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绿与美人霁》作者自有的文本让一道小菜、一杯清茶、一道法帖,风流蕴藉。 本书的语言深得散淡之风,谈吃说茶,所写的皆是烟火人生,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人情之美与饮食之美,很有梁实秋和汪曾祺的遗风。谈艺论道,四两拔千斤,具有审美的含蓄与诗意的优雅,隐晦曲折,禅机四伏,妙音缕缕,连带出中国精神,萦回着六朝明清的旧时气息,有似人间而又非人间之况味。可脱近年同类写作的窠臼,是一本绝佳的休闲读物。 作者简介: 1984年生于安徽。出版有《空杯集》《墨团画册》《衣饭书》《旧味—中国古代饮食小札》等散文随笔集。 目录: 辑一墨迹 北冥鱼 春韭秋菘 枫林晚 不热 铜锤敲之 不系之舟 水无声 灵气飞之 《鸭头丸帖》 《奉橘帖》 快雪时晴 老僧无戒 上阳台 《秋寒》《肚痛》辑一墨迹 北冥鱼 春韭秋菘 枫林晚 不热 铜锤敲之 不系之舟 水无声 灵气飞之 《鸭头丸帖》 《奉橘帖》 快雪时晴 老僧无戒 上阳台 《秋寒》《肚痛》 辑二文迹 手跋——某大学的演讲稿片段 随笔记 《空杯集》后记 琴啸引——《垂钓于时间之河》后记 《册页晚》后记 《墨团花册》后记 《旧味》引言 需要风 一直写一直写一直写一直写 文章 《衣饭书》跋 《归无计》序 两手空空 辑三心迹 霜色 南瓜花 小巷小 草桥 风语 片瓦书 沉醉三天三夜 酒不入肠 一山一水或游山玩水 豆绿与美人霁 幻灭之心 欢喜之心 大可玩味 瓜下 挖土豆的少年 《邹书》与《列子》 辑四信迹 尺牍之一 尺牍之二 尺牍之三 尺牍之四 尺牍之五 尺牍之六 尺牍之七 尺牍之八 尺牍之九 尺牍之十 辑五茶迹 茶话之一 茶话之二 茶话之三 茶话之四 茶话之五 翠兰记 前夜之茶 白开水之歌 辑六食迹 紫袍将军 爆米花 稻米书 一靓汤 猪头肉 西瓜 关于韭菜的怀想 关于豇豆的怀想 关于扁豆的怀想 丝瓜 白菜 葫芦 馄饨 辣椒 藕心菜 黄瓜之黄与黄瓜之瓜 南瓜记 家常菜 辑七人迹 老头 坐禅狼 甲乙的甲,甲乙的乙. 记朱丽琴 记人 旻然兄 友人魏振强 写给外祖母 碎碎六条屏 辑八笔迹 闲情 一树石榴 鸡蛋 做饭是种享受 我们就这样一起谈闲 在浮庄会友 即兴 发饭癫帖 匠心之作 今天晚上的饭局我就不去了 追不回逝水年华 看人 后记春韭秋菘 韭菜是初春的好,白菜是晚秋的妙。如果时间再老一点,初冬——正冬——深冬,白菜滋味更好。冷飕飕的风席卷一切,窗外冰天雪地,盘腿坐在热炕头,吃白菜炖粉条,喝几杯辣酒,不亦快哉!倘若再有三两个言语对味的吃客,那简直快活似神仙了。其实春韭秋菘即便不吃进嘴里,也是好的,看看就很爽目。正是余寒不去的时令,园子里一小块韭菜地,绿叶纤纤,一阵风吹来,它们窃窃私语,“它们”简直成“她们”啦。多像一大群绿裙子的女生啊,站在操场上做广播操,列队之际,大家叽叽喳喳地说着体己话。白菜呢,我曾在北方平原上见过秋天的白菜地,仿佛沙场点兵,但不是打仗,而是演习,所以此沙场没有彼沙场带兵伐气。远望得气,博远之气。我突然觉得《伯远帖》有博远之气。春初新韭,秋末晚菘,倒也真与《伯远帖》滋味相近。 晋王家的传世墨迹珍品,仅存者唯王珣而已。二王写了那么多杂帖,居然没有真迹留下,“罔恋之至”,唯有慨叹,幸亏还有幅《伯远帖》,可以让我们一睹王家书风。王珣的叔叔是王羲之,祖父是王导,货真价实的名门子弟,他不像现在的“官二代”、“富二代”那么不靠谱。王珣官运不错,桓温说他“当作黑头公”,就是头发尚黑便已官至公卿,果不其然,后迁至尚书令加散骑常侍,这是闲话,且按下不表。董其昌说王珣的书法“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实不是书法风流,而是人物风流,晋人当真是潇洒的: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实。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伯远,你将来前尘似锦,诸子侄辈中你是佼佼者,期盼早日建功立业啊。我现在羸弱多病,就想优游度日。这次外任,我不能细表对你的殷切期望了。分别之情历历在目,仿佛昨天。山水迢遥,无缘会面,真令人感伤!如此情深意重,俨若兄弟。汪曾祺先生有篇文章叫《多年父子成兄弟》,晋人却稍胜一筹,多年叔侄成兄弟。在古代,长幼之间缺乏沟通,他们关系颇微妙,但《伯远帖》中有一个中年叔叔与青年子侄的心领神会,这让书法氤氲出人情之美,我不知道伯远收到信后感觉如何,反正一千多年后的外人如我者,心头温温一片。入冬后,气温微凉,正是读书的好时光,读《伯远帖》,如沐春风,在室内穿一件衬衫,居然不觉得冷。 “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姚鼐语)。姚鼐的文章我不喜欢,但论《伯远帖》之语堪称绝妙,让我平添了无数好感,昨天在旧书店看见他的《惜抱轩全集》,也就买了下来。 2011年11月17日晨,安庆,湖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