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不同时期的中篇、短篇小说六篇,包括:感谢生活、雕花烟斗、雪夜来客、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临街的窗、胡子等,其中不乏历年获奖作品。好的小说,是要塑造时代中具有广泛代表性,同时又极具个性的人物;是以塑造人物来书写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冯先生的这些小说,正是实现了这一创作原则的优秀的小说。作者借助这些鲜活的人物和人物间离奇的故事,我们得以透过时代的烟尘,看到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社会风俗画面,感受作品所传达出的丰富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初为画家,后专事文学。「文革」期间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师等,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曾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目录: 目录: 感谢生活\1 雕花烟斗\86 雪夜来客\114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22 临街的窗\138 胡子\163 逛娘娘宫\174 楼顶上的歌手\197 前言关于读本 冯骥才 作品多了,再出版就会出选本。 虽然选本都是摘精选优,但选家不同,选目也就不一。选本有各式各样:有的是某位名家或学人选的,这便是通常所见的各种选本;有的是作家自己选的,此称自选本;再一种是出版家选的,叫作读本更适宜。 所有选本都是对读者的一种推荐,但角度各有不同。 名家学人的选本往往出于个人的文学观与偏好,同时又表现出选家的眼光、判断力与审美水准;作家的自选本应是一种自我的评介,自选本的选目肯定与众不同,因为每个人心关于读本 冯骥才 作品多了,再出版就会出选本。 虽然选本都是摘精选优,但选家不同,选目也就不一。选本有各式各样:有的是某位名家或学人选的,这便是通常所见的各种选本;有的是作家自己选的,此称自选本;再一种是出版家选的,叫作读本更适宜。 所有选本都是对读者的一种推荐,但角度各有不同。 名家学人的选本往往出于个人的文学观与偏好,同时又表现出选家的眼光、判断力与审美水准;作家的自选本应是一种自我的评介,自选本的选目肯定与众不同,因为每个人心中的自己决不同于别人眼中的自己;至于出版家的选本,都是站在读者的需求上选的,是为读者“量身定制”、专供读者阅读的,所以称之为“读本”比较恰当。 然而,读者是一代一代的。每一个时代的读者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兴趣、向往和时尚。上一代读者的阅读热点决不会是下一代的热点。出版家是依照这一代读者的口胃来选的,但它能不能为当今的读者所接受所喜欢,还要看被选的作品有没有跨时空的阅读价值。我知道,如果作品下一代不读,就意味作品生命的完结。 为此,在本书出版之际,我遂诚惶诚恐,心无根底,又束手无策,只有静候读者的评判。 是为记。 2014.冬日小雪 命中注定,我还要有一个更热烈、更亲密的伴儿。这伴儿一出现,黑儿马上退到次要位置。她叫罗俊俊。我们一下子就相爱,一下子就结婚,事情快得像闪电,而且像闪电刷地照亮整个天地,连最浓厚、最阴郁的云层也照透。 那是个黄昏。罗家驹忽然带来一个姑娘,说是县城第一中学的美术教师,慕名拜访我。 她给我头一个感觉是块朦胧的暖色。这感觉挺奇妙。尽管她细溜溜的长腿,又尖又圆肉感的小下巴,又宽又鼓的脑门,我都看到了。但她给我最新鲜、最独特的感觉,是她全身没有一条线是清晰的。轮廓也模糊,好像从背景上都抠不下来。她能融在任何背景上,周围的颜色、光线,以至空气,顿时都随着她变成一幅美妙的画…… 记得那天,我手忙脚乱拿画给她看,说了许多话,这些话我一句也不记得了。我只感到自己的嘴很小,很多想法吐不出来,那些想法就像蜜蜂在蜂箱里嗡嗡乱转。她几乎什么也没说。一种春天化雪时溪水纯净的光,在她那双毛茸茸的眼睛里闪烁出来。她的睫毛又长又软又乱,看上去毛茸茸。她走后,我就用朱红、熟赭、土黄和群青,调出一种特殊的暖色抹在灰暗的墙上。这颜色就是她,如梦如幻地融在墙壁上。我整整一夜看着这块颜色发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