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华梵汇流


作者:尹锡南     整理日期:2014-12-02 11:02:44

 《华梵汇流》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是作者近年来印度文学、比较文学及中印文学关系研究的成果汇集。该书主要涉及印度文学和文论研究、中印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包括泰戈尔与中国)等两大重要领域。作者对20世纪以来印度比较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做了简略介绍,也试图对梵语诗学和印度现代文论进行积极的探索。该书还集中探讨了当代印度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并涉及印度文论的跨文化传播现象,且对印度中国学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简略的历史梳理。
  作者简介:
  尹锡南,土家族,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与国际问题”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印度文学、比较文学与中印关系。曾于2004至2005年、2011至2012年留学印度。2003年来,出版《世界文明视野中的泰戈尔》、《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等独著,参撰《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和《中外文论史》等著作,出版《印度比较文学论文选译》和《印度翻译研究论文选译》(与尚劝余、毕玮合编)等译著。发表论文《独立以来印度比较文学发展概况》等数十篇。
  目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1
  自序1
  印度文学与印度文论
  印度文学理论的发展轨迹
  梵语诗学庄严论刍议
  梵语诗学中的虔诚味论
  梵语诗学的现代运用
  梵语诗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运用
  梵语诗学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诗歌
  《吉檀迦利》味论新解
  作为精神进化论的“未来诗歌论”
  ——奥罗宾多《未来诗歌》解读
  20世纪以来印度比较文学发展概况
  翻译研究的东方视角
  ——印度翻译研究的基本概况及启示意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1自序1印度文学与印度文论印度文学理论的发展轨迹梵语诗学庄严论刍议梵语诗学中的虔诚味论梵语诗学的现代运用梵语诗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运用梵语诗学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吉檀迦利》味论新解作为精神进化论的“未来诗歌论”——奥罗宾多《未来诗歌》解读20世纪以来印度比较文学发展概况翻译研究的东方视角——印度翻译研究的基本概况及启示意义泰戈尔与中国的文化因缘泰戈尔与老子、李白的跨文化对话现代中国知识界对泰戈尔1924年访华的回应莫言与泰戈尔——诺贝尔文学奖的交集与差集当代印度作家的中国形象印度作家维克拉姆·赛特笔下的中国题材“雾里看花”:印度记者的中国观察印度学者普兰·苏里的中国观为西方寻求“黄帝疗法”——印度海外作家的中国形象20世纪以来印度中国研究的基本概况后记印度文学理论的发展轨迹   印度文学理论经历了萌芽期(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初)、古典梵语诗学(公元初至12世纪)、中世纪文论(12世纪至19世纪中叶)、近现代文论(19世纪中叶至1947年印度独立)和当代文论(印度独立以来)等几个发展阶段。包括梵语戏剧学在内的广义的梵语诗学是世界文论三大源头之一,它对印度近现代和当代文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中世纪时,印度各种方言文学理论在萌芽的过程中继承了梵语诗学。般努达多和鲁波·戈斯瓦米等人大力阐发虔诚味论,显示了后期梵语诗学的宗教美学特色。印度文学理论在其近现代发展过程中,既没有完全脱离梵语诗学的,也没有拒斥西方文论的影响。当代多元发展的印度文论更是深受西方文论的深刻影响。这一时期,印度学者在比较文学理论、后殖民批评、翻译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达利特文学批评、电影文学和戏剧文学批评等方面都有许多建树。一些海外印度文论家如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在西方传播带有印度文化色彩的后殖民理论和文化翻译论,且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世界影响。以上诸多复杂现象构成了印度文论史的基本内容。一  印度古代梵语文学历史悠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史诗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4世纪)和古典梵语文学时期(1到12世纪)。  参阅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1、163页。  漫长的两千多年间,印度产生了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宏伟的两大史诗、丰富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精美的抒情诗、叙事诗、戏剧和小说。在这片广袤肥沃的文学土壤上,印度古代文学理论得以萌芽。  事实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古代印度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梵语文学理论即梵语诗学体系。它有自己的一套批评概念或术语,如味(rasa)、情(bhàva)、韵(dhvani)、庄严(alakàra)、音庄严(abdàlakàra)、义庄严(arthàlakàra)、诗德(gua)、诗病(doùa)、风格(rīti)、曲语(vakrokti)、合适(aucitya)、魅力或惊喜(camatkàra)、“诗人学”(Kaviikùā)、表示者或能指(vācaka)、表示义或所指(vācya)、音义结合(abdàrthau)和文学(sāhitya)等。印度古代文论至今还闪耀着夺目的理论光辉和潜藏着宝贵的批评运用价值。  追溯印度文论的萌芽,必须检视印度最古老的经典文献、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500—前1000年的《梨俱吠陀》。史诗《罗摩衍那》也孕育着一些文论种子,其他一些文化经典也是如此。  广义的梵语诗学包括梵语戏剧学和梵语诗学。梵语戏剧学产生在前,它主要探讨戏剧表演艺术,其中也包括语言表演艺术,因此含有诗学成分。梵语诗学中“诗”(kaVy,kàvya)的概念一般指广义的诗,即纯文学或美文学,有别于宗教经典、历史和论著。诗分为韵文体(叙事诗和各种短诗)、散文体(传说和小说)和韵散混合体(戏剧和占布)。尽管如此,梵语诗学研究中的主要对象是诗歌(包括戏剧中的诗歌)。因此,一般的梵语诗学著作不涉及梵语戏剧学,只有毗首那特的《文镜》例外。“梵语戏剧学和梵语诗学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学术分工。”M.C.夏斯特里将梵语诗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婆摩诃到楼陀罗吒的前韵论时期(600—900A.D.)、欢增到曼摩吒的韵论时期(900—1200A.D.)和鲁耶迦到世主的后韵论时期(1200—1700A.D.)。这一划分遮蔽了梵语诗学的源头即《舞论》。因此,同为印度学者的苏曼·潘德的划分更加合理。他将梵语诗学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舞论》的出现到婆摩诃的形成阶段,从婆摩诃到欢增的创造阶段,从欢增到曼摩吒的阐释阶段以及曼摩吒到世主的保守阶段。这种划分的好处在于,第一阶段的模糊划分可以将婆罗多的《舞论》包括在内。印度学者承认,限于古代史料缺乏等复杂因素,要确定某些梵语诗学家的生卒年代很难。历史证据的不足,给确认梵语诗学的发展演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有时,只能通过梵语诗学著作的某些时间记载或引文信息,来确认文本与文本间的先后顺序或某位诗学家的大致生活年代。  下面按照苏曼·潘德的划分对广义的梵语诗学发展演变作一简介。  先看梵语诗学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著作是公元前后出现的婆罗多《舞论》。《舞论》的原始形式产生于公元前后不久,而现存形式大约定型于4、5世纪。它是早期梵语戏剧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印度古代戏剧工作者实用手册。它把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来对待,以戏剧表演为中心,涉及与此相关的所有论题。作为戏剧学著作,《舞论》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总结戏剧表演理论、为戏剧表演制定规则,但实际上它的很多论述却成为后来梵语诗学的种子和胚胎。《舞论》关于情味、诗相、庄严、诗德、诗病的论述,大多成为后来梵语诗学的雏形,只有诗相后来被淘汰。从此意义上说,《舞论》可谓名副其实的梵语诗学之源,这与亚里士多德《诗学》之于西方诗学的深远影响有些类似。现代学者很难在婆罗多到婆摩诃的几百年中寻觅到现存的梵语诗学著作。20世纪以来,虽有学者致力于考证或发掘这一段时期有无诗学著述的历史之谜,但它却依然是至今无法破解的学术难题。   在考察梵语诗学的源头《舞论》时,不可忽视几乎与之同时产生的泰米尔语文论。泰米尔族人是古代达罗毗荼人的后裔。泰米尔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中最古老、最丰富、组织最严密的语言,也是印度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之一。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是泰米尔语文学史的第一个时期,称作桑伽姆时期。晚期桑伽姆文学出现了一些泰米尔语法书,这里面以《朵伽比亚姆》最为著名,它是目前现存的最古老的泰米尔语法书。作者朵伽比亚尔生平不详。从内容上看,《朵伽比亚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法书,它包括了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如文学修辞和诗歌格律等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称它为泰米尔文学理论的开山之作应不为过。  关于《朵伽比亚姆》的基本内容,参阅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第142—145页。  大体说来,《朵伽比亚姆》包含了一些类似梵语诗学庄严论、“诗人学”、味论等的文论原理。“《朵伽比亚姆》总结了古代泰米尔语言文学的规律和法则,使之规范化和系统化,成为后世泰米尔语言文学发展的指南,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一般认为,印度古代文论主要指梵语戏剧学和梵语诗学等两个部分。不过,如将《朵伽比亚姆》纳入考察视野,印度古代文学理论或曰印度古典诗学的外延尚需学界斟酌。





上一本:时光之花,如如之心 下一本:清词玉屑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华梵汇流的作者是尹锡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