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资治通鉴》、《晋书》、《宋书》等史料为蓝本,非常新颖地以第一人称方式,描写了南朝第一帝刘裕从一介平民起家,到加入军队成为普通士兵,再一步步成为名将,直至以宋代晋,成为开国皇帝的传奇。并对刘裕的权谋将略,以及他的人物性格、心路历程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刻画。这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传记。 作者简介: 肖亮,笔名逍虎,九十年代就和宁财神、李寻欢等一样,是第一代写作大神。拥有百万粉丝,他的这部历史小说在网上仅仅进行了部分连载,一个多月就有6000多万的点击量。 目录: 自序:关于寄奴 第一章以一敌千 第二章寄奴出世 第三章南征孙恩 第四章红尘之乐 第五章打造神兵 第六章巾帼英雄 第七章惨无人道 第八章攻克会稽 第九章初次领军 第十章勇斗笔架 第十一章弃守句章 第十二章移镇小溪 第十三章再现蹊跷 第十四章桓氏豪门自序:关于寄奴 第一章以一敌千 第二章寄奴出世 第三章南征孙恩 第四章红尘之乐 第五章打造神兵 第六章巾帼英雄 第七章惨无人道 第八章攻克会稽 第九章初次领军 第十章勇斗笔架 第十一章弃守句章 第十二章移镇小溪 第十三章再现蹊跷 第十四章桓氏豪门 第十五章哗变之危 第十六章乔装改扮 第十七章收容难民 第十八章句章退敌 第十九章整治军纪 第二十章富可敌国 第二十一章募集军饷 第二十二章蓬莱仙岛 第二十三章筑城海盐 第二十四章水城遭袭 第二十五章腰斩元帅 第二十六章空城妙计 第二十七章少年英杰 第二十八章舌战孙恩 第二十九章荆州巨变 第三十章转战沪渎 第三十一章迎娶新妇 第三十二章攻取娄县 第三十三章保卫家乡 第三十四章雁行阵法 第三十五章丹徒血战 第三十六章帝王之师 第三十七章觐见皇帝 第三十八章正式领军 第三十九章水师威武 第四十章沪渎雪耻 自序:关于寄奴 晋朝,与宋朝、明朝一样,尽管有着诸多辉煌,但依旧是中原汉人心中永远的痛。这几个朝代都曾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仅止历经几代之后就面临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乃至于最终苟且于亡国的边缘。“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江南小朝廷,最早就是创建于晋朝。 宋朝的辛弃疾之所以在京口咏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名句,不仅仅只是吟诵本小说的主人公寄奴(刘裕)的丰功伟绩,而是抒发北伐中原、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夙愿。谁能想到,这样的历史夙愿从晋朝时开始延续到了六百年后的岳飞时代,又一直延续到八百年后的孙中山时代。 冷兵器时代,所有北伐的诸多将领、政治家中,唯有刘裕取得的功绩最大,也唯有刘裕真正成为胡虏畏惧的对象。当刘裕在讨伐燕国陷入战争胶着状态,面临秦国的大军威胁时,他充满豪情地对秦国的使者说:“语汝姚兴: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当取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你回去跟姚兴(秦国的天王)说,我灭了燕国之后,原打算休兵三年之后再取秦国。你们秦国今天要来送死,那么赶紧来。) 政治、军事上取得的辉煌,使刘裕的对手们都对之产生无比崇敬之情。 秦国的天王姚兴对刘裕的评价是:“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釐庶政,外修封疆。”他的话中之意就是:刘裕一个寻常百姓,建立如此功勋,的确是非凡之才。 魏国的皇帝拓跋嗣问大臣崔浩:“裕才何如慕容垂?” 崔浩的评价是:“胜之。垂藉父兄之资,修复旧业,国人归之,若夜虫之就火,少加倚仗,易以立功。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慕容垂虽然是绝世之才,但刘裕有过之而无不及。慕容垂的成就靠的是他的资历,而刘裕在注重门阀的晋国却只是一个毫无声望的百姓,因此崔浩对他的才能和成就特别赞赏。 我在读《资治通鉴》时,看到刘裕很多时候一出场即是孤身对战数千人,彼时只认为他是一个猛将;之后读到他率义军击溃权臣桓玄、并保住晋朝的江山,彼时只认为他是一个热血忠臣;再读到他率军以磅礴气势平定燕国、秦国,并收复秦、汉、魏三朝的故都洛阳、长安时,他在我心目中已不仅只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超凡的政治家、军事家与爱国者。 诚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刘裕在感到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之前,留了大军镇守长安,自己却返回南方夺取了皇权,建立起刘姓宋朝,致使即将完成的统一大业最终功亏一篑。所谓“常使英雄落满巾”,令后世满怀爱国之心立志北伐、统一中原的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唏嘘感慨的,也在于此。 不过,得也罢、失也罢,刘寄奴乃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值得人为之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