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后七日》内容简介:2006年,刘梓洁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后七日》,惊艳在座评审,夺下台湾“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在那时,作家陈芳明早已赞道:它开辟了散文的全新版图!而今,我们终于盼得《父后七日》成集,甚至多了一部作者编导的同名电影。长达七个年头的酝酿,刘梓洁将此自比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学、工作与生活的岁月。书中处处可见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乡移民,对乡愁与生存的深刻接触,而她独特的叙述节奏与风格,更在此被鲜明地展示了出来。讲离去,能令悲伤轻盈:写思乡,却童趣横溢,独居独行在城市与爱情里时,竟又有如旅行异国般,无处不入地自适!如此寻常却饶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里感性真挚、最惹人;疑睇的深情。 循着刘梓洁的笔下几度回望。我们不自觉地、俯伏成一名离乡的游子,在那一篇篇回忆絮语中,找到了属于你我乡愁的共同记载。 作者简介: 刘梓洁,1980年生,彰化人。台湾师大社教系新闻组毕业,台湾清华大学文学研宄所肄业。曾任《诚品好读》编辑、琉璃工房文案、中国时报开卷周报记者。写散文.得过“林荣三文学奖”首奖;写小说,得过“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写剧本,得到“台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但其实写最多的是采访报导。问她最喜欢写什么7她会借村上龙的话回答:“我喜欢赶快写好出去玩。”因为爱玩,写了好多年才终于出了第一本书,与同名编导电影《父后七日》一同面世,荣获第47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目录: 辑一父后七日 父后七日 后采 与《父后七日》一起的时光 一同名电影拍摄札记一 辑二返乡者 返乡者 我的一九八〇年代 王功重游 乌路赛 爷爷与铁道的故事 辑三一个人住好多年 永和味辑一父后七日 父后七日 后采 与《父后七日》一起的时光 一同名电影拍摄札记一 辑二返乡者 返乡者 我的一九八〇年代 王功重游 乌路赛 爷爷与铁道的故事 辑三一个人住好多年 永和味 一个人住好多年 猫咪日记 猫咪搬家记 上班族日记 采橘记 给自己一个机会 如梦之梦 辑四旅行的瞬间 岛屿时光 云南书简 旅行的瞬间 雷骧心中的上海 香港,伪非法居留 住在书店里 后记没错,我也是这么想说到底最最感人的,终究仍是生死之间的惘然与遗憾,终究是那伴随死亡而来的内在缺失,那是不可收拾的伤痛。 ——马家辉 《父后七日》乍看以行冖如仪的方式,叙述日日发生的事情,读起来却不冗长或琐碎,提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有某种荒谬性,却又带着很强的情感,直到最后,深沉的悲伤才终于爆裂开来。 ——张曼娟 个心思活泼慧敏的作者,一些关于仍痛与亲昵、失落与记忆的深情记述与探间,一些人世间里的好奇寻索,文字新鲜,语气自在自信,光影恍惚,读来令人愉快又时感震颤。 ——陈列犹太人从知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当人们面对死亡还能微笑时,那可能是上帝要思考或头痛的时候。刘粹}吉的《父后七日》,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种可能。即使永恒的哀痛,要到第八日才埋种在心中。 ——贺景滨每个年代从中南部北上求学或谋职的作家.都会经历离乡返乡,以及生活打拼的种种书写挑战。这个烙印,作皆的意识比同期创作者更加清楚,也诚挚地用清新说到底最最感人的,终究仍是生死之间的惘然与遗憾,终究是那伴随死亡而来的内在缺失,那是不可收拾的伤痛。 ——马家辉 《父后七日》乍看以行冖如仪的方式,叙述日日发生的事情,读起来却不冗长或琐碎,提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有某种荒谬性,却又带着很强的情感,直到最后,深沉的悲伤才终于爆裂开来。 ——张曼娟 个心思活泼慧敏的作者,一些关于仍痛与亲昵、失落与记忆的深情记述与探间,一些人世间里的好奇寻索,文字新鲜,语气自在自信,光影恍惚,读来令人愉快又时感震颤。 ——陈列犹太人从知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当人们面对死亡还能微笑时,那可能是上帝要思考或头痛的时候。刘粹}吉的《父后七日》,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种可能。即使永恒的哀痛,要到第八日才埋种在心中。 ——贺景滨每个年代从中南部北上求学或谋职的作家.都会经历离乡返乡,以及生活打拼的种种书写挑战。这个烙印,作皆的意识比同期创作者更加清楚,也诚挚地用清新而简明的语汇,在这本处女作中,鲜明地展示自己的叙述节,或许.另一种新散文风,就这样耍开始了。 ——刘克襄第一次读《父后七日》是在“林荣。:义学奖”的初审,一字一字读完,心中的感动无以言说,叹了一声:“这就是首奖了。”如今《父后七日》成书,也拍成电影,再看一回,我仍然认为:这是少有作者的首部作品能够绽放如此精湛的光芒。 ——蔡逸君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①,无伤无痕,无病无煞,就像少年时欲去打拼。 葬仪社②的土公仔③虔敬地,对你深深鞠了一个躬。 这是第一日。 我们到的时候,那些插到你身体的管子和仪器已经都拔掉了。仅留你左边鼻孔拉出的一条管子,与一只虚妄的两公升保特瓶④连结,名义上说,留着一口气,回到家里了。 那是你以前最爱讲的一个冷笑话,不是吗? 听到救护车的鸣笛,要分辨一下啊,有一种是有医——有医——,那就要赶快让路;如果是无医——无医——,那就不用让了。一干亲戚朋友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时候,往往只有我敢挑战你:如果是无医,干嘛还要坐救护车?! 要送回家啊! 你说。 所以,我们与你一起坐上救护车,回家。 名义上说,子女是送你最后一程了。 上车后,救护车司机乎板的声音问:小姐你家是拜佛祖还是信耶稣的?我会意不过来。司机更直白~点:你家有没有拿香拜拜①啦?我僵硬点头。司机倏地把一卷卡带翻面推进音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那另一面是什么?难道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我知道我人生最最荒谬的一趟旅程已经启动。 (无医——无医——)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诉你。男护士正规律地一张一缩压着保特瓶,你的伪呼吸。相对于前面六天你受的各种复杂又专业的治疗,这一最后步骤的名称,可能显得平易近人许多。 这叫做,最后一口气。 到家。荒谬之旅的导游旗子交棒给葬仪社、土公仔、道士,以及左邻右舍。(有人斥责,怎不赶快说,爸我们到家了。我们说,爸我们到家了。) 男护士取出工具,抬手看表,来!大家对一下时喔,十七点三十五分好不好? 好不好?我们能说什么? 好。我们说好。我们竟然说“好”。 虚无到底了,我以为最后一口气只是用透气胶带黏个样子。没想到拉出好长好长的管子,还得划破身体抽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