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太素神脉


作者:青斗     整理日期:2014-08-24 22:25:02

杨开逐渐感觉到了朱云背景的复杂,有意脱身。此时结识了鬼医门的莫道生,见识了鬼医门的医术。并在莫道生的帮助下避开了朱云。路遇少女枣儿,结为兄妹。偶然间枣儿施出了武学中的绝技“冷手点穴术”,令杨开大开眼界。
  意外又与朱云相遇,在朱云的邀请下,杨开随她到了京城,并且到皇家太医院随各位太医学习医术。机缘巧合,认识了正德皇帝朱厚照,被赐封“太医郎”。同时得以见到先祖遗物《归真图》。
  三舅林志的出现,令杨开在朱云那里得知了“生死门”的秘密……同时朱云许诺,铲除刘谨。最后刘谨果然伏诛。朱云随后也不知所踪。
  杨开和枣儿在回老家莒县的路上,忽生他想,决意再习医术。并得遇奇人,授以“太素神脉”。
  李千受师命寻找传说中的“轩辕九针”,不幸被针法高手杜方手挟持,却意外学会了杜的绝技“甩袖针”。路上得见奇药“跳骨丹”,在南阳王府又遭以凶险之事……
  作者简介:
  青斗,原名左仁义,1971年生,汉族,执业中医师。1991年至1994年就读于长春中医学院,实习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于所居地个体中医诊所从事医疗,其间从事小说创作。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仙子谱1》《大中医1—3》《石格里拉1—6》《猎杀——狙击手传奇》等作品。《猎杀——狙击手传奇》《大中医》等作品正被改编成电视剧。
  目录:
  第一章小柴胡汤症
  第二章鬼门十三针
  第三章鬼医
  第四章活死人
  第五章枣儿
  第六章樟树药帮
  第七章冷手点穴术
  第八章太医院
  第九章救人
  第十章归真图
  第十一章太医郎
  第十二章正德皇帝
  第十三章唐琴独幽
  第十四章人体解剖
  第十五章酒王第一章小柴胡汤症
  第二章鬼门十三针
  第三章鬼医
  第四章活死人
  第五章枣儿
  第六章樟树药帮
  第七章冷手点穴术
  第八章太医院
  第九章救人
  第十章归真图
  第十一章太医郎
  第十二章正德皇帝
  第十三章唐琴独幽
  第十四章人体解剖
  第十五章酒王
  第十六章林成再现
  第十七章生死门的秘密
  第十八章刘谨伏诛
  第十九章大内密探
  第二十章内力乱脉
  第二十一章五行丹
  第二十二章拜师玲珑阁
  第二十三章太素脉法
  第二十四章听脉
  第二十五章辕轩九针
  第二十六章天疾
  第二十七章杜方手
  第二十八章跳骨丹
  第二十九章银针驱蛊
  第三十章苗疆蛊师夜飞萤:慕名而来,果然好文!  作者:mizhoulangren回复日期:2012-11-2322:04:14:如此好文,发现得太晚了,遗憾啊遗憾…………  作者:金水炀回复日期:2012-11-2413:32:34:很好很好,好到我一口气看到了这里,楼主精彩继续……      作者:苍天上回复日期:2012-11-2413:33:41:如此深刻的文,长见识了。呵呵,问好青斗大人!    作者:大漠疲狼回复日期:2012-11-2414:18:39:此文须细细品楔子
  隋唐之时,有真人显世,便是那药王孙思邈。孙氏博及天下诸学,洞悉医家奥旨,曾辞两朝显官不做,游走天下,以医济世,后归隐终南山,著《千金方》传世,以惠后世医者。
  且说孙真人过百岁之际,一日忽有所悟,遂合参天人变化之道,著《大医要术》七卷,不列方药,而是尽阐阴阳之至理,释五行之妙用,揭医家之大秘。真人复以流传后世的《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篇为其书开篇。
  《大医习业》文曰: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大医精诚》文曰: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衔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其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其间有弟子请传,真人曰:“医道难为,物理难穷。汝辈得之无用,唯后世有灵慧者,得此书或可心开神悟,明了医道,而为苍生大医。”
  当是书也,传非其人,宁可不传。
  书成之际,真人溘然而逝,坐化仙去,终年一百四十一岁。遗令弟子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畜。《大医要术》也随之不得其踪。
  实则其书已在民间暗中流传,唯有缘者能幸得之。孙思邈之后,杨士瀛、陈师文、罗天益、王好古等人得《大医要术》,习悟三分,立成一时之国手;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庞安时等人得之,开悟七成,而为千古之名医。唐朝以后,代有其人……
  
  第一章续命丹
  人生在世,生死二事最大。而常人又多不以之为重,但趋于名利富贵。然而不论他是何等的人物,终难脱“病、死”两途,人生无常,富贵尽处,总是要给他些苦头来受。大限至时,每每悔之晚矣!皆期望于医者救命。于是活人之术昌矣!本书但讲述些医林中的故事来,以文扬医道尔!
  明,洪武年间,天下初定。唯避走塞外的前朝元人遗部时犯边关,是为大患。明太祖朱元章于是任命蓝玉为大将军提十万雄师远征漠北,击杀元人主力脱古思帖木尔部。
  有河南医者杨启风受征从军。那杨启风本开封人氏,兄弟两人。其兄娶妻另过,杨启风侍候老母亲过活。时值天下变动,烽火燎原,动荡不安的世道消去了杨启风曾经的功名之想,更不是那般胸怀大志能乘乱世崛起的人物,保得性命下来便已是万幸了,于是杨启风静心安贫,不再做它想,与人做以闲工度日。
  也是该那杨启风时来运转,三年前帮人去洛阳贩运药材,在一家药馆内偶遇一老医,眼瞅着从其身上遗落一物。杨启风上前拾了,唤住那老医还了他。或是那老医被杨启风拾金不昧的行为所感动,也是瞧着杨启风生得顺眼些,不是那种看着讨人厌的,于是说了声“随我走罢,与你一营生,可保你衣食无忧!”杨启风便也稀里糊涂地随了他去。
  杨启风随那洛阳老医习了三年医道,老医见他勤奋些,也自悉数而授。
  一日,老医郑重地对杨启风道:“可活人活己矣!医者慈悲,济世救人!切记!切记!”言毕,遗其而去。杨启风朝师父的背影叩了三个头,从此游医于开封一地,诊疾施药,每有疗效,偶也有病家遣车马迎送,得意一时,自是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后,开封府征兵,杨启风代兄从军。半年后随大军远征漠北。杨启风因不曾显示医术,作为一个无名小卒,还未为人知。也是他还没有做军医的资格,那般军医可都是从京城太医院里派来的医士,非民间医者所能担当的。杨启风期望的是,快些打完仗,回老家开封仍旧做他那个自由自在的游医去。
  且说蓝玉率十万大军数破元人兵马,追寻元人踪迹至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附近)。斥侯回报,已是距离元军大营不过数十里之遥。蓝玉于是命大军扎营安寨,以待寻机与元兵主力决战。
  傍晚时分,蓝玉仅率十余轻骑离了大营前去探察军情。潜行二十余里,待上了一高地,驻足远望,前方隐见元人的牛马营帐。
  时值初春,虽至四月,然处这寨外之地,乍暖还寒。又至傍晚,残阳如血,旌旗猎猎;草浪翻滚,鸟兽绝踪,天高地阔的万里草原笼罩在一片萧杀的气氛当中。
  “肃清漠北,在此一役!”想起临行前,大明皇帝朱元章嘱咐的一句话,蓝玉刚毅的脸上,露出了几丝忧郁。大军深入,远道奔袭,不及元军以逸待劳,此番一战,实是吉凶难料。
  “大丈夫建功立业,也在此一战了!”蓝玉精神又为之一振。远眺元营,似有所思。
  “大将军,敌人骑兵,我们被发现了!”这时,一名警惕的护卫指了左前方惊呼道。
  蓝玉转头看时,见有百余骑蒙古骑兵正从一土坡冲下朝这边逼来。十余名护卫,刀枪出鞘,神色为之紧张。
  “回营!”蓝玉淡淡地道。掉转马头,驱骑而走。
  而在此时,四下里号角连起,已是又有一百多人的蒙古马队迂回到了蓝玉等人的背后,拦住了去路。这是与元兵外出游视的巡逻队遭遇了。
  那蓝玉戎马一生,只身犯险的情形经得惯了,自是处变不惊,此时冷哼了一声,拔出腰中佩剑,率了十余名卫兵迎头冲击,全然不惧。护卫们见了,各自呐喊一声,紧拥了蓝玉,奋勇地冲上前去,决心死战。
  那些元兵见对方仅有十余骑,开始以为是明军的斥侯,待离得近时,发现其中竟有一名军官身份的人,身披金盔银甲,气宇威武,自是异于普通的军官。元兵虽然还不知是蓝玉本人到了,但也晓得了是明军中的重要人物,意外之余,颇呈惊喜,立时展开了围攻,意在擒杀蓝玉。
  蓝玉与十余名卫兵武功都自不弱,然则毕竟是寡不敌众,在斩杀了数十名元兵之后,蓝玉身边也仅剩下了五六个人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元兵乘蓝玉不备,在旁边寻个空档暗里一箭射去。元人是游牧民族,精于马上刀弓,多是善射之人,这一箭力道迅猛,竟贯铠甲。蓝玉正拼搏间,忽感胸前一痛,已被流失所中。身形一歪,弃了手中的宝剑,几欲跌下马背。
  “大将军!”仅剩的数名护卫齐声惊呼。元兵见状,各自呼呵一声,又自群攻而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元兵背后忽然杀声大起,原是蓝玉帐下副将郭英率一队人马来援,立将偷袭蓝玉的元兵击溃,四下散去了。来得也是及时,若再晚些,怕是出大事了。
  那郭英忽见了蓝玉受了箭伤,正被人从马背上扶下,不由大吃了一惊,上前探视时,蓝玉脸色苍白,已呈昏迷状。郭英惊骇之余,忙命人护了蓝玉返回了明军大营。
  明军大营。中军营帐的床榻之上,那蓝玉双眼紧闭,脸色惨白,已是无了一丝血色。十几名军医正在手脚忙乱地进行处置。俱是神色凝重。
  待一名老成的军医从内帐走出,郭英等众将忙围上前来。郭英焦急地道:“大将军伤情怎样?”
  那军医犹豫一下,沮丧道:“箭头入里太深,伤及脏腑,并且失血过多,大将军怕是挨不过今晚了。我……我等已是尽了力了。”
  “什么?”郭英闻之惊怒道:“尔等一群废物,速想法子救大将军过来,否则我们谁也别想活着回去。”
  那军医听了,惊恐地退回了帐内。
  郭英之言非虚,这场战争已是到了关键时刻,明军远征塞外,虽有小胜,但元人主力未灭,胜负还未能分得,若是主帅蓝玉有事,战事必能发生颠覆性的逆转,后果难料。
  郭英随后对身旁的几名军官着意叮嘱道:“大将军的伤情万勿泄露出去被元人知道,否则营无主将,军心动摇,对方乘机来攻,我等危矣!”众将唯唯。
  郭英又密嘱一心腹道:“你且暗令各营做好准备,加强警戒。大将军一旦有事,三军当连夜拔营,悄悄而退,待退回边关再做计较。”
  且说那杨启风见中军大帐之内,夜里灯火不息,众军医进进出出,人人皆呈惶恐之色,已是偶闻得大将军蓝玉外侦军情,不慎为箭所伤,看其情形,怕是伤势严重,命在旦夕了。
  杨启风心中此时忽地一动,可是令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吗?他在中军帐外犹豫了好一会,这才一咬牙,壮着胆子走了过去。
  且说郭英在帐内正自坐立不安,有人来报:“郭将军,帐外有一小校唤做杨启风的,自称懂得医术,携有奇药,愿试救大将军。”
  “真的!”郭英闻之大喜道:“快请进来!”
  那杨启风进得帐来,朝郭英一拜道:“小人叩见郭将军!”
  “起来说话!”郭英上下打量了一番杨启风,说道:“听说你懂得医术。此番毛遂自荐,看来也是有些手段的。不知你如何来医治大将军的箭伤?”说到这里,郭英语气一肃。
  “回郭将军,小人曾得高人传授医术,且幸得一秘制奇药,名为‘续命丹’。”杨启风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此药奇效在救治垂危之人,能在短时间内将人身精气搜尽集中,激发出仅存的生命力,为缓时救治赢得时间。任它多凶险之症,甚至于昏迷濒死者,只要服了这种‘续命丹’,便能在短时间内醒如常人。”
  “你的这种‘续命丹’能将大将军唤醒吗?”郭英闻之,精神一振。只要蓝玉能醒来挨过今晚,营中军医们或是能有法子救他。
  “小人愿意一试。”杨启风道。
  “必需救醒大将军,否则你走不出这中军大帐。”郭英站起来,盯着杨启风冷冷地道:“你既敢窥探出大将军伤重昏迷这等军中机密,按军律当斩。不过你若能救醒大将军,自可将功赎罪,且能获得个一生富贵。”
  杨启风听了,心中一懔,已是有了悔意。然则既已决定进来,已是退不得了,于是硬着头皮说道:“小人明白。”
  郭英随后带杨启风进了内帐。此时躺在床榻上的蓝玉脸色已白如薄纸,且已泛起了一层青黑,如死人一般了。十几名军医站在周围,俱呈慌恐,皆是束手无策。
  “死……死了!”杨启风心中惊呼了一声,懊悔道:“来晚了!人之一死,神仙不救。我何以这般鲁莽。”
  “大将军伤势如何了!”郭英见状,此时也自一惊,忙问道。
  “气血耗散得过快,脉微欲绝!怕是……”一名军医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还有得救!”这边的杨启风闻声却自一喜。
  众军医闻之,皆不由得茫然地望着这名军中的小兵,何以出此狂语。因为他们这些来自太医院的经验丰富的军医们都无术可施了。
  “那还不快施法子救治大将军,等着做甚!”郭英焦急之余,颇有些激动地道。
  杨启风忙从怀中掏出一颗红色的药丸,递于一名军医道:“将此药丸以温水化开,灌于大将军就是了。不足半个时辰自会醒来。”
  “你这药能将大将军救醒?人之能醒,那自会气血归脉,再施以上等的金创药,挨过今晚,就会没事了。”一名军医惊喜之余,尤自讶道。
  杨启风上前摸了摸蓝玉的脉位,果是脉微欲绝,但仍有一口气在。于是心中一松,顺嘴说道:“莫说一晚,就是两晚,我也能保得大将军无事。”
  “哦!”众军医们望着这名营中的小兵,都感到了费解。在这群医束手之时,竟也有人冒死示药,虽然说是有些不可思议,或许真是有那能令人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几名主事的军医见郭英也发了话,互相点头示意,当前情形,只有死马当做活马医,试一试了。
  随有军医将那丸丹药以温水化开,用那通了心的牛角将药水缓缓灌入蓝玉的口中。然后众人肃立一侧,静等那蓝玉自行醒来。
  那杨启风心中也自忐忑不安,虽是说以前用这续命丹也救治过比蓝玉现在的情形还要危险几分的病人,也自有些把握和信心,但是这次救治的毕竟是三军主帅大将军蓝玉,万一有什么意外,自家性命可就不保了。尤其是见那些军医们都在以一种狐疑的眼光冷眼看他,心下愈来愈没有了底数,一层冷汗不由从额头上流了下来。此时此刻,可谓度日如年。于是杨启风暗里咬着牙,祈求着蓝玉尽快醒来。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果然那续命丹的药力起了作用,偶闻蓝玉喉中一响,憋在胸中的一口气竟自顺了过来。脸色也随之大缓。
  “大将军就要醒了!”立时满帐惊喜。
  此时的杨启风心中一松,坐在那里,已是汗流遍体。
  “大将军脉象渐复,有得救了!”一名老军医扶脉后,欣喜道。
  “一个时辰后,再与大将军服进半丸罢。”杨启风又出示了一丸续命丹,瘫坐在那里,有气无力地道,暗中也自长吁了一口气。
  “果然是灵丹妙药!你救了大将军一命,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们办罢。”那名老军医此时恭敬地说道。众军医也为之侧目。
  “你也救下了三军将士的全体性命!没想到军中竟也藏有你这位医中圣手!且随我去歇息。大将军日后破敌,你当居首功。”那郭英惊喜之余,感激地上前亲自扶起了瘫坐在一侧的杨启风。
  那杨启风被郭英热情地邀请到了自己的大帐中,叫人上了酒菜,亲自敬酒。杨启风不免受宠若惊,连饮数杯之后,不胜酒力,竟自大醉睡去。
  待杨启风一觉醒来的时候,已是在第二天的傍晚时分了。睁眼看时,四下无人,却是睡在郭英的大帐中,心中倏地一惊,感觉不是个事,忙起身走出了来。
  帐外站有郭英的卫兵,见杨启风睡眼朦胧的出了来,迎上前恭敬地道:“郭将军有命,待先生醒后即刻去中军大帐,大将军要见你。”
  一夜之间,竟被人称作了“先生”,杨启风心中无比的受用,在十万大军中,只有蓝玉身边的几位谋士被人敬称为“先生”。
  “看来大将军已是醒了呢!”杨启风心中兴奋之余,背负着手,踌蹰满志地踱着方步朝中军大帐走去。他已是看到了自己前面的一片光明大道……
  中军大帐之内,蓝玉已醒如常人,此时露着包扎好的胸前伤口坐在那里正与郭英等几名副将议事。
  郭英说道:“元人已经怀疑到了昨天被他们射伤的人就是大将军了,今天派出三路兵马前来挑衅试探,我方皆闭门不战,坚守不出。元人虽疑,因畏惧大将军之威,还不敢有所妄动。”
  “既如此,不妨将计就计,今晚全军拔营隐退,以此来证实我伤重不治,营中有变。待元兵乘机追杀之时,半路设以伏兵,一役将元人的主力解决掉。同时另路兵马突袭元军大营,必要将那脱古思帖木尔君臣一并擒了。那么此番塞外出征,可收全功。”蓝玉眼中精光暴盛,却自沉吟道。
  “大将军高明!”郭英与几名副将齐声附和。
  此时有帐外值守的亲兵进来报之杨启风到了。蓝玉闻之笑道:“救命恩人来了!快请!”随对郭英等人道:“且去依计行事罢!”郭英等人施礼退下。
  “小人杨启风叩见大将军!”杨启风进得帐内,忙疾走上前俯身拜倒。
  “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你那灵药救了本将军,便是我蓝玉的恩人。日后见我,可免去一切军中礼数。”蓝玉抬手笑着,感激地说道。
  “小人不敢!”杨启风抑制住心中的激动,仍自跪在地上说道。
  “起来说话!”蓝玉又自命令道。
  杨启风这才站了起来。偷望了一眼蓝玉,说道:“不知大将军伤势怎么样了?”
  “得你灵药之功,又服了几支野生老参,元气复之八九,已无大碍了。”蓝玉说道。
  “这是大将军洪福齐天!更是天佑大明!”杨启风应道。
  “呵呵!你倒会说话。”蓝玉微点下头,含笑道:“没想到军中竟然藏有你这位医中的圣手,怀有救死的灵药。我蓝玉不死,这两日必要在这大草原上建那旷世奇功,你当居一半。日后且在帐下听用,待得胜还朝之时,我自会将你举荐给太医院,去谋个太医当当,也令你的医术本事有个发挥的地方。”
  杨启风闻之大喜道:“多谢大将军成全!”
  要知道民间医者进那太医院,是比考那科举还难上十分。这是杨启风做梦都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事。
  蓝玉笑道:“也是你有这个本事担当得起,否则我推荐一个白痴去,岂不引人笑话于我。对了,你的医术是家传的吗?”
  杨启风道:“回大将军,小人本河南开封人士,数年前偶得一位洛阳老医传授医术,同时秘授有起死回生功效的方药续命丹,小人以此活身立命。后代兄从军,有幸在大将军帐下效命。”
  “哦!原来是你得了奇遇!看来也是天意不亡我蓝玉,让你偏偏随军出征塞外随了我来。好好好!杨启风,你救我之事,日后我必会上奏朝廷,为你请功,送你一场富贵。”蓝玉点头说道。
  “多谢大将军!”杨启风暗喜之余,俯身再拜。
  当天晚上,十万明军乘着夜色,全军竟自拔营退去。立被元兵斥侯侦知,回报元营。
  那脱古思帖木尔闻之大喜道:“明军千里来袭,已是鞍马疲惫,再加以粮草不济,本能一击而溃。如今又不战自退,当是昨日被我神箭手射伤之人必是蓝玉本人了。三军无主,势如赶杀牛羊也!实乃天助于我!重返中原,复得天下,在乎此了!”言罢,遂命太尉蛮子率元军主力追击明军。
  且说那太尉蛮子率兵马一路追赶,却不见半个明军的踪影,正自疑惑间。忽闻一声炮响,四下里火光通明,喊杀声一片。明军似从天降一般,满眼皆是。
  而在此时,元军大营方向也自火光冲天,隐隐传来杀战之声。
  那太尉蛮子见变故迭起,知道中计,惊慌之余,也只好率了兵马硬着头皮迎战。
  这一仗从夜里打到天明,杀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声传几十里之外……
  在千名精悍卫队环护下的一座山包上面,伤势未愈的蓝玉端坐在一张虎皮大椅之上,神色峻冷,静观着眼前的这一切。旁边站立着的是那杨启风,此时已是看得心惊肉跳。前方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搏杀场面,早已将他看得呆了。暗里庆幸,那一丸续命丹不但救了蓝玉的性命,也救下了自己的性命。否则自己也免不得持了刀枪去与元兵进行生死相搏。
  尤其令杨启风震惊的是,自己的一丸丹药救下了蓝玉一命,却要有几万人的性命丧失在这场残酷的杀斗之中。师父洛阳老医教导他的“医者慈悲,济世救人”的话语,在眼前的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任何的意义。此时此刻,他又能救得了谁呢!甚至于他还未能将一个救人的医者如何置身于这场残酷的战争之中,及救人和杀人的关系还未能理顺清楚。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知要耗去多少医者的信心。
  此番一战,明军大获全胜。击杀太尉蛮子,斩首数万。追获脱古思帖木尔次子地保奴、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俘虏其他七万七千人,并玉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马驼牛羊十五万。整座蒙古草原为之震动。
  那元主脱古思帖木尔在大营被攻破之际,率太子天保奴、知院提怯来、丞相失烈门逃走和林。遇另一元部也速迭尔。竟被那也速迭尔杀了脱古思帖木尔和太子天保奴降明邀功了。自此以后,退走塞外的元朝遗部,无有能力敢再窥视明朝天下者。
  捷报传递京城,皇帝朱元章闻之大喜,赞那蓝玉有汉时抗击匈奴名将卫青、霍去病之功,并加封蓝玉为凉国公,告示天下。
  此时的杨启风以献那奇药续命丹之功,博得蓝玉信赖和倚重,尤是春风得意,竟自在三军之中,唯他一人往走帅帐无碍,令一众军医暗里羡慕而已。蓝玉私下里又自赏了杨启风金银无数,以报他救命之恩。无得命在,哪里又有今天的功勋荣耀。
  蓝玉扫荡漠北,一战而成。待他伤愈之后,这才班师回京。





上一本:寺门 下一本:回到永安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太素神脉的作者是青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