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到哈佛》讲述的是香港著名学者黄嫣梨,她用细腻的笔触、流丽的语言将三十余年游学海内外的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悲欢离合,凝成一篇篇言简意赅、富有文采的游记、随感、抒怀短章,从多个角度体现了她难得的学品和人品。这些散发着或淡或浓的学者风流余韵的散文,既记录了她求学历程的艰辛和坚持,也展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对读者极富教育和启发意义,不失为人生倦旅的驿站和启路明灯。其文字典雅凝煉,感情真挚淳朴,堪称庸碌尘世的弦歌清音,必然在引领读者思考学术和人生的同时,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目录: 序 从剑桥到康桥 铜像的故事 中国学者在哈佛 下龙湾 奥克兰行旅 看街的日子 耶鲁的秋叶 异乡梦 深巷宾馆 巴黎四日游 文字情 给你的信 在哈佛读贺麟《哈佛日记》 归家序 从剑桥到康桥 铜像的故事 中国学者在哈佛 下龙湾 奥克兰行旅 看街的日子 耶鲁的秋叶 异乡梦 深巷宾馆 巴黎四日游 文字情 给你的信 在哈佛读贺麟《哈佛日记》 归家 人间四月天 我的丈夫和女儿 爱与智慧——论青年人应否在求学时期谈恋爱 清音 等待 永别了,爱 中秋夜 一个秋日的黄昏 卖花女 濠畔街 给女儿的信 喝采 鸳鸯两字怎生书 花猫的一家 第四代 怀念母亲梁瑛英女士 泰晤士河畔之行 箭喻 钟声从剑桥到康桥 英国剑桥、美国康桥,不但以风景之美驰名于世,同时也是学术界的殿堂。我有幸于一九八三年,小住英国伦敦的三个月期间,多次拜访心仪的剑桥。此刻,几近二十年了,我更欣喜地得到这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在美国康桥哈佛大学从事一个多月的研究。每天清早沐浴着朝阳,以二十分钟的轻快步履,朝着哈佛燕京走去时,不意地常会想到二十年前我在英国的苍黄岁月。从剑桥到康桥,足足走了二十个年头。由三十岁走到五十岁,营营役役,诚惶诚恐,剑桥和康桥的迷人景色,和显赫的历史文物,实在未能唤起我的些微兴致。这篇短文在我的笔下,并不是剑桥如何之美,康桥如何之富有气派,却正正是我个人坎坷的人生路程中的一个沉实写照。从剑桥到康桥,蓦然回首,有百般滋味凝在心头。 一九八三年的盛夏,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到了剑桥。那时,我大学毕业了几年,仍未能考进研究院攻读硕士,又因为学历的关系,我未能从任职基础课程部的学院调升到大学本科工作,更难过的是,学院已决定将基础课程部停办,那将意味着的,是我难逃失业的厄运了。到中学教书吧?从八二年年底寄出的百多封求职信中,我终于明白到一个三十多岁的教师,转校不易,转丁更难,生计之外,女儿又快要出国读书了。为了她的前途,工作、赚钱,就是我唯一的出路了。如何呢?我想到以半工半读的形式,或可保留住那一份学院的教职吧!就怀着这样的计划,我跑到英国去进修英文,依着在英国定居的弟弟,或更可到英国的大学碰碰运气,看看可否进入研究院半工半读。 徬徨、沉郁、忧虑、不安,这是我二十年前在英国剑桥的境况,剑桥的清灵俊秀,剑桥的徐志摩新诗,剑桥的哥德式典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