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


作者:林清玄     整理日期:2015-03-08 12:26:24

“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由生命的苦恼走入佛门是很好的,但闻法欢喜走入佛门,不是更好吗?在痛苦中求悟是很好的,但以喜悦的心求悟不是更好吗?以厌离世间的心走向净土是很好的,但以欢喜净土的心走向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
  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九部,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滋润,从“相逢一笑”走向“喜无量心”的世界,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走向净土。
  “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八岁立志成为作家,十七岁正式发表作品;三十岁前获遍台湾各项文学大奖;
   三十二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
   四十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同时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掀起学佛热潮;
   四十五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当年录音磁带总销量达三百二十多万盘,被称为有声书的经典;
   五十岁完成《茶言观色》、《茶味禅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选为青少年最佳读本;五十二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中学生优秀读物。
   三十多年来,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作品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海内外誉为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之一。目录:
  第一卷波罗蜜
  莲花汤匙
  小米
  一个茶壶一个杯
  轮回之香
  无怨的风
  总有群星在天上
  姑婆叶随想
  时代之风
  铁卷门沉思
  阿火叔与财旺伯仔
  静静的鸢尾花
  玻璃心
  莲子面包与油焖香菇
  呼山不来去就山第一卷 波罗蜜
  莲花汤匙
  小米
  一个茶壶一个杯
  轮回之香
  无怨的风
  总有群星在天上
  姑婆叶随想
  时代之风
  铁卷门沉思
  阿火叔与财旺伯仔
  静静的鸢尾花
  玻璃心
  莲子面包与油焖香菇
  呼山不来去就山
  不受人惑
  新美学主义
  竖琴和法国号
  巴黎也有三重埔
  最好的幻梦第二卷 曼陀罗
  柔软的耕耘
  蓝天的背景
  向前的姿势
  孩子,是我的禅师
  悲欣交集
  摩顶松
  琉璃王的悲歌
  无涯歌
  还魂与再生
  飞龙在天
  选猫头鹰做国王
  季节之韵
  花季与花祭
  愿生彼国
  苏东坡与禅清玄先生著作致庆:文如流水,语似冬阳!        ——星云大师林先生的书不用我的推荐也一定会非常好销的。        ——南怀瑾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        ——余秋雨我读了很多林老师的作品,我懂得了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于丹
  林老师是我非常尊重的前辈,《菩提十书》是林老师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我郑重推荐给所有的朋友。        ——张德芬林清玄出版过一百多本书,曾创造连续3年台湾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林清玄说:“我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我的散文都围绕这个主题,但是我深知人生的不完美,所以才不断努力。有人说我的文章酸腐或苍白,我不会太介意,我知道我自己的创作是饱满的,无论情感还是行文。”几十年来,林清玄笔耕不辍,仍然坚持每天早晨写3000字,每月给年轻人演讲,是值得学习的文化楷模。
  ——《新京报》林清玄坦言:“从人生底层出发最后成功的人,他们有五种共同的特质、共同的特色。这些特色就是穷人的宝藏。它们分别是:每一餐都吃得下、每一晚都睡得着、随时笑得出来、处处无家处处家、不害怕生命的转弯。”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林清玄的文学高峰。
                                                                ——《南方日报》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林清玄不仅是一位作家,他的境遇也比较特殊,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独特的体会、感悟。
  ——《北京青年报》现在的林清玄,写作、读书、与家人散步、教孩子泡茶,偶尔出来演讲,他是一个称职的讲演者,轻松,幽默,一些道理放在他自己人生的小故事里面,总会给人带去启发。
  ——《成都日报》现在的人们有时太过于急躁,只顾追求眼前的名利,其实仔细想一想,同样的时间,与其读浅薄的书,不如花时间在一些有内涵的书上,林清玄的书值得一读。
  ——《燕赵晚报》林清玄的文字清新自然,有着较多的普通人的浪漫情怀在里面。平易中得到感动和感染。他能把自己对美学的认知和佛教哲学相结合,然后在散文创作中游刃有余地发挥。借助禅宗的顿悟、空灵,阐述人生的价值,开掘生命的意义。
                                                               ——《甘肃日报》从容正是林清玄所始终秉持的人生态度。他有一种观点:人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为了追求自身的价值,不得不去过一种匆忙的生活,然而当你的生活完全被紧急的事物所占据,那你的人生就没有了价值。
  ——《上海青年报》 朋友好意的拿三卷影片来借我看,是近两年来非常受瞩目的电影《悲情城市》、《菊豆》、《滚滚红尘》。朋友是学生时代一起学电影的好友。我们时常带着几个馒头到电影院去赶场,也都有过柏电影的少年志愿,后来因为时空因缘,使我们离开了电影。
     “你常常说中国人拍不出什么好电影,你看看这来自三个不同地区的电影,会发现中国人还是可以拍电影的。”朋友说。
     我抽空看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大陆导演张艺谋的《菊豆》、香港导演严浩的《滚滚红尘》,因为是连着看的,感触特别深刻。他们同时都具有鲜明的历史与地理背景,但描述的却是人共同的情感。这些不同类型的情感里都有着悲情之美,情到深处,令人流下同情之泪。
     看完了,我同意朋友的观点:“是的,咱们中国人还是可以拍好电影的呀!”
     好电影虽有不同的定义,如果把定义放在感动人心、流畅无碍,有风格、有结构之美,有深切的人文思想与人道关怀,这三部电影无疑的都在水准之上。
     三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国导演,似乎都共同选择了抒情的音乐、开阔的大远景,以及缓慢推展的情节基调。这让我们有了更深的叹息。叹息的是,在中国的大背景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悲情的故事呢?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悲剧。
     这使我想起一个宿命的观点:中国人是不是悲剧的民族呢?关于这一点,有一次和柏杨先生聊天,他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是受了诅咒的民族!”我的看法虽没有这么强烈,但在听中国音乐时,却又不能不深思。
     中国的乐器可能是世界上最能悲哀的乐器。我每次听到洞箫、二胡、南胡、琵琶所演奏的音乐都有掩不住的悲意,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如泣如诉。即使像古筝、扬琴在本质上或没有那样悲伤,也是叮叮当当,引人忧伤。
     这种在乐器中表现的悲哀之情,时常引起我的迷思,或许是中国人太苦难了,不知道如何用欢喜的音乐来表达情感,或许是我们中国人觉得只有悲哀的曲式才有深刻的寓意。当然,中国音乐也偶有欢乐的序曲,像北管的急管繁弦,像节庆的锣鼓大阵,只是太嘈杂了,在过去的时候往往留下更凄涂的冷意。
     由于音乐里的冷调子,有一位拉南胡的朋友告诉我,从前如果是在夜里拉琴——弹昆琶、吹洞箫也是一样,结束的时候总要拉一曲送鬼曲。原因是,国乐里忧伤的曲子,总会使数十里外的鬼魂寻着乐音来聆听,并追思悲哀的前生事迹。如果不演奏送鬼曲,他们就会在附近徘彻终夜。
     明友说:“那有点类似西方的‘安魂曲,吧!但我已经几年没有拉送鬼曲了。”
     我说:“为什么?”
     “送鬼曲太长,拉的时候还仿佛听见‘安可,安可’的声音。”朋友玩笑的说:“现在我练琴完了,就念佛教的往生咒,然后说:‘南无阿弥陀佛!现在你们各自回家吧!音乐只是音乐。”





上一本:看诗不分明 下一本:名赋赏析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的作者是林清玄,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