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伟大的母亲》是一篇重量级的祭文,从一定意义上说,亦是有穿透性的檄文,也是一部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立场,呈现中华民族母亲伟大形象的散文经典。《我们伟大的母亲》汇集了海内外一百三十多位华人作家的作品,这是他们集体向中华民族全体母亲表示感恩,这是最为隆重的文化仪式。《我们伟大的母亲》成就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母亲哭吐精诚的一次幸福的情感宣泄。 作者简介: 冯立三,山东昌乐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冯立三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文坛,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尤其擅长小说和报告文学批评,十分关注历史、社会、现实、人生与艺术之间的审美关系,于研究中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其作品多写知青题材,描写北大荒的知青岁月,对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梁晓声被认为是中国“平民代言人”,经常描写平民生活。 目录: 我们伟大的母亲 我们伟大的母亲 (下册) 目录: (下册) 第三辑 母爱石英/3 芳草萋萋刘锡诚/10 致九十九岁的慈母张守仁/17 大爱无边舒乙/25 刻骨铭心慈母恩缪俊杰/29 母爱:天地间最圣洁的感情叶廷芳/38 母亲的针线活何西来/45 多年以前雷达/55我们伟大的母亲(上册)目 录(上册)致冯立三 ( 代序 ) 梁晓声 / 1 第一辑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 / 3 我永远怀念的额吉云亭 布 赫 / 8 怀念母亲 迟浩田 / 16 妈妈,稻子熟了 袁隆平 / 22 请母亲饶恕我 吴祖光 / 24 谁知道自己的母亲有多么痛苦 王 蒙 / 34 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 铁 凝 / 37 妈妈的心 田聪明 / 40 我的家书,我的家园 蒋建国 / 56 母亲 莫 言 / 59 可怜慈母心 丁 宁 / 62 难忘慈母的那些事 ( 两则 ) 王 火 / 73 母亲送我们去读书 叶 楠 / 79 只跪大地,只跪母亲 管 桦 / 83 我为母亲画像 高 莽 / 90 不能忘却 陈丹晨 / 101哀乐,在我的心中 屠 岸 / 111不,我只有一个娘 阎 纲 / 116十二岁,母亲送我走上革命路 李 茹 / 127母亲坚毅的一生 卢兴基 / 134我的苦命的母亲 邹世勇 / 140耿耿的晨星 陈昊苏 / 145母亲墓前的青草 胡 健 / 152倾听远逝的千古绝唱 陈开第 / 171遥望天边那一缕祥云 郑苏伊 / 177 第二辑母亲的期盼 陈昌本 / 195母亲的“马拉松” 从维熙 / 205寸草难报三春晖 程树榛 / 225母亲的魂魄融入故乡的春风 晓 雪 / 238母亲,我的启蒙老师 金 哲 / 242母亲的乐观豁达和她肚里的民间文学 邓加荣 / 245伤逝( 外一篇 ) 雷抒雁 / 254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 260还魂记 叶文玲 / 263从无字句处读母亲 王海靖 / 274祭母文 苏叔阳 / 287终于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 ( 外一篇 ) 陈祖芬 / 296在今夜的梦里,我要走向你 徐 刚 / 302儿女祭 姚蜀平 / 312望 王充闾 / 331母亲:永远的“铁姑娘” 何建明 / 342严母的慈爱 资华筠 / 347妈妈在山冈上 陈建功 / 350家事二题 高洪波 / 355母亲 肖复兴 / 361普通人的特别存在 王兆军 / 385犹如北方的土地 马丽华 / 395童话理想主义者 张抗抗 / 399勤劳的母亲 刘庆邦 / 416我的母亲熊治清 贝 奇 / 425母亲 刘醒龙 / 440乡下老人 周大新 / 443温故慈母恩 柳建伟 / 447想告诉母亲的事情 朱秀海 / 458母亲的忐忑 徐贵祥 / 463母亲和书 赵丽宏 / 475母亲的故事 ( 两则 ) 迟子建 / 478纪念我的母亲 范小青 / 483北风呼啸中的娘 蒋建伟 / 495母爱大于天 郑椰影 / 503我的两个母亲 戚 洁 / 508人世间最久远的风景 雷 玲 / 517妈妈,你要一直美下去 潘向黎 / 525盛开在冬天里的腊梅 郝敬堂 / 529母亲不会死 薛尔康 / 535母亲的辉煌 叶广芩 / 547 我们伟大的母亲(下册)目 录(下册)第三辑母爱 石 英 / 3 芳草萋萋 刘锡诚 / 10 致九十九岁的慈母 张守仁 / 17 大爱无边 舒 乙 / 25 刻骨铭心慈母恩 缪俊杰 / 29 母爱:天地间最圣洁的感情 叶廷芳 / 38 母亲的针线活 何西来 / 45 多年以前 雷 达 / 55 泪与火的怀念 张同吾 / 63 沉重的负债 王巨才 / 74 母亲的童谣 忽培元 / 79 慈母圣歌 贺茂之 / 83 母亲的歌 张曰凯 / 93 母亲 特·赛音巴雅尔 / 96 描绘我母亲 田珍颖 / 99 游子梦 韩瑞亭 / 114母亲安卧在高坡上 郑荣来 / 123哀哀母氏,生我劬劳 王学泰 / 135刚刚黎明,她就走了 胡玉龙 / 151为百岁母亲送行 李 祺 / 160母亲为我铲雪路,我为母亲骑三轮 梅 斌 / 168怀念母亲 韩作荣 / 179母亲:为了下一代的前途和自己内心的尊严 叶延滨 / 186母亲与鲜花 艾克拜尔·米吉提( 哈萨克族 )/ 197生命中的绿萝 葛笑政 / 200比我年轻的母亲 于 青 / 205母亲留给三峡的歌 叶 梅 / 212“堡垒户”的女儿 冯 艺 / 219母亲的温度 李爱社 / 227祝福母亲 张郁强 / 236苍茫深处 岳建一 / 258母亲是杨家人 章德宁 / 278母仪永在 李炳银 / 294我家有个小黄盆 肖立军 / 303待到霜花融化时 朱 竞 / 306伴着愧疚的思念 单三娅 / 316清明,我给母亲上坟 苏丽萍 / 323平凡中的伟大 张鉴娥 / 336伟大的饲养员 季红真 / 346一九六二:不一样的人和鼠 冯秋子 / 356母亲百年 何志云 / 374写给母亲的几封无法投递的信 金 涛 / 382我愿用生命中所有的时光换母亲不老 王慧艳 / 395我妈刘雯 吴 滨 / 403埋藏心底的记忆 朱铁志 / 407母亲并未远行 沈卫星 / 410对大树与沃土的感恩 孙丽华 / 423在老山战场上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王惠明 / 430母亲与那段岁月 毛素珍 / 436母亲在菏泽 王 玮 / 447我的孤独的母亲 高 迟 / 456母亲的眼睛 魏 平 / 467母亲 王夏子 / 471母亲的手艺 舒晋瑜 / 476挺立在唐山地震废墟上的坚强母亲 芳 华 / 479父母老去 彭 程 / 492母爱无边 马新朝 / 501我的母亲 孔祥敬 / 508 第四辑纺车 张拓燕( 台湾 )/ 515母亲,你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 叶维廉( 台湾 )/ 518清明雨 黄河浪( 香港 )/ 522母与子 慕 翼( 香港 )/ 525我不会踣跌异乡路 黄春安( 菲律宾 )/ 527我的脸好疼哦 刘培芳( 新加坡 )/ 530家书 邢济众( 新加坡 )/ 532亲情 于梨华( 美国 )/ 534被妈妈“遗弃” 了 董鼎山( 美国 )/ 536 第五辑父亲诗中的母亲 袁 鹰 / 543母亲的酒 李国文 / 551我的伟大的母亲 冯立三 / 554母亲播种过什么? 梁晓声 / 563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 后记 ) 冯立三 /567前言致冯立三 —— 《 我们伟大的母亲 》 代序立三兄:辛苦啦!与兄合编此集,特温暖事。如许多人热忱配合,纷纷赐稿,你我共同荣幸也!你在文章中必会感激再三,不复赘示。我一向认为,一个民族这样,肯定也与一个民族的母亲们怎样有关。于是我想到了老舍先生回忆母亲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在他记忆中,母亲生前没穿过一件好衣服,没吃过一顿好饭……想到了萧乾先生回忆母亲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 他领到第一份工资时,转身就去买了一听罐头,匆匆往家赶,因为母亲一直在病着。待他用勺将一颗罐头樱桃送到母亲唇边,母亲已咽不下那颗樱桃了……想到了季羡林先生回忆母亲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自己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回到家中时,母亲已入棺木。而他“恨不得一头撞死于棺旁,也随母亲去了……”他觉得,为了求学而竟没与母亲见上最后一面,是自己“永远的悔”。想到了朱德那一篇著名的 《 我的母亲 》……如果有人作一项统计,那么事实肯定是——几千年以来促进人类在各个方面进步的数不胜数的儿女,他 ( 她 ) 们的母亲绝大多数是平平凡凡的母亲。他 ( 她 ) 们身上的可敬品质,也往往与他 ( 她 ) 们的母亲对他 ( 她 ) 们的日常影响有关。这一事情体现在中国,尤其令人起敬意。因为在西方抚养儿女已不再是含辛茹苦之事时,中国的许多女性却是在饥寒交迫甚至贫病交加而且忍辱负重的情况之下,坚毅地做着母亲。人回忆、缅怀父母的文章,我看重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情感意义,这是普世的。二是折射过去时代特征的意义,这是认知价值。二者相结合,是好的回忆文章的饱满元素。立三兄,仅就呈现母爱的情感意义而言,若放眼世界来看,令读者唏嘘不止的好文章,比我们收在此集中的篇数多得多。若放眼全国来看,也还是要多出几倍。你我其实是在做一件从大海中掬一捧水般的事情。但通过此集中的一些文章,进一步唤起中国人对于中国母亲们的敬意;使对从前年代缺乏了解的当下青年,增加一点儿认知,怎么说都是必要的。除了含辛茹苦的中国母亲们,另一些中国母亲,也有特殊的可敬处——她们身为知识女性,注重对儿女们自幼的家庭文化启蒙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他们是中国母亲中缪斯型的母亲,并且我祈祷中国以后含辛茹苦的母亲少一些,不但本身是知识女性,也特别注重以新思想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新国民”的母亲多起来!立三兄,归根结底,我认为我们是编了一部感恩集——我们的每一位作者,通过回忆文章,表达了他 ( 她 ) 们对自己母亲的感恩;而他们所有人,通过这样一部集子,部分呈现了中国人对中国母亲们的感恩;而一部分中国人对中国母亲的感恩,多少也总能带出人类对母亲们的感恩情愫。同时,如我前边所说,我们也是编了一部回眸集——向以往的年代,怀着人们对母亲们的敬意深情望去;于是一些以往年代的特征,必会或多或少呈现在字里行间。而能达到以上两个初衷,你我作为编者,也就值得感到欣然了。向中国的母亲们致敬!向全人类的好母亲们致敬! 梁晓声二○一三年十二月四日敬呈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 我们伟大的母亲 》 后记 我与梁晓声兄以能编辑 《 我们伟大的母亲 》 一书而深感荣幸。我们向所有参与本书写作的作者表示感谢!我们为书中得以收入分处台湾、香港地区,以及菲律宾、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华人作家张拓燕、叶维廉、黄河浪、慕翼、黄春安、刘培芳、邢济众、於梨华、董鼎山等先生的文章而不期然形成整个中华民族的儿女一道讴歌整个中华民族的母亲的一个象征而备感欣慰!叶廷芳先生曾经洋洋洒洒论母亲和母爱,引经据典,文采斐然,情理兼得,令人赞叹,不妨视作本书之导言: 爱是人性间和动物性间最共通的情感。就人而论,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最坚韧的纽带,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情感体验。而在人类的各种类型的爱之中,一种最深沉、最恒久、最难以撼动的爱,莫过于母爱了!诚然,就强度而言,它固然不像异性间的情爱那样烈焰熊熊,但那种“爱得死去活来”的烈度毕竟难能持久,事实上多半均以破裂告终。而母爱则永远像泰山那样崇高而恒定。君不见多少志士仁人为真理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一旦与母爱相抵触,他不得不却步甚至退让。难怪伟大的反封建斗士如鲁迅,即使不承认母亲为他包办的婚姻,为了不伤害母亲的感情,宁愿默默吞下这个苦果,直至终身。另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文化人如胡适,也是在母爱与情爱之间宁愿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这两位中国现代顶级的知识精英都因为母爱而让生命经历着双重的悖谬性生存:在反封建的社会行为中“大呼猛进”着,让生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而在个人生活中却又残酷隐忍着,让封建的毒鞭抽打着自己的灵魂! ( 《 母爱, 天地间最圣洁的感情 》 )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性格特征。勤劳和仁慈是中华民族母亲的普遍优点。古代歌颂母亲的诗,最有名的是孟郊的 《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陈丹晨的 《 不能忘却 》、 刘锡诚的 《 芳草萋萋 》 可以看成这首伟大诗篇的现代散文诠释,或曰现代散文体“游子吟”。刘锡诚穿着山东母亲手制的山东人的土布衣裳踏进北京大学校园,当初曾经为自己的一身土气感到难堪,但此刻已经只剩下怀念与骄傲了。他毕竟穿着它们茹苦含辛读完北大,而且最终成了著名评论家和著名文化学者。他和当年被讽刺的那些“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农村学生完全不同,所以后来命运也不同。丹晨则是在尖锐的讽刺语境的烘托下,极力渲染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袄的“过分的奢侈”,以表达自己对于母亲刻骨铭心的感戴。 六十年代初,这个社会已经“革命”得很厉害了。三面红旗也已经举得很高很高了,但是,在男士的冬衣中,竟还能宽容穿中式对襟棉袄。母亲给我缝制了一件咖啡色绸面丝绵袄,穿在身上又轻又软又暖和。那个年代,全家收入又只有百十来块钱,六七口人,平时连一分钱都不敢乱花。所以,穿这样一件丝绵袄觉得是一种过分的奢侈,也就不大舍得常穿。母亲就又给我缝制了一件蓝布罩衫穿在外面,既保护了丝绵袄,又不致太显眼,但却把这件衣袄的美全消解了。这件丝绵袄陪着我度过五六个革命风云突变的年头,一直穿到褴褛破碎,絮棉尽露,也还不忍丢弃。 社会经济发展了,手工制衣要算是一种民族工艺了。无论城乡,已经没有母亲为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也没有远游的儿子愿穿母亲手工缝制的衣裳这样的情景了。有些生活的形式可以依据审美和方便的原则不断调整,原来融涵其中的至情至意,不能轻易抛弃。丹晨与锡诚的散文,可能要算是关于游子吟颂母亲的慈爱的诗文中最后的绝唱了!仅仅从形式上失去这样的象征物,我们会代之以另外的象征物,如果从内心深处,我们视母亲的关爱为无足轻重,而从心中就不存念想,那就是我们的悲哀了。丹晨、锡诚用新的、散文的“游子吟”接续古代孟郊的诗歌的“游子吟”,用以激发我们对母亲的思念、感恩之情,我们应该感激他们。如我,就忽然忆及我的母亲于1943年从山东昌乐离开我之后,与父亲漂泊东北多年,每年要在我的生日前夕,为我做一双新鞋,年年以新换旧。我于1950年从昌乐来京与他们团聚,母亲送我的“见面礼”就是一双崭新的山东的有千针百纳之底,有涂抹桐油的鞋帮鞋面,结实无比,可以踢死狗的“杠子头”布鞋。我写纪念母亲的散文时,这件事已忘诸脑后,此刻才引发联想,豁然想起,能不感谢二位仁兄!刘庆邦的 《 勤劳的母亲 》 侧重描写母亲的勤劳。但不是一般的写操劳,是写劳动之于母亲乃天性般、本性般,自然的、自觉的、自得其乐的、须臾不可分离的生存需要。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关系,在这里不是分离的、对立的、沉重的,而是一体的、和谐的、幸福的。劳动对象同时成了审美对象。这里显示出劳动的主人的某种自由状态。我想,这既是庆邦对母亲当时的生存状态的生动描写,也表现着庆邦对人类劳动的理想状态及其本质的某种深刻理解。我们在母亲身上看到的,正是马克思当年关于在未来社会,劳动将不再作为人的谋生手段而变成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的伟大预言之实现过程。冯秋子的 《 1962: 不一样的人和鼠 》,描写的是困难时期的内蒙草原上人与鼠之间的争粮大战。描写饥饿与饥饿威胁下母亲拯救全家的非凡功绩。惨烈的人鼠争粮与是非颠倒的残酷社会斗争遥相呼应,可以看出秋子的艺术匠心。何建明的 《 永远的铁姑娘 》,歌颂了大寨郭凤莲般的母亲的“铁姑娘”风采。学大寨作为一场运动,已成过眼烟云,但这不意味着大寨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样不值一哂。在抛弃大寨的极“左”的和形而上学的政治遗产的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由母亲代表的充满集体主义和乐观主义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一劳动遗产,民族精神遗产,我们以为是正确的。母亲淳朴、勤劳的形象,真实、生动、刚健质朴,是正面意义而不是讽刺意义上的劳动人民的“铁姑娘”形象。我们的母亲就重视教育而言,可能比别的民族的母亲更有眼光,更有毅力。有时环境其实是不利于教育的,甚至完全不具备现代教育的条件。但正因为如此,母亲的形象才显得愈崇高。阎纲的 《 不, 我只有一个娘 》,写到母亲对自己的一次严厉的责罚。这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真正的母亲方式的责罚。写得翻江倒海,轰轰烈烈,令人想起 《 红楼梦 》 中贾政对于贾宝玉的严厉惩戒。真个挽狂澜于既倒,真个教育需从儿童抓起。这场责罚,决定了阎纲未来的人生走向。阎纲经受过母亲的从动机到效果都是爱的责罚,也经历过以母亲的名义强加给他的精神痛苦和肉体折磨。两相比较,他痛感为极“左”路线张目的“娘打儿子论”之不能成立。他除了自己的母亲以外不承认自己还有别的娘,除了认可并感激母亲饱含激励和希望的教育以外,不承认任何冒充母亲的名义对他实施打击和压制的合法性,言之有理。生活经验教训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因为轻信陌生人而带来麻烦和苦恼的教训,当下俯拾即是,因此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先例有元代大戏剧家创作的杂剧 《 窦娥冤 》。刘心武先生说话了: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显然,这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对人的态度,一种是利己的,世俗的,不平等的,不信任的;一种是利他的,宗教的,平等的,信任的。心武描写母亲,别的一概不写,他要写发生在母亲身上的新变化,要写母亲心中的宗教情怀、宗教人道主义。文章短小精悍,情节有隐有显,文笔如散文诗。心武没有夸张地处理母亲的真实故事;母亲的感化活动,有神奇的效果,但不是一蹴而就。这是生活的真实,也契合时代的进步以及局限。母亲的形象温暖而富于新意,恰如一股清风。宗教在中国的重新复活,不过十年时间。宗教情怀见诸文学,刘心武如果不是肇始者,也一定厕身于先行者的行列当中。首先显示宗教情怀的是母亲,首先描写母亲的宗教情怀的是作家,这有象征意义。文学的理想主义或许与宗教的利他主义天然相通。我们伟大的母亲的队伍中应该有具有宗教情怀的母亲的位置。 ( 刘心武 《 跟陌生人说话 》 )书中的母亲形象,社会历史内涵最为丰富的是那些具有历史沧桑感的母亲形象。吴祖光、从维熙笔下的母亲是救苦救难的象征。亲人在监,生活拮据,动辄见尤,苦难深重,之所以还要坚强地活下去,完全不是因为个体的生之留恋,而是因为无辜受辱的儿子尚在生死未卜之际;儿子的儿子嗷嗷待哺,尚需老人扶养这种现实的,紧迫的,重大的,生死攸关的,不可推脱的,必须履行的母亲之职责在召唤她,激励她,锤炼她,升华她,生活逼迫她独撑危局,她也果然胜任独撑危局,她甚至乐于独撑危局,骄傲于曾经独撑危局 ——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如果不用伟大来评价,该怎样评价!陆文夫称祖光的母亲为“补天的女娲”,确是不刊之论。不到天漏之时,你不能认识女娲的义勇、智慧、牺牲精神和她的伟大的再造的力量!吴祖光的散文竟然以 《 请母亲饶恕我 》 为题。吴祖光何罪之有?当年在国统区他是最早出版毛泽东诗歌 《 沁园春·雪 》 的人;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吴祖光舍弃香港令人羡慕的导演职业和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动员父亲把家中收藏的几百件价值连城的“一级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他是个天才剧作家,创作于重庆的话剧 《 风雪夜归人 》 一经演出即成经典,创作的京剧 《 闯江湖 》 《 三打陶三春 》《 凤求凰 》 等,成为中国戏剧文学的瑰宝 ( “吴祖光的剧作文笔优美,思想新颖,人物生动,意境高远,充满了智慧和诗情,浸透了真纯的情感和人道精神。”—— 杜高 《 生命在我 》 );他与民间艺人出身的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在文艺界传为佳话;不幸蒙冤,逆来顺受,何敢心存不满,妄议是非!他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母亲饶恕,需要祈求母亲饶恕的,另有其人。“请母亲饶恕我”是个杂文式题目,意蕴深刻,言在此而意在彼。从维熙的散文名曰 《 母亲的 “马拉松” 》。何以如此命名?是母亲为儿子承受的苦难太深重了,路途太漫长了,经受苦难的忍耐力太强大了。维熙是当代描写知识分子历史苦难的圣手。他散文中的母亲的伟大,简直可以说是由苦难堆垒而成。维熙与张沪夫妻双双蒙难劳改,劳动强度之大,非人力所能承担,又不让吃饱,徒刑遥遥无期。因写作而蒙罪,或有前例,但判刑如此之重,举世无双,何况罹难于无罪,乃至功当罪罚,又该怎么说!于是我们看到了两幅交相辉映的受难者图景:劳改中的从维熙夫妇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苦役犯形象;蜷缩在大杂院一隅的母亲和孩子凄风苦雨,孤苦无依的贱民形象。母亲的爱与由此激发的责任心是一股雄伟的力量,它使我们的母亲能忍他人之不能忍,成他人之不能成,勇敢无比,聪明无比,无所不能,无往不胜!母亲的伟大不是来于帝王恩赐的凤冠霞帔所显示的王侯将相的特殊社会地位;是从母亲善良仁慈的生命中滋生锤炼出的一种超凡的品质和如同叶维廉先生所说“最根深的力量”! ( 《 母亲, 你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 》 )母亲身上的沧桑感,所显示的不但是苦难,也是仁慈。它不但是控诉,也是讴歌!当代描写母亲的散文可以达到“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这种辉煌的高度,主要原因在于触及社会矛盾,在于如实描写经得起炼狱的考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母亲形象。母亲身上的沧桑感,构成母亲形象的某种悲剧意味。母亲正义、仁慈、勇敢、坚毅的形象与极“左”暴政的反差实在太大了。伟大的母亲形象与临难不苟的儿子的英雄形象,交相辉映,那情景,格外动人。芳华的 《 挺立在唐山地震废墟上的坚强母亲 》 中的母亲,与祖光、维熙的母亲与极“左”政治相对立的形象不同,她所对立、抵抗、战胜的残暴力量是震惊世界的中国唐山大地震。文章再次复活了我们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痛苦的历史记忆,下述景象是母亲于地震发生后由唐山赶赴丰南挽救父母及众姐妹的路上所见惨状之一角: 哪儿有路啊!到处都是废墟,只能在废墟中穿行。身边到处是喊声和哭声,路上摆的都是刚刚抬出来的尸体。出了市区,很奇怪,那马路都是软的,地一走就颤。到处都是裂缝,有的裂缝里还夹着陷下去的拖拉机。路边的水沟里填满了从地下翻上来的沙子,路上也都是沙子和水。 姥姥、姥爷死于地震,留下二姨、三姨、四姨、五姨,哭作一团。母亲把她们接到唐山自己家中,代替父母行使抚养之责,直到她们长大,结婚,终于可以自立。其间母亲所历艰辛,一言难尽。为了养活一大家人,母亲成了唐山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母亲由此走上致富之路后,带动一条街成了唐山以至秦皇岛都闻名的果品批发零售一条街。货栈原来是她承包的,事业做大后,她把股份分给职工,人人成了股东。三次修改承包合同,每次都是为了扩大集体利益。货栈上下,交相称誉:“想不到一个女人有如此的胸怀,男人都自愧不如啊!”母亲教育子女说: “人活着,真的不能只是为了自己。不错,如果是我个人承包,这些年咱们家可以挣很多钱。可是只是你自己挣得多,大家的心会和你离得远啊!挣得越多离得越远。人活着就要过个人气儿,别人都对你敬而远之,还有什么意思啊!大家日子都过好了,大家都高兴了,这不更好吗?再说了,大家都是在地震中互相帮衬着过来的,现在我帮别人也是应该的。做人就得做让人敬重的人。” 邓小平有一句名言:“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令我们备感惊叹的,是它居然首先落实在地震后百废待兴的唐山;居然首先落实在地震废墟上巍然挺立的我们的唐山母亲的奋斗之中!文章曾经述及四姐妹收看 《 大姐 》 这部电视剧的细节:“每天都有,边看边哭:咱们不就是有这样一个大姐吗?包公有个嫂娘,我们有个姐娘啊!……”传统戏曲中包公的一声“嫂娘”,已成经典,芳华笔下的一声“姐娘”,或许也可作为经典看待的吧?伦理的经典形式常常取之于艺术的形式,而艺术的经典则必定滥觞于生活,此乃适例。我在读稿时曾在芳华文章之后记下我的如下感想:一个经得起灾难的民族,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经得起灾难的母亲,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经过灾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经得起灾难和经得起胜利一样,都是伟大的品质。芳华以为说的好,移做其文结尾。对母亲性格的文化分析开辟了母亲形象刻画的新境界。王兆军笔下的母亲,着重的是文化解剖,他写母亲以及其他家人,在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的传统保守主义,和在改革开放到来之后思想和生活弃旧图新的艰难。旧的生活方式和旧的生活观念中存在着可以保存的伦理道德的和谐与美,新的生活方式中存在着某种非道德的庸俗、自私和冷酷。不过,兆军所向往的旧时代的农村田园风光,复活于自己的农村生活中,这确实增加了他们抉择的难度。曾经消失的合作化和公社化运动中的某些遗迹,今日又幽灵般悄然重现于农村,这使原来单纯明净的生活,变得五光十色。但这有可能只是新旧交替时期一种暂时的现象。母亲对兆军当作家给她带来的荣誉感到自豪,但同时对当作家容易“因言罹难”而备感忧虑。这种描写不但使母亲的形象带有新时代的色彩,也使整部作品显得更加厚重,更具兆军悲喜剧杂糅的风格。母亲之所以是母亲,是因为她对子女的爱是先由天生遗传,后经社会文化熏陶而成的一种伦理之爱中最高形态的爱。它是本能的,也是社会性的,最强烈,也最持久,是任何其他形态的爱所不能比拟的,不可替代的。中国自古讲孝道,孝亲观念至高至圣。这种观念长期受社会道德礼仪、习俗、法律之保护与培育,代代相传,激励母亲自身向着母爱的更高程度飞升,以至达到本能般自觉的神圣之地。这从另一侧面证明了母爱并不是一种完全封闭的、自足的,与社会人群无涉的纯粹家族性、血统性的狭隘之爱。迟浩田的散文 《 怀念母亲 》, 陈昌本的散文 《 母亲的期盼 》, 布赫的散文 《 我永远怀念的额吉云亭 》, 李茹的散文 《 十二岁, 母亲送我走上革命路 》,分别记述了他们在小小年纪即被父母送上革命道路的经历。十二岁,在今天还只是个不懂世事的孩子,但李茹们已经如古代的花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了。那真是个义勇当先的时代,激情燃烧的岁月!迟浩田细致地描写了一个“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场面: 吃饭过后,妈妈执意要给我洗脚。我理解妈妈的心思,顺从地按妈妈的意思,坐到了一把高椅上。我正在准备脱掉鞋袜,老人执意不肯,她把我的两只脚全揽在怀里,放在膝盖上细心地帮我脱鞋、脱袜,挽起裤角,也就在那一刻,妈妈看到了我腿上的累累伤痕。妈妈吃惊地叫了一声,赶忙又抱紧了我的双腿,把裤筒挽了又挽,一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在疤痕处抚摸着、停留着、颤颤巍巍的。我感到有水滴掉到了我的双腿上,凉凉的,又重重的。我听到了妈妈极力控制又难以抑制的抽咽声,妈妈哭了,苍老而又瘦弱的肩头剧烈抖动着,银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凌乱。 《 三国演义 》 中,有濡须口之战,周泰冒死救主与孙权战后感激周泰救护之功的经典场面: 权亲自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曰:“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言罢,令周泰解衣与众将观之: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孙权手指其痕,一一问之。周泰具言战斗被伤之状。一处伤令吃一觥酒。是日,周泰大醉。权以青罗伞赐之,令出入张盖,以为显耀。 这个场面,被人激赏,认为这是过去时代明君、良将之间君臣之义的诗意表达。迟浩田将军此处所写,成为表达当今时代慈母、孝子之间的母子之情的精彩篇章,同是一个瞬间,同是一个动作,写得同样细腻,同样有层次,同样有色彩,同样感人。通过战争描写人物关系,人物性格,诚属战争文学的正道,浩田将军,能文能武,真儒将也!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者的母亲的痛苦,我们无法想象。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牺牲的千千万万烈士。我们在这里,愿意借此机会,向那些英勇的牺牲者们的千千万万伟大的母亲表示崇高的敬意!书中表现我们的母亲养育我们成人、成才的动人事迹,比比皆是。在注重教育方面,我们的母亲可以和以色列人的母亲,日耳曼人的母亲比美。沈卫星的散文 《 母亲并未远行 》,写到他的身为乡村小学教员的母亲,当年居无定所,教无定校,被人调来调去,以致可怜的小卫星,辗转八九个学校才勉强把小学读完!他不是在颂扬自己的艰难求学,而是在歌颂母亲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绝不耽误孩子上学的恒心和毅力。如果当年母亲稍有疏忽,必定耽误卫星的锦绣前程。岳建一的散文 《 苍茫深处 》,写到他的母亲在他上山下乡的年代,几乎每周一信,向他施以最及时、最重要、最全面、最有效的教育的故事。“锦囊妙计”的典故,我们是熟悉的,那是在神化诸葛亮的智慧,这里却是在讴歌母亲的深心、远见、才干和智慧所构成的伟大的爱。一周一信,一年五十二周,建一在黑龙江建设兵团插队五年,那也是二百六十封了。它涉及品行教育、道德自律、思想引领、方法指导和各种为日后大学考试所需要的各种科目的知识。如果这二百六十封信不曾失落,该有结集出版的价值 —— 这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最宝贵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史诗吗?陈建功在散文 《 妈妈在山冈上 》 描写过一次母亲的教育: 我告诉妈妈,我错了,我不该跟他们比这些。“那你觉得怎么想才是对?”“比读书,比学习。”我说。妈妈笑了,说:“这当然不坏。不过,慢慢你就明白了,读书、学习也不是怄气的事,干吗老想着‘比’?你得学会把读书、学习、思考、创造,都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我这话你大概理解不了,以后再说吧!” 建功朴素、自然、本真、不虚浮、不矫情的人生态度,是母亲教育的结果,建功最终成为当代著名作家,对上不谀,对下不傲,口碑甚好,都不是偶然的。莫言的文章 《 母亲 》 中,把自己的母亲称为“光辉的榜样”。莫言特别强调母亲“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崇敬与感恩之心溢于言表。莫言在描写自己的母亲的文章中,巧妙纳进一位战乱中的贝鲁特母亲的高大形象,显示了中国作家的世界目光,他没有那种“未庄式”“阿Q式”的浅薄、狭隘,唯我独尊。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人不但要有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的勇气和毅力,而且要“有尊严地活着”。一个作家向何处寻找精神力量,把什么当作文学的灵魂,当作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这是个大问题,莫言在文章中曾以饥饿为例,坦陈自己的人生体验: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莫言谈的其实是他的创作的人民性、民主性、人性深度、社会批判深度的问题。忠实于生活,忠实于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这是莫言的文学成功之道与莫言时遇攻讦而终于不能被排斥的根本原因。以伟大的母亲和人民做基本的参照系,创作源泉和艺术想象的基础,将使我们的文学走向崇高。凡此,对其他作家均具昭示性。冯艺的散文 《 “堡垒户”的女儿 》,歌咏的是一位革命母亲。文章叙述了母亲的革命故事,同时也写出了革命老妈妈在今天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母亲对那位“新老干部局长”的颟顸无礼之激动与愤怒,触及了当前普遍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的作家确有见识,他说: “妈,你别生气,现在不了解国家历史的人多着呢,中国真正的历史在哪里,你孙女这一辈都不懂了。”我理解母亲的激动与愤怒。母亲这辈子吃尽苦头,而今人文坍塌的现实与她憧憬和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甚至她那代人恪守的行为准则相距太远太远,她也与许多革命老妈妈一样,不能指责社会与他人,只能常常拿些鸡毛蒜皮折腾她们的子孙,以发泄心中郁结。这真是时代的又一悲凉。 冯艺用词尖锐,下笔沉重。社会的精神滑落,其严重性或许并不在于当代青年不同程度的背离前辈的人生规范,而在于“她也与许多革命老妈妈一样,不能指责社会与他人,只能常常拿些鸡毛蒜皮折腾她们的子孙,以发泄心中郁结。”连“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老一辈都没人在意,何况普通百姓!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十年浩劫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倒行逆施但又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她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她手下的小喽啰们曾两次窜到我的故乡,处心积虑把我“打”成地主,他们那种狗仗人势、穷凶极恶的教师爷架子,并没有能吓倒我的乡亲。我小时候的一位伙伴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如果让整个官庄来诉苦的话,季羡林家是第一家!”这一句话并没有夸大,它说的是实情。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三个兄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最小的一叔送了人。我父亲和九叔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到别人家的枣林地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兄弟俩被迫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此时他们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于是我父亲就回到了故乡,说是农民,但又无田可耕。又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从济南有时寄点儿钱回家,让父亲赖以生活。不知怎么一来,竟然寻 ( 读若xin ) 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北京大学的那位“老佛爷”要“打”成“地主”的人,也就是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就有这样一位母亲。后来我听说,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情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个谜恐怕要成为永恒的谜了。不管怎样,我们家又恢复到从前那种穷困的情况。后来听人说,我们家那时只有半亩多地。这半亩多地是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一家三口人就靠这半亩多地生活。城里的九叔当然还会给点儿接济,然而像中湖北水灾奖那样的事儿,一辈子有一次就不算少了,九叔也没有多少钱接济他的哥哥了。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 ( 指麦子面 ) 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 ( 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 ) 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儿谈“红”色变了。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他们这一支是有钱有地的。虽然举人死了,但家境依然很好。我这一位大奶奶仍然健在。她的亲孙子早亡,所以把全部的钟爱都倾注到我身上来。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中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 ( 我们家住在村外 ) 。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么麦子可收。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 ——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儿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绝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大姑对我特别照顾,我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麦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 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儿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至于肉类,吃的回忆似乎是一片空白。我姥娘家隔壁是一家卖煮牛肉的作坊,给农民劳苦耕耘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到了老年,耕不动了,几个农民便以极其低的价钱买来,用极其野蛮的办法杀死,把肉煮烂,然后卖掉。老牛肉难煮,实在没有办法,农民就在肉锅里小便一通,这样肉就好烂了。农民心肠好,有了这种情况,就昭告四邻:“今天的肉你们别买!”姥娘家穷,虽然极其疼爱我这个外孙,也只能用土罐子,花几个制钱,装一罐子牛肉汤,聊胜于无。记得有一次,罐子里多了一块牛肚子,这就成了我的专利。我舍不得一气吃掉,就用生了锈的小铁刀,一块一块地割着吃,慢慢地吃。这一块牛肚真可以同月饼媲美了。“白的”、月饼和牛肚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庄外的草和庄稼都长起来了。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擗高粱叶。擗高粱叶,田主不但不禁止,而且还欢迎;因为叶子一擗,通风情况就能改进,高粱长得就能更好,粮食打得就能更多。草和高粱叶都是喂牛用的。我们家穷,从来没有养过牛。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这个不到三块豆腐干高的孩子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家的大门,我心里有所恃而不恐,把草放在牛圈里,赖着不走,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不会被二大娘“卷” ( 我们那里的土话,意思是“骂” )出来。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妈妈,稻子熟了袁隆平一个人和一场科学的美丽长跑,一粒种子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田园实验室,一个民族对人类最温暖的问候……一场献给袁隆平和首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的晚会“ 为了大地的丰收”在长沙举行。首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在长沙召开之际,也正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八十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发来贺信,祝贺袁隆平八十岁生日快乐。观场,一段朗诵 《 妈妈,稻子熟了 》 表达了袁隆平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与内疚,而这封饱含深情的“信”也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人们热泪盈眶,用热烈的掌声感激着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所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本来是想一个人静静地陪您说会儿话,安江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天这么热,他们还一直陪着,谢谢他们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五十七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七十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儿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的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的幼年时种下!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二十一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