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谁看透了我们:东西作品集


作者:东西     整理日期:2014-08-27 08:57:38

每一个人都有极其隐秘的心理,它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我把它称为“秘密地带”,我们的邪念、我们的脆弱全部藏在“秘密地带”里,一般不会被人察觉。但有人偏偏要挖开这个地方,让我们面红耳赤。
  作者简介:
  东西,原名田代琳。主要作品有后悔录》、《耳光响亮》、《没有语言的生活》、《你不知道她有多美》、《救命》、《谁看透了我们》等。是中国新生代作家中的代表性作家,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目录:
  第一章扰我思绪
  有一种生活被轻视了
  经验,在最深处
  真正的经典都曾九死一生
  关于小说的几种解释
  创作三问
  要人物,亲爱的
  川端康成之痛
  谁看透了我们
  我们内心的尴尬
  小说中的魔力
  叙述的走神——关于一部小说的产生
  短篇就是一口气
  三年一觉后悔梦
  获奖是一次心理治疗第一章扰我思绪
  有一种生活被轻视了
  经验,在最深处
  真正的经典都曾九死一生
  关于小说的几种解释
  创作三问
  要人物,亲爱的
  川端康成之痛
  谁看透了我们
  我们内心的尴尬
  小说中的魔力
  叙述的走神——关于一部小说的产生
  短篇就是一口气
  三年一觉后悔梦
  获奖是一次心理治疗
  小说中的爱情
  我的成名作
  哑巴说话
  签约发言
  近处的身体远处的心灵
  怀念两株桂花树
  挽留即将消失的感情
  寻找小说的兴奋点
  第二章动我感情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
  壮族,我的第一个异质文化
  记忆水
  我们村里的食物税
  站在谷里想师专
  远去的年
  回头望望
  高高的山有我的情——电影《天上的恋人》诞生记
  审父
  把饥饿的记忆给我
  暮年之父
  狗窝
  桂西北山地
  云船
  辫子
  生日
  父母桥
  隐约之爱
  朝着谷里飞奔
  第三章观我行踪
  这个人呀……
  走出南方
  既然开车了,千万别生气
  我们被家具逐渐俘虏
  宿命
  一个“60年代”的24小时
  锦书谁寄
  生活的地方
  比想象多一点点
  慢慢地往上看
  湘西有个凤凰县
  布柳河,处女河
  人情才是故乡
  从此地到彼地
  边镇
  两岸人民
  与钢铁达成默契
  我们所有的激情
  纸上的河流
  第四章粉我师友
  为野生词语立传
  她们的声音久久地响起——读哈金的《南京安魂曲》
  关于凡一平的流言飞语
  阳光男人
  一个画家的路线图——郑军里印象
  画家谢麟的白与黑
  回到起点
  她像跟踪杀人犯一样跟踪稿件
  他让《山花》更烂漫——何锐先生印象
  默默者启良
  他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
  诗歌的第九十九条命她们的声音久久地响起——读哈金的《南京安魂曲》                             
  多年前,作家哈金提出过“伟大的中国小说”的标准。我心怀好奇逐字阅读,生怕因为漏掉某字而从此写不出伟大的小说。那的确是一个迷人的标准,值得每位认真的作家重视。尽管哈金离开中国多年了,尽管他写作时用的是“英格力士”,但他的写作观看上去却一点也不遥远,仿佛他就住在隔壁。寥寥数语中,有他对小说创作的深刻体验。对于这样一个作家的作品,我当然翘首以盼。碰巧,《南京安魂曲》的策划和责编也是我系列作品的策划和责编,他们等该书一出炉,就用特快包紧寄来,以确保它的新鲜口感。
  然而,这本书不是刚出炉的面包,而是极苦的咖啡。小说以中国妇女安玲的视角来讲述,她是金陵女子学院临时负责人明妮?魏特林的助手。1937年12月,日军攻破南京城墙之后,美国人明妮在金陵女子学院里收容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妇女和儿童,她用一个基督徒的慈悲心肠来保护那些双腿发抖的人,甚至连自己御寒的被窝都奉献出来。但是,在战争的极端环境里,日军比野兽还凶狠,他们不讲任何法则,释放出所有的邪恶,就连进入中立区的妇女和儿童也不放过。在极恶面前,上帝把拯救的任务交给了以明妮为首的信徒们。当12个女孩被日军当作妓女强行抓走之后,明妮发出这样的质问:“主啊,你什么时候才会倾听我的祷告?你什么时候才会显示你的愤怒?”主没有显示愤怒,他在考验明妮的耐心。当其中6个女孩重新回到学校的时候,明妮相信这个奇迹一定是她昨晚热切祷告的结果。她和安玲都相信“上帝的精神是体现在人类中间的”。
  小说的重点不在正面描写明妮跟日军的冲突,显然,哈金也不想用这个冲突来制造一根曲线,以吸引读者。他呈现给读者的是两条线索:一条是日军的极恶,一条是明妮的极善。这两条线不时触碰,然后又迅速分开。虽然两条线分多聚少,但是善与恶的较量却一刻也没有消停。这是两股原来各自存在的力量,明妮的善早就扎根在她的身体里了,有没有战争善都在那里呆着。日军的恶,原本也呆在他们的身体里,即使没有战争,也会在某个极端的时刻爆发。这是人性的两面,它们并不因为战争而形成,只不过在战争面前暴露得更充分罢了。因为善与恶始终在本书中较劲,这两条线哪怕不交织,它们也会形成对立。我相信这是哈金故意为之,不渲染冲突却处处都有冲突。
  在阅读本书过程中,我曾不停地问,是什么力量让明妮如此善良?是女人的本性或是一时迸发的同情心?我认为不完全是。多少富有同情心的母亲,多少原本善良的人,在枪弹和刺刀面前早就放弃了善良,转而以求生存。但是明妮没有,她能坚持善良那是因为她的信仰!因为她相信上帝就在身边,所以她才敢于以弱对强,无所畏惧,即使玉兰被日军送到了北方731部队做实验,她也还天真地认为能救她。但是,哈金是节制的,他没有把明妮写成神,虽然有人叫明妮"活菩萨"。其实,明妮一直都在忏悔,她责怪自己没有保住那些被抢走的女孩,责怪自己没有看管好被日军逼疯了的玉兰,责怪自己跟丹尼森夫人斗气……她自我完善的企图,使这个人物一直处于生长状态。
  在写明妮的同时,哈金也交待了叙述者安玲的故事。战争爆发前,安玲的儿子到日本留学,娶了日本太太盈子。战争爆发后,安玲的儿子应征入伍,随日军进入中国。这种复杂的关系,使安玲魂不守舍。后来,她的儿子被中国人当汉奸杀了,安玲连哭泣都得先拉上窗帘。战争结束后,安玲作为证人到达日本,面对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子却不敢相认。安玲的女婿是国民党军队的情报员,后来去了台湾。他断定短时间内回不了大陆,于是写信叫安玲的女儿改嫁,自己在台湾重组了家庭。安玲的丈夫因为过去跟美国教授们的关系,不被信任……这是战争给一个中国家庭带来的悲剧,就凭以上人物关系,放在任何一个作家手里,都足足可以写出厚厚的一本。但是哈金却一笔带过,在洋洋洒洒的二十万字里,他只给了安玲这个家庭大约两千个字,还散落于不同的段落。他这么写,就是要让安玲永远保持叙述者的角色,而不让她跳出来成为主角。在千千万万受难者面前,安玲是低调的。她和明妮一样,也是信徒,所以她要忍受这个痛。为了不给明妮多添哪怕一点点的苦,安玲欲言又止,最小限度地说出了自己的悲伤。难怪被日军糟蹋过的美燕会认为上帝对人类的苦难压根儿没放在心上,在她看来,基督教就是要削弱人们的抗争意识。美燕的观点就像是为安玲特制的外套,穿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那个时代,中国人没有留下证据的习惯。哈金写道:“谁也没想到会有一天在法庭上面对这些罪犯。”反而是外国人搜集了不少日军的暴行记录,成为审判战犯的有力证据。《南京安魂曲》是哈金为南京沦陷留下的一份心灵证据,虽然是虚构,却为读者展示了极善与极恶,并带领我们进入战争的现场,重新思考人类的信仰。
  “一旦听她们讲过,她们的声音就会久久地在你的耳边响起……”,这是哈金对苦难的描写,却也可以用来形容本书。
  





上一本:好故事 下一本:水里的圣经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谁看透了我们:东西作品集的作者是东西,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