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名著提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它比较系统和全面;二是它比较精纯和简练;三是它比较公允和客观。说它比较系统和全面,是指它囊括了从古希腊到如今约两千六百多年的主要理论成果,可以大致领略西方文艺理论演变的全景;说它比较精纯和简练,是指它提纲挈领,集中以明晰的语言描绘了文论发展的主线,剔除了一般的不属于文论的东西;说它比较公允和客观,是指它提要钩玄,依凭有据,忠于原文,少有主观分析和评价,少有游骑无归、游谈无根。总之,它力求在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下,准确呈现原著的问题结构及其理论风貌,像一张可靠的“导游图”一样引领读者对整个西方文论观其崖略。 目录: 导论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亚里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约公元前20年) 朗吉努斯《论崇高》(约公元1世纪) 奥古斯丁《忏悔录》(约公元400年前后) 但丁《论俗语》(1304—1305年)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1580—1583年) 布瓦洛《诗的艺术》(1669—1674年) 维柯《新科学》(1730年)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 布封《论风格》(1753年) 狄德罗《论戏剧诗》(1758年) 扬格《试论独创性作品》(1759年) 约翰逊《(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1765年)导论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亚里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约公元前20年) 朗吉努斯《论崇高》(约公元1世纪) 奥古斯丁《忏悔录》(约公元400年前后) 但丁《论俗语》(1304—1305年)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1580—1583年) 布瓦洛《诗的艺术》(1669—1674年) 维柯《新科学》(1730年)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 布封《论风格》(1753年) 狄德罗《论戏剧诗》(1758年) 扬格《试论独创性作品》(1759年) 约翰逊《(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1765年) 莱辛《汉堡剧评》(1769年) 康德《判断力批判》(1790年) 席勒《论素朴诗与感伤诗》(1796年)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1800年) 柯勒律治《文学生涯》(1817年)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1827年) 戈蒂叶《(莫班小姐>序言》(1835年) 黑格尔《美学》(1835年) 海涅《论浪漫派》(1836年)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1842年) 别林斯基《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1848年) 歌德《歌德谈话录》(1836—1848年)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855年) 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1860年) 波德莱尔《浪漫派的艺术》(1869年) 丹纳《艺术哲学》(1865—1869年) 魏尔伦《诗艺》(1874年) 左拉《实验小说》(1880年)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1894年) 托尔斯泰《艺术论》(1898年) 狄尔泰《体验与诗》(1906年) 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1908年) 普列汉诺夫《艺术与社会生活》(1912—1913年)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年) 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1924年)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1925年) 弗里契《艺术社会学》(1926年)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1927年)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1927年)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1928年) 白璧德《批评家和美国生活》(1928年) 葛兰西《狱中札记》(1929—1935年)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1929年) 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1930年) 杜威《艺术即经验》(1934年)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年)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 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1937年) 卢卡契《现实主义辩》(1938年)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1938年). 瓦莱里《诗与抽象思维》(1940年左右) 兰色姆《新批评》(1941年) 奥尔巴赫《论摹仿:西方文学中所描绘的现实》(1946年) 布鲁克斯《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1947年) 萨特《什么是文学》(1947年)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1948年) 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1948年) 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1953年) 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1953年)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1953年)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1953年) 弗莱《批评的剖析》(1957年) 雅各布森《语言学与诗学》(1958年) 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958年) 布斯《小说修辞学》(1961年) 托多洛夫《诗学》(1962年) 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1963年) 戈尔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1964年)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1966年) 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1966年)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年) 克里斯特瓦《词语、对话和小说》(1967年) 乔治·布莱《批评意识》(1971年) 詹姆逊《语言的牢笼》(1972年) 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1973年) 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1973年) 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1976年) 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1976年)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1979年) 保罗·德·曼《阅读的寓言》(1979年) 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1980年) 凡蒂莫《现代性的终结》(1985年) 陶丽·莫依《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1985年) 格林布拉特《通向一种文化诗学》(1986年) 理查德·罗蒂《语言的偶然》(1989年) 德里达《文学行为》(1992年) 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1992年)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1997年) 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1998年) 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1999年)“美是难的”,因为美不是一个一个美的物加在一起的结果,而是作为一种“理念(理式)”,自上而下分配到各种物上,这样它们就有了“称其为美的那个品质”(第192页),它“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第188页)。“美是难的”,因为美的事物总是具有相对性。世界上的具体事物的美总是相对的,又美又丑。“美是难的”,因为有的时候形式上的恰当而让事物“显得美”,但并不是真正的美,“如果恰当只是使一个事物在外表上显得比它实际美,它就会只是一种错觉的美”(第192页)。“美是难的”,还因为思考美的“方向”是“错误的”。在他看来,人们的感性不能领悟真正的美,只有理性才能做到。美是理性的对象,而非感性的对象。因此,要正确理解美的本质,就应该打开“理性的眼睛”,透过美的现象去抓住“美本身”。在《会饮篇》中,他借女巫之口,说明了这种“本质的美”、“理念的美”的特征:“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它不是在此点美,在另一点卫;在此时美,在另一时不美;在此方面美,在另一方面丑;它也不是随人而异,对某些人美,对另一些人就丑……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事而灭,而它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第272—273页) 从实质上来说,柏拉图《会饮篇》中提出的这种理念美,是为了强调“美”的本质是真理的认识、道德的善以及形式的美好的统一体。形式的美是美的外在表现,道德的善是美的内容,而真理(相、理念)本身的不增不灭、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才能把这种统一提升为一种“本质”。因此,在柏拉图的美的理论当中,有一个“美的等级”:先从人世间个别的美的事物开始,逐渐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逐步上进;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行为制度,再到美的学问知识,最后到只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关于美的 ……P3
|