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地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作者在书中表述了自己对于伊犁这片土地的复杂情感,笔调中饱含着浓郁的家园情怀,以及现代人对于生命和故乡的思索以及感悟。作者文笔优美,观察细腻,对于当地景致风物描写鲜活生动,对于当地生活历程的寻访真实朴素,对于当地发展与保护的前景表述了个人的忧虑及思考。其自身生活经历丰富,但渴求和向往简单安静的生活氛围,在伊犁吉尔尕朗河流域寻求并有了很可贵的收获,全书自始至终有一种纯净的人文情愫。 作者简介: 梁晓阳,笔名梁伊犁,20世纪70年代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开始在天山脚下吉尔尕朗河畔结庐而居,从事自然人文写作。他历时十年写成的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入选“第二届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同时也是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强力入围作品。还著有记述自己十年行走新疆的长篇散文《后出塞书》等。作品曾获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 梁晓阳的妻子为伊犁人,她的亲人至今还生活在伊犁河上游遥远荒凉的吉尔尕朗河畔。十年里,梁晓阳一直在新桂两地“转场”,每年回到天山脚下劳动生息,感受牧场的辽阔壮美,感悟多民族共居区的和谐生活。他历时十年写成的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入选“第二届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同时也是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强力入围作品。还著有记述自己十年行走新疆的长篇散文《后出塞书》等。作品曾获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