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奇迹:鲸奇之旅


作者:罗斯,周利云     整理日期:2014-08-24 22:43:10

在冷战时代的1988年,一个奇怪的、引发了全球骚动的事件,在几个星期里如醉如痴地吸引了全世界10多亿人的注目,让正当进行得如火如荼的美国大选黯然失色。
  事件缘起于10月7日,阿拉斯加州巴罗镇附近的印第安猎人发现,3只加州灰鲸被困于北极冰面之下。在过去,由于自然的方式,这些被困的鲸鱼会不可避免地迎来它们的死亡。而这次不一样了。汤姆·罗斯,因为他对这起事件的报道,令人信服地说服了石油公司高管、环保活动家、因纽特人、企业家和美国军方联合起来一起拯救鲸鱼。他报导的故事,吸引了150多名国际记者前往巴罗,很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但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打通四浬长的坚冰。只要实现这个奇迹,受困鲸鱼就能游到海洋,开启五千浬长的年度迁徙之旅。随着救援活动难度的加大,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人,以各自的方式,共同投入了一次极富戏剧性、高潮迭起的救援活动。
  生命的大奇迹不仅让坚冰融化,也令冷战瞬间冰释……
  作者简介:
  汤姆·罗斯(TomRose),美国记者,全程参与了1988年10月感动全球的阿拉斯加鲸鱼救援行动。此后,他继续在阿拉斯加逗留了几个月,深入采访救援和媒体报道中所涉及的每一个主要角色。他曾是日本电视台的一位记者和新闻制作人,现在是《耶路撒冷邮报》(TheJerusalemPost)的出版人和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天狼星/XM(Sirius/XM)广播电台一个广受欢迎的节目“鲍尔和罗斯”〈Bauer&Rose〉的制作者之一。他也为报章杂志定期撰写有关美国和中东政治的评论。目前,他居住在印第安纳州(Indiana)的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
  目录:
  第一章出猎
  第二章从世界边缘到媒体关注的中心
  第三章在零下环境生活了2.5万年的爱斯基摩人
  第四章媒体来了
  第五章家喻户晓的鲸鱼
  第六章绿色和平组织来的凶悍女人
  第七章比利?鲍伯最后的边疆
  第八章一个伟大的爱斯基摩捕鲸人救了鲸鱼
  第九章卡罗尔上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十章从新闻结尾小故事到主打新闻
  第十一章总统也看电视
  第十二章你好,澳大利亚!
  第十三章北极和白宫因爱结合
  第十四章巴罗:为了梦想冻伤
  第十五章明尼阿波利斯的人来救援了第一章出猎
  第二章从世界边缘到媒体关注的中心
  第三章在零下环境生活了2.5万年的爱斯基摩人
  第四章媒体来了
  第五章家喻户晓的鲸鱼
  第六章绿色和平组织来的凶悍女人
  第七章比利?鲍伯最后的边疆
  第八章一个伟大的爱斯基摩捕鲸人救了鲸鱼
  第九章卡罗尔上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十章从新闻结尾小故事到主打新闻
  第十一章总统也看电视
  第十二章你好,澳大利亚!
  第十三章北极和白宫因爱结合
  第十四章巴罗:为了梦想冻伤
  第十五章明尼阿波利斯的人来救援了
  第十六章北极熊跑过来抢风头
  第十七章鲸鱼差点让政府屈服了
  第十八章绝望:似乎什么都没用
  第十九章俄罗斯人要来了?
  第二十章为了6秒钟的独家新闻冒生命危险
  第二十一章谢尔盖?列舍托夫:“让我们切冰吧!”
  第二十二章终于自由了后记
  致谢……扣人心弦……一个关于三头鲸鱼如何使得正在冷战的两个国家停止对抗,并联合起来拯救这些笨重而优雅的生灵的动人故事。
  ——《出版商周刊》(ThePublishersWeekly)
  ……超过1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仅直接花费就高达数百万美元;罗纳德?里根(RonaldReagan)和戈尔巴乔夫(MikhailGorbachev)甚至还携手投入了他们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仅仅只是为了拯救阿拉斯加3只濒危的鲸鱼。
  在全球最寒冷的地方,这个故事让人心变得温暖。
  ——《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
  这是一本一旦翻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充满希望和仁慈的故事:3只阿拉斯加搁浅的灰鲸,使得很少与世界连接的一个北极小镇,迅速成为媒体、环保人士乃至两个超级大国关注的中心。它由鲸鱼开始,却直击人心。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扣人心弦……一个关于三头鲸鱼如何使得正在冷战的两个国家停止对抗,并联合起来拯救这些笨重而优雅的生灵的动人故事。
                       ——《出版商周刊》(ThePublishersWeekly)
  ……超过1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仅直接花费就高达数百万美元;罗纳德?里根(RonaldReagan)和戈尔巴乔夫(MikhailGorbachev)甚至还携手投入了他们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仅仅只是为了拯救阿拉斯加3只濒危的鲸鱼。
  在全球最寒冷的地方,这个故事让人心变得温暖。
  ——《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这是一本一旦翻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充满希望和仁慈的故事:3只阿拉斯加搁浅的灰鲸,使得很少与世界连接的一个北极小镇,迅速成为媒体、环保人士乃至两个超级大国关注的中心。它由鲸鱼开始,却直击人心。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这是一本有深度、质地和见解的书,其细节极具说服力。这是鲸鱼的故事(很抱歉,它无法抗拒)。它由真实的4个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都以自己的方式美妙地呈现。其中有个故事,是关于3只英勇无畏、幸运的鲸鱼;另一个是关于它们不同的救援人员;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无能的、不计后果的媒体;第四个故事是关于遥远的北方阿拉斯加荒凉的土地和当地爱斯基摩人。所有4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以及一些困惑、自嘲和偶尔的玩世不恭。作者将真正的感情和历史研究的第一手经验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其结果是既迷人又引人入胜。这是一个成年人的迪斯尼童话故事。这是英国小说家伊夫林?沃(EvelynWaugh)的笔下的《独家新闻》(Scoop),却更好、更真实。这是最近几年里,我读过的最好的非小说。
  ——亚马逊网站(http://www.Amazon.com)读者评论1988年,从救援工作的开始到结束,我都住在巴罗,见证了鲸鱼和人类一次伟大的新生。汤姆?罗斯(TomRose)没有去创造一个故事,而只是真实地展示了事情的真相。书中涉及的所有人物都是真实的,你甚至可以循着渐次展开的细节,感受到他们当时悲喜交加的心情。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第一章出猎
  1988年9月,严冬早早地降临了阿拉斯加北坡(NorthSlope)。西伯利亚寒流涌入,带来阵阵狂风和异乎寻常的寒冷。一周之内,平均气温从10度下降到零下20度。海岸围起了一圈异常坚硬的冰墙,将美国最北方的海岸和凶险的北冰洋隔离开来。
  几个星期前,成千上万只在该海域捕食的鲸鱼大部分开始往南迁移。但3只年幼的加利福尼亚灰鲸没有走。其中2只已经断奶,1只还在嗷嗷待哺。它们没有察觉到坚冰正一步步在头上包围起来。要是知道那越来越多的东西是什么,它们肯定也会和其他同伴一起离开的。可是,它们依旧在无边无际的海底捕食着美味的虾蟹。
  这些灰鲸一点也不着急离开。干嘛要走呢?它们胃口很好,食物供给也取之不尽。它们感觉不到什么危险。而且,一旦冬天离开这饕餮之地前往下加利福尼亚半岛(BajaCalifornia)那个更温暖的家,直到第二年春天回到阿拉斯加,其间它们不会吃任何东西。等到回来已经是五个月后了。那时,它们可能已经绕了9000英里,走过了世界上哺乳动物迁徙中最长的旅程。这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饿得可真够久的。
  迁徙意味着对抗。虎鲸、大白鲨和其他很多食肉动物都捕食年幼的灰鲸。正是因为它们年幼,所以很容易被抓住。缺乏经验的灰鲸在北极圈的现实生存环境下很快就能茁壮成长起来。
  距离“巴罗角”(PointBarrow)仅仅数百英尺外,3只灰鲸漫不经心地游摆着,吸食海底虾米之类的片脚甲壳动物。巴罗角是北美大陆最尽头一个狭窄的海角,长约5英里。巴罗小镇位于巴罗角西南方4英里处,是世界上爱斯基摩人最大、最古老和最远的北部聚居地。这几只鲸鱼要是其他时间出现在阿拉斯加州北冰洋海岸的其他地区,可能在冰层下面淹死了也没人知道。
  短短几周之内,这3只鲸鱼将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幸运的动物,受到另一个物种前所未有的帮助。就我们所知,古往今来,它们是首例幸免于难的鲸鱼,而其它落难的鲸鱼却难逃悲催的命运。它们不会像其他搁浅的鲸鱼那样被淹死,也不会遭到高科技捕鲸船猎杀,变成日本化妆品或者俄罗斯冰激凌。至少现在,当地的因纽特人还不能借口捕鲸配额还没用完,把它们搬上餐桌。
  每年春天冰雪融化之际,幼鲸的尸体凌乱地堆积在阿拉斯加北冰洋海岸上,几个月后才被当地人发现。每年见过死鲸的当地人明白,它们很可能是淹死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灰鲸尸体都未成年,甚至刚刚生下来不久。令人宽慰的是,这些鲸鱼死有所值,至少大家的泪水不会白流。自然界从来不会让一个生物白白死去。它们是北冰洋整个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那3只灰鲸有时会停止进食,在粗糙的海底挠一挠它们笨拙的鼻口,缓解寄生在皮肤上的鲸虱和藤壶带来的不适。可笑的是,接下来的这个月里,正是这些令它们瘙痒难耐的小虫多次将它们从死亡陷阱中拖出来。
  自古以来,当地的因纽特人(他们过去称自己为爱斯基摩人。别人叫他们爱斯基摩人,他们也不以为怪。)靠灰鲸生存,用灰鲸建立起整个生存文明。过去几百年间,他们开始喜欢吃更加美味的弓头鲸。弓头鲸的外皮干净光滑,比丑陋、倒人胃口的加利福尼亚灰鲸好吃多了。
  藤壶虽然让这3只灰鲸感到烦恼,但是比起生活在当地的一个爱斯基摩捕鲸人,这些小虫虫真算不上什么。这位捕鲸船船长尽管只有5.3英尺高,却凭着一身胆量赢得了“马利克”(Malik)的称号。在因纽特语中,“马利克”的意思是“小巨人”。他已入花甲之年,大半生行走在巴罗角外常年晃动的冰层间,寻找弓头鲸。就像其他刚接触西方历法不久的人一样,大部分上了年纪的爱斯基摩人都说不出自己有多少岁。
  居住在冰天雪地、一派荒芜的世界顶端,人们以前只有鲸鱼这一种食物来源比较充分,能够养得活人,直到最近情况才有所改变。弓头鲸一般长约60英尺,平均一只弓头鲸可以供一个普通的因纽特村庄吃上一年。北极外的人说马利克的工作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捕鲸。”但是有的人觉得他是为了生计而捕鲸,而有的人认为他大开杀戒。
  到了1988年9月初,巴罗镇的捕鲸船船长们开始为当年惨淡的秋季捕猎而焦虑。眼看冬天顷刻来袭,从春天以来,附近没有人捕到过一只鲸鱼。北极圈的冬天来得很快。况且冬天并不是空手而至,而是带来长达6个月全世界最寒冷的天气和67天极夜。在阿拉斯加州巴罗镇,太阳每年在11月17日落下,直到第二年1月21日才升起。
  气温罕见地下降到零下50度。寒风从北极或从西伯利亚掠过波伏特海(Beaufort)和楚克奇(Chukchi)海呼啸而至,风速高达每小时100英里,寒风指数可能会降到零下175度。当然,阿拉斯加人不关心寒风指数。周围的温度数字已经十分糟糕了。
  阿拉斯加人都知道,美国第49州这个地方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糟糕透顶的深秋。你越往阿拉斯加北部走,越发现这不是开玩笑。巴罗镇就是人们可以到达的最北的地方。
  巴罗镇人骄傲地称他们的小镇为“世界之巅“。不管怎样,它也确实是世界之巅。巴罗镇坐落在北极圈以北320英里处。夏季两三个星期的时间里,冰层退却到一定程度,厚厚的装甲补给船能够到达这里,其他时间只能坐飞机。
  2.5万年前,爱斯基摩人的祖先自西伯利亚出发,路经水陆冰原,穿过白令海峡来到这里。从那以后,马利克和他的族人把巴罗角当成了他们的故乡。勇猛的航海人曾经乘坐的快舟叫做”蒙皮船“,用晒干的海象皮或海狮皮制成。他们肯定是最先定居在北美大陆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们之前还有没有定居者,所以他们称自己为美洲第一人,又有谁能非议呢?
  到1988年为止,巴罗镇人口有3000多一点点,其中大约2700人自称和那些远古探险者有一定血缘关系。1988年9月16日晚上,马利克召集起他的6名捕鲸船船员,相聚在那奇克街(NachickStreet)号称世界上最北端的中餐馆”山姆和李“餐厅(Sam&Lee‘s),一起整理他们的工具。工具分类、组装、打包完毕,他们就准备前往北冰洋尚未结冰的海域,追捕迁徙中的弓头鲸。
  在这场自然界最危险的比赛中,他们一行7人挑战的鲸鱼超级强大、机敏而又灵活,体重达40吨。他们的捕鲸船不是蒙皮船,而是更加坚固的小型铝艇。小船靠人工划桨和现代尾挂发动机推动。鲸鱼的尾巴一拍,或者是鱼鳍一扫,很容易就能把小船掀翻。鲸鱼的尾巴和鳍一并称为鱼尾,可以神秘而精确地帮助这类巨大的哺乳动物定位、前行,同时也能抗衡或者简单规避任何傻不啦叽敢去和它对峙的动物或人类。
  ……





上一本:肖恩的城堡 下一本:那年,青春期超人气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奇迹:鲸奇之旅的作者是罗斯,周利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