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游侠文学漫话


作者:毕庶春     整理日期:2014-09-14 11:09:18

这是一本简明通俗的游侠文学漫话。它将向广大读者朋友介绍我国古代有关游侠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书力求在介绍中抓住各历史时期游侠文学的特色,从而勾勒出游侠文学发展、衍变的历史概貌,力求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使之成为雅俗共赏的读物。提起游侠,人们便自然会想到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勇武之士。诚然,游侠是可爱的,他们有爱有恨,爱憎分明。在呼天不应、欲告无门的封建社会,游侠凭借自己的武艺,抗暴扶弱,仗义除害,舍身救难,不夸耀功劳。因而,游侠所宣泄的爱憎,往往表达了平民的要求和愿望,为弱者求得了公道。有不平,才有游侠。因此,广大民众爱游侠、盼游侠,而文人们也乐于写游侠、讴歌游侠。游侠及侠义行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一些传统美德的形成,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例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信守诺言、爱憎分明等等,无不与游侠及侠义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游侠及侠义行为的积极社会作用是应该肯定的。戴鸿森先生说:“一说正义感,国人便会想到济危解困、扶良惩恶。其中,特别难能可贵、超凡出类的便是‘侠’。将素昧平生者的患害视同身受,不畏强敌,舍生相搏,义无反顾……正是传统观念里的‘侠行’。这是公民自觉性的最鲜明壮烈的体现,是人群的生气、正气。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想: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有‘义行’,乃至‘侠行’,但无所谓‘侠客’,因为单纯自我牺牲的壮举不成为一种职业、一种行当。”当然,游侠消极的社会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他们重义气,感恩德,很容易被收买而结为私党;他们也往往出于一己恩仇,白行其是地杀人;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往往依附于封建权贵,俯首帖耳,成为爪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游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不能独立成为一个阶级。这一先天的不足,伴随了游侠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就现存资料而言,游侠最早出现于春秋末期。此后,游侠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先秦时期,游侠主要依附于“四豪”(即“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和魏国信陵君)等权贵而兴盛;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侠由侯门而转人民间,多是平民,出现了如朱家、郭解等大侠,受到司马迁等文学家的肯定和赞美,这是游侠的光辉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武侠、义侠、剑侠除暴安良、剪除恶吏,被人们称颂。有些游侠曳裾侯门,重又依附权贵。当然,不委身于权贵的“布衣之





上一本:未妨惆怅是清狂:唐诗中的美丽与哀愁 下一本:现实即弯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游侠文学漫话的作者是毕庶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