卷
  第一辑
  非非主义
  一、《非非》简史周伦佑/003
  二、主要成员代表作/006
  周伦佑(二首)
  想象大鸟/006
  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007
  陈小蘩(二首)
  搁置在语言中的一只藤椅/007
  追赶豹的速度/008
  雨田
  黑暗里奔跑着一辆破旧的卡车/009
  袁勇(二首)
  一只豹子闯进广场/009
  蜂巢从灰色的树枝上跌落/010
  陈亚平
  建筑上的鸟群/010
  三、主要成员新作/011
  童若雯(二首)
  拯救——重读现代中国诗人选集致穆旦/011
  我们的铁达尼号/012
  余刚(二首)
  疯长的合欢树/012
  解放鸭梨/013
  孟原(二首)
  向阳公社/014
  某页纸内部的国家/014
  蒋蓝(二首)
  在推论中现身的老虎/015
  悬空的麦粒/015
  龚盖雄(二首)
  黑铁时代的哀歌/016
  小康社会的花朵/016
  董辑(二首)
  怀念一夫一妻的日子/017
  没有唐诗和灯的夜晚/017
  邱正伦(三首)
  诺日朗的后半夜——看几位先锋诗人的合影照片/018
  不要惊醒马和马的族类/018
  黎明的血/019
  黄懿(二首)
  巨兽/019
  圈套/020
  蒋晓韵(二首)
  鸽之变/020
  狗尾草奇遇记/021
  四、非非主义理论/022
  变构:当代艺术启示录周伦佑/022
  红色写作——1992艺术宪章或非闲适诗歌原则周伦佑/034
  高扬非非主义精神,继续非非
  ——接受《亚太时报》文化专栏主持人肖芸女士采访时的谈话(节选)周伦佑/051
  五、评论/060
  在“文本”与“人本”之间——关于《非非》的一个简单轮廓张清华/060
  他们
  一、《他们》简史小海/062
  二、主要成员代表作/066
  韩东(五首)
  有关大雁塔/066
  你见过大海/066
  火车/067
  我们的朋友/067
  甲乙/067
  于坚(三首)
  尚义街六号/068
  天空/070
  我知道一种爱情……/070
  三、主要成员新作/070
  韩东(三首)
  世事会变/070
  一种平静/070
  日子/071
  小海(三首)
  收音机和公园/071
  贪杯者/071
  站台/071
  叙灵(二首)
  悲伤/072
  基督/072
  李红旗
  解释/072
  朱庆和
  春光/072
  金海曙
  一个下午的8首照片配诗/072
  四、诗歌观念/074
  论民间(节选)于坚/074
  给韩东的问题安琪/077
  关于“诗到语言为止”韩东/081
  五、评论/083
  必然的终点和或然的起点——关于《他们》的过时言谈张清华/083
  北回归线
  一、《北回归线》简介刘翔/085
  二、主要成员代表作/091
  梁晓明(二首)
  真理/091
  允许/092
  南野(二首)
  记忆与忘却/092
  所需要的词语/093
  刘翔(三首)
  某些大海早已经干涸/093
  红狐狸/093
  在爱的旅程线上/094
  阿九(二首)
  琴语/094
  故乡/094
  晏榕(二首)
  小插曲——给Y.N./095
  失乐园/095
  三、主要成员新作/096
  梁晓明(三首)
  歌唱/096
  撒旦说:他娘的/096
  快要下雪了/097
  南野(四首)
  在这个时代/098
  我们所乘坐的/098
  也许,我能够/098
  在房间墙上/098
  阿九(三首)
  在月球过夜/099
  眼睛/099
  穿越/100
  晏榕(四首)
  奇异的事物/100
  十二月二十九日/100
  遗弃的瞬间/100
  病中/101
  四、诗论/101
  值得思虑的(片段)南野/101
  南方的精致——关于《北回归线》的三言两语张清华/102
  葵
  一、《葵》:生长回顾徐江/105
  二、主要成员代表作/107
  伊沙(二首)
  有一年我在杨家村夜市的烤肉摊上
  看见一个闲人在批评教育他的女人/107
  情人节的猫/107
  徐江(二首)
  杂事诗聊到卢梭/108
  杂事诗阿迅一族/108
  宋晓贤(二首)
  一生/108
  1958年/109
  侯马(二首)
  吸血迷情/109
  沉默/110
  萧沉(二首)
  幸福像花儿一样/110
  鲁迅之死/110
  三、主要成员新作/111
  李伟(二首)
  开往天堂的客车/111
  借火/112
  君儿(二首)
  扔/112
  随风招展/112
  东岳(二首)
  犀牛的犹豫/112
  我身体内生起一股莫名之劲/113
  朱剑(二首)
  夜过小柴旦/113
  力量/113
  任知(二首)
  通向临蒗之路/114
  “水猫”/114
  四、诗论/115
  诗歌“断”论(选)徐江/115
  《葵》:穿越无意识世界张清华/118
  诗参考
  一、《诗参考》简史/120
  我与《诗参考》中岛/120
  《诗参考》的参考侯马/122
  二、主要诗人代表作/126
  伊沙(三首)
  饿死诗人/126
  农民的长寿原理/126
  一年记住一张脸/127
  侯马(五首)
  那只公鸡/127
  温暖的感觉/128
  同仁堂/128
  《他手记》第一辑节选/129
  《他手记》第二辑节选/129
  严力(二首)
  表达/130
  以人类的名义生存/130
  徐江(三首)
  猪泪/131
  约翰丹佛/131
  冬雨/132
  于坚
  怒江/132
  唐欣(二首)
  历程/133
  旅行/133
  孟浪(三首)
  这一阵乌鸦刮过来/动议编纂《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一书,始自2005年年初。原因一方面是觉得自从新世纪以来,诗歌中的民间性与文化地理因素在快速增长,各地的诗歌群落以地域、代际、观念和风格等为标志大量发育,并日益影响着诗歌界整体的氛围与格局;另一方面则是一个直接原因,自2004年7月始,笔者应《上海文学》邀请开辟了一个名为“当代诗歌的民间版图”的专栏,自2004年第7期,到2006年6月止,共计两年的时间,该专栏每期以一个诗歌民刊为对象,介绍一个有影响的诗歌群落。笔者当时即产生了一个朦胧的想法,在专栏结束后将其汇集成书。不过,基于当时的条件和经验,笔者当时还未有成熟的规划,且因为限于篇幅,无法充分显示各家的观念与文本全貌,觉得资料性尤显不够,体现“文化地理”的理念也不充分。加之,两年中只介绍了20余家民刊,之于整个民间诗歌群落的状况而言,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本来,这个计划或者还可延续一段时间,但因为2006年夏季笔者有一个出国工作的任务而不得不中断了。之后在汇集成书的过程中,就愈觉有进一步充实的必要,一方面是增加一些未来得及介绍的民刊群落,另一方面是在每个群落中增加必要的资料内容,增加每位主要成员的代表作,对于群落成长的历史也予以更具体的介绍,特别是要突出每个群落的代表性的观念论述。但这个构想因为收集材料所需要的大量时间与精力,便一直搁置了数年。本来早在2006年年初,春风文艺出版社即同意接受出版该书,只是因为笔者的拖延才迟至今日。这里要特别申明的是,张德明兄在最后成书的阶段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帮助收集了大量资料和图片,做了大量的联系工作。杨斌华兄则作为《上海文学》的副主编,在与笔者协作开设“当代诗歌的民间版图”栏目时做了大量工作,某种程度上是斌华和我共同萌发了编辑这一本书的想法,没有他当初的鼎力支持,就没有这本书的动议和完成。另外,在此刻我们还要特别感谢2004年到2006年期间任《上海文学》主编的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他不但是当代文学中“民间理论”的提出者和最有建树的研究者,在任期间也对“当代诗歌的民间版图”栏目给予了热诚支持和关注。最后就是要再一次对提供资料的朋友们,对于在本书中收录了作品与言论的各位作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因为时间关系和联系的不便,编者在收录部分作者的作品和照片时无法告知,在此恳请谅解。对于书中可能的疏漏和错讹,我们也诚恳地承担责任,并请诗界方家给予指教,不吝匡正。





上一本:笔尖下的伦敦 下一本:先锋诗:语言是一种开始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的作者是张清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