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可爱的契诃夫:契诃夫书信赏读


作者:契诃夫,童道明     整理日期:2015-01-29 15:17:43

契诃夫一生著有四千多封书信,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文学奇观”。契诃夫研究专家、著名翻译家童道明先生甄选出契诃夫最具趣味及阅读价值的两百多封书信,包括契诃夫与俄罗斯文艺界巨擘托尔斯泰、高尔基、柴可夫斯基、蒲宁等的交往,罕见的写给妻子克尼碧尔的情书,在“德雷福斯案”、声援高尔基等重要历史事件中的正义无畏之举;童老撰写的赏读文字则富于细节,行文幽默且不失深度,读者藉此可以真切得见一个风趣幽默、鲜活真实的契诃夫,亦能深切感受到一位学者与其研究对象跨越时空的灵魂对晤与相契,令阅读他们的过程如沐春风。
  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著名剧作家、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第六病室》《凡卡》,戏剧《海鸥》《三姐妹》《樱桃园》《万尼亚舅舅》等。童道明(1937—),中国著名翻译家、戏剧评论家。上世纪60年代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期间开始研究契诃夫,几十年浸淫其中,是中国戏剧界公认的契诃夫研究专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戏剧笔记》《我爱这片天空(契诃夫评传)》《我知道光在哪里》(与濮存昕合著)《阅读俄罗斯》《塞纳河少女的面模》等。前言序/童道明
  契诃夫几乎不写文章,他一生就写过一篇纪念一位俄国探险家的短文。但契诃夫几乎天天写信,留存下来的就有四千多封。
  1950年出版的“契诃夫全集”,共20卷,书信就占了8卷。1982年出版的30卷全集里,书信也占了12卷,都超过了全集的三分之一篇幅。契诃夫书信是契诃夫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说,列夫托尔斯泰的日记和安东契诃夫的书信,是19世纪俄罗斯文化的两大奇观。
  契诃夫书信第一次大规模地公诸于众,是在他逝世十年之后的1914年。一位学者读过之后说:“他(契诃夫)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但比我们更典雅。”也许还可以接下去说——“比我们更睿智,更幽默,更人道,更有正义感……”
  读契诃夫的小说、剧本自然能了解契诃夫,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是在读完了他全部的四千多封信札之后,才敢说:我对契诃夫多少有了真切的认识。
  契诃夫主要是在书信中,直接地表达他对人生和文学的看法的,这里有契诃夫的大智慧。
  怎么写作?序/童道明
  契诃夫几乎不写文章,他一生就写过一篇纪念一位俄国探险家的短文。但契诃夫几乎天天写信,留存下来的就有四千多封。
  1950年出版的“契诃夫全集”,共20卷,书信就占了8卷。1982年出版的30卷全集里,书信也占了12卷,都超过了全集的三分之一篇幅。契诃夫书信是契诃夫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说,列夫托尔斯泰的日记和安东契诃夫的书信,是19世纪俄罗斯文化的两大奇观。
  契诃夫书信第一次大规模地公诸于众,是在他逝世十年之后的1914年。一位学者读过之后说:“他(契诃夫)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但比我们更典雅。”也许还可以接下去说——“比我们更睿智,更幽默,更人道,更有正义感……”
  读契诃夫的小说、剧本自然能了解契诃夫,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是在读完了他全部的四千多封信札之后,才敢说:我对契诃夫多少有了真切的认识。
  契诃夫主要是在书信中,直接地表达他对人生和文学的看法的,这里有契诃夫的大智慧。
  怎么写作?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1889年4月21日信)
  说得很抽象,却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应该这样描写女人,让读者感觉到您是敞开了背心,解掉了领带在写作的。描写大自然也应如此。请把自由交给自己。”(1888年10月20日信)
  讲得很具体,但也能让人举一反三。
  怎么做人?
  “宁愿做刀下鬼,也不做刽子手。”(1889年1月2日信)
  “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滴一滴地挤掉。”(1889年1月7日信)
  “再没有比世俗的生存竞争更乏味和缺乏诗意的了,它剥夺了生活的快乐,而让灰暗的俗气弥漫开来。”(1894年7月11日信)
  十年前,我头一次阅读契诃夫书简,当我读到这些震撼的话语时,热血沸腾了起来。
  这次重读契诃夫书简,契诃夫1898年1月13日从雅尔塔写给妹妹玛莎的一封信,分外地吸引了我。契诃夫用十分质朴的语言讲了十分朴素的人生哲理:
  “你告诉妈妈,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夏天过后还会有冬天,青春过后还会有衰老,幸福后边跟着不幸,或者是相反。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健康和欢乐,总有什么不幸的事在等着他,他不可能逃避死亡,尽管曾经有过马其顿王朝的亚历山大大帝——应该对一切都有所准备,对一切所发生的都看成是不可避免的,不管这多么令人伤心。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感到契诃夫似乎是在向我隔空喊话,教导我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他说的“根据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句,是可以当作座右铭牢记在心的。
  契诃夫的书信里不仅有他的大智慧,也有他的真性情。他的书信里有多少对于大自然的赞美,有多少朋友之间的友情流露,而他给他的恋人米齐诺娃及妻子克尼碧尔写的信,就是一束契诃夫式的情书。
  在去世前半年的1904年1月8日,他给在尼斯度假的作家蒲宁写信,最后的问候语竟是:“请代我向可爱的、温暖的太阳问好,向宁静的大海问好。”记得当年读到这里,我心里不住地对自己说:契诃夫真可爱。
  鲁迅先生说“创作植根于爱”,翻译何尝不也是植根于爱!尤其是一些并非职业翻译家的翻译激情,都是被一种爱的情愫调动起来的。
  于是想到戏剧家焦菊隐先生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翻译丹钦科的回忆录的情景。焦先生在“译后记”里写道:
  “……在这时,太阳召唤着我,艺术召唤着我,丹钦科召唤着我,我唯一的安慰,只有从早晨到黄昏,手不停挥地翻译这一本回忆录。”
  在我翻译这部书信集的三个月里,也体验过“契诃夫在召唤着我”的激动,也经历过“手不停挥地翻译”的投入。
  译完全书,我写了下面一段文字:
  “这是我第二次阅读契诃夫书信。第一次仅仅是阅读,也做了点笔记;这次阅读还要选译一些,还要写点翻译之后的说明性文字。有的长,有的短,我把它称作‘童道明说’。
  这次重读从2013年8月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整整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我天天徜徉在契诃夫的情感世界里,我自己觉得,我更了解契诃夫了,也更爱契诃夫了。现在是2013年11月2日13时25分,我要与契诃夫暂时说声再见了。”
  2014年一个春日,我带着这部书稿走进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丛晓眉总编的办公室,心里也有几分忐忑,谁知她竟对我写的一些不拘一格的“童道明说”表示欣赏,以为它也许有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她还要派文学功底好的吴艳小姐来担任责编。我们都想在纪念契诃夫逝世110周年之际,出版一本别开生面地展示契诃夫精神世界的书,让大家读了之后更加理解与喜爱“可爱的契诃夫”。
  为什么要完整地读契诃夫?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读懂过他。而他的舞台,有这个时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马雅可夫斯基
  契诃夫一辈子活在自己的灵魂当中;他永远是自己,永远内在地自由。
  ——高尔基
  契诃夫写作的方法特别,恰如一个印象派的画家。一个人把浮上他心头的几种鲜明的颜色,随意涂在画布上,在这些鲜明的各部位之间,虽没有明显的联系,可是整个效果会令人目夺神移。
  ——托尔斯泰
  为什么要完整地读契诃夫?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读懂过他。而他的舞台,有这个时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马雅可夫斯基
  契诃夫一辈子活在自己的灵魂当中;他永远是自己,永远内在地自由。
  ——高尔基
  契诃夫写作的方法特别,恰如一个印象派的画家。一个人把浮上他心头的几种鲜明的颜色,随意涂在画布上,在这些鲜明的各部位之间,虽没有明显的联系,可是整个效果会令人目夺神移。
  ——托尔斯泰
  契诃夫的作品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们应当更多地读他的作品谈他的作品。
  ——巴金
  读契诃夫的小说、剧本自然能了解契诃夫,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是在读完他全部的四千多封信札之后,才敢说:我对契诃夫多少有了真切的认识。
  ——童道明
  致高尔基1899年1月25日雅尔塔
  您好,亲爱的阿历克谢玛克西姆维奇,谢谢您寄来的书。书中有些小说我已读过,有些还没有读过——这给我的沉闷的外省生活带来了慰藉。您的《福玛加尔杰耶夫》何时出版?我只是断断续续读过它一些片断,而我很想一口气把它读完。
  我正为《生活》的第一期写个中篇小说。收到了杜罗瓦托夫斯基的来信,要我寄一张照片去,用到他编的一本书上。再也没有其他的文坛信息了。
  您的书出得很漂亮。
  我一直在等您,苦苦地等您。雅尔塔在下雪,潮湿,刮风。但久居本地的人说,还会有好天气的。
  贫穷的肺病患者纷纷涌来。如果我是省长,就会用行政的措施给他们安置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面对他们,不好意思过我的安逸的温饱生活!
  看他们乞求的面容,看他们临死时盖着的破被子——心里很痛。我们决定为他们建造疗养院,我起草了一份呼吁书,因为找不到其他办法。如有可能,您把这份呼吁书,拿到与您相熟的尼日尼和萨马拉的报纸上去作番宣传。也许会从那里寄来一些捐助。前天,《开心》杂志的诗人叶彼德诺夫在此地一所病患收容所里去世了。在去世前两天,他说想吃苹果蛋糕,当我把蛋糕送到他手里时,他刹那间有了精气神,病痛的喉咙发出了沙嗓的声音,高兴地说:“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好像见到了乡亲。
  您很久没有给我写信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不喜欢您久居彼得堡——那儿容易得病。好了。祝健康和快乐,上帝保佑您,紧握您的手。您的安契诃夫
  译者说:面对穷人,“不好意思过我的安逸的温饱生活!”这是俄罗斯式的人道主义。托尔斯泰面对农民的穷困,觉得自己过奢侈的地主生活是“可耻的”,因而决定身穿粗衣,躬耕田地,想着与农民“共甘苦”,是这种人道主义的耀眼的升华。为穷困无助的病人建造疗养院,是契诃夫一贯的做法。高尔基的回忆录的第一段,就回忆契诃夫曾对他说的一句话:“如果我有佷多钱,我就在这里为生病的乡村教师建一座疗养院。”
  2013年10月14日致苏沃林1895年10月26日莫斯科
  托尔斯泰的几个女儿非常可爱。她们崇拜自己的父亲,狂热地相信他。而这说明,托尔斯泰真正是个伟大的道德力量。因为,如果他不是真诚的、无可挑剔的,那么首先是他的女儿们会对他持怀疑态度,因为女儿就像一些不被诱饵迷惑的麻雀一样……你可以随意欺骗未婚妻和情人,在坠入情网的女人眼里,甚至蠢驴都可能成为哲学家,但女儿——就是另一回事了。
  译者说:在托尔斯泰女儿们的眼里,契诃夫也是个极其可爱的人。尤其是塔吉扬娃。她在1896年4月19日的日记里写道:“爸爸今天读了契诃夫的新作《带阁楼的房子》,我有点难受,我在其中感受到了现实,小说有个女主人公,是个17岁的女孩。契诃夫——这是一个我可以疯狂地去依恋他的人。还没有另外一个男人初次见面就深入到了我的灵魂里去。”当然,可能首先是契诃夫的才华征服了她,因为在见契诃夫前,她已经读过他的作品。1899年3月30日,塔吉扬娜托尔斯塔雅写信给契诃夫:“男作家如此地了解女人的心灵,常常使我惊讶……而在您的《宝贝儿》中我如此地认识了自己,甚至让我感到害羞。”
  2013年9月20日
  致米契诃夫1879年4月6日塔井罗格
  亲爱的弟弟米沙!
  正当我百无聊赖地站在门口打呵欠的时候,接到了你的来信,因此你可以判断,你的来信正是时候。你的字写得很好,在整封信里找不出一个语法错误。只有一点我不喜欢:你为什么把自己称作“微不足道的、渺小的小弟弟”。你承认自己的渺小?弟弟,不是所有的米沙都是一个样子的。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场合承认自己的渺小?在上帝面前,在智慧面前,在美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但不是在人群面前。在人群中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
  译者说:契诃夫第一封引人注目的书信,写于1879年4月6日,是从故乡塔冈罗格写给弟弟米沙的。
  安东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1876年,父亲经营的杂货店濒临破产,遂只身逃离故乡到莫斯科谋生,不久,安东契诃夫的母亲和几个兄妹也去了莫斯科,只有安东一个人留在故乡,直到1879年秋天中学毕业。三年的举目无亲的独居生活,造就了他的同龄人无法与之比拟的独立人格,“在人群中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就是他的最早获得的人生体验。维护普通人的尊严,后来也成了契诃夫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旨。
  在他的早期小说杰作《一个小官员之死》里,就怀着悲悯之心,摹写了一个小人物在所谓的大人物面前不断丧失“自己的尊严”的悲剧。
  2013年8月2日
  致克尼碧尔1899年9月3日雅尔塔
  可爱的女演员,我回答您的所有问题。我平安到达。我的旅伴把下铺让给了我,后来车厢就剩了两个人:我和一个亚美尼亚人,在车上我一天喝好几次茶,每次喝三杯,放入柠檬,喝得不慌不忙,有滋有味。筐里放的食品我在车上全吃光了……在雅尔塔住进了自己的房子……还要说点什么?我几乎不到花园里去,经常坐在房里想您。而当我在车上经过巴赫契萨拉伊,我就想起了您,想起我们是如何一起旅行的。可爱的、非凡的女演员,美丽的女人,如果您知道您的来信给我带来了多少欢乐。我低低地向您鞠躬,低低地、低得额头要碰到我们家那口已经挖到八丈深的井底。我已经习惯和您在一起,现在我很苦闷,而且无论如何不能容忍这样一个想法:在春天之前我见不到您……
  好了,我紧握和热吻您的手。祝您健康,快乐,幸福!工作吧,跳跃吧,迷恋吧,欢唱吧,如果可能的话,别忘了我这个编制外的作家,您的忠实的崇拜者。
  译者说:克尼碧尔(1868—1959),契诃夫夫人。他们初识于1898年9月9日的莫斯科艺术剧院排演场上,1899年春天才开始真正的恋情。4月18日,契诃夫头一次单独拜访克尼碧尔,并和她一起参观列维坦画展。5月初,契诃夫偕克尼碧尔回梅里霍沃庄园。7月两人一起旅游,在旅游胜地巴赫契萨拉伊的逗留更是留下深刻印象。7月20日他们一起到了雅尔塔,8月2日又一起返回莫斯科。8月27日这对情人不得不分手,契诃夫独自前往雅尔塔,当他刚刚住进尚未完全峻工的白色别墅,便接到了克尼碧尔的来信:“当您离去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痛苦,如果不是维什涅夫斯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引者注)陪着我,我会大哭一路了。暂时还没有入睡,我思想上与您一路同行。”9月3日,契诃夫便从雅尔塔发出了这一封信。
  2013年10月12日
  





上一本:若将飞而未翔 下一本:大草原之旅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可爱的契诃夫:契诃夫书信赏读的作者是契诃夫,童道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