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研究员学术例会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重要的学术制度和学术平台。《文学现场对话录》上部收入了首批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的五次讨论,主题分别为“文学的非虚构”、“虚构与非虚构叙事”、“短篇小说写作的现状与可能”、“长篇小说的‘中国化’及其他”、“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与研究方法”。下部收入了客座研究员的其他七篇对话。这些讨论围绕当代文学发展的前沿问题,结合具体作家作品,探讨当前文学出现的新现象与新经验,既显示了青年评论家的敏锐艺术感觉,也显示了他们从宏观上把握当代文学走向的能力,在文学界与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者简介: 吴义勤,1966年生于江苏海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政府首届泰山文艺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李洱,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兼任《莽原》杂志副主编。被认为是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部主任。代表作有《导师死了》、《现场》、《午后的诗学》、《遗忘》等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作品被译成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英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 目录: 丛书总序吴义勤 题记 上部 “非虚构” 文学的非虚构 虚构与非虚构叙事 短篇小说写作的现状与可能——以蒋一谈、劳马、邱华栋、阿乙为中心 长篇小说的“中国化”及其他 这个时代的网络文学 下部 《白鹿原》: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莫言、诺奖及其他 在历史现场打开一代人的诗歌卷宗——关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的对话 “21世纪的先锋派”——蒋一谈短篇小说三人谈 路遥的当代性丛书总序吴义勤 题记 上部 “非虚构” 文学的非虚构 虚构与非虚构叙事 短篇小说写作的现状与可能——以蒋一谈、劳马、邱华栋、阿乙为中心 长篇小说的“中国化”及其他 这个时代的网络文学 下部 《白鹿原》: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莫言、诺奖及其他 在历史现场打开一代人的诗歌卷宗——关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的对话 “21世纪的先锋派”——蒋一谈短篇小说三人谈 路遥的当代性 全球化语境中的本土化困境——我们身处的时代与文化环境 文学现场、大学课堂与文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