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窃美记


作者:韩松落     整理日期:2014-08-31 23:48:58

   龚琳娜的歌为什么动人?莫文蔚结婚为什么让人紧张?贞子为什么会变萌?苍井空为什么赢得夸张的拥戴?盗墓小说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时代的神话?从这些流沙一样掠过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里,在这些迷离嘈杂的娱乐现场,韩松落寻找着我们时代的秘密。
  作者简介:
     韩松落,70后,1997年开始散文及小说写作,2004年开始专栏写作,在多家媒体开有电影、音乐、娱乐、文化评论专栏。著有《为了报仇看电影》、《我们的她们》、《百年葛莱美》等。《看电影》及《香港电影》杂志举办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GQ》中文版2012年“年度人物之专栏作家”。
     “松落”是笔名,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
  目录:
  自序绿野仙踪
  辑一窃美记
  3声灵
  7鹦鹉螺号
  13香水
  17尘土
  22半拍
  26玩偶
  29雷霆
  33旋涡
  37流沙
  41宠儿
  45焦灼之诗
  49红字
  53草叶自序 绿野仙踪辑一 窃美记
  3      声灵
  7      鹦鹉螺号
  13 香水
  17 尘土
  22 半拍
  26 玩偶
  29 雷霆
  33 旋涡
  37 流沙
  41 宠儿
  45 焦灼之诗
  49 红字
  53 草叶
  57 巨星
  63 苍井空
  66 女文青
  71 加拉泰亚
  75 新星系
  79 盛女
   
  辑二 明灭记
  87 贞子
  91 凝视
  95 催眠
  99 沉溺
  103 谪仙
  106 饭局
  110 形神
  113 道理都写在脸上
  117 同时代
  121 蜜糖
  125 安全的性感
  129 无鬼之炊
  133 盗墓
  137 硬汉
  141 血缘
  144 挂相
  147 青春
  151 岛屿
  154 劲歌
  158 2146辑三 色识记
  165 如果张国荣还活着
  168 怀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172 那些看起来在笑的人
  175 林青霞引起的乡愁
  178 寄托在李安身上的那个理想
  182 积极生活
  185 皮囊
  189 罗玉凤神话
  192 假如明天来临
  195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
  197 阴柔不是一种罪过
  200 女同志仍需努力
  203 没有个性的人
   
  辑四 凿光记
  209 羔羊在尖叫
  212 少年之爱
  216 《云图》六重奏
  224 神啊,你怎么办,如果我死去?
  229 流沙世界里的草网格
  233 同时代的好
  236 西德尼谢尔顿式热情
  239 爱丽丝门罗:用小说钻探出生活深渊   娱乐圈的美,其实远不是那些光鲜的面孔,而是它背后的隐秘、癫狂、凶险和复杂。前者是色彩,后者才是质地,韩松落的娱乐评论给我们展现了后者,这是审美层次的提升。
                                                                                                              ——王锋《GQ》中文版主编   韩松落以形式多样的文体实验,不厌其烦地探索着汉语写作的极致之美。他以己度人,以情运笔,老辣慈悲,腾挪自如。既书写时代中心的鸳鸯蝴蝶,又书写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既爬梳自身切肤的生命体验,又不作孤冷诛心之语,为时代留下温暖底色。既能站在历史角度观照世情,又能细勘人性刀锋。虚实之间,在这个诗意与情怀欠奉的年代,建造起一座蔚为奇观的文字桃花源。春风化雨,滋养人心。
                                                                                                              ——徐词《南方都市报》编辑   行万里路,不如读一卷书。浪费鞋底,不如听有趣的人娓娓道来。这世界没什么好看的,韩松落才好看。
                                                                                                            ——叶三媒体人,作家自序:绿野心踪   下午四五点,出门,过条河,就到了野地里。
     先是一片苜蓿地,苜蓿春天开花,夏天就是一片墨绿,偶然有一两点紫或白,地边上,春黄菊的小黄花还是开得一簇一簇的,从小黄花中间穿过去,就知道那深黄色的花粉一定是染在裤腿上了。
     苜蓿地的尽头,一条宽敞的白土路横亘在那里,路边有片杏林,春天一片繁花,夏天一片青碧,秋天结满杏子,到了秋末,叶子变得火红。穿过杏树林子,眼前忽然就宽敞起来,什么也没有了,剩下的就全交给了碧绿的野地。一直到天边,也还是这碧绿的野地,远远地可以看见蹲低了身子、在绿色中务农的人,男人或者女人,老人或者少年。草地上,深黄色的是旋复花,蓝紫色的是马兰花,都有花粉,不把裤腿染上点颜色,简直不能走回家去。
     那片绿的构成非常复杂,一片是小麦,又一片是大豆,也可能是一片玉米,或者一片胡麻。一旦胡麻开花,这一整片绿里,就像团体操变色板,突然翻出一片蓝紫。这块蓝紫色板,要停留十来天,然后被一场雨换掉。也有可能是一片草地,一群白羊在草地上啃草,星星点点的白,让照相机总也对不了焦,照片上的羊,是一个一个白色的发光体,根本没有细节。
     这样走上二十分钟左右,这片绿就到了尽头,一个小村子在山脚下,房子一簇一簇。一条路紧挨着村子,夸张地拐了几个弯,向着山里去了,那弯度,那消失的方式,像《卡里加里博士的密室》里的路,有点疯疯癫癫。我加快步子,从小路上进了村子。
     村子里有个小广场,夏天和秋天,常常有一群少年在那里打篮球,落日把他们照得通体金黄。我在那里向着六点钟方向走去,我家所在的那幢楼竖在那里,像旷野上的一只口琴,我的家,就是那“口琴”的某一格,我望望那个小格,竟然起了点暗暗的乡愁。
     一年里,有那么五十天,我会有时间在这片绿野里走一走。哪怕这五十天,也经过了艰难的争取。我因此怨恨起我的入世,那是一条走上去就下不来的江湖路。走上去时得意,要脱身却困难,得经过长久的积蓄,无数次陈情,才能略略游离。甚至,得努力消耗自己,让自己无用,才能安心于绿野漫游。像张楚的歌:“在回家的路上,面对我自己,我吃我的车,我吃我的马,我吃我的炮,我吃我的将。”走上绿野之前,得吃掉自己的车马将,吃掉一切貌似有用的技能。
     
  收在书里的这些文章,就是绿野漫游的同时写下的,大部分曾经发表在《GQ》中文版上,四年时间,有四五十篇,还有一些,刊在《时尚先生》、《人物》、《南方都市报》和《新闻晨报》上。它们是我向这个世界伸出的触须,是我的加法。
     绿野却是我的减法。绿野行走的五十天,以及能望见绿野的三百天,将我身上那些过往生活淤积出的块状物滤掉了。绿野像海波一样在窗外起伏的晚上,我想起许多往事,某天的炫耀,某天的跋扈,某天的专断,某天的自以为得计。我承认那个我与此时的我,在物理上是同一个人,在心理上却是萼与花瓣的关系,沉重的萼一层层脱落,等待花瓣探头。
     我因此对我的未来有了期望,我希望未来的年月,耗在绿野上的日子,是六十天,一百天,乃至三百天。一天一天,从绿走向绿,一点点减掉过于突兀庞大的自己,走向空寂与消失。谢谢这些文章最初的编辑:王锋,潘西,赵小萌,潘爱娟,丁玎,汤灏,刘奕伶,徐词,邓雁,顾炜,赵立,杨智文。许多想法,来自于我们的共同讨论。
  还有这本书的编辑:陈卓。谢谢你的接受,你的耐心和好声音。
  鹦鹉螺号
     张曼玉经历过两次冒险,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演王家卫的电影。
  在那之前,她已经演过好些电影,角色多半是很美很天真的女孩,按她后来的话说,给出的是“优柔寡断、冒冒失失的表演游戏”以及“那种‘陪衬女孩’有点儿感伤、有点儿滑稽的形象”。这类形象,显然是从她当时的个人形象中延伸出来的。杨凡曾经因为电影《玫瑰的故事》、《流金岁月》和张曼玉合作。后来,他写过那时的她,用一种微微调侃的笔调。在杨凡看来,她不够松弛、缺少内容,钟楚红则自然、饱满,有很清晰的自我意识。亦舒则用努力邀请张曼玉主演《玫瑰的故事》来表示赞美,还说:“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今天看来,这种赞美,有点儿令人难堪。
     保持这种形象是最安全的,有无数前例可援。香港这个大都市,会用尽一切方法,让她的形象滚雪球般壮大,她只需要提供一个不出意外的张曼玉,就可以坐享其成。而她却得到了一个危险的机遇,接受王家卫的点化。之所以有这样的机遇,是因为她入戏还不深。在王家卫看来,电视动不动要给演员特写,忽略了脸部以外的表演,而张曼玉“由于受电视的影响不深,比较自然”,他还发掘出她的特长:善于肢体表演。从那以后,“一切都已经改变了”(张曼玉语),香港新浪潮的几位导演把她带入另一个层面,让她逐渐远离了“香港女明星”这个评价体系。
     另一次冒险,是在主演《清洁》并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之后,她不再出演电影,重新开掘自己的生活。她拒绝的片约,是别的演员求之不得的,包括来自好莱坞的邀请。因为她在英国的求学生活,她在异地所遭受的排斥,让她“对自己的文化产生防卫意识”。更重要的是,她打算去尝试各种生活,这种生活,“比我演戏演到死更好”。
     所以,当她签约摩登天空,以唱作型音乐人的身份亮相时,没有人认为此举是冒险。尽管音乐人并不拿她当真,调侃她的唱功,用她在“春晚”演唱的《花样年华》为例,说那“证明了她是真唱”,还称她是“史上唯一不会参加商演的歌手”,但没有人认为她是冒险。她已经历过两次冒险,有资格去玩耍、撒欢,或者什么也不做。换言之,她获得了自由。
     自由不论是谁,说出这两个字,会有犹豫,写下这两个字,会有轻微的战栗。最是肉身不自由,最是文人不自由,自由是一个刀锋般的词语。它如果一定要有个具体的形象作为承载,我能想到的,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里的尼摩船长,和他的鹦鹉螺号潜艇。那艘潜艇坚固而且舒适,船上收藏着一万两千册图书,他驾驶着它在海中游弋,观看海底奇观,到处打捞海底宝藏,用来资助革命,遇到战舰,就迎上去撞沉。
  拥有这样一种生活,似乎也不难,这要看你把什么当做鹦鹉螺号。在香港那样一个价值观保守的地方,有一种非常安全的方法,来帮助张曼玉们获得鹦鹉螺号:嫁豪门,就算不入豪门,至少也要嫁个男人,然后偶尔出来接个广告,客串个角色。这显然不是张曼玉的鹦鹉螺号,她是独狼式的尼摩船长。有人在北京公交上见过她,也有人在巴黎街头见过她,她总是一个人。刘嘉玲和梁朝伟结婚,宾客名单上没有她,未必是怕尴尬,而是她那种独狼式的游弋,是他们安全生活之外的一个魅影。
     甚至,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鹦鹉螺号。女明星里,何超仪算是最从心所欲的一个,赌王的女儿,却热衷于拍Cult片,演绎各种鲜血淋漓、离奇诡异。她跟记者说,这是因为大片已经有人拍了,她想从小成本做起。但我知道那是场面上的话,她那么说,是要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她拍那些电影,是因为她想拍。我还看过一次她的演出,在音乐节上,大屏幕放大了她细微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其实不够放得开,有几次,气势已经不够了,她又续上去了。她的表情明明白白地写着:既然站上舞台,不能半路退场。那种不矫饰,很动人。
  但我还是觉得,最接近我们对鹦鹉螺号定义的、更动人的,还是张曼玉唱摇滚这件事。
     格非在谈到尼采和音乐的关系以及理性之外的那个危险、幽暗的地带时,用了塞壬作为象征:“塞壬是恐怖与美丽的复合体。它显示出希望和诱惑,也预示着颠覆和毁灭的危险。由于塞壬的存在,水手和航海者永远处于两难的悖论中。面对歌声的诱惑,你当然可以选择回避,远远地绕开它以策安全,也可以无视风险的存在,勇敢地驶向它。据此,人的生活也被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安全的生活和真实的生活。”
     所谓自由,不只意味着扩张能力范围和控制环境,更意味着真实的生活。不只要活,还要生。就像前售货员张曼玉,为“生”所做的一切努力。
  附录:张曼玉决定做减法   因为在影像作品《万层浪》里露了个面,张曼玉现身威尼斯电影节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阔别影坛多年,骤然出现,还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初看这个访谈,觉得张曼玉像一切曾经美丽过的人一样,在为自己的老去担忧——她说,自己正处在尴尬的年纪,已经演不了别人的女朋友,却也暂时演不了母亲。她希望自己在真正老去后,能像萧芳芳那样复出,但已经变身为另外一个演员。
     对于一个从少女时期就接受我们打量和拥戴的女明星来说,老去多少有点儿尴尬。不老,或者不给人看到自己的衰老,是明星尤其女明星的大部分工作。比利怀尔德的电影《日落大道》中的女明星斩钉截铁地说:“明星是不会老的。”而在比利怀尔德的另一部作品《费多拉》中,女明星为了延续自己容颜不老的神话,宁可唤来自己的私生女假扮自己。
     但仔细琢磨起来,张曼玉不能接受的,似乎并不是衰老:“我不觉得我演戏演得好又代表了什么。你说你很会煮饭、很会算账,这都是实打实的本事,可很会演戏算什么呢到我死那天,别人说‘她生是一个演员,死是一个演员’,我会不高兴。”她更在乎的,是能否从自己的前半生里退出,从那个众所周知的“张曼玉”里抽身而去,为此,她愿意有步骤地、有策略地抹去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水木丁写过一篇让我反复细读的文章:《张爱玲为什么不自杀?》。她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两种灵魂,一种是做加法的灵魂,要让别人看到自己,要和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另一种,是做减法的灵魂,他们希望自己和这个世界保持一种简淡的关系,希望自己不被觉察、不被打扰,安静地过完一生,因此永远在努力从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中挣脱出来。张爱玲之所以不自杀,是因为她实现了一种“社会性的自杀”(借用东野圭吾的话),顺利地将自己的存在感抹掉,虽然活着,却已经成了别人心理上的古代人。
     其实,这两种状态,完全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人之所以做加法,常常是因为不得不做加法,做加法,为的是谋取做减法的资格。所以,许多人在人群中做加法,在独处时做减法,或者在前半生做加法,在后半生做减法。张曼玉正是如此,她逐步退隐,在自己和观众之间制造出了一种心理上的距离,将来,她还会用一种新的形象覆盖以前的形象,像现在的萧芳芳或者郑佩佩。
     很久以前,我曾经疑惑过,那些曾经风光的明星最后去哪儿了。现在我知道了,一种下落是,因为衰老,即便还活跃在舞台上,却成了“看不见的人”;另一种下落是,成功地把自己减掉了。
     当然,减法不是人人能做的,需要用前半生进行储备,贾宏声之所以自杀,原因之一是他已经到了应该做减法的时候,却还是不能减弱自己和世界的联系,甚至还要不断加重。这是敏感者最大的痛苦。
     而现在的张曼玉,正在经历《毕加索的奇异旅程》那样的结尾——毕加索在墙上画了一扇门,拉开,外面是碧海蓝天。那是一个不需要我们知道的世界。
  焦灼之诗
     如果要给这个时代推选一张脸做代言,我首先想到周迅,和演艺成就、一姐二姐没关系,只是因为,她有一张焦灼的面孔。
    这个时代给我的感觉是焦灼。在流沙上行走,在薄冰上经营,老无所依,大难将至未至,一落地,最先接受的是焦虑洗礼。周迅就有一张焦灼的脸,面容精致,眼睛灼灼,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那个战士形容假古兰丹姆:“好像眼睛后面还有一双眼睛。”那双眼睛给人的感觉是,有一些悲剧被苦心地隐藏了,有一些哀愁得不到重视,因而索性以绚烂的姿态泼溅出来。她整个人也在配合这张脸,声音是烧灼过的,身材瘦瘦小小,但又不是了无生趣那种,倒像马齿苋,长在半沙的地上,努力固住水。
     不知道这是不是她受欢迎的原因,她长着一张焦灼时代人们心里的脸,是蒋勋说的那种“在面貌上陌生,在精神上熟悉”的脸。她最好的角色,都是能够配合她这个人的,她也常常会在无根者、异乡人、来历不明者这类角色身上焕发全部光彩。她出演的角色,极少被父母和家人环绕,往往在故事结束前,就已经提前离去。那些女奴、小妾、女间谍、狐狸精、飘浪之女,都像是《苏州河》里那个角色的复刻版——住在水上,所以一生漂泊。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期待、邀请、分配她扮演异乡人,因为她本人正是如此。和她合作过的黄觉,当年看到《巴黎野玫瑰》,第一个想到她——那个以燃烧生命为己任的野玫瑰,也是一个异乡人。
  写她的文章里,魏玲的《小姐,你有一张未婚妻的脸》流传最广,不只因为那篇文章最详尽细致,也因为它写出了周迅身上许多特别的性格元素,比如焦灼。从少女时代开始,她总是奋力投入一个角色,又奋力挣脱,从一个剧组转到另一个剧组,从一架飞机上了另一架飞机,“很难一直同行”。她身边的朋友和经纪人,总是来了又去,渐行渐远,以至于会让他们反省自己,是不是没有对她表现出足够的善意。事实上,那种动荡生活,是所有演员必经之路,对她却有深刻影响。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她沉浸时是真沉浸,决绝时是真决绝。她有遥望别人窗口灯火时的不安,更大的不安却是不安的消失,所以,黄觉说她“是一个漂泊的人”。
     那个细节让人久久难忘:“完全信任、完全投入,使得当周迅结束一个剧时,看上去就像失恋了。在一个地方拍戏时间长了会不舍得,以前每次拍戏完了她都要多留一两天,‘好慢慢地离开’。”
     还有她那备受争议的恋爱。在我们的文化里,长期处在恋爱的状态,是不合乎成人世界规范的,一个较为规范的明星生涯样本,得遵循这样的路径:成名——恋爱——结婚——开公司。结婚和开公司,都是宣示自己认可世俗规则的仪式,许多人自动或者被动地选择从俗,她却拒绝了这种可能,将自己长期放在一种焦虑里:期待情爱的焦虑,情爱消失的焦虑,被世俗评议的焦虑。
     围绕她的种种焦虑里,还有人们对商业片时代的她,无法发挥潜能的焦虑。但正是这些忧患之思,让她与众不同。克尔郭凯尔视焦虑为“学府”,他的阐述着实适用于周迅:“当学人从这间可能性的学府毕业之后,他便会比孩童更彻底地了知世情,他绝对无法向生命要求任何东西此外他还学到一项可贵的教训,每一项令人惊惧的焦虑可能在下一秒钟就成为事实,他会因此对真实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他会赞颂真实”
     与她有关的传说,也有种幽暗的调子。有个叫远子的作者,写过一篇题为《商场的地下王国》的文章,讲述了他在北京一间书店工作的经历。书店在某商城的地下二楼,常有演艺界人士光顾,港台内地欧美的都有。不过,“绝大多数明星所买的书,除了一些实用类的书外,基本上都是心灵鸡汤”,但是周迅例外,“她只买世界名著”。商场的地下世界,幽暗的店堂,守望着的店员,幽暗的期待,形成一种雾气,这是周迅身上才会散发出的雾气。
     得通感一下了,如果周迅是音符,一定不是C或者A,而是F或者B,不能做一个乐句的落脚点,永远处在通向稳定结构的过程中;如果周迅是颜色,应该是LOMO式的淡绿、灰蓝、浅紫、矿石红。
     我们一定会在未来的某天发现,她给我们这个年月提供了一张可以做封面的脸,可以通感的音符、颜色,和我们这个年月的焦灼感暗合,并让焦灼成诗。
  流沙
     王菲发微博暗示离婚的时候,我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一起,乘车去“快乐男声”现场看比赛。王菲微博出现二十分钟后,离婚消息被证实,所有人都开始忙碌,有人电话调度,有人摊开笔记本现场写稿,车厢里一片荧光闪闪。
     娱乐版的惯例是“王菲无小事”。参考王菲结婚、生育的报道规格,离婚事件的叙述周期至少也应该持续半个月,未来三天的头条以及半个月之内的专题、评论题目,已经有了着落。周末显然已经被毁了,几天后的中秋假期也岌岌可危。记者们开始写调侃段子,凤凰网制作了“广大媒体从业者给明星们的一封公开信”,朱红色的大字写着“请勿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宣布离婚”。所以,谁也没有想到,一周之后,这消息就已经从谈资榜上沉没。
     这沉没,和王菲与李亚鹏的果断有关,他们没有任由传言持续,也没有添柴火。“没有第三者、没有婆媳不和、不牵扯财务问题、不是悲情狗血剧不会出家”的声明,断绝了所有后续消息出现的可能,没有后续消息,就等于停止喂养,一个事件的新闻生命,自然断绝。
     但一周的热度,对王菲来说,还是太少了,少到让似怨似嗔的记者们都感到愕然,而那正是当下的趋势——新闻事件的关注周期,越来越短,新闻人物,越来越快被遗忘。我们对“好声音”、“我是歌手”、“快男”、“超女”中出现的各色人等,惊艳时是真惊艳,遗忘时是一点渣滓不留。还有《一代宗师》、《一九四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起的全民共议,转瞬就被淡忘。从狂热到淡忘,所耗费的时间,越来越少,网络的“十五天定律”(对人和事的关注不超过十五天)已经变成“七天定律”乃至“三天定律”。
     不只娱乐世界这样,那些曾经引起我们切身之痛的人和事,也是转瞬沉没,沉没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人建了一个名为“中国之烂尾新闻”的微博,试图追究这些事件的下落:“对于烂尾新闻,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地将这些沉下去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拒绝遗忘,拒绝健忘看看我们都忘了哪些?看看多少是‘已解决’,多少还在‘处理中’,又有多少是‘无下文’。”事实是,提醒往往只提示了遗忘,风暴中心的人,起初也会感到烦恼,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解决事情的秘诀:等待遗忘到来。而且,遗忘到来的速度在加快,他们不需要等太久。
     齐格蒙特鲍曼用“流动”描绘这种趋势,在《流动的生活》中,他说:“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个人的成就无法固化为永久的成就,因为资产很快就变成债务,才能很快就变成无能。”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没有什么可以免受用之即弃这一普遍规律的支配,也没有什么可以被容许在过气之后继续存在下去。无论有无生命,一切





上一本:孤岛集 下一本:卢梭集:漫步遐想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窃美记的作者是韩松落,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