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乡亲哪里去了》对中国农村巨大变迁与进程中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当下农民生存生活的真实,作了深刻、立体、痛切的抒写。它以强烈的现场感、丰富多样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极为个性化的视角,彰显出对弱势群体巨大的悲悯与对社会的批判精神。这是一部惊人的当代乡土生存的史诗性的作品。 作者简介: 刘鸿伏,湖南人,1963年出生于安化县小淹镇。当代作家、古文化学者、收藏鉴赏家、书法家。已在海内外出版文学著作及古代文化文物专著34部。 目录: 自序/1 父老乡亲哪里去了/3 每个人都会消失/9 父亲与菜园/20 大田记忆/31 割苇的少年/48 雨天三匠/62 村桥简史/69 一天/75 出家者/82 陷落的村庄/91 迁坟/104 秘账/112 种谷记/120 尘肺病人/126自序/1 父老乡亲哪里去了/3 每个人都会消失/9 父亲与菜园/20 大田记忆/31 割苇的少年/48 雨天三匠/62 村桥简史/69 一天/75 出家者/82 陷落的村庄/91 迁坟/104 秘账/112 种谷记/120 尘肺病人/126 孩子和他的岛/134 偷情与毒药/146 火/151 阿牛的工伤/160 活在城市下面/165 擦鞋/172 绝响/179 露水/192 打扫红尘/211 乡间“行为艺术家”/216 穿衣人/224 脚猪郎/232 前言自序 这或许不能算一本完整的书。 从文体上说,它只能勉强划入散文范畴,而书中的一些篇章,却远远跨越了文体的界定;从篇幅上说,它只用了原书稿的三分之二,许多篇目都未能收入书中。我在写作此书时,头脑里翻滚着无数问题与念想,一口气把它们写了下来,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但限于出版篇幅的统一规划,不得不割爱。从内容上说,这本书也不是完整的,原书稿中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都有所舍弃,有些话题是敏感的。 但这本书还是出来了,虽然在我的眼里,它有着不完整,却是我所有出版的书中最令我上心、也最为特别的书。自序 这或许不能算一本完整的书。 从文体上说,它只能勉强划入散文范畴,而书中的一些篇章,却远远跨越了文体的界定;从篇幅上说,它只用了原书稿的三分之二,许多篇目都未能收入书中。我在写作此书时,头脑里翻滚着无数问题与念想,一口气把它们写了下来,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但限于出版篇幅的统一规划,不得不割爱。从内容上说,这本书也不是完整的,原书稿中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都有所舍弃,有些话题是敏感的。 但这本书还是出来了,虽然在我的眼里,它有着不完整,却是我所有出版的书中最令我上心、也最为特别的书。 这是一本最令我上心的书。许多年前我就有了写作它的冲动,但一直压着没有动笔。我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一次次走进乡村,甚至以扶贫队长的名义较长时间地进驻在农家,去直面当代乡土生存问题,一点一滴感受乡土的裂变、苦难、矛盾与冲突,透过田园平静的表象,去触摸它内在的心跳与脉动,谛听它真实的声音。在当代乡村发生的大事件、大变局,以及有关它的一些细枝末节,无时无地不在震撼我的心灵,而我的情感则毫无保留地自然而然地倾向广大乡村弱势群体这一边。我的心里鼓涌着一种巨大的悲悯与苍凉,一种无奈与无助。我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出身贫寒苦难的农家,对他们的生存与诉求,感同身受。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我决定用纯文学的表达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写作,也许,这种选择会让这本书失去许多“轰动效应”,但它的内涵却会更加丰厚含蓄,文字更具有张力。 我一直认为,文学的意象创造如同绘画,画外之意或文外之意,才是最值得读者回味与体悟的。这本书来自当代乡村,关注的重心自然是我的父老乡亲和那片正在裂变中的广袤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这片土地充满着爱恨情仇、生老病死与喜怒哀乐,沧桑百劫,问题重重,却依然活力充盈。本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我所亲历亲见,其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我要表达的,却是苦难中的诗意,或透过诗意解剖出来的苦难。三农问题或许永远是这个民族最核心、也最应该予以切实关注的问题,民生不仅仅只是一个繁复的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已。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稳定,占人口最大比例的乡村人口的生存、生活状态是一面镜子,乡村的问题、冲突与矛盾,则是另一面镜子。 这是一本特别的书。首先,它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是一个特例。我的写作涉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以及古代文物文化等范畴,唯独这次是集中一本书的篇幅专门来写当代乡村问题,而这种尝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与难度。其次,在当代散文作家中,还没有人做过这种尝试。因做这种尝试,需要有对于目前乡村透彻的解读,还原它的本质,更需要思考与勇气。 一本不算完整的书,却让我经历了一次最令我震撼的写作过程——从灵魂的到情感的。即便在冬天,也会让人大汗淋漓。 是为序。 这本书里呈现的是当下中国农村的原生态。但不同于一般反映“三农”问题的纪实之作,当然更不是看惯了的田园牧歌。我读其中一篇篇所写的父老兄弟和姐妹们,恍如读鲁迅的《故乡》,一样逼人的苍凉之感,仿佛闰土又回到眼前,然而,今天作者的故乡已经不是九十年前鲁迅的故乡,今天作者故乡的父老兄弟,也不是当年的闰土了。我要祝福他们,但我感到了空洞的祝福的无力。 ——著名作家、杂文家、诗人邵燕祥 我和作者都在资水流域长大。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普普通通的父老乡亲,生如芥尘之微,死与草木同腐。用笔墨记录这些小人物的生存与情感状态,是这土地上长大的读书人一种责任。而当那些曾经生气勃勃的村子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大潮中日渐枯萎,“父老乡亲哪去了”近似一种天问。若能解答好这一天问,我以为就能解决中国农村和农民之出路的宏大命题。 ——知名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家十年砍柴 这本书里呈现的是当下中国农村的原生态。但不同于一般反映“三农”问题的纪实之作,当然更不是看惯了的田园牧歌。我读其中一篇篇所写的父老兄弟和姐妹们,恍如读鲁迅的《故乡》,一样逼人的苍凉之感,仿佛闰土又回到眼前,然而,今天作者的故乡已经不是九十年前鲁迅的故乡,今天作者故乡的父老兄弟,也不是当年的闰土了。我要祝福他们,但我感到了空洞的祝福的无力。 ——著名作家、杂文家、诗人 邵燕祥 我和作者都在资水流域长大。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普普通通的父老乡亲,生如芥尘之微,死与草木同腐。用笔墨记录这些小人物的生存与情感状态,是这土地上长大的读书人一种责任。而当那些曾经生气勃勃的村子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大潮中日渐枯萎,“父老乡亲哪去了”近似一种天问。若能解答好这一天问,我以为就能解决中国农村和农民之出路的宏大命题。 ——知名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家 十年砍柴 “村庄上空已不再有悠悠的雁阵,村庄就像一部古旧的农书塞在山缝里,只有岁月的风在无声地翻弄。”这是作家刘鸿伏对当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形象的描述。村庄里的父老乡亲不见了,他们去了城市,去了异乡,但乡愁留在了他们心里。作家在他的文章里向我们提供了解读乡愁的密码。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党国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