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文学类大型工具书。全书分为中华文学主体部分(大陆文学、港澳和华文文学)和台湾文学两大板块,收词目范围从1900年起至2000年底止,包括作家、作品、论著、文集、人物形象、名词术语、事件与论争等7个栏目,共收词条5000余条,并附参考文献、获奖作品一览表和百年文学大事记。本书对了解和研究中华百年文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目录: 20世纪中华文学主体部分 一作家 二作品 (一)小说 (二)诗歌 (三)散文 (四)报告文学 (五)戏剧 1.话剧剧本 2.歌剧剧本 3.戏曲剧本 4.电影剧本 三人物形象 四论著 五名词术语20世纪中华文学主体部分 一作家 二作品 (一)小说 (二)诗歌 (三)散文 (四)报告文学 (五)戏剧 1.话剧剧本 2.歌剧剧本 3.戏曲剧本 4.电影剧本 三人物形象 四论著 五名词术语 六事件与论争 七社团与期刊 (一)社团 (二)期刊 文学大事编年 20世纪台湾文学 一作家 二作品 (一)小说 (二)诗歌 (三)散文 (四)剧本 三人物形象 四论著 五名词术语 六事件与论争 七社团与期刊 文学大事编年 后记【刘半农(1891-1934)】 诗人、杂文家。原名复。江苏江阴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曾在革命军中任文书,后赴上海任《中华新报》和中华书局编辑,发表过一些旧体小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教。后积极倡导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表过著名的《复王敬轩书》,创作了不少白话新诗和杂文。1925年参加语丝社。他的早期诗歌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他对新诗的形式和音节多有探索,注重向民歌、民谣学习。所写杂文、评论尖锐锋利,在当时颇有影响。主要著作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杂文集《半农杂文》《半农杂文二集》《半农谈影》等。有《刘半农诗选》。 【胡适(1891-1962)】 诗人、文学史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原名洪驿,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0年去美国留学。先学农科,后学文科,受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影响较大。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年初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第一页,随后相继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方面曾做出重大贡献。他在我国首先创作自由体新诗,其《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新诗的第一部诗集,影响甚大。曾任《新青年》编辑,不久因反对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而退出《新青年》。1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32年与丁文江等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回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著作甚多,论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等。有《胡适文存》《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 【李劫人(1891-1962)】 小说家、翻译家。原名家祥。原籍四川华阳(今属成都)。1911年前后,积极投身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参与“四川保路同志会”等各种活动。1915年起,先后任四川群报社、川报社记者、总编、社长等职,写了大量政论、散文、小说。1919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同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主要精力投入法国文学的研究与翻译。1924年回国,仍在新闻、教育界工作,同时积极从事文学活动。1925年后,筹建嘉乐造纸厂,以支持文化事业。1933年任民主机器修理厂厂长。1935年至1937年写成历史题材的系列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均以四川为背景,分别反映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抗战后,出版小说集《天魔舞》。翻译莫泊桑、福楼拜、龚古尔的小说数十部。新中国成立后,除作短篇外,主要从事《大波》等三部曲的修改。有《李劫人选集》。 【毕倚虹(1892-1926)】 小说家。江苏仪征人。15岁随父赴京,捐得陆军部郎中。1911年人中国公学读法政科时,与编《小说时报》的包天笑相识,在《小说画报》上发表长篇自传体小说《十年回首》。后奉父命出任萧山沙田局局长,因父病逝后亏公款甚巨,家产悉被充公,不足抵债,被拘留于衙门。他从与老狱卒交往中取得不少监狱材料,遂写成长篇小说《人间地狱》,连载于1922年1月《申报·自由谈》,是其代表作。另有长篇小说《猩红》,发表于《小说大观》第14集。1922年发表《北里婴儿》,载于《半月》第1卷第12号。作品描写上海妓院故事,影响颇盛,被称为“倡门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